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8147
  • 国内刊号:12-1259/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1999年被评为天津市高校学报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1年3期文献
  •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化功能及浓缩稀释功能的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时,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方法:测定15例患者及25例正常人尿酸化功能、尿渗透压,血、尿肌酐、尿酸,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组尿HCO3-排出增多,NH4+排出下降,尿渗透压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时,肾小管功能已受损.

    作者:江建青;卢秀荣;屈会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对兔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兔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参麦治疗组,分别测定不同时段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并于再灌4h后处死动物,开胸取肺,测肺组织匀浆TNF活性,并做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缺血再灌组血浆TNF活性,缺血再灌后与缺血前比较,肠缺血1h就显著升高(P<0.01),再灌1h继续升高(P<0.01),以后逐渐下降;参麦治疗组与缺血再灌组同时刻比较,再灌1h、2h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组织匀浆TNF活性,缺血再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参麦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肺组织病理,缺血再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急性肺损伤的改变,参麦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早期应用参麦注射液可能对兔肠缺血再灌注后的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沈炳玲;秦毅;邢冬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创伤性血胸502例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创伤性血胸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1~1998年在我院治疗的502例创伤性血胸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剖胸术125例,胸腔引流术301例,其他药物及穿刺治疗76例.结果:全组治愈490例,死亡12例,死亡率2.4%.结论:胸腔引流术简单而有效,在治疗血胸中起着重要作用,仅有20%的创伤性血胸病人需要剖胸手术.

    作者:王振国;任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和受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为研究肝移植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肝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Lewis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对移植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进行序贯检测研究.本实验共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91次,定向手术成功率92.7%.分别于手术后1、3、7、14、28d经眶静脉丛采血测量甲状腺相关激素T3、T4、rT3、TSH的血清浓度,比较肝移植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谱的变化.结果:同系移植肝脏可获得长期存活(>28d),在肝移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T3水平在术后第三天升高,随后下降.早期死亡组动物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长期存活组相比明显不同,T3、T4水平下降,而rT3水平则上升.结论:建立稳定肝移植模型是关键,大鼠肝移植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术前有明显变化,提示肝移植手术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早期死亡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长期存活组比较有明显不同,肝移植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监测,可能是一项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张柏;王鹏志;朱理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化学疗法与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ECT)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肿瘤未治疗对照组和ECT组B细胞淋巴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和p53、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ECT组肿瘤细胞凋亡率(5.18)显著高于对照组(1.05),p53、bcl-2在ECT组表达分别为80%、25%,在对照组表达分别为15%、90%.ECT组中p53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而bcl-2则与癌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结论:ECT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其发生可能与p53和bcl-2基因调控有关.

    作者:张文霞;孙慧;王立新;多耀祥;李莉;王志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肺错构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肺错构瘤的发病特点、影像学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85至2000年间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错构瘤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平均病程11个月.28例无症状,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占60%.支气管内型4例,占9%,肺内型42例.肺错构瘤病灶边缘多光滑,9例患者呈典型爆米花样表现.术前确诊率为26%.单纯肿瘤摘除术23例,楔形切除术14例,肺叶切除术8例,全肺切除术l例.手术效果良好,随访无复发与恶变.结论:肺错构瘤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肿瘤.单纯肿瘤摘除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手术方法,必要时应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术前较难确诊,易与中心型肺癌混淆.

    作者:谷峰;王长利;张熙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丝裂霉素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在3种不同pH溶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后外观变化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丝裂霉素配伍后含量的变化,用pH计测定配伍前后溶液的pH值,并进行配伍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丝裂霉素在pH6.47、pH8 8、pH9.2溶液中25℃时t0.9分别是74h、371h及552h.在这3种溶液中丝裂霉素在室温8 h内其含量大于90%.结论:丝裂霉素在pH6.47~9.2溶液中室温下是稳定的,但丝裂霉素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差.

    作者:张瑶纾;李佩孚;赵明月;高艳丽;陈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谱型农药增效剂(助杀灵)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广谱型农药增效剂(助杀灵)中铁、锰、铜、锌、钼含量.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助杀灵中含有铁、锰、铜、锌,钼的含量低于检出限.结论;测定结果与助杀灵增加植物株高、干重等结果相吻合.

    作者:吕志进;黄欣;吕志毅;穆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胆必清颗粒剂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胆必清颗粒剂对实验性小白鼠和大白鼠炎症的影响.方法:用二甲苯致炎法、角叉菜胶致炎法、皮下植入棉球诱导肉芽组织增生法,分别引起小白鼠耳廓的炎症、大白鼠足爪炎症和皮下肉芽组织增生,研究胆必清颗粒剂的抗炎症作用.结果:胆必清颗粒剂组与空白组比较,胆必清颗粒剂可使小白鼠耳廓的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其余各剂量组均无明显差异;胆必清颗粒剂可使大白鼠足爪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或P<0.05),大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P<0.01)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有剂量依赖性;大剂量、中剂量组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胆必清颗粒剂对实验性小白鼠和大白鼠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刘印忠;高建华;窦淑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LOD酶膜保存方法的研究

    目的:进行酶膜保存方法及寿命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LOD(乳酸氧化酶)酶膜进行冷冻保存,定时分别测定其活性.结果:应用4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用保鲜膜冷冻保存LOD酶膜佳,保存寿命可达6个月.结论:这些结果对于其它酶膜的保存可以借鉴,为酶膜的商品化提供了可能.

    作者:邢克礼;刘延范;尹立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颅脑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或复合艾司洛尔调控血压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NTG)降压与单纯硝酸甘油降压效果.方法:36例ASA Ⅰ~Ⅱ级颅外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复合NTG组18例、单纯NTG组1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控制性降压时血气、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艾司洛尔能明显加快NTG起效速率,NTG用量减少55.7%,并能抑制单纯NTG控制性降压时反射性心率增快;停止降压后血压平稳上升,RPP值下降;PaO2、BE仅轻度下降.与单纯NT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艾司洛尔复合NTG控制性降压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无反跳现象,对动脉血气影响小.

    作者:王舒;高风;刘蕊;王国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T引导胸椎旁阻滞治疗胸壁疼痛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胸椎旁阻滞治疗胸壁疼痛的扫描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35例胸壁疼痛患者,术前均服用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在CT扫描确认穿刺针到达椎旁间隙后,注射阿霉素,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对继续服用阿片类药物次数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T扫描引导穿刺定位,注射阿霉素后,以再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减少量为疗效标准.停用和减少服用阿片类药物超过50%者,分别占62.86%和22.86%.结论:CT引导的胸椎旁阻滞,能使术者准确掌握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通过注射造影剂能够观察药物分布范围,治疗胸壁疼痛,疗效显著,部分地代替了阿片类药物,使服用阿片类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薛新生;田恩瑞;吕志新;杨连海;应援宁;郑宝森;史可梅;李胜英;冯雪辛;张德苓;孙仕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氧化酶法分别测定35例ISH患者、31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Tc、Tg水平.结果;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Tc、T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Hcy水平只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舒张期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Tc、Tg水平与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Tc、Tg水平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却高于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Hcy与Tc、Tg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5(P<0.01),0.389(P<0.01).结论:老年ISH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较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且血浆Hcy和Tc、Tg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冯淑芝;张昳;孙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脏肌钙蛋白T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

    目的:探讨检测cTnT诊断老年UA患者心肌微小损伤及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48例老年UA患者及42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清cTnT定量的测定,同时测定CK-MB,并分组比较相关因素,观察住院6周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UA组随Braunwald临床分级增高,血清cTnT值相应增高;老年UA组中,血清cTnT≥0.1ug/L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7%,高于血清cTnT<0.1ug/L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5.8%(P<0.05).结论:血清cTnT检测对老年UA患者危险分层有较好的判断价值,血清cTnT阳性提示存在心肌微小损伤的老年UA患者的近期预后不良.

    作者:刘士莹;袁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41例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表现,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病的重视,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采用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进行常规检查,根据需要进行活检,刷检和灌洗.结果:41例中33例经活检、刷检和灌洗证实为结核,8例经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证实为结核.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是目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莉;李云屏;闫承先;王长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市售核酸对小鼠生长发育及其血清尿酸的浓度影响

    目的:研究市售核酸对小鼠生长发育及其血清尿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8只刚断乳的小鼠依体重随机地分为3组,即对照组(普通饲料)、低剂量组[普通饲料中加入核酸20 mg/(kg.bw·d)]和高剂量组[普通饲料中加入核酸160mg/(kg.bw·d)],喂养30d.试验期间除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还记录小鼠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食物消耗情况.试验结束时,检查小鼠的肝、脾、肾、胸腺、脑等脏器,并测定血红蛋白含量、血清SOD活力和血清尿酸含量.结果:市售核酸可使雄性小鼠的体重和食物利用率增加.可使小鼠的肝、脾、胸腺、脑等脏器湿重和/或脏体比值增高,但有性别差异.未见到小鼠血清尿酸含量的增加.结论:市售核酸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但有性别差异.该剂量市售核酸对生长发育期小鼠的血清尿酸含量没有影响.

    作者:沈钧;管红琴;王永明;商瑞明;田庆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两种全麻加硬膜外隙阻滞麻醉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全麻复合硬膜外隙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30例择期手术病人分两组:Ⅰ组为硬膜外用微泵注入芬太尼0.05~0.08mg·h-1,全麻吸入0.6MAC地氟醚维持;Ⅱ组为硬膜外用2%利多卡因,全麻吸入0.6MAC异氟醚维持.监测麻醉诱导平稳后(T1)、吸入麻醉药浓度达0.6MAC时(T2),硬膜外注药后(T3)、切皮后(T4)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改变;两组用0.6MAC行麻醉维持下模糊辨听率、BIS和SEF-95值及PRST记分.结果:T2、T3、Ⅱ组MAP明显下降与T1比有显著差异(P<0.05).T3时HR与T1时比有显著下降(P<0.05),而Ⅰ组MAP、HR无明显改变(P>0.05).BIS、SEF-95两组诱导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模糊辨听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RST记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两种麻醉方法效果良好,深度适当,内隐记忆消失,而Ⅰ组比Ⅱ组的血液动力学稳定.

    作者:陈学丽;李成;张子莲;王国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探讨其优缺点.方法:根据X线及临床表现,采取非手术治疗34例,手术治疗8例,42例随访1a以上.结果: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骨折移位程度相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无明显差异.结论:依据检查指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东;查能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热休克蛋白HSP70在MCAo大鼠脑中的表达

    目的:揭示局部脑缺血状态下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m,HSP)HSP70的表达与脑供血的关系,提供探讨针剌治疗脑梗塞研究的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采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MCAo大鼠不同脑区HSP70的表达随缺血时间的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HSP70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阳性细胞出现较早并出现多的区域是脑皮层区,纹状体次之,并多出现在缺血核心的周边区.分子杂交结果同样显示该模型中HSP70mRNA在大脑皮层中比在纹状体和海马中较早的出现且转录水平也高于纹状体和海马.结论:热休克蛋白HSP70因缺血被诱导,但其转录与表达又明显与供血状况有关.严重缺血区HSP70的表达受阻,提示改善脑局部微循环可促进HSP70的表达,增强脑组织的修复能力.

    作者:陶兰薇;鲁斌;郑灏泳;王舒;蔡刚强;王学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声带振动波形分析方法的研究

    目的:利用声带振动波形图诊断嗓音疾病,避免人眼主观误差得出准确的结论.方法:参照电声门图的研究方法,利用16个特征点,运用数学分析,建立声带振动波形图分析方法及量化分析公式.结果:提出了声带振动波形图所特有的声带双侧振动对称性研究方法及公式.结论:为声带振动波形诊断嗓音疾病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作者:贾雷鸣;李迎新;张伟;黄勇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洛美沙星滴眼剂对细菌性角膜炎实验治疗的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洛美沙星滴眼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所致家兔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取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8个组,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和铜绿假单胞杆菌菌液分别注入角膜实质层,24h后,分别连续给药7d,采病变部位的角膜片进行细菌计数.结果:接种细菌后外眼形态学观察24h可见明显炎症,其中36只兔表现为角膜病变3级,分泌物+++,充血+++,另4只兔角膜病变4级,分泌物+++,充血+++.给药后,除溶媒对照组外,其余兔眼至第7天后则无明显病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细菌计数溶媒对照组分别为(897±50.20)CFU/ml、(762±55.74)CFU/ml,明显多于给药组(1.2±0.84)CFU/ml、(0.8±0.48)CFU/ml.结论:盐酸洛美沙星滴眼剂对于家兔细菌性角膜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而且能阻止角膜溃疡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可成为临床上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滴眼剂.

    作者:刘运德;齐新;杨湘龙;胡天鹏;孟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用腰椎X-线片半定量诊断骨质疏松的研究

    目的:验证JOA X-线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可靠性.方法:47名女性病人(年龄65.3±7.2岁)行腰椎常规X-线检查和第三腰椎正、侧位DEXA骨密度测量.用t检验验证X-线骨质疏松等级间骨密度的差异性,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X-线骨质疏松等级与骨密度值的相关性.结果:X-线骨质疏松等级间骨密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骨质疏松等级与第三腰椎侧位骨密度值之间相关性高(r=0.714).结论:通过腰椎X-线片按照JOA标准划分骨质疏松等级,可以作为粗略检查腰椎骨质疏松的方法.

    作者:雪原;齐清会;王沛;刘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逐步回归方程求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年龄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算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年龄.方法:对320位高校健康教师行UCG检查,测量心血管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多项指标.经相关分析筛选出老化指标,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心血管系统生物学年龄的回归方程.结果:二尖瓣频谱E波的峰值速度与A波的峰值的比值,等容松弛时间,室间隔与主动脉根部的夹角,主动脉运动幅度是较敏感的老化指标,可进入多元回归方程.结论:由超声参数可求出心血管系统生物学年龄的近似值.

    作者:郭倩玉;王佩显;孙琪;李晓春;黄灿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左室舒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左室舒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脉冲多普勒成像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室壁运动速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DTI显示SLE患者和对照组的心肌层及内膜运动方向相同,但速度测值降低,收缩期的S波及舒张期的E波,峰值速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收缩波S波时间(Ds)舒张早期E波持续时间(DE)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SLE患者心肌及心内膜受累致舒张及收缩功能减退.结论:DTI可检出SLE所致的早期心功能改变,可作为评价SLE心肌受损的程度及检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作者:郑成环;周长钰;从洪良;蔡金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影响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36例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COX危险比例模型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层分析结果:年龄(X2)、职业(X3)、胃窦病理程度(X11)、疗程(X6)、不同辨证分型对本病疗效影响显著.将20个因素全部进入COX模型,应用逐步上升法筛选各显著因素,得实际较优模型:h(t、x)=h0(t)exp(0.5502x11-0.3247x1-0.0149x2-0.3101x 20),由模型可知性别(X1)、年龄(X2)、胃窦病理程度(X11)、睥虚血瘀症(X20)对本病疗效影响较大.结论:通过以上分析,认为重视CAG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合理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是提高本病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潘从清;胡利民;袁红霞;徐东琴;高金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52例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1994年~2000年主要以Moore型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59例股骨颈骨折.随诊时间1~6a,平均3.0a,随诊52例,手术时平均年龄72.5岁,全髋关节置换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8例.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中心性脱位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8例,髋臼软骨磨损髋部明显疼痛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部轻度疼痛2例,假体轻微下沉1例.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冯贵喜;张如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钠缺乏对大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心钠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禁盐对机体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心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不同年龄正常喂养和禁盐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浓度,以及正常喂养、禁盐和给予过量盐的大鼠血浆心钠素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正常喂养的大鼠血浆中含有一定量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心钠素.正常喂养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而醛固酮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出生25d时达到成年鼠水平.禁盐使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都显著升高,心钠素浓度显著降低.盐过量使大鼠血浆心钠素浓度显著升高.结论:钠摄入量不同可影响大鼠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量,使机体对水、电解质、血压和血量的调节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研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防治和研究某些行为的发生和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振芳;么淑珍;佟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胞生长抑制率的估计

    目的:建立药物作用下细胞生长抑制率区间估计的数学模型.方法:运用概率统计的原理.结果:分别就小样本、大样本推导出区间估计公式.结论:药物作用下细胞生长抑制率区间估计公式.

    作者:李新元;陈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肠腺瘤-腺瘤恶变-腺癌演进过程中PCNA、p53与细胞凋亡的表达及其关系

    目的:观察大肠腺瘤-腺瘤恶变-腺癌演进过程中细胞凋亡与p53、PCNA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内在联系.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PCNA、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p53与凋亡双重染色技术,原位观察大肠腺癌、腺瘤恶变区、腺瘤非恶变区及管状绒毛状腺瘤(分别为34、27、27及27例)标本中凋亡细胞和PCNA、p53阳性表达细胞密度及分布,以非肿瘤大肠粘膜(6例)作为对照.结果:腺瘤非恶变区凋亡细胞密度分别高于腺癌、管状绒毛状腺瘤及非肿瘤粘膜(P均<0.01).腺癌及腺瘤恶变区p53蛋白阳性细胞密度分别高于管状绒毛状腺瘤(P均<0.01)和腺瘤非恶变区(P均<0.01)及非肿瘤粘膜(P分别<0.01).腺癌PCNA阳性细胞密度分别高于腺瘤恶变区(P<0.05)、管状绒毛状腺瘤(P<0.01)、腺瘤非恶变区(P<0.01)及非肿瘤粘膜(P<0.01),而腺瘤恶变区亦分别高于后3组(P分别<0.01).双染原位观察p53蛋白与凋亡细胞的分布发现:p53低表达区凋亡细胞分布则有增加趋势.结论:p53突变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大肠癌的形成,而当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增加时,PCNA表达亦增加,提示p53突变的肿瘤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其中腺癌增殖程度高.

    作者:刘易欣;赵秀兰;王展宏;方桢;孙保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胰岛素瘤的定位与外科治疗

    目的:评价胰岛素瘤影像学定位价值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1995年5月~2000年10月外科治疗的26例胰岛素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BUS术前定位准确率23.1%、CT定位准确率55%、DSA定位准确率50%,手术探查准确率96.2%.行肿瘤剜除术21例,切除肿瘤21枚,行胰体尾部及脾切除4例,切除肿瘤7枚,其中1例为多发胰岛素瘤伴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瘤多达4枚,恶性胰岛素瘤伴肝转移1例.结论:胰岛素瘤影像学术前定位率很低.手术首选胰岛素瘤剜除术.

    作者:田伟军;王鹏志;朱理玮;邱宇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绿茶儿茶素与抗癌药联合应用对二株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绿茶儿茶素(GTC)与抗癌药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和阿糖胞苷(AraC)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GTC先于抗癌药、抗癌药作用后或与抗癌药同时作用,对BEL-7402和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GTC与抗癌药有相加性抑瘤效应.结论:GTC很可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术娟;张乃鑫;丁顺利;褚建新;赵天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胞间粘附分子-1125I标记及其纯度、免疫活性的鉴定

    目的:建立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125I标记方法及鉴定其纯度和免疫活性.方法:用氯胺-T法标记ICAM-1,用Sephadex G-50柱层析分离,用纸层析法鉴定125I-ICAM-1的纯度,放免法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125I-ICAM-1比活度为77 84μCi/μg蛋白,标记率为65.54%,125I-Na的放化纯度为97.27%,125I-ICAM-1能够与ICAM-1-Ab的大结合为88.64%,并且随ICAM-1-Ab滴度的降低而增高.结论:成功建立125I标记ICAM-1的方法,并且125I-ICAM-1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作者:张志友;方佩华;侯秉璋;高硕;吕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低碘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研究低碘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低碘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并进行体视学测量.结果:低碘大鼠脾脏边缘区内有微绒毛的小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功能活跃;无微绒毛的小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不活跃.结论:碘缺乏可导致大鼠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细胞免疫功能减弱.

    作者:李金茹;陈雪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木瓜粉对缺氧损伤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木瓜粉对缺氧损伤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含木瓜粉培养液的神经细胞置于缺氧环境造成缺氧损伤,将细胞分为4组:Ⅰ组为缺氧木瓜粉浓度为0mg/ml组,Ⅱ组为缺氧木瓜粉浓度为0.1mg/ml组,Ⅲ组为缺氧木瓜粉浓度为0.5mg/ml组,Ⅳ组为非缺氧木瓜粉浓度为0mg/ml组.于细胞培养后的第4天收集细胞,进行有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添加木瓜粉的Ⅱ、Ⅲ组其SOD活力和GSH-Px活性均高于缺氧0mg木瓜粉/ml组,缺氧0.5mg木瓜粉/ml组和非缺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缺氧0 mg木瓜粉/ml组,缺氧0.5mg木瓜粉/ml组TChE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结论:木瓜粉能够提高缺氧损伤神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作者:常红;黄国伟;任大林;康静;张文治;苏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函数极值的进一步探讨

    目的:对某命题作进一步探讨,追求结果的完备性和完美性.方法:逻辑推理和几何说明.结果:得出命题A和命题B.结论:某命题和本文的命题A、命题B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作者:卢介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清中酸性铁蛋白含量的放免测定对诊断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总体预后差,早期治疗能使PHC患者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对高危人群仍以胎甲球(AFP)为筛选项目,但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故单一AFP作为PHC标志物有一定缺陷.

    作者:郑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红外光治疗仪的研制

    宫颈糜烂与阴道炎已成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表现比较顽固.据临床统计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作者:高卫平;陈秀华;王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癌所致的上消化道穿孔(附18例报告)

    上消道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大多是由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所致.

    作者:侯澎;陈宝公;杨士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婴幼儿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婴幼儿基础麻醉下的连续硬膜外隙阻滞,是针对不能合作的婴幼儿开展的椎管内麻醉方法.本组在氯胺酮等基础麻醉下,对16例婴幼儿行硬膜外阻滞,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张子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天津市人群龋病需治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为了解天津市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获得龋病需治情况的基线资料,我们于1995年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并完成了天津市人群调查工作.

    作者:刘德章;牛金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为目前的主要方法.但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有很高的复发率,约24%~89%[1].

    作者:田强;李海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鼠腹腔神经节中的γ-球蛋白样免疫反应神经元

    近年来发现,在交感神经节中有许多肽类激素存在,如抑生长激素样肽存在于交感神经节的细胞中[1],脑啡肽样存在于一些主神经元中,肠血管活性肽样免疫活性纤维也在豚鼠的肠系膜下神经节中观察到[1,3].

    作者:刘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眼眶断层解剖标本的制备

    现代影像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眼病的诊断中[1],而与之匹配的眶内精细结构断层标本却不多见.现将眶区断层解剖标本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津平;李云生;靳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柠檬酸裂解酶测定尿液柠檬酸

    柠檬酸是人体内重要的中间代谢物,它主要与钙结合形成赘合物--柠檬酸钙[1].

    作者:张敬伟;陈金来;李忠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旋复代赭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6例分析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旋复代赭汤为主方,治疗慢性胆囊炎36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烤瓷临床修复中比色问题的探讨

    烤瓷修复技术是修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修复方法,其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日臻完善.

    作者:高平;李长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婴幼儿哮喘96例临床和免疫分析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上海和天津的资料显示,哮喘在3岁以下起病者分别为81.9%和80.7%[2].因此,对婴幼儿哮喘应有足够的认识.

    作者:阮小玲;刘长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脑耗盐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脑耗盐综合征可发生于颅脑损伤、脑出血及鞍区肿瘤,特别是颅咽管瘤及垂体腺瘤术后[1].现将我们近2a经治的2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涛;张蓝;田桂杰;马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恶性组织细胞病9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年收治了9例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其它中除部分病例较典型外,病例临床表现复杂、特殊.

    作者:于文洁;成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改良Begg矫正技术的临床应用

    Begg技术运用差动力原理,使用细丝轻力,能很快有效地移动牙齿和打开深覆(牙合).

    作者:张丽萍;张卫国;王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盲肠癌并发急性阑尾炎12例报告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常见病,它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等特点,需紧急行手术治疗.

    作者:傅仁勇;王佩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病理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生理性绝经1a以后的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

    作者:周美英;岳天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用改良ABC法测定MA104细胞表面牛轮状病毒受体蛋白

    免疫组化染色的ABC法、BA法和PAP法等均可用于石蜡切片和单细胞涂片[1].ABC法应用的Avidin(卵白素)和Biotin(生物素)具有高度敏感度,我们选用ABC法测定MA104细胞(恒河猴肾细胞)表面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RBV)受体蛋白,目的是建立一种适于检测BRV受体蛋白的简便、经济的可靠方法,以利于将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赵天如;苏琦华;訾自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肾疾患尿a1-MG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a1-微球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分子量为3.3万,广泛分布于淋巴细胞表面和人体各种体液中.

    作者:狄为民;王希竹;杨风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异丙酚是近年来公认的适宜门诊短小手术的静脉全身麻醉药.但单独使用时,用量大,副作用多,且镇痛效果不够理想[1].

    作者:韩秋艳;吕国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小肠炎和结肠炎X线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其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是多因性的.

    作者:陈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肿胀的疗效

    据国内文献报告,在1000名20~40岁年龄段中,62.8%的人有一颗以上阻生智齿而需要拔除,足见智齿拔除率之高[1].

    作者:吕东升;杜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提高瓷与树脂剪切强度的不同处理方法

    金瓷修复体瓷面的破损在临床时有发生,而修复则较为棘手.金瓷修复体瓷面破损常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内进行修复,但脱落率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常采用一些处理方法以提高瓷与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

    作者:卢大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创伤性脾破裂169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9年~1999年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69例,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白彦生;李申;王鹏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口腔变形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口腔具有特殊和复杂的生态环境,因此有着与其它部位不同的细菌种类和数目.口腔变形链球菌(Mutans Streptococci,MS)是口腔中的主要常驻菌之一,在口腔正常菌群中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于丹妮;卢大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血管内皮(endothelium)分布于整个血管网的内膜面,即往认为血管内皮仅仅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之间的生理性屏障.起自20世纪末叶对血管内皮的研究,导致人们重新认识血管内皮的功能和多种心血管病的发病机理,由此使得血管内皮药理学应运而生,成为心血管药理学的又一分支.

    作者:康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心病合并心衰胎死宫内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36岁,G3P2,住院号153763.主因停经34+4周,发现血压升高13周,头晕1d于2000年4月2日入院.查体:血压160/90mmHg,心肺(-).

    作者:华绍芳;刘映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源性因素致鼻腔毛细血管瘤2例报告

    血管瘤好发于身体血管分布丰富处,鼻腔及鼻窦为其好发部位.病因至今未明.本文两例鼻腔毛细血管瘤因反复鼻腔填塞不当,造成医源性损伤,伴继发性感染所致.报告如下.

    作者:王鑫;周慧芳;张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报告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已成为妇科领域的多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卵巢多见,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不多见.

    作者:刘世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误诊3例报告

    嗜铬细胞瘤是来自神经嵴的肿瘤之一,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其中肾上腺内嗜铬细胞瘤占90%,肾上腺外者占10%.

    作者:谢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椎管内、椎旁包虫伴不全瘫一例报告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病,可流行于农牧区的人群,病变多发于肝、肺等脏器,骨包虫的发病率约占1.5%~2%,椎管内发病则更少.

    作者:黄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