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AO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转子周围复杂骨折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对26例股骨转子周围复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结果 26例患者随访18~33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失败和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DHS用于股骨转子周围复杂骨折的治疗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正确的内固定物置入及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熊伟;李锋;夏仁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与贲门癌腔内梗阻注射硬化剂后肿块坏死、脱落,管腔重建或扩大的疗效.方法对36例食管与贲门癌腔内梗阻的患者,采用无水酒精注射硬化坏死术,观察管腔再通或扩大的效果.结果管腔再通或扩大100%.结论食管与贲门癌腔内梗阻患者,注射硬化坏死术用于姑息治疗,使管腔再通或扩大,解决患者不能进食的痛苦,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玉明;付泽伟;赵海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干扰素组及苦参素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DNA阴转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1、P<0.001).结论联合用药组抗HBV复制优于单用药物组.
作者:施云珍;李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32例冠心病患者(治疗组)降脂治疗(普伐他汀10 mg,每晚1次,疗程8周)前后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血浆ET在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降脂治疗8周后,ET明显下降(P<0.01),NO明显升高(P<0.01),血TC、LDL-C、TG明显降低(P<0.01,P<0.05),HDL-C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普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张慧玲;李清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合并肝静脉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 28例节段性狭窄、节段闭塞患者,多数合并1~3支肝静脉闭塞,无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应用球囊导管或房间隔穿刺针行下腔静脉开通术,下腔静脉开通后用2.0~2.3 cm球囊扩张后放入金属内支架.术后抗凝治疗2年.结果 27例患者成功进行了经皮穿刺球囊破膜扩张,即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闭塞肝静脉多数扩张下腔静脉后同时开通.患者肝、脾缩小,腹水吸收.1例穿破下腔静脉急诊手术止血.随访2~36个月未见复发及消化道出血.结论下腔静脉狭窄者注意有肝静脉闭塞;下腔静脉闭塞破膜后,20例肝静脉闭塞者19例随之开放,无需特殊处理;安放支架时注意保护肝静脉入口.
作者:闫争强;王妍心;孔凡明;朱绍辉;赫鹏;王云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76例患者的CRP,根据CRP水平分为CRP升高组和CRP正常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 CRP升高组有9例发生AMI,3例发生心源性猝死,而CRP正常组仅有1例发生AMI,无心源性猝死发生.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使AMI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明显增高.
作者:马兰;李颖;于伟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适宜的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14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之间的母婴结局.结果≤32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33~36周与≥37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孕周间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剖宫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降低,其围生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32周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佳.
作者:韦红卫;蒋柳艳;黄金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伴发心血管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1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常伴发心血管异常,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同心电图异常改变具有相关性,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可提示病情的转归.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及处理可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江波;孟晓落;赵晓远;姚存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动态观察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冲洗液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中、重度(出血量>30 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连续监测血肿冲洗液中NE的动态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发病6小时血肿冲洗液中即已检测出NE,并于48~72小时达高峰值,此后逐渐降低.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出血灶及周边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并参与其后的病理过程,其水平的变化与脑出血的转归有关.
作者:向强;苏东;文亮;李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围手术期血压调控与临床若干问题的关系,寻找血压调控的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患者均行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出现再出血18例,其中术中再出血10例,术后再出血8例.预后根据ADL评分: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29例,Ⅳ级20例,Ⅴ级9例,死亡44例(33.3%).结论围手术期血压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血压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程凯敏;徐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误诊原因及肾活检在ARF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误诊原因,总结肾活检后诊断和治疗的修正率及早期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78例ARF中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者52例(66.7%);肾活检前病因诊断错误或病因不明者26例(33.3%);肾活检后26例(33.3%)的治疗方案被更改.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病因诊断有困难者,应及时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
作者:杨新军;吴广礼;刘宇;陈云爽;黄旭东;汪晶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SARS IgG抗体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1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SARS IgG抗体进行检测,按血清SARS IgG抗体检测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27例SARS IgG抗体阳性(52.94%,27/51),其余24例SARS IgG抗体阴性(47.06%,24/51).血清SARS IgG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年龄、发病天数、入院时体温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SARS IgG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发热天数、肺部炎症完全吸收天数、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用Logistic回归做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热天数与血清SARS IgG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结论 SARS患者发热期间可能是SARS病毒刺激机体产生SARS IgG抗体重要时期.在SARS患者恢复期期间采集血样,血清SARS IgG抗体检测结果阴性,临床可能仍不能排除SARS病毒的感染,临床和X线表现是诊断SARS的重要依据.
作者:莫建坤;吴政光;黎永新;梁淑礼;张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碘溶液进行食管黏膜染色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价值.方法用2%复方卢戈碘液10~15 ml进行直视下食管粘膜喷洒染色,视淡染、不染等不同程度的染色情况,分别做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镜下食管粘膜呈正常染色者158例,48例表现为对碘不染或染色不良.经病理检查证实,食管癌3例,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19例,食管炎26例.结论碘染色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简便易行,推动了食管癌的防治进程.内镜下碘染色结合病理检查已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吕永恒;马绍杰;曲文悦;关凤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对降低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意义.方法Ⅰ~Ⅲ级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76例,均行单侧脑室外引流和反复腰穿治疗.结果存活66例,其中67.1%恢复生活自理,死亡10例(13.2%).结论以脑室外引流加腰穿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型丘脑出血,可降低病死率、病残率.提出了单侧脑室引流,不可减压过快,引流时间应按需延长.
作者:徐声亮;陆四方;乡志雄;黄雪钦;吴国彦;肖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20例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分离出79株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79.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5.3%,克雷白菌属占20.3%,大肠埃希菌(占15.2%).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金葡球菌(7.6%).药敏分析,假单胞菌属、克雷白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100%、75%和100%.结论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作者:高雷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免疫功能,预防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的发生方法.方法脾破裂全脾切除后行脾组织块大网膜内自体移植术.结果 26例脾块自体移植全部成活,术后无OPSI发生,无全身及切口感染.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不能保脾手术的患者行脾切除,脾块自体大网膜内移植术,成活率高,能保留脾脏免疫功能,预防OPSI的发生.
作者:朱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5例5~8岁哮喘患儿分为3个开放治疗组,每天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得,剂量分别为100,200和300 μg,持续8~12个月.于治疗开始、第6和第12个月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骨密度,同期测量肺功能FEV1.结果哮喘患儿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患儿股骨近端、脊柱区域和前臂的骨密度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不影响哮喘儿童的骨矿密度.
作者:谢庆玲;温志红;王风;黄忠;陈友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81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病变需行剖腹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同期随机抽样经腹子宫切除(AH)81例进行比较.结果CISH组79例顺利进行,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占2.47%,平均手术时间98.9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88.07 ml,术后3天平均体温37.63 ℃,手术后不需应用止痛药,术后住院日中位数4.21天.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既切除了子宫病灶,又保存了盆底的完整性;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机体应激反应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及腹壁美容等优点,具有开腹手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子宫切除术式.
作者:李桂荣;高丹丽;高淑凤;张学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90例.依据患者是否伴阵发性房颤分为两组.不伴阵发性房颤(A组)60例,伴阵发性房颤(B组)30例,均接受PBMV术,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结果术前B组患者Pmax及Pd显著高于A组(P<0.01),术后3个月B组患者Pmax及Pd较术前显著减低(P<0.01).结论 Pmax及Pd可预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伴阵发性房颤的发生;PBMV术可改善心房电传导.降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max及Pd.
作者:刘永胜;尚红玲;邱爽;李素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无明显停经史的不规则子宫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40岁的育龄期妇女无明显停经史的不规则子宫淋漓出血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6例为异位妊娠,2例为宫内妊娠,1例为子宫颈息肉,9例为宫内环,2例为子宫内膜炎,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例为粘膜下子宫肌瘤,1例为子宫内膜癌,5例为子宫肌瘤合并功血,12例为宫内环合并功血,26例为单纯功血;其中在43例功血中无排卵型仅9例(20.9%),有排卵型出血34例(79.1%).结论在育龄期妇女的子宫不规则淋漓出血中,首先要排除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其次,在查出器质性疾病的同时要考虑功能性原因的存在,在治疗上才能有的放矢,获得成功.
作者:李北氢;魏丽华;湛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男,36岁.因发热伴咽痛3天,于2003年3月3日就诊.体检:T 38.5 ℃,精神不振,呼吸平稳,无皮疹及出血点.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较多脓栓.颈软,吸气三凹征(-),双肺无NFDA3音.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四肢关节无红肿及活动受限.血WBC 13.5×109/L,N 0.80.胸部正位X线片示双肺纹理稍粗.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作者:李秀玲;韩佩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男,53岁.因反复右侧胸痛1个月,加重4小时住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呈针刺样,深吸气及活动时加重.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予以抗结核治疗.
作者:丁于海;朱恒青;赖昀掞;谢绍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70 kg.2月前曾因全身多发伤并颌面外伤用抑肽酶(杭州欧亚生物有限公司制造)400 000 U无不良反应.本次拟行左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许景伟;张印朋;夏萍;李宝永;张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患者40岁,孕3产3.主因宫颈赘瘤频繁复发,伴间断阴道流血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曾因阴道淋漓出血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宫颈赘瘤行赘瘤切除术,术后月经恢复正常.1年前又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余来我院就诊,检查发现宫颈口有一核桃大小赘生物,遂行手术切除.
作者:于静;王东晖;李胜水;刘国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例1:女,38岁.因阵发性心悸10余年,加重2小时住院.入院前曾多次在我院及外地就诊,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间断口服普萘洛尔后改为维拉帕米片治疗,心悸仍时有发生.
作者:阚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尽管再障的病因不明,并且是一组不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的异质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证据表明,免疫机制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免疫抑制治疗已成为再障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徐淑芬;欧英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RNAi(RNA interference)现象的发现及其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快速、简洁、特异性强的优点,使其一出现就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很多研究机构正积极准备在近几年内将其应用于临床.RNAi技术方法简单,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不高,而且国外也是刚刚开始探索.因此,如果我们迅速了解并掌握这门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将有助于我们在此领域赶超国外同行.下面就目前主要的RNAi技术和研究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吴镝;陈香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乳酸环丙沙星为新一代喹喏酮类抗生素,它可以抑制DNA旋转酶影响其合成,起双重杀菌作用,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1].两药在临床上经常联合应用,而在<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均查找不到.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环丙沙星液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报告如下.
作者:韩桂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据有关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5%~60%[1],是常见的危害患者健康的精神障碍,影响患者进一步康复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999年4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9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杜玉凤;何雪娟;李宇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老年人低血糖症表现为脑功能障碍症状时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本文总结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此类患者5例,分析如下.
作者:熊建新;李世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患儿男.出生9小时,因全身皮肤苍白9小时就诊.系第2胎双胎第1产,双卵双胎,足月剖宫产助娩,分娩后立即断脐,脐带长约47 cm,血运欠佳,脐带无打结和绕颈,羊水Ⅰ度污染.
作者:王凤莲;谭清彦;张明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