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离与鉴定海南地区临床发现的耐碳青酶烯类药物的产气肠杆菌是否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1,NDM-1)基因.方法 用法国梅里埃API 20E生化鉴定条和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CNS试剂,鉴定出临床耐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产气肠杆菌,并用亚胺培南/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协同试验测定产金属酶类碳青霉烯酶;然后,对目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特异性扩增后,将扩增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及BLAST比对,以确定其NDM-1基因.结果 采用亚胺培南/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协同试验,从10株耐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的产气肠杆菌中,检出4株金属类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菌株.对其中4株金属酶表型阳性的产气肠杆菌进行NDM-1基因PCR扩增后,对其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确认1株为携带NDM-1的耐药基因菌株.结论 海南发现1株携带blaNDM-1基因的产气肠杆菌.
作者:李天娇;张强;符生苗;王旭明;黄涛;符惠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院内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机体免疫力下降,且ICU患者侵入性操作多,更易发生院内感染[1].我们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ICU住院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我院重症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宋江勤;韩丽蓉;欧阳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血钾危急值科室分布情况,为确定不同临床科室血钾危急值定值提供调整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信息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实验室管理软件统计2013年全院血钾检测项目总数检出和血钾危急值总数(我院设定血钾危急值范围为低血钾≤3.0 mmol/L,高血钾≥6.0 mmol/L)及血钾危急值检出率,并评价分析检出血钾危急值患者在临床科室分布和临床处理率.结果 2013年全院血钾危急值检出率为2.1%(4 661/218 918份),以低血钾为主,占血钾危急值总数的79.02%(3 683/4 661份),高血钾占20.98%(978/4661份).血钾危急值发生前3位的病区为内科、肾内/血透中心、胃肠/肝胆外科,构成比分别为12.9%(465/3 605份)、9.63%(347/3 605份)、8.02%(289/3 605份).非新生儿病区中血钾危急值患者处理率为98.9%(989/1 000份),其中高血钾患者处理率为99.1%(329/332份);低血钾患者2h内处理率为98.8%(660/668份);新生儿病区高血钾患儿处理率为18.5%(15/81份),低血钾患者处理率为100.0%(33/33份),新生儿病区血钾危急值患儿总处理率为42.1%(48/114份).结论 我院血钾危急值范围仅适用于各成人病区;而新生儿病区高血钾危急值临床处理率不高,新生儿科专家与大夫建议调高新生儿病区血钾危急值上限,以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可排除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期一过性高血钾的血钾危急值范围.
作者:朱丽丹;丁红香;胡乐琪;徐晓杰;陈碧;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治疗中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群落VCS参数变化及其在监测抗结核药肝毒性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633例(肺结核组)和50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嗜酸粒细胞计数(eosinophli counts,EO#)、嗜酸粒细胞百分率(percentage of eosinophli,EO%)、嗜酸粒细胞VCS参数;同时检测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并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病例对照组(376例,实验室指标均正常)和药物性肝损伤组[(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50例,ALT>2×正常值上限].监测两组用药前后的嗜酸粒细胞VCS参数和ALT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在监测结核病患者服用抗结核药强化期期间,诊断DIL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病例对照组和DILI组用药前ALT、EO%、嗜酸粒细胞平均体积(mean eosinophli volume,MEV)、嗜酸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ean eosinophli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MEV-SD,分别为(17.28±5.82)U/L、(2.20±0.74)%、(162.54±7.05) fl、(15.66±3.67);(17.32±5.79)U/L、(2.26±0.72)%、(163.05±7.365) fl、15.63±3.70]分别与健康对照组[(17.07±5.61)U/L、(2.07±0.71)%、(161.93±7.30) fl、(15.57±3.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30、-1.121、-0.598、-1.659;-1.908、-1.189、-1.023、-1.462,P均>0.05).DILI组发生肝损伤时EO%升高的发生率为36.0%(18/50例),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6.6% (25/376例),x2=14.45,P<0.05].病例对照组强化期ALT、EO%、MEV、MEV-SD[(17.50±5.86) U/L、(2.34±0.69)%、(163.11±8.21)fl、15.70±3.69]与用药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t值分别为0.618、-1.178、-1.750、-0.618,P均>0.05);而DILI组ALT升高前1周的MEV、MEV-SD[(165.01±7.64) fl、15.89±3.27]均高于用药前(t值分别为-2.545、-3.021,P均<0.05],且在发生DILI前1周MEV、MEV-SD增加更为显著[(166.87±8.92) fl、(16.37±3.66),t值分别为-10.161、-9.727,P均<0.01),此时两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和0.815,当MEV临界值≥163.15 fl、MEV-SD临界值≥17.11时,其诊断DILI的敏感度分别为81%、72%,特异度亦达82%、80%,均优于ALT(54%、76%)和EO%(50%、71%).ALT+EO%+MEV+MEV-SD联合检测诊断DILI的敏感度、特异度高达84%和91%.结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时,嗜酸粒细胞体积参数MEV和MEV-SD变化较为敏感,且在ALT升高前明显增加,与ALT、EO%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DIL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可用于监测抗结核药肝毒性和早期诊断DILI.
作者:沈甜;朱易华;顾德林;陈俊林;曹兴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评价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活性、CK-MB质量与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的差别与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实验诊断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和解放军第94医院急诊科、儿科门诊就诊的患感染性疾病患儿1 026例(包括89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入院血清标本1 026份;用免疫抑制法检测其CK-MB活性(采用临床正常参考值<25 U/L和成守金等所采用的较高正常参考值<46.8 U/L),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其CK-MB质量和cTnⅠ.同时,采用x2检验和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比较分析在感染性疾病患儿中3项指标间的水平差异和特点.再采集其中422例患儿在第一次采血后的第2至4天后的422份血清标本,并观察3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从1 026例患儿中,检出CK-MB活性>25 U/L或>46.8 U/L的异常率分别为60.4%(620/1 026例)和23.6%(242/1 026例),检出cTnⅠ异常率为9.5%(97/1 026例),2种正常参考值的CK-MB活性异常率高于cTnⅠ异常率(x2值分别为70.152、328.583,P值均=0.000);而CK-MB质量检出的异常率为9.2%(94/1 026),但与cTnⅠ的检出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x2=991.068,P>0.05).其中422例患儿在第一次检测的CK-MB活性和质量及cTnⅠ的四分位值分别为0.05 μg/L、1.82 μg/L、45.0 U/L,第一次检测后2至4d第2次检测分别为0.05 μg/L、1.82 μg/L、25.5 U/L,首次检测与第2次检测的CK-MB活性和质量值比较,均下降(Z=-17.386,-7.399,P值均=0.000),但2次cTnⅠ检测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9,P=0.223).结论 CK-MB质量与cTnⅠ异常的患儿数与临床诊断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例数接近,而CK-MB活性采用2种正常参考值的检测异常率偏高,CK-MB质量可作为未做cTnⅠ检测时的替代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患儿心肌炎的指标.同时CK-MB活性和质量随患儿心肌损伤病情的好转,而降低的速度较cTnⅠ更快,因此比cTnⅠ更适合作为评价患儿心肌损伤病情变化或有无新发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婷;龚跃云;朱力;卢龙坤;沈茜;吴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了解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等6项指标的分布特征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3例(外周血WBC计数均<4.0×109/L),按骨髓穿刺的粒系增生活跃与否分为骨髓粒系增生欠活跃组(阳性组23例)和骨髓粒系增生活跃组(阴性组8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中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 hydrogenase,LDH)、血清总补体活性(complement Hemolytic activity,CH50)、补体C3(complement 3,C3)、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等指标的差异与分布特征;及评价其对骨髓穿刺辅助诊断白细胞减少症原因的效能.结果 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在阳性组分别为(62.42±3.21)%、(21.39±2.39)%、(22.94±1.81)%,阴性组分别为(72.00±3.97)%、(29.73±4.02)%、(11.32±0.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91、3.268、8.658,前两项P值均<0.05,后一项P<0.001).阳性组的CRP (P50=14.70)高于阴性组(P50=4.25,U=7.008,P=0.03).结论 白细胞减少症骨髓粒系增生欠活跃患者中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NK细胞比例升高,CRP表达增高,对辅助判断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穿刺粒系增生欠活跃有参考价值.
作者:黄静沁;许闪闪;郑特;孙奋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尿沉渣异常、肾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是一种与炎症、肿瘤等密切相关的脂质运载蛋白.近年研究发现,NGAL可能参与启动肾脏发育,并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LN患者NGAL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尤其是尿液中的NGAL水平与肾损伤程度更相关.随后又发现NGAL对LN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新的理想的LN生物标志物.
作者:李海英;谢小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神经导向因子4(netrin-4)是一种分泌蛋白,经其和不同受体结合,参与神经细胞生长、迁移等生理功能.Netrin-4在非神经系统中也可调节细胞生长.体内实验证实,netrin-4具有调节血管生成和促淋巴管形成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体外实验中,netrin-4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有不同的作用,可能与netrin-4和不同受体结合有关.肿瘤细胞生长与netrin-4的浓度具有相关性,netrin-4在肿瘤细胞中低表达与甲基化有关.因此,netrin-4及其受体对肿瘤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
作者:徐秀平;董学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一类源于肿瘤细胞的双链DNA片段.研究证实肿瘤患者ctDNA所携带的肿瘤基因组信息与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克服常规肿瘤组织活检所无法突破的肿瘤异质性问题.通过对外周循环样本进行ctDNA检测,能帮助实时动态监测肿瘤原发灶及转移复发灶基因组信息,协助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也有助于靶向治疗适应症的评估,从而推进精准医疗的实施.作为“液体活检”新手段,ctDNA检测在肿瘤诊疗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也是推动肿瘤基础研究进展的重要助力.
作者:赵梦;虞倩;郭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癌细胞代谢显著的特征是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一类辅酶Ⅰ(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trihydrate,NAD)依赖的四聚体同工酶家族,共有6种家族成员.它们位于糖酵解途径的后一步,主要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的相互转换,在癌细胞有氧糖酵解代谢途径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主要对LDH同工酶家族成员的特征、基因表达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以利于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庆莲;张青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临床实验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检测平台的技术性能也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越来越准.但是,与其发展不相匹配的是,实验前阶段的标本质量控制现状仍不乐观,虽然早在十几年前我们了解到实验前阶段各类因素带来的误差、变异远大于实验中阶段[1,2],然而,与过去10年实验中误差下降了约10倍相比,实验前质量改进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3].
作者:邱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临床检验项目在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各种负面因素均可造成检验项目的过度使用,这势必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通常理想化的项目使用模式以科学合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诊疗服务为目标,以终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目的.首先,检验项目优化使用的关键在于检验医师和临床医生相互合作,及建立合理的检验项目使用模式;其次,检验科需发挥积极的精准检验作用;后,临床医生和检验医师需通过合作制定检验项目诊断指南和流程,并通过对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进行特殊设置,实现对检验项目指南应用的科学管理,以避免重复检查或减少不必要的检测项目.
作者:张群峰;关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微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实验室主任面临机遇和挑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任的作用是向临床提供技术及医疗咨询服务,参与多层次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临床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对实验室运作中的人员、设备、试剂耗材、方法、质量、信息、项目、环境、安全、感染控制、公共卫生与反恐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管理.
作者:沈定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血流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是启动正确抗感染治疗和干预措施的保证.血培养仍是目前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其阳性率低、耗时长,是快速诊断血流感染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子检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新技术的迅速崛起,其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检测和评估.因此,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必须理解影响这些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诊断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和性能特征,以形成科学、适宜、互为补充的血流感染早期检测整体策略.
作者:吴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能满足临床数据审核需求的安全有效的临床化学实验室自动审核系统.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以罗氏中间体软件IT3000为核心,整合本院自行开发与维护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并运用分析仪器搭建临床化学实验室自动审核系统,以评价2012年至2015年期间自动化审核系统使用前后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合格率变化趋势;同时,分析自动审核系统使用前后降低检测报告的差错率(以报告解除确认率表示)的效果.结果 在2012年1至3月搭建起由LIS、中间体软件、检测仪器和数据审核人员四大部分组成的本院自动审核系统;同时,建立项目匹配、仪器报警、多次结果比较、限值管理、质控规则、逻辑规则六层数据审核策略及审核报警警示系统.用于分析自动审核系统使用前2012年第一季度TAT超时率为0.281% (238/84 729),2013年、2014年、2015年第一季度超时率分别为0.058%(73/126 605)、0.051%(86/169 403)、0.056% (96/171 821),较2012年第一季度分别下降42%、82%、80%.未使用自动化审核系统的2012年第一季度报告解除确认率为0.16% (135/84 729),2013年、2014年、2015年第一季度解除确认率分别为0.07% (87/126 605)、0.03% (51/169 403)、0.08%(142/171 821),较2012年第一季度分别下降57%、81%、48%.结论 临床化学实验室自动审核系统有效的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了TAT合格率,降低了报告差错率.
作者:蒋文海;吴炯;阴忆青;潘柏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