目的从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战士训练实际,选择400 m间歇跑作为发展战士无氧糖酵解能力的运动方式,对不同间歇安排的训练效果进行比较,以提出适宜的训练安排.方法 48名经3个月新训的武警战士,在运动场上进行400 m×4次跑,同一批实验对象分两个阶段以不同的间歇方式进行测试,不同阶段跑分别间歇5 min(R5 min)或3 min(R3 min), 两个阶段安排间隔4 d.测定每次跑动时间、跑后的即刻心率和血乳酸值.结果 R5 min和R3 min两组的跑动时间随跑次的增加而延长,R3 min组第2、3、4次的跑动时间均较第1次延长(P<0.05,P<0.01),而R5 min第2、3次跑动时间变化不大,第4次才显著延长(P<0.01),且低于R3 min组(P<0.05).两组的心率和血乳酸随着跑次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R3 min组从第3次开始,R5 min组第4次开始心率超过180 b·min-1,血乳酸接近或达到12 mmol·L-1.两组间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R3 min组第4次跑后血乳酸无显著增加(P>0.05),而R5 min却有显著增长(P<0.01).结论对于经过3个月新训的武警战士而言,发展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宜选择4×400 m跑并间歇5 min的训练安排.
作者:张敏;秦永生;陈立军;张磊;高文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体重组81例,单纯肥胖组140例,肥胖伴高血糖组97例.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测定肱动脉对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EDD)及硝酸甘油的扩张反应.结果与单纯肥胖组比较,肥胖伴高血糖组腰围臀围比值(WHR)、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和胰岛素抵抗等显著升高,β细胞功能明显降低,并伴有EDD显著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β细胞功能除与某些代谢指标相关外,与EDD之间在肥胖伴高血糖组呈正相关(r=0.519, P<0.01),而在单纯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则未见相关性.偏相关分析显示,在对肥胖伴高血糖组影响EDD的因素进行控制后,EDD仍与β细胞功能相关(r=0.458, 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β细胞功能的主要因素在肥胖伴高血糖组为FBG、FINS和EDD,在单纯肥胖组则为FBG和胰岛素抵抗.结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肥胖者β细胞功能衰退,引发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朱旅云;刘坤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HPM)辐照后大鼠睾丸病理形态变化特征.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8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以S波段功率密度分别为20 mW·cm-2、 40 mW·cm-2的HPM辐照实验组大鼠,辐照时间分别为1、5、10和20 min.于辐照后6 h取材,以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光镜下与对照组相比,20 mW·cm-25 min组开始出现轻度炎细胞浸润、组织充血,水肿;10 min组出现生精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畸形精子增多;20 min组和40 mW·cm-2 1 min组可见大鼠睾丸部分曲细精管管腔断裂,生精细胞明显坏死脱落.上述改变随功率密度增加,照射时间延长而加重.40 mW·cm-2 5 min组部分曲细精管内几乎无细胞, 损伤达坏死极限; 电镜下超微结构发生轻度线粒体水肿和内质网扩张是从20 mW·cm-2 5 min组开始,10 min组可见精原细胞水肿变性,20 min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基底膜分层,断裂.精原细胞凋亡增多,线粒体呈空泡化.功率增高后的各组均可见部分间质细胞发生变性、凋亡和坏死崩解.对照组无改变.结论高功率微波辐照可导致大鼠睾丸形态发生明显的病理性改变,当达到20 mW·cm-2 20 min或40 mW·cm-2 1 min后,对大鼠睾丸组织细胞有致死作用.
作者:尉春华;杨瑛;李东红;张伟;姜锋;赵宏喜;黄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实验观察氧气面罩渗气对其供氧防护效果的影响,为制定氧气面罩气密性检测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假人和8名受试者配戴模拟不同渗气量的氧气面罩,由肺式氧气调节器供氧,在5 500 m高度上停留3 min,检测氧气面罩内的氧气浓度和受试者的心率及指端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在5 500 m高度上,随着渗气量的增大(0、1.4、3.3、5.0 L·min-1),面罩内氧气浓度(分别为45.6%、 42.8%、 38.9%、 35.3%)和受试者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7.6%、 96.0%、 94.6%、 92.9%)逐步降低(P<0.01).结论在5 500 m座舱高度以下,面罩渗气面积<0.1 cm2时,面罩的气密性可满足要求.
作者:刘晓鹏;肖华军;付丽姗;秦志峰;陈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制中暑防治新型中药复方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观察在高温条件下(仓温:38 ℃、RH:80%)中药复方对大鼠肛温、心电图、血浆LDH水平的影响及其抗疲劳作用.结果热暴露1 h后,大鼠1 d和3 d给药组肛温与各自的对照组比较, 升高幅度分别降低17%和13% (P<0.05); 1 d和3 d对照组的大鼠心率分别为( 530±52 )b·min-1和(576±23)b·min-1,显著高于正常组[(465±19)b·min-1,P<0.05],而1 d和3 d给药组分别为(506±21)b·min-1和(523±27)b·min-1,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给药组心电图R波幅,与各自的对照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1 d和3d 给药组之间在肛温、心率、R波幅均无显著性差异.热暴露后,对照组血清LDH活力升高75.6%(P<0.05),药物组升高15.2%(P>0.05);抗疲劳试验表明,药物组比对照组大鼠游泳时间提高3.85倍(P<0.01).结论本抗热中药复方可以显著增强大鼠热耐受能力,减轻机体热损伤,并提高运动能力.
作者:冷雪;弓景波;吴淑庆;胥达;王新兴;钱令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场强的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照射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并采取一定的屏蔽措施,探讨其物理防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60 kV·m-1照射组、20 kV·m-1照射组、物理防护组和对照组;物理防护组在镀铜织物防护布的屏蔽下接受60 kV·m-1照射,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间的伪照射;各组于照射后即刻开始进行连续8 d的穿梭箱训练,记录每天的成绩,绘制学习曲线.结果 EMP照射后,60 kV·m-1照射组的主动回避反应(AV)次数明显降低, 第8天分别较对照组和物理防护组下降 24.1%和 22.4%( P<0.05 );20 kV·m-1照射组的AV值也低于对照和物理防护组,但差别不显著(P>0.05).60 kV·m-1照射组的被动逃避反应(ESC)及主动回避反应潜伏期(AVLAT)则明显增高,第8天分别较对照组和防护组增高 62.7%和 53.9%, 以及 69.7%和1 9.5% (P<0.05).各组间的被动逃避反应潜伏期(ESCLAT)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MP照射可抑制大鼠的学习能力,表现为条件反射形成滞后和主动反应潜伏期延长,而且此效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表现为60 kV·m-1场强EMP作用明显,而20 kV·m-1 场强EMP作用较弱;物理防护可较有效地减轻上述损伤效应.
作者:李玉红;王德文;李云峰;李子建;彭瑞云;王水明;胡文华;高亚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初步探索几种常用有机磷农药的环境雌激素样作用,为有机磷农药对食品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试验,对乐果(Dimethoate)、对硫磷(Parathion)、对氧磷(Paraoxon)3种有机磷农药进行雌激素样活性研究.结果乐果10-5 mol·L-1、10-6mol·L-1剂量组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分别为1.31±0.07、1.56±0.08,较对照组的1.00±0.14有显著差异(P<0.05);对硫磷在10-6mol·L-1、10-7mol·L-1剂量组对MCF-7细胞的增殖指数分别为1.35±0.02、1.39±0.09,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乐果、对硫磷在适宜剂量范围内有拟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卢锋;乔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制一种可检测空气中氧(O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3种气体浓度并对超标或低于标准限可自动报警的一体化小型气体监测报警仪,以保障官兵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设计三通道扩散式采样,气体传感器检测被测气体,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信号采集放大后进行转换为标准信号,逐一送入模数转换电路,被中央处理器读取,经程序计算分析后,把终结果送去显示,浓度值超过预置的报警值则触发声光报警.结果研制的报警仪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体积为150 mm×30 mm×200 mm;工作温度为5~40 ℃;O2测定范围为0%~100%,低检出限为0.1%;CO2测定范围为0%~5%,低检出限为0.01%;CO测定范围为0~625 mg·m-3,低检出限为0.1 mg·m-3.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市售仪器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制的坑道气体报警仪,具备小型便携、一体化组合、智能报警等特点,抗干扰性能强,稳定性好,适合我军各类坑道使用.
作者:袭著革;张伟;李官贤;张华山;杨丹凤;刘焕亮;晁福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驻南沙礁及西沙岛部队官兵的矿物元素营养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调整驻岛礁人员的矿物元素营养水平.方法采用称量法对驻西沙岛1 128人次、驻南沙礁1 560人次进行膳食矿物元素摄入量调查,同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及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清15种矿物元素含量.结果驻南沙礁及西沙岛官兵膳食中摄入Ca分别为(605.69±91.57)mg·人-1·d-1及(558.95±78.97)mg·人-1·d-1,明显低于军标;P为(1 251.04±171.18)mg·人-1·d-1和(1 837.85±211.75)mg·人-1·d-1,明显高于DRIs;I为(225.59±39.11)μg·人-1·d-1及(275.30±19.80)μg·人-1·d-1,明显超过军标.血清Ca、Se、Pb、Al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但Ca、Se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均值(P<0.01),其中有10.0%和12.7%标本的Ca含量未达到正常下限值;而Pb、Al含量则明显高于正常均值(P<0.01),其中有15.4%和18.4%标本的Pb含量超过正常上限值;所有标本的Cd含量不但明显高于正常均值,而且都明显超过正常上限值.Mg、Zn、Fe、Cu、Mn、Sr、Cr、Mo、Co、Ni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驻西、南沙官兵存在部分矿物元素营养不平衡的情况,值得注意.
作者:方壮生;吴桂荣;吴新文;姜希林;陈晓文;张玉亮;薛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对体温昼夜节律的整复作用.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倒相模型组(昼夜体温节律倒相)、模型加针刺组(倒相模型加以足三里电针),4周后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家兔倒相体温昼夜节律的整复作用.结果正常对照组体温子时高(38.35 ℃),午时低(37.13 ℃),呈现昼夜节律变化;倒相模型组体温午时高(38.25 ℃),子时低(37.19 ℃),仍呈昼夜节律变化,但与正常对照组的波动相反;模型加针刺组体温昼夜节律有明显恢复,酉时的体温高(38.32 ℃),卯时低(37.1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出现明显的漂移.结论针刺足三里对紊乱的家兔体温昼夜节律有一定的整复作用.
作者:黄泳;姜雪梅;石娜;温瑞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医疗体操与放松疗法对降低官兵心理应激负荷的效果,为心理干预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某步兵连60名身体健康的官兵,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观察组做操,对照组不做操;两组均通过军事400 m障碍比赛以唤醒心理应激后,同时测定官兵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抽血检查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胰高血糖素(GLU)3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69±5.13)b·min-1、(15.8±1.54)kPa和(9.9±0.78)kPa,低于对照组的(73±5.12)b·min-1、(17.3±1.57)kPa和(10.6±0.79)kPa,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浆ACTH、AngⅡ、GLU浓度分别为( 31.3±5.76 )pg·mL-1、 ( 52.8±16.3 )pg·mL-1和 ( 125.3±30.2 )pg·mL-1, 低于对照组的(36.6±5.84)pg·mL-1、 (73.5±25.3)pg·mL-1和(158.6±42.5)pg·mL-1,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自行设计的医疗体操与放松疗法能够适当降低官兵的应激负荷,对官兵应激后的紧张心理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黄景仁;卢祥发;汪鸿;王厚照;王海军;辛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指导部队做好新兵征集的体检及复检工作,防止不合格兵源流入部队.方法采用普查法对1999~2003年度新兵进行HBsAg及抗-HIV检测.结果 37 225名新兵中HBsAg阳性259例,总阳性率为0.70%;各年度间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个征集地新兵HBsAg阳性率以山东省低.5年中检出抗-HIV阳性2例.结论应加大征兵时的体检力度,杜绝有传染模式的HBsAg及抗-HIV阳性者进入部队,确保入伍兵源质量.
作者:朱玉琨;张悦;瞿良;李中涛;桑胜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部队官兵的健康水平,并分析应了激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为提高官兵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资料.方法对某部3个卫生队2000~2002年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对573名官兵的健康和亚健康状况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门诊就诊31 204例系统疾病的构成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外伤性疾病;前10种疾病中排前3位的依次为上感、轻度不适和肠炎.573名官兵中,1年中患普通疾病的占60.9%,有半数官兵感觉生病而未就医;1年中出现亚健康状况的占60.0%.应激相关疾病占门诊总例数的23.0%,其中轻度不适和应激性胃肠炎占53.2%.结论明确了部分基层部队官兵的健康水平,提出,应改善基层部队医疗条件,进一步加强官兵自身健康认识;同时,应重视对部队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
作者:杨发青;钱令嘉;吴淑庆;胥达;王新兴;冷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半密闭坑道环境质量及人体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为进驻部队提供防护依据.方法用N 962风速温湿度计监测微小气候及大气采样器监测空气颗粒物,用撞击法监测空气微生物,应用血液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对 12名受试者检测29项血液指标,并对生理反应作问卷调查.结果半密闭坑道房间平均气温15.2 ℃,相对湿度75.5%,风速0.06 m·s-1,可吸入颗粒物0.5526 mg·m-3,空气细菌总数1 157 cfu·m-3,真菌数902 cfu·m-3.受试者29项血液指标3次检测结果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占79.32%;乳酸脱氢酶有7例在坑道内试验期间高于正常值;受试者有半数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关节酸痛等自觉症状.结论可吸入颗粒物超标2.8倍,多数自觉症状在出坑道后1~4 d消失,除低温高湿环境引起关节痛应引起重视及乳酸脱氢酶结果增高需要进一步探讨外,半密闭坑道在短期内对人体健康基本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作者:郑世英;张永良;邢利和;彭建宇;郑铁钢;张子波;武文龙;许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规律,做好卫生防病工作,保障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几年来的卫生防病工作实际进行总结.结果总结出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4点做法:(1)饮食卫生经常抓;(2)季节性疾病提前抓;(3)任务转换主动抓;(4)传染性疾病重点抓.通过这些做法,部队卫生防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部队昼夜发病率从1998年的10.8 ‰降到2002年的7.2 ‰,传染病发病率从1998年的3 ‰降到2002年的0.9 ‰,有力地保证了部队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保证了部队的正常训练和整体战斗力的提高.结论采取积极预防的办法,对卫生防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叶跃增;张志;汪振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推进卫生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方法以近年来抓好部队卫生监督工作为切入点,结合部队实际,进行系统总结.结果总结出新形势下做好部队卫生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1)立足官兵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确立新的卫生监管理念;(2)适应新时期部队建设发展特点,确立新的卫生监管模式;(3)应对复杂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建立新的卫生监管体系;(4)紧贴部队军事训练中心工作,实施新的卫生监管措施.结论这些新思路、新办法对推进部队卫生监督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邢安辉;王秀红;张秀山;周师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积累高原地区军事演练中卫生监督工作经验,提高野外条件下部队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法结合演练实际开展卫生监督,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总结出卫生监督的基本做法:(1)演练前精心准备:做好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宣传卫生法规.(2)演练中严格落实:做好部队进驻之初的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使卫生法规真正落到实处;撤收前不放松,确保安全撤离.由于采取这些做法,确保了安全施训;加强了营养的合理调配,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卫生,食品卫生合格率达95%以上;保证了饮用水卫生质量,饮用水全部符合<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了环境卫生质量;<传染病防治法>得以严格落实,传染病登记合格率达95%以上,传染病报告率达90%以上.结论建立一支过硬的卫生监督队伍,坚持执法监督与法制宣传相结合,执法监督与服务部队相结合,执法监督与总结经验相结合,就能搞好演练中的卫生监督,保障部队战斗力.
作者:卢国守;吴国斌;张华平;刘道华;田冰;罗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某部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的做法,为部队经常性卫生防病工作服务,增强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的能力.方法回顾10年来动物性食品卫生保障的经历,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总结出4点做法:(1)发挥组织领导作用,为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工作提供后盾;(2)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工作逐渐规范化;(3)着实抓好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检疫,保证部队饮食卫生安全;(4)下功夫抓好检验队伍建设,提高检验检疫水平.通过这些做法,部队动物性食品卫生的保障质量逐年提高,为官兵饮食卫生提供了保证,有效地贯彻了上级领导机关关于部队吃得卫生、安全、有营养的指示要求,为部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结论这些做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基层部队开展动物性食品检验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罗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贯彻落实卫生法制监督工作经验,做好部队卫生法制监督工作,提高部队生活和环境质量,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水平.方法对部队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基本做法和贯彻落实卫生法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总结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3点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培养高素质专业队伍;(2)掌握法规,提高业务水平;(3)发挥职能,认真执法.经过对卫生法规监督监测工作的实践,使<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卫生法规在部队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中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建立了炊管人员健康档案,96%的单位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卫生制度健全、监督监测工作落实到位,食品卫生合格率达96%,个人卫生合格率达97%,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传染病报告率达97.2%.结论只有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执法监督与法制宣传相结合,执法监督与服务部队、总结经验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做好部队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指导部队卫生防病,保障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张昌泉;王琦;林艳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2月,驻武汉某部一所少年军校发生了一起因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米粉而引发的食物中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雨;高春玉;杨小为;孙焕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观察了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锌、硒后,其体重、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以探讨锌、硒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的影响.
作者:杨迎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系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的病理改变,而凝血系统活性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是导致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增高,是血栓形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采用发色底物法观察了70例AmI患者血浆PAI-1活性,以探讨血浆PAI-1活性在心肌梗塞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佳;付慧玲;刘霜;王新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探索坦克部队训练期间呼吸道急性感染的发病规律和诱因,科学制定预防措施,对某部坦克乘员训练期间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推动军队卫生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于2003年1月12~22日对某部基层官兵医疗服务需要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高宏伟;徐荷;张罗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训练伤是新兵军事训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下肢训练伤为多.我们调查了驻东北地区某部全训新兵下肢训练伤的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贺;贾丹兵;石文明;唐立明;王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通过模拟穿(破)甲武器攻击密闭兵器舱室试验,观察了爆炸有害气体对舱室内环境的影响.
作者:徐国鑫;刘江;孙伟;纪淑娟;张红华;张丽;吴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4年3月5日~4月19日,武警某学校发生一批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水痘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琴;王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噪声作为一种公共卫生学问题倍受关注,噪声的躯体效应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结构,其对认知功能、情绪反应、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效应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不容忽视.为此,就接噪人群的神经系统亚健康症候群、噪声对神经行为的影响、噪声影响神经行为功能的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崔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量的增加,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受到重视,而相关的含AS废水的处理技术的研究也逐步得到关注.为此,对目前有关AS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每一种方法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尹静;李君文;晁福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完善部队体能训练提供思路,结合武警部队体能训练的实际,从训练学和运动医学角度探讨了:(1)武警部队体能训练课的性质;(2)武警部队体能训练课的生理基础;(3)武警部队体能训练课的结构.指出,部队战士的体能训练不同于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和群众体育的健身训练.为确保部队执行任务的需要,战士的体能训练绝不是纯粹的竞技性比拼,而应在确保健康体质的基础上,追求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质;战士的体能训练中应尽可能地把主要生理负荷强度维持在心率130~150 b·min-1的范围内,并适宜地进入心率170 b·min-1的负荷强度的大运动量课,但应慎重安排心率180 b·min-1的负荷刺激;训练课的生理负担量应根据人体生理功能活动变化的规律逐渐加大;训练结束前要逐渐减少运动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活动,使战士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一定调整,有利于投入新的训练环境.
作者:秦永生;张敏;郝占国;张磊;高文静;常震;董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对我军三级卫生防疫机构(共调查了74个防疫单位,315名在职防疫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与专家座谈基础上,根据调查所发现的目前我军防疫工作和卫生防疫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军队卫生防疫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路.重点探讨了:(1)职业化的概念;(2)军队卫生防疫队伍职业化的内涵;(3)我军卫生防疫队伍的现状;(4)造就职业化军队卫生防疫队伍的基本思路,即更新观念,加强对军队卫生防疫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筹划指导;优化结构,调整体制,建立适应新战争需要的军队卫生防疫体系;科技强军,配套发展军队防疫保障高、新技术装备;推行教育训练改革,超前培养复合型军队卫生防疫人才.指出,随着新军事革命的发展,推动军队卫生防疫队职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作者:贾海英;汤浩;王守广;曹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部队海训工作逐步展开,为严防传染病暴发及群体中毒发生,确保各项训练任务圆满完成,广州军区联勤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海训部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海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
作者:赵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测定大鼠血浆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电泳法检测BALP活性.以纯化的BALP作为标准品,进行回收率测定和精密度测定.结果此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BALP可得到满意的结果:(1)以标准BALP加入量对实际测定吸光度值回归统计,可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P<0.05).(2)标准回收率范围为93.83%~100.34% .(3)对同一样品进行10次测定,其变异系数为4.4%.(4)实际样品测定中缺锌组BALP显著低于对喂组和对照组,而缺锌组与对照组和对喂组的总ALP也有差别.结论建立的电泳方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的BALP,经实验证实,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作者:王冬兰;程义勇;张月红;洪燕;王加义;张雅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