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对胆囊癌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总结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手术切除并得到随访的8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分期:Ⅰ、Ⅱ期8例,Ⅲ期14例,Ⅳ期28例,Ⅴ期38例,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5、9.3,4.6、3.9个月,不同临床分期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除Ⅳ与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分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Ⅳ期、Ⅴ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27例,姑息性手术31例,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2、3.8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发现、早期诊断胆囊癌并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永亮;黄晓强;张文智;周宁新;段伟东;刘荣;刘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断为STEMI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00例.同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 2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TEMI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2.38±0.91)g/L,对照组为(2.65±0.6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D-二聚体的平方根STEMI组为(13.23±5.08)μg/L,对照组为(9.40±5.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P<0.01).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比值的平方根STEMI组为(9.11±4.13),对照组为(5.9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P<0.01).结论 STEMI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提示在STEMI急性期存在急性血栓形成和继发纤溶.
作者:李勇;郭路芬;马临安;李志忠;吕树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位点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别检测HDCP组86例和正常对照组175例AT1R基因A1166-C、ACE基因I/D和CYP11B2基因-344T/C突变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HDCP组和正常对照组AT1R基因A1166-C、ACE基因I/D和CYPllB2基因-344T/C多态性18种组合的分布不同,构成比不同;这18种组合中,相对于AT1R-AA+ACE-Ⅱ+CYP 1182-TT基因型,携带AT1R-AA+ACE-DD+CYP11B2-TC基因型人群的OR值为7.289;携带AT1R-AC+ACE-ID+CYP11B2-TC基因型人群的OR值为5.315;携带AT1R.AC+ACE-DD+CYP11B2-TC基因型人群的OR值为5.694.其余联合基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者由于样本量小,不具有代表性.结论 HDCP组和正常对照组AT1R基因A1166-C、ACE基因I/D和CYPllB2基因-344T/C多态性18种组合中,AT1R-AA+ACE-DD+CYP11B2-TC联合基因型、AT1R-AC+ACE-ID+CYP11B2-TC联合基因型、AT1R-AC+ACE-DD+CYP11B2-TC联合基因型可能增加HDCP的遗传易感性;HDCP的发生,可能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作者:牛建清;李宏芬;沈志霞;范淑英;代琪;张蕴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头CT为阴性诊断而腰椎穿刺诊断为SAH,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腰椎穿刺诊断SAH阳性率为100%.结论 腰椎穿刺诊断动脉瘤性SAH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旭兴;马廉亭;李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脉搏波法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北京工业大学研制的MP HDCP监测仪对361例孕妇在孕期进行桡动脉血流图监测(简称脉搏波法),同时采用平均动脉压、BMI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果 361例孕妇完成监测且资料完整,HDCP阳性105例,其中脉搏波法143例预测阳性,阳性符合率58.74%,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6.95%.3种预测方法 以脉搏波法预测HDCP阳性符合率高为58.74%,平均动脉压法与BMI法分别为36.26%(99/273,χ2=7.17,P<0.05)和29.75%(94/316,χ2=14.38,P<0.05).结论 采用脉搏波法对HDCP进行预测,符合率高,且简单、无创,为预测HDCP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郭兴巧;刘致君;李桂荣;杨俊玲;张桂欣;王雅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Smac/DIABLO在原发性及转移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Smac/DIABLO在卵巢原发上皮癌、转移性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中Survivin胞核、胞质阳性率分别为72.3%(34/47)和87.2%(41/47),较良性肿瘤[60.0%(12/20)和40.0%(8/20)]和正常卵巢组织(均为0)均显著升高(P<0.05,P<0.01);在转移性卵巢癌胞质阳性率分别为100.0%(31/31)和90.3%(28/31),较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均为100%)均显著升高(P均<0.01).Survivin胞核阳性表达率在原发性及转移性卵巢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及转移性卵巢癌中,Smac/DIABLO阳性率分别为80.9%(38/47)和77.4%(24/31),较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均显著降低(P均<0.01).Survivin与Smac/DIABLO呈负相关性(r=-0.312,P=0.033;r=-0.373,P=0.039).在原发癌中胞质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3),Smac/DIABLO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有关(P=0.006,P=0.019).Survivin胞质阳性患者生存期更短(P=0.046),Smac/DIABLO阳性患者生存期更长(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ln与Smac/DIABLO均不是影响原发性卵巢上皮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转移癌中Survivin胞质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19),Smac/DIABLO与组织分级有关(P=0.028).结论 Survivin与Smac/DIABLO均在卵巢癌中高表达,且负性相关,提示二者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相反的作用.检测卵巢癌中Survivin(胞核、胞质)、Smac/DIABLO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恶性程度判断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孙艳;李勇;王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89例ACS患者接收治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疏血通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 ml静脉滴注,治疗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水平,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者TXB2、6-K-PGF1a、HCY的改变.结果 治疗2周后,疏血通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TXB2水平分别为(554.2±303.2)、(737.2±299.3)ng/L,血浆HCY水平分别为(10.42±2.99)、(16.39±2.29)μ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而疏血通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6-K-PGF1a水平分别为(328.4±99.6)、(234.5±96.2)ng/L,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均<0.05).疏血通组治疗后血浆TXB2和HCY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6-K-PGF1a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应用疏血通可降低ACS患者TXB2、HCY水平,提高PGF1a,改善TXB2/PGF1a平衡,对防治ACS有一定价值.
作者:袁宇;李胜利;张素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钙磷脂结合蛋白Ⅱ(Annexin Ⅱ)在卵巢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卵巢腺癌和10例卵巢腺瘤组织中Annexin Ⅱ蛋白的表达,并对样本表达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Annexinll蛋白阳性率在卵巢腺瘤组织中为50.00%(5/10),在卵巢腺癌组织中为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P<0.05);Annexin 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高、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33%(14/15)和78.95%(1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3,P0.05);Annex-in 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Ⅰ、Ⅱ期及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6/10)和95.83%(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6,P<0.05);Annexin 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90.00%(27/30),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50.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5).结论 AnnexinⅡ蛋白阳性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葛新;苑中甫;李道明;宋慧琴;谷晓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人天然Fab段抗体库,并用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提取纯化的gp96筛选抗gp96特异性抗体,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方法 .方法 取4个健康献血员新鲜血液各200 ml,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设计多对引物,以PCR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Fd段cDNA.轻链PCR产物和噬粒载体pComb3经Sac Ⅰ和Xba Ⅰ酶切,由T4 DNA连接酶连接,电穿孔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XL1-Blue,扩增后提取噬粒,构建轻链库.轻链库和重链Fd段PCR产物经Xho Ⅰ和Spe Ⅰ酶切,以同样方法 连接后转化XL1-Blue,加入辅助噬菌体VCSM13,产生噬菌体抗体全库.提取噬粒酶切鉴定轻链库和全库有无插入片段.分别以噬菌体全库和提取的噬粒为模板,以轻、重链不同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应用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从膀胱癌组织中提取纯化gp96,并以此为抗原对构建的抗体库进行3轮筛选.结果 提取的淋巴细胞总RNA及逆转录合成的cDNA质量好,部分重链Fd片段、部分κ轻链和λ轻链cDNA得到扩增.Fab全库库容达6.6×106,酶切和PCR显示有插入片段.用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提取出的gp96进行3轮筛选,抗体库得到68倍的富集.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人天然Fab段噬菌体抗体库可为进一步筛选特异性抗体、肿瘤免疫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马小兵;畅继武;李成文;李慧忠;王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不同进展阶段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对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CTGF、BFGF行免疫组化定量分析,并与肝脏纤维化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组织CTGF[S0期=(0.89±0.31)×10-2、S1期=(6.63±1.95)×10-2、S2期=(9.42±3.02)×10-2、S3期=(16.06±5.22)×10-2、S4期=(26.87±7.68)×10-2]、BFGF[S0期=(0.86±0.30)×10-2、S1期=(6.88±1.35)×10-2、S2期=(9.36±2.69)×10-2、S3期=(16.61±4.86)×10-2、S4期=(25.76±7.06)×10-2]随肝脏纤维化加重而表达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脏CTGF、BFGF之间呈正相关,r=0.873,P<0.05.结论 肝组织CTGF、BFGF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二者可作为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康海燕;董江龙;李兵顺;刘莲;王建彬;许文进;安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ower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MP-9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9.1%与45.2%,P=0.009);TIMP-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1.9%与40.5%,P=0.004).MMP-9的表达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s=0.429,P=0.005;rs=0.372,P=0.015;rs=0.372,P=0.015);TIMP-1的表达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s=0.394,P=0.010;rs=0.382,P=0.013;rs=0.382,P=0.013).MMP-9的表达与TIMP-1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41,P<0.001).结论 MMP-9和TIMP-1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对大肠癌侵袭转移的预测、预后评估及指导合理的综合治疗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德智;张宝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Ad-P53)对已产生顺铂耐药的人肺腺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将重组腺病毒载体所携带的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顺铂,并联合应用化疗药物顺铂,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MTT法观察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法证实外源p53基因能在A549/顺铂细胞中高效表达.MIT法观察到Ad-P53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效应(P均<0.05).100MOI Ad-PS3与0.5 mg/L顺铂联合应用后72 h,对A549/顺铂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41.53±0.59)%,显著高于单用Ad-P53组[(15.69±0.96)%]和顺铂组[(7.40±1.13)%,P<0.001].结论 Ad-P53腺病毒可以逆转肺腺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杨立群;王瑞林;王惠;彭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前肾上腺髓质素(pro-ADM)浓度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评估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 测定214例入住急诊科的CAP患者血浆pro-ADM浓度,同时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浓度及WBC、临床变量和肺炎严重指数(PSI).pro-ADM浓度由新型夹心免疫荧光测量法测量.结果 按照PSI评分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级,各组中pro-ADM浓度和PCT、IL-6相比,随着CAP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F值分别为141.78、104.87、40.40,P均<0.05).在随访中死亡患者pro-ADM浓度和存活者相比有明显的升高(2.08与4.94,Z=-4.081,P<0.001).在存活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中,pro-A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与PCT(0.72)、CRP(0.58)、IL-6(0.64)和WBC(0.50)相比明显升高,与PSI(0.75)的AUC相似.结论 pro-ADM可以作为CAP患者危险分层的有指导意义的标志物.
作者:康福新;王瑞兰;魏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C4在急性脑梗死(ACI)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分别测定52例ACI致SIRS患者(SIRS组)、50例急性单纯ACI患者(SACI组)及46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RP和补体C3、C4含量.结果 血清CRP和补体C3、C4含量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6、580.8和94.1,P均<0.01).SIRS组血清CRP水平高于SACI组(P<0.01),血清补体C3、C4均低于SACI组(P均<0.01).血清CRP含量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 增多而升高(t=7.69,P<0.01),补体C3、C4含量则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 增多而下降(t值分别为10.68和10.53,P均<0.01).结论 ACI进展为SIRS后,血清CRP明显升高,补体C3、C4明显下降,血清CRP和补体C3、C4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为SIRS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松;郭洪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膝骨关节炎(OA)的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两项指标水平的关系,以探讨二者在O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用于临床上判断OA早期病理变化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正常人及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TNF-α与IL-6的水平.结果 膝OA患者组血清中TNF-α(25.96±22.80比4.31±1.28,P<0.01)和IL-6(35.27±14.27比4.57±1.37,P<0.01)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膝OA患者组血清中TNF-α、IL-6早、中、晚期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二者呈线性相关(r=0.34,P=0.00).结论 TNF-α与IL-6在OA患者血清中均有较高水平,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且在膝OA患者的不同时期二者的存在不同的高峰期.二者之间在O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翠民;尹学永;谷宁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力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纳入13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实验组)和1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NO水平及NOS活力的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血清NO水平(70.05±10.34)μmol/L及NOS活力平均水平(29.49±5.12)U/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67.17±16.52)μmol/L、(26.99±2.8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症患者中服药组血清NO水平(74.42±8.80)μmol/L及NOS活力平均水平(27.71±5.46)U/L均低于未服药组[(78.81±12.28)μmoL/L、(30.49±4.65)U/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血清NO水平及NOS活力升高,NO升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影响因素;抗抑郁药可能通过降低血清NO水平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作者:李艳红;李恒芬;吴强;潘惠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衡量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远期效果中的意义.方法 17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分别于入选前及术后1、3、6个月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 法洛四联症术后1个月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QTd、QTcd术后3、6个月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1),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SDNN平均数的标准差、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术后3、6个月较术前均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 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衡量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远期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尚需大规模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宁险峰;张文忠;张继东;蔡尚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补片法控制心脏直视手术中难治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共发生心脏直视手术中难以控制的活动性出血7例,采用新鲜自体心包片(6例)或涤纶片(1例)作为修补材料,用5-0 Prolene线连续缝合进行控制,对止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7例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均不超过500 ml,未再发生活动性出血,无胸骨和纵隔感染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补片法可以有效控制心脏直视手术中难治性出血.自体心包片有很多优点,应尽量采用心包片作为补片材料,如果心包组织有水肿或感染等,涤纶片可以作为次选材料.
作者:徐根兴;薛松;连锋;黄日太;胡振雷;刘沙;谢波;王维俊;申达甫;王颖华;单江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不同发病年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检测的意义.方法 220例RA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幼年组24例、成年组162例、老年组34例,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外周血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E).结果 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3%(2/14)、81.7%(98/120)和67.9%(19/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9,P<0.001);3组患者抗CCP抗体和RF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分别为71.4%(10/14)、82.2%(97/118)和82.1%(23/28).抗CCP抗体仅与RA患者的X线分期呈正等级相关(rs=0.243,P=0.002).幼年组抗CCP阳性者均出现在多关节型患者中,且抗CCP抗体与关节肿胀数和关节肿胀指数呈正直线相关(r=0.563,P=0.045;r=0.574,P=0.040).老年组抗CCP抗体阳性者双手关节X线分期Ⅲ+Ⅳ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X线分级Ⅲ+Ⅳ期占52.2%(12/23),Ⅰ+Ⅱ期为0(0/9),χ2=2.298,P=0.022].结论 抗CCP抗体在不同年龄发病组RA患者中阳性率不同.幼年组抗CCP抗体与多关节亚型有关,提示关节肿胀更重.老年组中抗CCP抗体阳性提示骨质侵蚀更严重.
作者:徐胜前;连莉;徐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腓骨钩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到2007年12月应用腓骨钩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7例,良1例,可1例.结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及时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韧带得到修复.
作者:张培训;姜保国;徐海林;张殿英;付中国;张宏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技巧及改良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对应用改良术式治疗的179例单纯胸壁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系统抗结核治疗.根据术前检查结果 先行小切口切开探查,然后依探查情况决定后切口位置,彻底清除病灶.潜行于多个肋床下的窭道73例.通过跨越肋间血管及肋间神经将其分段敞开达盲端.创面较大、渗出较多128例,放置多孔引流管予以负压引流,引流管潜行于健康肌肉组织中,从患者卧位或立位时液体重力的反方向引出.结果 全部病例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未输血.一次手术治愈175例,切口延期愈合8例,复发4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术前、术后系统抗结核治疗是胸壁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负压引流、邻近肌瓣填塞创腔及术后加压包扎是消灭残腔及避免残腔感染的有效方法 .外科治疗技巧的合理应用,不仅使病灶清除更彻底,而且可大限度地减少肌肉和肋间神经等胸壁组织的损伤.
作者:王成;金锋;张强;杨宝岭;王明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内皮和钠肽系统中AGT、ACE、eNOS、ET-2、ANP和NPRC等6个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多态性在云南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原发性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提供本地信息.方法 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97例健康者进行AGTM235T(MM、MT、TT)、ACE I/D(II、ID、DD)、eNOS Glu298Asp(EE、ED、DD)、ET-2 A985G(AA、AG、GG)、ANPT2238C(TT、TC、CC)和NPRC A-55C(AA、AC、CC)等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①云南汉族97例健康人群中AGT M235T位点的MM、M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2、0.381、0.567;M和T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42、0.758.②ACE I/D突变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40、0.598、0.062;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80、0.320.@eNOS Glu298Asp位点的EE、E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45、0.144、0.011;E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18、0.082.④ET-2 A985G位点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0.258、0.722;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49、0.851.⑤ANPT2238C位点的TT、T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59、0.041,未检出CC基因型;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79、0.021.⑥NPRC A-55C的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63、0.237,未检出AA基因型;A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81、0.619.结论 云南汉族健康人群AGT M235T、ACE I/D、eNOS Glu298Asp(E298D)、ET-2 A985G、ANP 12238C和NPRC A-55C等6个位点基因多态性有地区特征.
作者:赵晓丽;胡大春;邵剑眷;钱净;张鸿青;蒋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复视及颈强直;CSF压力均<60 mm H2O,蛋白升高5例、白细胞增多8例、红细胞增多9例;均行头CT检查,4例分别出现硬膜下积液和脑室变小;2例头颅MRI增强检查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均采用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典型的临床症状,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SF容量减少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赵鹏;张本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女,70岁,因交通伤致头部外伤伴鼻腔流液急诊入院.查体:左额部头皮裂伤7 cm,意识清楚,能简单对话,眼球活动自如,双鼻孔少量淡血性液体流出,四肢能遵嘱动作.伤后即刻头颅CT仅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予急诊留院观察、止血、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常规处理.伤后4 h复查CT提示双额部、颞极、颅底中线部位积气,嘱绝对卧床、通便、加强抗感染、小剂量应用甘露醇等治疗,病情稳定.伤后半个月后逐渐出现意识水平下降,不能对话,双眼球基本固定,偶能上下活动,无跟随动作,对光反射灵敏,刺痛肢体时能逃避,眼球及肢体运动与患者意识水平及言语不符.
作者:潘源;侯立军;王春琳;丁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缺血性心脏疾病在发达国家已成为首位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成熟个体的心脏缺乏足够的干细胞、前体细胞或储备细胞来修复受损伤的心肌细胞,长期持续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终进展为心力衰竭.骨髓干细胞具有向心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能分泌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及生长因子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及功能,在促进心肌再生及功能改善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同时具有取材方便,不存在排斥反应,移植易于操作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的热点.
作者:杨勇;王玮;黄从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癫痫是一种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目前多数患者的发作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仍有20%~30%难以控制[1].癫痫已成为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意外的第二大常见疾病.临床上,将同时接受两种以上的常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AEDs)而仍不能有效控制发作者称为难治性癫痫,将多种AEDs治疗不能良好控制者称为耐药.多药耐药是指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与作用机制不同的AEDs产生耐药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这可能与患者的药物耐受基因有关.
作者:王艳;高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瘤基底与前、中、后和侧颅底附着的脑膜瘤统称为颅底脑膜瘤,占脑膜瘤的35%~50%.颅底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集、功能复杂重要,术野深在狭小,颅底脑膜瘤常包裹脑神经、基底动脉、颈动脉及其分支,甚至侵袭脑干.迄今为止颅底脑膜瘤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肿瘤全切通常困难,而且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颅底脑膜瘤的手术对神经外科医师仍极具挑战性.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颅底脑膜瘤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对颅底脑膜瘤的手术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唐协林;夏祥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颈内静脉置管是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以解剖标志定位穿刺法进行穿刺,一次成功率低,有时还可出现较严重的合并症.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术在直视下进行准确定位和穿刺,成功率高[1].
作者:黄曼维;谢后蓉;麻静平;张伟;袁静;宋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自从1952年Klaakin报道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以后,高脂血症与胰腺炎的相关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过去在我国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原因中,以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所致的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e acute pancreatitis,HLAP),在我国发病率呈增加趋势.现将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特征综述如下.
作者:张国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