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透析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的营养状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估46例透析前ESRD患者和7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血浆白蛋白(ALB)等其它营养指标,分析了影响透析前后营养状况的有关因素.结果: 根据SGA分级透析前组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5.23%,维持性血透组为58.97%;残肾功能与透析前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不明显,透析组SGA分级三组之间ALB、Pre-ALB、Chol、SCr、nPCR、年龄、糖尿病肾病比例、心血管疾病、肝硬化、感染等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而透析时间、KT/V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SRD患者在透析前和维持性透析时有较高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老龄、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作者:张萍;陈江华;吴东波;黄洪锋;袁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 Ge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3H-TdR掺入液闪计数法观察Gen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cyclin B、P21waf1/c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en对胃癌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2/M期,并使细胞cyclinB、P21waf1/cip1蛋白表达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Gen在此剂量下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G2/M期阻滞与其稳定cyclinB蛋白和上调P21waf1/cip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崔洪斌;宋丹凤;那晓琳;迟晓星;金滨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南瓜多糖(A)、南瓜种子发芽后分子量大于60 ku的蛋白组分(B)、分子量3 ~60 ku的蛋白组分(C)、分子量小于3 ku的蛋白组分(D)、精氨酸(E)和南瓜籽油(F)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雄性大鼠160只,随机抽取10只作空白对照,余下150只,禁食后于次日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70 mg/kg,72 h后禁食,眼眶取血,测定血糖值.取血糖值在7.28 mmol/L以上者随机分层分组,共15组:模型组、A大小剂量组(1 000、500 mg/kg)、B大小剂量组(300、150 mg/kg)、C大小剂量组(300、150 mg/kg)、D大小剂量组(300、 150 mg/kg)、E大小剂量组(100、50 mg/kg)、F大小剂量组(300、150 mg/kg)、优降糖(2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禁食,次日晨眼眶取血,测定血糖及胰岛素含量.随后灌胃给予葡萄糖2.5 g/kg,并测定糖耐量值.结果: 南瓜多糖、分子量大于60 ku和分子量小于3 ku的蛋白组分,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水平;南瓜籽油、3~60 ku的蛋白质组分和精氨酸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结论: 3~60 ku的蛋白质组分的降血糖效果佳,不但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而且可以改善各时段的糖耐量.
作者:李全宏;田泽;蔡同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是否协同视黄酸(retinoic acid, RA)影响HL-60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功能及相应分子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增殖功能;NBT还原实验鉴定HL-60细胞分化;Western blot法分析p21N-ras 表达.结果: EPA和RA联合应用能增强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分化效应,同时细胞内p21N-ras 表达降低.结论: EPA和RA可能通过下调节N-ras基因的蛋白质表达,发挥它们对HL-60细胞增殖与分化功能的联合效应.
作者:罗红;糜漫天;张乾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补硒治疗前后血清硒(Se)、镉(Cd)元素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 水平和血压变化.方法: 设置高血压病患者A、B组及正常对照组,A组补硒(服用含硒的古稀胶囊,补硒90 mg/d)和福辛普利(降压药),B组服用安慰剂(不含硒)和福辛普利,用药前及用药后4 w,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用药前,A、B组中Se、SOD、NO、GSH-Px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MDA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A组中上述指标得到纠正,B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补硒治疗能有效纠正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低硒高镉现象及脂质过氧化物紊乱.
作者:张守焰;康彩练;王晓君;黄文增;张步延;杨钧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锌中毒对免疫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雏鸭锌中毒模型,应用免疫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测雏鸭胸腺、腔上囊、脾脏绝对重量及指数、生长周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红细胞C3b、CIC花环率以及观察免疫器官显微、超微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1)锌中毒组(ZT)体重21日龄以后极显著低于锌对照组(ZC,P<0.01).(2)ZT胸腺、腔上囊2 w龄以后、脾脏3 w龄以后其绝对重量均极显著低于ZC(P<0.01).(3)ZT胸腺、腔上囊、脾脏细胞周期的静止期细胞明显增高,而增殖期细胞下降,与ZC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4)ZT 2~4 w龄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检测率极显著低于ZC(P<0.01).(5)显微镜下ZT胸腺、腔上囊、脾脏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排列稀疏;电镜下淋巴细胞线粒体受损,网状细胞均含有大量各级溶酶体、吞噬体.(6)ZT红细胞C3bRR花环率极显著低于ZC组(P<0.01),而红细胞CIC花环率却极显著高于ZC(P<0.01).结论: 锌中毒严重抑制雏鸭免疫器官的发育,造成明显的病理损伤,导致细胞、体液、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作者:方静;崔恒敏;彭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防治动脉粥样斑形成的膳食脂肪酸构成(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并从血脂代谢上阐释其机制.方法: 31只雄性兔分为脂肪酸构成1∶1∶1(I)、1∶1.7∶1.2(II)、1∶1.7∶2.3(III)的高脂组和对照组.喂养前、喂养第44 d和77 d测空腹血浆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第77 d处死动物,测定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 (1)I、II、III组斑块面积(mm2)分别为4.45±2.38、6.09±2.73和3.90±1.68,III组显著低于II组(P<0.05);(2)喂养第77 d III组兔空腹血浆TG为0.63±0.25 mmol/L显著低于I组1.01±0.38和II组1.24±1.17(P<0.05),III组HDL-C/TG为3.68±1.69 mmol/L,显著高于I、II组的2.72±1.38和2.76±1.53(P<0.05),III组血浆TG 77 d的累积浓度明显小于I、II组(P<0.05).结论: 1∶1.7∶2.3膳食脂肪酸构成能降低血浆TG和升高HDL-C/TG,具有抗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戴军;凌文华;苏宜香;郑树森;高玲;卓淑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微量元素硒(Se)和锶(Sr)明胶纳米微粒,研究它们的体内代谢动力学.方法: 用复凝聚法制备Se和Sr明胶纳米微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负染法观察明胶纳米微粒的大小、形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Se和Sr明胶纳米微粒中Se和Sr的包裹率及犬血液中的含量;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Se和Sr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用复凝聚法制备的Se和Sr明胶纳米微粒粒径为(145±15) nm和(156±22) nm,Se和Sr的包裹率分别为85.4%和82.7%,与单纯Se和Sr对照组相比,Se和Sr明胶纳米微粒的体内滞留时间延长2~4倍,生物利用度提高1.6~2.2倍.结论: Se和Sr制成明胶纳米微粒后其生物活性好,具有缓释作用,提高了它们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和生物利用度.
作者:吴道澄;胡政;吴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黑米皮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45只Apo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3组:阳性对照组、黑米皮组和白米皮组,同品系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以AIN-93G为基础饲料,黑米皮组和白米皮组分别加入5%黑米皮和5%白米皮.饲养16 w,经小鼠眼眶静脉取血后处死动物,测定主动脉窦脂质斑块大小和血脂.结果: 黑米皮组的实验小鼠主动脉窦脂质斑块面积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白米皮组(P<0.05);黑米皮组血清中总胆固醇和LDL-C的含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白米皮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白米皮组LDL/HDL比值明显高于黑米皮组(P<0.05).黑米皮组血清中抗Ox-LDL抗体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白米皮组(P<0.05).结论: 黑米皮具有明显抗AS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脂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马静;夏敏;凌文华;吴聪娥;唐志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类黄酮、维生素和咖啡碱等对不同致突变物的抗突变活性特征、作用及影响.方法: 用改进型的Ames试验方法、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himurim)的变异种TA系列菌株、直接致突变物的1-硝基芘(1-NP)和间接致突变物的色氨酸热解产物(Trp-P-1)对测试物进行抗突变效果的比较.结果: 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的黄烷醇(儿茶素)类、黄酮醇类、酚酸类对Trp-P-1比1-NP的抗突变活性高;维生素C、B族和A对1-NP的抗突变性高于类黄酮物质,而对Trp-P-1的抗突变性则较低,但均有抗突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咖啡碱与儿茶素合并使用时对Trp-P-1的致突变有拮抗现象作用.结论: 类黄酮对抗突变有较好的作用;维生素有辅助和互补作用;而咖啡碱的抗突变性不明显.
作者:范远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锌营养水平的大鼠在应激条件下的行为变化,观察海马细胞内游离钙([Ca2+]i)及活性钙调素(CaM)水平改变,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缺锌组(ZD)、缺锌应激组(SZD),对喂组(PF)、对喂应激组(SPF),对照组(CT)、对照应激组(SCT).实验进行1 w后,各应激组大鼠接受不规则光-电刺激,25 min/d连续15 d后进行行为测定;分别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动物海马细胞[Ca2+]i和活性CaM水平.结果: 单纯缺锌大鼠在旷场中的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修饰次数减少,海马细胞静息[Ca2+]i浓度升高而CaM水平下降;与相应非应激组比较,各应激组大鼠在旷场中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减少,海马细胞[Ca2+]i含量升高,以缺锌应激组为明显;活性钙调素水平则呈相反变化.结论: 光电应激导致实验大鼠在旷场中行为异常,并因机体缺锌而加重;推测海马细胞内Ca2+-CaM体系的变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耿战辉;程义勇;洪燕;马秀玲;李树田;王冬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我国城市与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儿童贫血与母亲贫血的关系.方法: 用HEMOCUE光度计,测定指血血红蛋白.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城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12.28%,农村26.71%,全国平均21.67% .母亲贫血率城市11.8%,农村 26.28%,全国平均20.14% .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18 m以内婴幼儿贫血因素有:哺母乳OR=3.92,母亲贫血OR=2.23,低出生体重OR=1.65,未加蛋类OR=1.38,未加奶类OR=1.54.18~60个月儿童贫血因素有:母亲贫血OR=2.74,哺母乳OR=1.87,生长迟缓OR=1.85,低体重OR=1.60.结论: 我国农村5岁以下儿童及母亲贫血率均高于城市.儿童贫血与低出生体重、辅食添加、哺母乳和母亲的营养状况都有密切关系.
作者:富振英;贾凤梅;何武;付罡;陈春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E)、硒(Se)对CCl4大鼠肝纤维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50%CCl4和橄榄油混合制剂的方式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喂饲标准饲料;干预组,处理方式同前,并在大鼠饲料中加VE(250 mg/kg )和Se(0.2 mg/kg )进行营养干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喂饲标准饲料.全部动物于处理8 w后处死.通过HE常规染色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对肝组织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分别检测大鼠体内各种抗氧化指标和其他肝纤维化指标,并观察其变化.结果: 干预组大鼠抗氧化能力有显著提高,表现在肝组织和血清SOD、红细胞GPX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肝组织和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干预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体现在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都显著低于模型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程度也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补充适量VE和Se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的能力,显著减轻肝脏胶原纤维的增生程度.
作者:李锋;李宣海;程五凤;谢良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肉仔鸡对不同形态锰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方法: 将624只1日龄肉公鸡随机分为13组,分别饲不添加锰的基础饲粮(对照组)或以不同锰化合物添加60、120、180 mg/kg锰的试验饲粮21 d.结果: 肉鸡生长性能各指标和腿病发生率以及肉鸡的跖骨灰锰含量、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均未受到添加锰源以及锰源与锰水平互作的显著影响,但受到添加锰水平的显著影响.肉鸡心肌含锰量和MnSOD mRNA水平均未受到添加锰源与锰水平互作的显著影响,但受到添加锰源及添加锰水平的显著影响.其中中等和强络合强度有机锰源的生物学利用率明显高于无机硫酸锰和弱络合强度有机锰源.结论: 中等和强络合强度的复合氨基酸锰对肉仔鸡的生物学利用率明显优于无机硫酸锰和弱络合强度的蛋氨酸锰.
作者:李素芬;罗绪刚;刘彬;卜友泉;邝霞;余顺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复合膳食纤维(AFC),并分别探讨其与三种单一的膳食纤维(DF)对高脂血症大鼠生长发育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断乳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用高脂饲料诱发高脂血症的同时,分别添加10%的DF:纤维素、果胶、海藻酸钠、(纤维素-果胶复合膳食纤维)AFC1、(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膳食纤维)AFC2,高脂饲料组(对照组),观察各种DF对大鼠的生长发育、粪脂排出量及脂质过氧化、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1.添加10%的各种DF不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2.各种DF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粪重和粪脂排出量(P<0.05,除海藻酸钠组外),以AFC为明显.3.各种DF皆可显著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1),降低丙二醛(MDA)水平(P<0.05,除纤维素、海藻酸钠组外),提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P<0.05),以AFC为明显.结论: 各种DF皆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粪脂排出量、提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其中可溶性DF效果优于不可溶性DF,而AFC的效果又优于单一的DF.
作者:宋扬;刘国荣;杜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灰树花多糖粗品(PGF)与纯品(PGF-1)的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180移植瘤模型,观察PGF与PGF-1的抗肿瘤效果,并进行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 PGF与PGF-1有抑制S180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显著增强荷瘤小鼠脾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脾细胞抗体生成能力和血清IgM溶血素的含量,PGF的抑瘤效果优于PGF-1.结论: 灰树花多糖粗品与纯品具有抑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李小定;吴谋成;曾晓波;荣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纳豆激酶粗酶液体外、体内溶解血栓的作用.方法: 20% FeCl3制造兔颈动脉血栓模型;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即十二指肠肠腔注射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高、低剂量实验组(分别4500 U/kg、2500 U/kg)、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结果: 体外试验表明,纳豆菌株B.N.12液体发酵粗酶液作用血凝块10 h、22 h后,溶解率分别为78.23%、98.16%,对照组分别为21.43%、23.91%(P<0.05,P<0.01);动物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NK高剂量组注射1.0 h、1.5 h后,凝血时间(coagulation time ,CT) (P<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 (P<0.05)、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 (P<0.01)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iated partial thrombopastin time ,APTT) (P<0.05)均显著延长,注射2 h后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uglobulinlysis time, EL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G)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含量明显增高(P<0.05),血浆D-二聚体(D-dimer)呈阳性,病理组织切片表明肺静脉、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无明显血栓,只有少量红细胞聚积;低剂量组CT、PT和APTT各指标及FIG含量无显著变化,但ELT明显缩短(P<0.05),FDP含量、TT值显著增高(P<0.05),且血浆D-dimer呈阳性.结论: 纳豆激酶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明显的溶栓效果,提高纤溶活性、增强抗凝作用是其溶栓机制之一;纳豆激酶低剂量临床应用可能更具安全性.
作者:段智变;江汉湖;张书霞;江晓;董名盛;赵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甜茶素提取物对STZ致高血糖大鼠的降血糖效果及其降糖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成型的大鼠随机分阳性对照组、甜茶素提取物组和降糖灵组.同时设一正常组.灌胃3 w后,测血糖、果糖胺、胰岛素和 SOD等指标.结果: 甜茶素提取物能极显著地降低STZ致高血糖大鼠血糖,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同时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结论: 甜茶素提取物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
作者:田翠平;瞿伟菁;孙斌;李明娟;汪虹;黄晓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海岛地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胃癌发病的联系.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法,随机选择舟山市原发性胃癌新发病例87例和人群对照119例,进行有关饮食因素的调查,并把各饮食项目折算成16种营养素的日均摄入量后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在调整了非饮食因素和总热能对各项营养素的干扰后,蛋白质、饱和脂肪酸、胆固醇、钠等在男性组为胃癌的危险因素,在女性组仅钠是胃癌的危险因素;维生素A在男、女性组均为胃癌的保护因素,OR值介于0.01~0.09,而维生素C仅在女性组为胃癌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蛋白质、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及高盐饮食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而维生素A、C可作为胃癌的保护因子,另外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上男、女性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差异.
作者:裘炯良;陈坤;王建跃;张立军;水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s,简称CPP)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经单一酶或复合酶水解,再经分离纯化而得到的含有成簇的磷酸丝氨酰基的多肽.Mykkanen等在正常鸡和佝偻病鸡上进行了钙吸收和利用试验,结果表明,CPP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1].Sato等也报道,CPP可促进核素标记的钙在大鼠股骨中沉积[2].Tsuchita等证明,CPP可显著抑制切除卵巢的老年雌性大鼠股骨的骨密度降低[3].张亚非等也通过大鼠试验证明,无论在低钙饲料还是基础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CPP后,可显著增加断乳大鼠对钙的吸收率和储留率,但未能证明钙的利用率有显著变化[4].本研究组用复合酶-胰酶水解酪蛋白,用选择沉淀法从酪蛋白的酶解液中分离CPP,得到了CPP产品,并分析测定了其主要组分的分子结构[5]和体外功能指标[6].本研究将通过大鼠试验研究该产品对切除卵巢后老龄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及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作者:冯凤琴;王博诚;许时婴;王璋;金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红景天系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la L.)药食兼用植物资源.它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见诸报道[1~4].红景天品种众多(我国约70多种),品种不同,其化学组成和生物学活性也有差异[4].关于红景天促进记忆作用的研究尚不多,未见菱叶红景天在这方面的报道.本实验就菱叶红景天醇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和耐缺氧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开发红景天品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志伟;吴谋成;陈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血液肿瘤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而营养状况是疾病预后好坏的重要变量.全身状况良好,机体抵抗力较强,促进骨髓造血恢复,缩短疗程间歇,可使病人尽快骨髓缓解,取得长期生存的机会[2].因此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增强营养,是改善远期预后的重要方面.作者应用SGA法结合血清白蛋白测定,对130例血液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营养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锐祎;缪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对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有放疗和化疗,其中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治疗,可能是直接作用,也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间接作用.山药多糖(Chinese yam polysaccharide, RDPS-Ⅰ)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增强免疫调节和抗突变的作用[1~3],但有关RDPS-Ⅰ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研究了体内给RDPS-Ⅰ对动物肿瘤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以阐明RDPS-Ⅰ的抗肿瘤活性的可能机制.
作者:赵国华;陈宗道;李志孝;王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用于人体组成成分分析的准确性已得到肯定[1,2].本次对955例健康成年人运用BIA法测量去脂组织重、体脂量及常规方法测量体重、身高、上臂围、腰围、臀围,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旨在建立更简单实用的计算去脂组织重和体脂含量的方法,应用于临床评价.
作者:张荣欣;薛长勇;郑子新;欧阳红;王伟琴;刘新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基因组学的研究获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于2000年6月宣告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与此同时,一系列应用于大规模基因测序、基因表达检测、以及基因多态性分析等的基因组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引人瞩目的成就正引发着包括营养学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学科的革命性改革.大量研究,特别是孪生研究(twin study)及家族研究(family study),早已证实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共同影响着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及肥胖等发生的遗传基因可以直接影响机体对某种疾病的易患性,或者可间接地通过影响机体对其它环境因素的反应来作用于疾病发生过程.膳食是影响人体健康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膳食因素与常见疾病的关系一直是营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然而,人们对膳食因素与基因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知之甚少.随着人们对人类及其它生物体基因组的了解不断深入,这种状况正在开始改变.近年来,基因组技术在营养学研究中应用的例子在迅速增加,基因多态性(polymorphisms)对膳食因素与疾病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愈来愈多的营养学家所关注.可以说,把浩瀚的基因组信息应用于营养学中正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新的增长点.
作者:祁禄;陈君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