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国际刊号:1009-7090
  • 国内刊号:12-1329/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9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147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2012年4期文献
  • 诊断超声波联合微泡开放兔血脑屏障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诊断超声波联合微泡开放兔血脑屏障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定量研究大分子药物靶向释放脑组织确定较大动物模型.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30±0A3) kg;分为定量分析组和荧光观察组,各5只.经兔耳缘静脉匀速输入微泡(0.5 mL/kg)的同时两组均用诊断超声波(1.75 MHz,MI 1.9)经颅骨连续辐照兔脑10 min.伊文思蓝(EB)示踪法对照观察靶区脑组织的通透性.结果 诊断超声波联合徽泡能够促EB跨兔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表现为辐照靶区脑组织蓝染,靶区组织EB含量[(32.25±5.85 )mg/kg]明显高于非辐照区脑组织中EB含量[(3.00±5.85) mg/kg](P< 0.001).结论 微泡介导下诊断超声波能够增加兔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新西兰大白兔有可能用于促大分子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的自身对照研究.

    作者:付赤学;刘贵伦;胡安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发光二极管红光照射对家兔血压影响的研究

    目的 应用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照射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观察其对家兔血压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家兔24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5 kg.将实验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正常家兔红光照射组,C组为急性低血压模型对照组,D组为急性低血压模型红光照射组.应用LED红色光源分别照射B、D组40 min,A、C组不做红光照射处理,观察记录各组血压变化和神经放电变化情况.结果 造模手术后30 min时C组血压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手术后70 min时D组血压显著高于C组,B组一直未见明显变化,说明LED红光照射对低血压家兔收缩压、舒张压均有升压作用,而对正常家兔血压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LED红光照射家兔交感神经,使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加快、幅度增大,急性低血压模型家兔血压恢复正常水平.LED红光照射对正常家兔的血压无明显影响.

    作者:申文增;牛培;陈玉敏;杨景发;高晓峰;王丽;栗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实现高精度QT间期实时自动化检测

    目的 研究基于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实现高精度QT间期实时自动化检测.方法 在LabVIEW中调用MATLABScript节点解决复杂的数字计算操作.首先,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然后,采用模板匹配法求解相关系数,实现实时QRS波顶点位置的获取.后,使用T波分类与多算法结合的方法实现高精度QT间期实时检测.结果 成功实现了RR间期和QT间期实时自动化检测,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QTa与QTm间具有线性相关性,且相关度均达到0.9以上.结论 笔者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提高心电信号的信噪比.另一方面,使用T波分类与多算法结合实现T波终点准确计算.实验结果表明,高精度QT间期实时自动化检测具有现实可行性.

    作者:张传耀;叶含笑;周青;江依法;万海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观测肝缺血再灌注后入肝血流量变化作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观测肝缺血再灌注后入肝血流量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200~ 250g,鼠龄2~3个月.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n=18),又分为假手术后1h、6h、24h3个亚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n=18),又分为再灌注后1h、6h、24h3个亚组(每组6只).依Pringle’s法建立肝脏缺血15min再灌注模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再灌注后1、6、24h各时间点肝门部动脉及门静脉人肝血流量,计算总血流量.与Sham组比较观测肝缺血再灌注后入肝血流量的变化情况.比较人肝血流量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相关性.结果 再灌注后1、6h肝门部人肝血流量较Sham组减少[(52.08±11.88) mL/min、(44.69±8.75) mL/min vs( 85.32±29.85) mL/min、(81.41±28.67) mL/min;P< 0.05],再灌注24h组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人肝血流量与AST间存在负相关(r=- 0.73,-0.78,- 0.71;P< 0.05),与ALT间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观察肝门部入肝血流量的变化情况间接评价肝脏微循环状态.血流量的变化与AST的变化呈反向关系.

    作者:王学梅;张云飞;李弘;代娣;张倩倩;李晓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观察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前后心血管指标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应用超声检查了解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不同时间对侧颈总动脉形态、血流参数及左心室形态、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1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 2.5 kg.结扎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结扎前、结扎后第3天和结扎后第6周末,分别应用超声检测兔左心室及左侧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各项参数.结果 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3d各项指标,其中左侧颈总动脉大内径[( 1.67±0.26) mm vs (2.18±024) mm;P< 0.05]、左侧颈总动脉大血流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12±9.71) cm/s vs (68.44±7.04) cm/s;P<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6周末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短期内,对侧颈总动脉大血流速度及大管径有所增加.经过较长时间后,对侧颈总动脉大血流速度及大管径不再出现明显地增加,同时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在结扎前后始终没有明显的变化.

    作者:张辉;郑荣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近年中医五行学说的数学定量研究概述

    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以定量方法解释该学说是中医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整理近年来有关运用数学定量研究中医五行学说的成果,概述了近年的研究状况,并做了一定的归纳分析,以助于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李晓伟;王益民;刘霞;张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氧化石墨烯载药性能和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物理学、化学、纳米材料等研究领域,而石墨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文章简述石墨烯尤其是氧化石墨烯的载药率、靶向作用、缓释作用、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规律及其在体外和体内的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相阵;周毅;姜再兴;代文杰;刘新颖;翟舒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呼吸机典型故障一例维修与体会

    伴随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设备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呼吸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命支持/急救医学装备[1,2].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种原因呼吸机会发生间断性黑屏,甚至开机黑屏的严重故障,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成为一种突发性的设备风险,但此类故障涉及部件较多,难度大,费时多,令现场操作人员十分棘手.下面就l例PB 840呼吸机多因素间断性黑屏故障维修案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麒麟;聂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日立7600-020型生化分析仪ISE模块配套试剂应用评价

    作者:李荣海;李琦;尚晓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网络报告系统的研发——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为例

    目的 利用该软件系统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的高效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实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可靠、准确、快速的管理.方法 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接口,调用HIS相关数据库、按疾病名称或病人ID调出满足条件的病人基本信息与住院信息,完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上报工作.结果 自系统试运行以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上报工作效率取得明显提升,有效杜绝了漏报和重报现象.结论 通过系统实际应用的改进,使其与天津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和河东区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报病工作方式上的转换、对接.

    作者:周妍;张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突变型人PRKAG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

    目的 构建含有定点突变的人PRKAG2基因表达载体.方法 首先应用Trizol法抽提健康人全血mRNA,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得到野生型人PRKAG2 cDNA;继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定点突变的方法获得突变型人PRKAG2基因,命名为G100S,后应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得到重组载体pEGFP-G100S.结果 Trizol法提取人细胞mRNA,经RT-PCR合成cDNA第一条链,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PRKAG2基因片段,目的片段条带在1761 bp左右.分段克隆得到的G100S片段分别为300 bp与1500bp左右.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PCR筛选阳性菌落5个克隆有3个克隆可见1800 bp左右的阳性片段,筛选得到pEGFP-G100S重组阳性克隆.测序证实重组载体pEGFP-G100S构建成功.结论 构建的含定点突变人PRKAG2基因重组载体pEGFP-G100S为进一步研究基因PRKAG2 G100S突变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叶忠;张必利;徐荣良;雷军平;石秀英;陈挺;郑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体位对穿刺颈内静脉位置的影响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观察不同体位双侧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相对位置的变化,以选择临床血管穿刺的佳体位,提高操作成功率.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 59岁,平均年龄48岁.分别于平卧位及头低30°体位,保持头正中位(0°),应用超声在左右两侧高、中、低位探测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血管内径及重叠程度.结果 与平卧位比较,头低30°体位时的左预部中位[(7.9±1.7) mm vs (7.0±0.7) mm],右颈部高位、中位[(8.4±1.7) mm、(8.2±1.9) mm vs (7.2±0.7) mm、(7.3±0.6)mm]的颈总动脉内径增大,双侧颈部高、中、低位的颈内静脉内径均增大[左侧(13.1±2.9)mm、(13.3±3.1)mm、(12.9±3.2) mm vs(11.2+ 1.5) mm、(11.3±2.4)mm、(11.3±2.0) mm,右侧(12.9±3.0) mm、(12.8±4.0) mm、( 12.8±4.5) mm vs( 10.8±1.4) mm、( 11.4±3.2) mn、(11.0±2.5) mm](P< 0.05).结论 采用头低30°体位,颈内静脉内径增大,但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重叠程度无改变.

    作者:邢金城;赵茗姝;高宝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40例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良性肿块25例,恶性肿块15例.使用Siemens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造影剂采用SonoVue,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检查.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增强方式不同,良性肿块以整体不同程度地均匀型增强改变为主(80%,20/25),恶性肿块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或周边增强(86.7%,13/15).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同,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张文;孙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手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步显著,但仍不能使人满意,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寻求新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118例直肠癌男性患者,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岁.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3例,开腹组55例.利用腹腔镜操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手术,与开腹式手术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患者术后排尿功能与性功能情况.结果 尿管拔除时间、排尿量、残尿量、性功能综合情况比较,腹腔镜组[(2.3±1.6)d,(11.8±3.1) mL,性功能Ⅰ级37例(58.7%)]均优于开腹组[(4.5±1.3)d,(20.6±2.7) mL,性功能Ⅰ级28例(50.9%)],其中排尿量腹腔镜组为(327.5±37.6)m L,开腹组为(243.6±36.8)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能够观察到开腹手术的死角,更加精确地保留盆腔神经,提高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殷红专;梁逸超;闫兆鹏;孙威;尹剑桥;刘宝林;苏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内科胸腔镜在提高胸腔积液诊断率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内科胸腔镜在提高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内科胸腔镜的检查时机.方法 连续收集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311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17例;年龄17~90岁,平均年龄58.3岁.评估胸腔积液细胞学对恶性胸水的诊断率.对27例经胸水细胞学未能诊断的患者和2例胸水细胞学恶性胸腔积液但未准确分型的患者进行了内科胸腔镜检查,评估胸腔镜检查联合胸水细胞学检查对胸腔积液诊断率及恶性胸水的准确诊断率的影响.结合不同次数的胸腔积液细胞学的阳性率及相关支出,评估内科胸腔镜的检查时机.结果 311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水细胞学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为80例;231例胸水细胞学未确诊的患者结合各自情况,经过内科胸腔镜检查和/或支气管镜、或肺动脉CT造影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系统分析后,诊断如下:恶性胸腔积液106例,良性胸腔积液91例,未确诊病例34例.胸水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为28.9 %(80/277).29例接受了内科胸腔镜检查患者中,25例患者直接确诊,诊断率为86.2%.内科胸腔镜检查使该组病例的确诊率提高到37.9 %(105/277),与单纯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3次及以上的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不能较2次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提高更多的诊断率(P=0.156),且其支出超过内科胸腔镜的支出.结论 内科胸腔镜不仅较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能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更能提高胸腔积液总体诊断率.对2次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无结果者,如无禁忌证,应积极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作者:侯刚;王玮;胡雪君;王秋月;李振华;康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源性血管腔内异物的处理及预防

    目的 探讨介入诊疗时预防和处理血管腔内异物的方法.方法 15例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血管腔内异物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50.6岁.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例;房间隔缺损2例;下腔静脉滤器置人1例;冠心病3例;肾功能衰竭2例;左髂内动脉开口处动脉瘤1例;下腔静脉临时滤器取出1例;经股动脉插管介入诊疗4例.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取出异物,并结合文献讨论其预防和处理的方法.结果 15例血管腔内异物的患者12例通过介入方法安全取出异物,3例结合外科切开取出,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诊疗中,施术者一定要细心,避免粗暴操作,一旦发生血管腔内异物,用介入方法或结合外科手术切开处理是较为理想的方案.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消除金属假牙伪影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并行采集(SENSE)技术联合平面同波扩散加权像(EPI-DWI)技术在具有磁化率伪影的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38例装有固定金属假牙脑梗死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72岁.均行MRI头颅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与SENSE- EPI-DWI.比较分析使用SENSE技术前后的右侧基底节区与右侧侧脑室脑脊液两者的信号强度对比度(SIR)(均数±标准差)、对比噪声比(CNR)、SIR、正常小脑表面扩散系数(ADC)值、梗死灶/健侧脑组织的ADC比值.结果 ①SENSE-EPI-DWI的右侧基底节区与右侧侧脑室脑脊液两者的SIR的均数±标准差高于常规EPI-DWI的序列(0.8100±0.3863 vs 0.6100±0.4687;t=9.872,P<0.05);②SENSE-EPI-DWI的CNR均高于常规EPI-DWI的CNR( 11.6225vs 4.3853;t=6.615,P<0.05);③SENSE-EPI-DWI的SIR均低于常规EPI-DWI的SIR(1.1332vs 1.1586;t=- 2.870,P> 0.05);④SENSE- EPI-DWI的正常小脑ADC值均高于常规EPI-DWI序列的正常小脑ADC值(t=9.962,P<0.05);⑤SENSE-EPI-DWI的梗死灶/健侧脑组织的比值均高于常规EPI-DWI的梗死灶/健侧脑组织的比值(1.34vs 1.06;t=5.216,P< 0.05).结论 SENSE- EPI-DWI技术的成像质量较高,正常小脑ADC值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且在具有磁化率伪影的脑梗死诊断应用中优于常规的EPI-DWI序列.

    作者:李茗;张冰;周正扬;俞海平;朱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颌窦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上颌窦癌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6月经组织病理证实的32例上颌窦癌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37 ~64岁,中位年龄51岁.手术后复发进行IMRT7例,部分切除术后IMRT 16例,单纯IMRT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靶区处方剂量分别为肿瘤靶区(GTV)64~76 Gy,临床靶区(CTV)60~ 66 Gy.结果 7例手术后复发行IMRT局部控制率42.86%,16例手术后行IMRT局部控制率93.75%,9例单纯IMRT局部控制率55.56%;3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比较:部分切除术后行IMRT与术后复发行IM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P<0.05);部分切除术后行1MRT与单纯IM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4,P> 0.05).随访3~32个月,中位数18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90.6%(29/32).结论 上颌窦癌手术后配合IMRT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并为生存质量的提高带来希望.

    作者:刘跃;王永刚;刘均;陈宏;张国桥;李懿;纪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典型肝细胞癌的CT表现与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在螺旋CT扫描中的不典型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方法 选择17例HCC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29~ 71岁,平均年龄52岁.分析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螺旋CT扫描中呈不典型表现的CT征像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17例共发现18个病灶为不典型表现,其中10个病灶在动脉期强化明显,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或高密度;6个病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低密度;2个病灶动脉期病灶边缘有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仍有持续强化.结论 肝癌在螺旋CT3期增强扫描中有多种不典型表现,病灶的血液供应情况、病理学基础等是其常见原因.

    作者:熊丽琴;王亚瑟;谭一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28层CT血管成像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显示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8层CT对左肾静脉(LRV)压迫综合征的显示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三峡大学人民医院经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LRV压迫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15 ~55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1个月~6年.采用多种后处理方法显示病变,并与肾静脉造影比较.结果 对比影像学的诊断标准及肾静脉造影的“金标准”,128层CT诊断阳性率非常高,达到100%;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约为16.7%,5例假阳性均经肾静脉造影证实LRV内压与下腔静脉内压差小于0.49 kPa(5 cmH2O).结论 LRV压迫综合征牵涉的多种病理改变128层CTA均可显示清楚,诊断明确,可代替肾静脉造影.

    作者:曹茂盛;陈爱华;孟瑜;张红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UniCAP100和Allergy Screen两种过敏原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以UniCAP100过敏原检测方法(CAP)为“金标准”与Allergy Screen(敏筛)过敏原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的111份过敏患者标本,其中男性61例,女性50例;年龄4~77岁,平均年龄46岁.应用瑞典Pharmacia UniCAP100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Allergy Screen(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同时检测特异性IgE抗体,并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检验方法对12种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检测结果有很高的符合率,其中屋尘、矮豚草、鸡蛋白、蛋黄、腰果、花生、黄豆、小麦符合率为100%,户尘螨95%,蒿97%,猫皮屑97%,狗皮屑97%,牛奶99%,蟹83%,虾83%,分枝孢90%,链格孢90%,二者一致性极好(K>0.75).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法.

    作者:张丹浩;王海燕;杨晓莉;王秀梅;郝钦芳;张丽萍;彭柳婧;陈建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餐后血糖水平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PPG)是指进餐后的血糖.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发布的PPG管理指南中,餐后高血糖被定义为进食后2h血糖水平>7.8 mmol/L( 140 mg/100 mL)[1].餐后高血糖的出现早于糖尿病,并可向糖尿病转变.研究表明,PPG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危因素,独立于标准心血管危险因素、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a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2].在血糖正常和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人群中,餐后2h血糖同样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密切相关[3,4].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作为动脉弹性和硬度的指标,是心血管事件和冠状动脉事件好的预测因子之一[5-7].目前,关于PPG水平与PWV关系的报道较少.该研究拟对受试者的PPG水平与PWV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作者:董元丽;刘振东;路方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婴儿卡介苗接种的护理干预

    卡介苗是人工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活疫苗[1],是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使用广泛,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扩大免疫规划中覆盖率高.卡介苗接种是用人工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体产生一次轻微的没有临床发病危险的原发感染,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特别是对预防儿童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较好.但卡介苗的成功接种受很多因素影响,加强接种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笔者在2010年1月~12月,通过对进行过有效护理干预接种卡介苗的2594例年龄均为3~4个月的婴儿,用结核菌素试验进行接种质量监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伏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负压创伤治疗技术(NPWT)在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治疗中的适应证、持续负压运行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患者139例,分2组.负压创伤治疗组104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3例;年龄33 ~ 87岁,平均年龄64.3岁.常规治疗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2~94岁,平均年龄63.6岁.溃疡形成时间短2周,长2.5年,糖尿病病程1个月~40年.负压创伤治疗组采用智能负压治疗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溃疡,治疗时间长120d,短15d.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清创、换药方法,治疗时间长97d,短14d.2组均辅以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负压治疗组溃疡愈合31例,显效5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常规治疗组溃疡愈合1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6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个月溃疡无复发,3个月负压治疗组68例随访中4例下肢出现新溃疡.常规治疗组10例随访中1例下肢出现新溃疡.治疗安全性:负压泵运行过程中噪声小,连续运行长120d(更换辅料时停机)无故障,无出现并发症.结论 智能负压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部皮肤难愈性溃疡治疗中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颜晓东;钟玫;徐国玲;黄秀禄;谭小燕;农月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例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MDS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7~46岁,中位年龄30岁,其中难治性贫血(RA)l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2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咆过多-2(RAEB-2)5例,MDS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1例.接受UD-HSCT治疗的MDS患者中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8例,骨髓移植(BMT)1例.供受者HLA高分辨配型10/10位点相合4例、9/10位点相合4例,7/10位点相合1例.预处理方案为BU+ CY+ Flud+ Ara-C+ ATG 8例、BU+ Mel+ Flud+ Ara-C+ ATG 1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FK506+ MTX+ MMF 8例、CsA+ MTX+ MMF 1例 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5(11 ~20)d和23 (8~32)d.6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 (aGVHD),其中Ⅰ度4例,Ⅱ度2例,5例患者发生局限型慢性GVHD(cGVHD).中位随访20.3(6.4~50.0)个月,1例患者移植后14个月复发死亡,其余8例患者中位随访27.9(6.4~ 50.0)个月,均无病存活,总体生存率(0S)及无病生存率(DFS)均为85.7%±13.2%.结论 UD-HSCT治疗MDS安全有效,在无同胞全合供者时,无关供者也可以作为此类患者有效治疗选择.

    作者:翟卫华;杨栋林;庞爱明;魏嘉璘;黄勇;张荣莉;冯四洲;韩明哲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