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1519
  • 国内刊号:12-1349/R
  • 影响因子:0.99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83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2004年8月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二等奖
  • 中医学
天津中医药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银甲散颗粒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甲散加小剂量他巴唑)30例和对照组(他巴唑)30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银甲散可减少西药用量及毒副作用,迅速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作者:李彤寰;戴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化瘀降浊合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合剂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70例MS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化瘀降浊合剂和罗格列酮进行干预12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症状积分、肥胖度、血糖、血脂和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化瘀降浊合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降低餐后2 h血糖;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轻度降低收缩压并可改善脉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瘀降浊合剂可有效纠正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周晖;高彦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药醒脑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痴呆方醒脑散(XNS)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第3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ASM-Ⅲ)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诊断标准选择老年性痴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以XNS治疗2~3个疗程;对照组用石杉碱甲治疗.用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的积分变化判断两组的总疗效和各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MMSE的评分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MMSE、HDS积分均显著增加(P<0.01),ADL积分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开通玄府,流通气液,泻浊解毒立法的痴呆方醒脑散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具有可靠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常富业;张云岭;王永炎;袁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别嘌呤醇和尼美舒利及碳酸氢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的疗效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慧;刘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抗痨引起的药物性肝炎70例

    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对1998年1月-2007年1月间接受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病的70例患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12例]进行中药治疗,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4~80岁,平均57岁.

    作者:吴玲焕;闫平;张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黄芪注射液与血塞通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致死、致残率均较高,笔者采用黄芪注射液与血塞通合用治疗35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永;王雪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期疗法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易发于20~50岁之间,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因此容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变化,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笔者运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孙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0例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西药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停药后易于复发.笔者运用二陈汤加味治疗本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西药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斌;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笔者自2005年3月-2008年4月人院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3~89岁,平均年龄71.1岁;住院天数7~102d,平均住院30.2d.

    作者:骆玉乔;李士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补肾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总抗氧化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中血浆总抗氧化力(TAC)的建立及补肾方对TAC的作用.[方法]以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以血浆TAC为观察指标.[结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的TAC下降,补肾方能提高血浆TAC.[结论]TAC为极重要的抗衰老指标,补肾方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刘洪涛;柴霞;郭永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身1号片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保护修复作用的探讨研究

    [目的]研究心身1号片(XS-1)抗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浸水-束缚应激法和醋酸烧灼法分别制作胃溃疡模型,观察心身1号片对胃溃疡的保护修复作用和对胃黏膜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表达的影响.[结果]XS-1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有显著预防的作用(P<0.01);对乙酸烧灼性溃疡有显著治疗作用(P<0.01).两组模型中,XS-1组Bcl-2阳性细胞数目较造模组增多,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1);造模组Bax阳性细胞数目较心身1号片组增多,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药XS-1能够促进溃疡大鼠胃黏膜组织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这可能是XS-1抗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白丽君;贾锡莲;武成;刘志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功血宁Ⅱ号冲剂对诱发排卵大鼠卵巢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功血宁Ⅱ号冲剂对诱发排卵大鼠卵巢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功血宁Ⅱ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安坤赞育丸和功血宁Ⅱ号冲剂14 d后,皮下注射妊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制备诱发排卵的大鼠模型.分别在卵泡发育期和排卵前期处死动物摘取卵巢.常规制备卵巢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动物卵泡不同发育时期IL-8表达.[结果]功血宁Ⅱ号组在卵泡发育期和排卵前期IL-8的阳性细胞面积、阳性面积率、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的作用较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显著.排卵前期各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相应卵泡发育期的各组(P<0.05或P<0.01).[结论]功血宁Ⅱ号冲剂能够通过提高IL-8的表达,吸引和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

    作者:王玲;李瑞环;孙艳明;徐瑾;哈孝贤;陈静;玄明实;范琼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酚酸A对缺氧/复氧损伤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对缺氧/复氧(H/R)损伤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因子-1(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培养BMEC,丹酚酸A预处理20 h后制作(H/R)/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BMEC细胞间黏附因子-1 ICAM-1 mRNA的表达.以尼莫地平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CAM-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丹酚酸A组ICAM-1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酚酸A可降低H/R损伤条件下BMEC 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提示阻抑粒细胞黏附作用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姜民;郭利平;周王怡;李晶;王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抗原SEA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乳腺癌细胞效力的诱导作用

    [目的]研究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杀伤人乳腺癌细胞(MCF-7)效力的增强作用.[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PBMC,在其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01、0.1、1、10mg/L的SEA,与MCF-7在96孔板中共同培养.24、48、72h后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计算杀伤率.[结果]SEA的促杀伤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SEA与PBMC相互作用72 h后,SEA浓度10 mg/L时,可达到大杀伤效率.[结论]SEA能够提高PBMC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朱秀珊;孙嘉琳;胡坤;张世奇;王雪;冯艳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玄丹巴布剂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玄丹巴布剂抑制和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选用健康雌性大鼠70只,随机分成6组,在乙醚麻醉的无菌条件下做双侧卵巢摘除术,术后肌注庆大霉素0.2 mL/只,连续3 d抗感染后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复制乳腺增生病模型.在造模成功后,分别使用玄丹巴布剂外贴乳房部位和乳癖消片灌胃给药,对照观察乳房外观形态、组织学形态和血浆中雌二醇的含量.[结果]玄丹巴布剂能抑制大鼠乳腺增生,降低血浆中雌二醇含量.[结论]玄丹巴布剂对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所致的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部分地使其恢复正常或减轻其增生程度.

    作者:孟舒;关艳敏;李绍华;鲁明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葛根芩连汤中7种药效组分分析

    [目的]分析测定葛根芩连汤中7种药效组分.[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果]7种药效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葛根素1.67%,黄芩苷0.36%,小檗碱0.085%,巴马汀0.031%,药根碱0.048%,甘草酸0.126%,甘草苷0.174%.[结论]葛根芩连汤中7种药效组分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科学指标.

    作者:崔向微;张贵君;李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芪黄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测定芪黄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inoChromODS-BP柱(20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36:6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UV203 nm.[结果]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20~400mg/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2.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芪黄降糖胶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怀鹏;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HPLC-MS法快速测定健康人体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C<,26>H<,46>N<,20)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并用于测定环维黄杨星D在健康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进行色谱分离,在离子阱质谱仪上,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质核比(m/z)403→m/z 372(环维黄杨星D)和m/z 380→m/z 362(内标盐酸多奈哌齐).18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环维黄杨星D后,用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药物浓度.[结果]环维黄杨星D低定量限为0.2 μg/L,线性范围为0.2~25μg/L,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用该方法测得受试者滴注2.5、4.0、6.0 mL黄杨宁注射液的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2.78±1.28)、(4.12±1.38)和(5.09±1.23)μg/L,药峰时间(Tmax)皆为(4.00±0)h,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0-28>)分别为(18.46±7.39)、(21.86±5.03)和(25.37±11.49) μg/L·h.[结论]该法灵敏、专一、快速,可作为环维黄杨星D的临床药代动力学检测的方法.

    作者:何俊;王焱;任晓亮;潘桂湘;杨佳凤;王保和;黄宇虹;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清胰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清胰片(大黄、白芍、胡黄连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白芍和胡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TLANHE-C<,18>(250mm×4.5 mm,10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TLC)法可鉴别出大黄、白芍和胡黄连相对应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27~1.08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6%,标准偏差(RSD)为0.3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的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清胰片的鉴别,高效液相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樊华;王洪志;范俊婷;刘勇;李婉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病证结合方证对应完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探讨

    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以病为依托,以辨证结果为依据,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突出了中医辨证特色和优势,是对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作者:朱亚萍;张军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从痰瘀致毒探讨中风机制

    就痰瘀致毒导致中风发生的机制,从痰浊和瘀血的相互关系,痰瘀互结成为中风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致毒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痰化浊是临床治疗中风的主要法则等方面加以系统论述.探讨了痰瘀致毒与中风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张俊清;张军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五倍子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五倍子(Galla Chinensis),别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等.各种五倍子均为瘿绵蚜科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属的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形成虫瘿的各种蚜虫的头部触角均为5节,因此,人们形象地称此类虫瘿为五倍子[1].

    作者:邹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感染性因素病理机制研究

    慢性肾脏病(CKD)和慢性肾脏衰竭(CRF)的患病率增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同题和死亡原因,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导致CKD患者住院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并且医疗费用也随之升高.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CKD患者患各种感染的风险也显著升高.感染又是CKD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琳;曹式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走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目的]观察走罐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分为2组,治疗组18例,应用西药加走罐治疗;对照组15例,单纯西药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疼痛视觉量表、晨僵时间、指地距、枕墙距、Scholber试验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应用走罐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在晨僵时间、指地距改善上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走罐治疗对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症状有明显疗效.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摩腹法对肠易激综合征白兔模型不同脑区激活特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摩腹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白兔模型不同脑区激活的功能磁共振(fMRI)特征.[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摩腹组,采用冰水灌胃与冰敷束缚相结合制备便秘型IBS动物模型.经摩腹干预,在第1次摩腹后即刻和第20次后两个时点观察3组动物功能磁共振脑区激活变化.[结果]正常组白兔脑区激活部位在丘脑、扣带前回、脑岛皮质.模型组fMRI脑区激活部位在丘脑、扣带前回、脑岛皮质、脑干和小脑.其中在丘脑和扣带前回激活区域,模型组的激活象素和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经摩腹第1次操作后,激活部位在丘脑、扣带前回、脑岛皮质、脑干;操作20次后,激活部位在丘脑、扣带前回、脑岛皮质,摩腹组激活脑区与模型组比较激活像素和激活强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摩腹法可以有效调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家兔模型内脏敏感化中枢.

    作者:王金贵;王艳国;骆雄飞;孙庆;卢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晁恩祥教授治疗肺系病的特色经验

    疏风宣肺及调补肺肾是晁恩祥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特色治法,贯穿于多种肺系疾病的治疗中.晁恩祥教授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重视风邪致病的重要性,认为在外感类疾病中,六淫之邪,常兼风邪犯肺致病,风邪是肺系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肺系病之病位,不离于肺,常关乎肝脾,终及于肾,病之既久,常由肺及肾:咳、痰、喘为肺系病3大主症,其病机不离肺失宣降.疏风可宣肺,纳气能平喘.故晁恩祥教授治疗肺系疾病,善用疏风宣肺及调补肺肾之法.

    作者:吴继全;王雪京;张洪春;陈燕;晁恩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温肺定喘膏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寒饮停肺证96例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温肺定喘膏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寒饮停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患者按随机、安慰剂平行对照、双盲加载试验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氨茶碱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温肺定喘膏和安慰剂,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大呼气流速(PEFR)、嗜酸粒细胞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疾病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对证候计分和、主症计分和以及喘息、哮鸣、恶寒怕冷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1例药物周围黏膜处皮肤红痒,考虑系黏膜基质过敏所致,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结论]温肺定喘膏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寒饮停肺证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安全性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常泉;马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传统膳食养生法述评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四气五味学说等中医理论基础之上,并强调食物的禁忌原则;其食物搭配与烹调以气味和合为核心,并且注重饮食活动的科学规律性,强调因异制宜、辨证施膳.传统食养学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上理论和原则.

    作者:崔珍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脑血脉宁稳定家兔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ACS主要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管腔所致.但是,近年来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易损斑块破裂及其继发病变是引起临床事件的罪魁祸首.因此,如何稳定斑块成为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是造成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抗炎成为稳定斑块的一个新治疗手段.

    作者:姜希娟;张曾鬃;卢斌;温冠群;杜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6年)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1995-2005年)所收录的相关文献,收集以中药为干预措施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而后采用RevMan4.2.10软件对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4项研究(1 237例)符合纳入标准.合并后效应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明显升高:咳嗽、咯痰、气喘、啰音的病情积分则降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1%)均增加,其权重均数差(WMD)和95%CI分别为[0.27,(0.12,0.43)]、[0.22,(0.15,0.29)]、[5.65,(2.90,8.39)];提高氧分压(PaO2)[WMD=9.64,95%CI(6.46,12.83)]、减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WMD=-5.19,95%CI(-7.33,-3.06)].有3项试验报告了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腹泻.[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中药较不加用中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会有一定的疗效,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咳嗽、咯痰、气喘、啰音)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也可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血气变化,且不良反应少.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尚需高质量的证据给予有力的支持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作者: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