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国际刊号:1009-7090
  • 国内刊号:12-1329/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9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147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出版地方:天津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09-7090
国内刊号:12-1329/R
邮发代号:6-147
创刊时间:1997
发行周期:双月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简介

  本刊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本刊宗旨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学及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各学科,注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推广。以生物医学工程高起点为目标,以突出临床医学为特色,内容涉及医疗仪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医学信息测量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工程等方面。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上都能搜索到。杂志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年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系统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做稿件刊发前的比对,杜绝学术不端稿件发表。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投稿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社征稿要求

  1.1 杜绝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处理时间6个月。

  1.2 来稿时请附单位介绍信和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和研究方向)。文责作者自负。来稿采用与否由本刊编辑委员会最后审定,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需经作者许可。

  1.3 该刊已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凡向本刊投稿并被录用的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不同意者,请来信说明,我们将做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含刊物内容上网报酬,不再另付。

  1.4 并请注明作者(如系以单位或其他集体名义撰文,请注明执笔人或联系人姓名)的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影响因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发文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方法 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93例,女性13例,年龄18~50岁.病程6个月至5年.治疗前2次检测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2~5倍,血清总胆红素(TBiL)<34.2 mg/L,凝血酶原活性(PTA)正常.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和其他原因所致肝损害.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应用干扰素治疗6个月,然后分为两组:A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1年;B组,仅随访1年;两组各观察18个月.观察ALT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 结果 A组,治疗6、18个月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5%、59.6%,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2.3%、61.5%;B组,治疗6、18个月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9%、29.6%,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7%、33.3%. 结论 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HBeAg及HBV-DNA阴转率显著优于单一干扰素治疗.

    作者:张海涛;胡操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超声定位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超声定位的方法、术中监视、定位的影响因素及采取的对策.方法按三分段区域扫查法,采用与常规B超检查正好相反的反常规体位,根据结石的不同部位,选择理想的碎石体位.结果该组资料显示,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1次治疗完全粉碎排净率61.0%(742/1216),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3个月无石率和效率商分别为943%、97.9%、100%和47.1%、50.2%、66.7%.结论超声定位技术的应用,扩大了体外震波碎石的治疗范围,超声的准确定位是提高碎石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倚河;谢庆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PMP的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例病例均为超声首先发现,7例提示为PMP,超声对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断符合率为77.8%(7/9).超声和CT均误诊为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误诊为腹腔结核1例,误诊率为22.2%(2/9).结论 超声作为PMP的首选检查方法,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笔者认为影像学表现在对该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瑞真;刘倚河;张蓉;郑玉凤;刘舜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数字X射线摄影机床边胸部摄影时周围散射线量测量

    目的 测量移动式数字X射线摄影(DR)机床边胸部摄影时照射野外的散射线辐射剂量.方法 采用移动式DR机,用80 kV、240 mA、10 ms和110 cm焦-片距,垂直照射胸部体模,将测量仪分别放在360°均等分的8个角度、距照射野外1 m和2 m处,共测16个点. 结果在0°和180° 2 m远距离处,测量仪上散射线量指示值大,均为0.014 μSv.在90°和270° 2 m远距离处小,分别为0.011 μSv和0.010 μSv.结论 一次移动式DR床边机胸部摄影,如患者和工作人员距照射野外2 m远,其散射线辐射剂量低于人体7 min所接受的自然本底照射剂量,不会产生危害后果.

    作者:傅强;张琳;徐克;石清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p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适应证、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41例PPH手术(Ⅰ组)和62例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Ⅱ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总的症状改善满意率分别为95%(Ⅰ组)及82%(Ⅱ组),除住院费用外,Ⅰ组其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Ⅱ组,并发症发生率除术后便血、早期大便失禁、早期排尿困难外,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治疗Ⅲ°~Ⅳ°痔的近期疗效优于Milligan-Morgan手术,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殷红专;苏琪;赵仲伟;尹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OSAHS的临床分析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儿童OSAHS发病率为1%~3%[1].主要症状表现为白天打瞌睡、鼻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夜间睡觉时张口呼吸、打鼾、胸腔反向呼吸、睡眠不宁、遗尿等,究其原因主要为腺样体肥大引起上气道局限性阻塞所致.安徽省红十字铜陵医院自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OSAHS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华;周克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建立适合MRI检查鼠肝纤维化、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模型符合MRI影像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清洁级SD大鼠100只,雄性,鼠龄6~7周,体质量180~200g.随机分为实验组(n=84)、对照组(n=16)2组.实验组采用TAA腹腔定点注射,剂量200~ 240 mg/kg,3次/周.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建模后第6~ 30周末分批(1~5只/批次)做MRI检查,活体左心室抽血2mL做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将肝损伤分为肝纤维化Ⅰ~Ⅳ期、肝硬化小结节期、肝硬化大结节期,并与血清学指标对照.结果 对照组大鼠肝脏质地柔软光滑,色泽均匀暗红.实验组第6~14周末发生肺水肿10只;第6 ~ 22周末发展为肝纤维化期39只;第23 ~ 30周末演变为肝硬化结节期30只,多数肝结节能够在MRI影像显示,T1加权成像(T1WI)呈等、高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呈等、稍低信号,肝轮廓不规整;增强扫描肝结节大多与肝实质同步强化.肝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AST(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血清含量在肝纤维化早期即升高,随着建模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肝硬化大结节期血清指标略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不同阶段肝纤维化、肝硬化期血清ALP、TBA、AST、ALT及HA、PⅢNP、LN、CⅣ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模型,较为适合MRI不同序列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孟令平;王国光;胡明秀;洪玉萍;官兵;乔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左心室心肌力学初步改变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左心室心肌力学变化,探讨3D-STI在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CRT且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的心力衰竭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7岁.于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3D-STI测量左心室整体3D应变(D3S)、纵向应变(LS)、环向应变(CS)、径向应变(RS);左心室整体旋转角度峰值(LVrot)和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tw)、左心室整体大径向位移(Dr)、纵向位移(Dl)、三维位移(D3d)等指标.比较术前和术后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将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T术后D3S、LS、CS、RS较术前显著提高,LVrot、LVtw、Dr、D1和D3d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D3S、LS、CS、RS、LVrot、Dr、D1和D3d与LVEF均相关(r=-0.63、-0.56、-0.51、0.60、0.38、0.80、0.49及0.45,P<0.01),LVtw与D3S、LS、CS、RS、Dr、D3d间均有良好相关性(r=-0.45、-0.35、-0.39、0.37、0.37、0.45,P< 0.01).结论 3D-STI能有效观察左心室心肌力学改变,准确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对评价CRT术后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佩;张平洋;吴文芳;马小五;董静;方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特异性hTERT启动子在肿瘤细胞中启动效率研究

    目的 证明人端粒酶亚单位(hTERT)启动子可以引导目的 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方法 先使用RT-PCR检测各细胞系中hTERT mRNA的表达,再使用PCR方法扩增hTERT启动子基因的不同长度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使用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并测序.后使用Dual-GloR Luciferase Assay System激发荧光检测各细胞系中重组质粒中hTERT启动子的启动效率.结果 pGL3-204、pGL3-378、pGL3-1375重组质粒中的hTERT启动子序列与预期一致,质粒构建成功.hTERT启动子引导荧光基因的重组质粒在H460中启动效率强可以达到SV40启动子的80 %,而在FRO、U251中启动效率可以达到SV40启动子的30 %左右.hTERT全长启动子序列的启动效率在ARO细胞系中比pGL3-204、pGL3-378中的启动子片段启动效率强,而在FRO、H460和U251细胞系中pGL3-204中的启动子片段启动效率强.结论 hTERT启动子引导荧光基因的重组质粒,可以实现只在肿瘤细胞系中表达,但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的效果.

    作者:李玮;谭建;吴蓓;李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科学家揭开新型DNA修复解链酶的结构及其相关功能

    据Matthew J. Comstock 2015年4月17日[Science,2015,248(6232):352-354.]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利用两种创新性的实验技术首次观察到了DNA修复特殊关键蛋白的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相关研究或可为解析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一江春水** 的反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haiyu** 的反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