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引产及产后出血.而对临产妇的宫缩乏力,缩宫素又有许多给药方法:如静脉点滴、合谷穴封闭、鼻粘膜给药等.通过在产房工作中对190例产妇舌下应用缩宫素的观察,觉得此法有许多优点.
作者:王芝静;刘秀兰;李春霞;刘桂英;王会玲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我科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伟梅;曾渭瑶;李伟红;李军 刊期: 2001年第14期
肺结核引起咯血是临床急重病症.由于肺结核病治疗需时较长,故结核病引起的肺部血管破裂而咯血易反复.临床上治疗此类咯血用垂体后叶素,虽然止血较快,而停药后复发较多,我院从1989~1996年收治肺结核病所致咯血共30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愈后复发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郑运民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本院自1990~1999年12月对年龄超过60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行双侧多窗扩大减压术,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手术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陶卫栋;叶德钰;谢伯兴;曹一民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2年多来用WS-多功能治疗机医治肌纤维织炎40例,并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情况如下.
作者:赵劲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新生儿窒息多见于难产、妊高征、产前癫痫、脐带绕颈、羊膜早破、羊水吸入气管引起呼吸道梗阻.表现为没有呼吸或仅有呼吸动作心率慢而微弱、全身紫绀、苍白等濒死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很快死亡.
作者:赵兴门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胁痛、腹胀、纳差、倦怠、便溏、尿黄赤、低热等一系列症状.病变在肝,或肝胆同病,或肝脾同病,或肝肾同病,其基本病理为湿热(毒)未净,肝郁气结,气滞血瘀,肝脾肾亏损.往往虚杂并见,治疗难执一法.
作者:徐文均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有极少数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极不典型,或无头痛的高血压及全身和脑症状,或无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临床极易忽略而造成漏诊、误诊.笔者近2年收治的3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定位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凡 刊期: 2001年第14期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升白汤治疗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舒敏 刊期: 2001年第14期
近2年来,笔者运用局部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裂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总结的50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蒋军恩;王明山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于1997年3月~2000年8月采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宇强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在本院急诊科工作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伤15例,结果治愈率100%,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彭楚明;肖琴;苏咏泉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局部封闭结合点按推挤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财斌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用中药四黄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7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 刊期: 2001年第14期
临床上应用血管扩张药治疗顽固性心衰效果显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立其丁治疗顽固性心衰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成爱;郑雪峰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我科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死亡2例,成功率93.3%,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长君 刊期: 2001年第14期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多见于2个月~8岁小儿.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秀萍;席小芬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从1998年1月以来对800例不同手术患者使用硬膜外术后镇痛,受到患者普遍欢迎,但同时也发生一些并发症,现将如何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提高术后镇痛安全性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邓琳 刊期: 2001年第14期
中医认为肺源性脑病为肺、心、肝、肾四脏俱虚,虚实挟杂,本虚标实之候.笔者自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观察护理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韩霞;于艳;孔梅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1999年1月~2000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40例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缪爱梅;张锦秀 刊期: 2001年第14期
1临床资料我院收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6例,男41例,女15例,平均70.5岁.心功能按NYHA标准分为:Ⅳ级31例,Ⅲ级25例;以病因学分类:冠心病28例,肺心病21例,冠心病合并肺心病6例,心肌病1例.经米力农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22例,改善1级34例.
作者:叶茂林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自1995~1999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闫玉红;肖洁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自1993年来共收治50例直肠癌患者,由于护理得当,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新敏;陈本文;韩淑芬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手术前清洁灌肠,即肠道准备是否清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体会如下.
作者:夏国真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现将我院1995~1999年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化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胡秀春;齐晓慧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我院外科重症腹部术后的患者一般行空肠造瘘术,将各大营养素互相搭配经过合理的烹饪制成的流质通过造瘘管用输血器滴入,直接进入空肠消化、吸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晓洁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收治了若干例晚期妊娠并重症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认真护理,症状均好转.现将其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亿力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笔者自1998年6月~1999年12月,采用利多卡因合高渗葡萄糖缓慢微泵静脉注射治疗美尼尔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彩儿;毛菊莲;谢素萍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开富林(静脉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另一组为加用开富林注射液的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与常规组60.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LVEF的升高值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0.18±2.21和5.26±3.86,P<0.01).结论:开富林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亚丽;王士昌;戴华;张小光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元愈肝胶囊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乙肝病毒标志物及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口服复元愈肝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连服半年.结果:复元愈肝胶囊对HBsAg的单抗原阳性转阴率为41.7%、双抗原阳性转阴率为38.9%,对双抗原阳性的HBeAg转阴率为61.1%,对抗-HBcIgM转阴率为47.1%,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本方能有效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结论:复元愈肝胶囊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冯惠强;黄河清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外侵的方法.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395例患者,作X线食管钡剂造影和食管CT扫描,以相应外侵判断指标判读,测量病变长度、外侵深度、外侵范围、管壁厚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对比分析.结果:二者相比,X线片病变长度超过5cm者外侵率28.6%,超过7cm者外侵率31.3%.CT片病变长度超过5cm者外侵率53.6%,超过7cm者,外浸率53.1%.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T对食管肿瘤外侵的检出率为48.9%,对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38.1%.而食管钡剂X线摄片发现肿瘤外侵为25.9%,对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零.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前、放射治疗前常规作CT检查可明确病变长度、宽度、外侵的程度、浸润方式、外侵部位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指导放射治疗视野有重大参考价值.
作者:梁志新;房振羽;陈宝玉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柳氮磺胺吡啶与甲氨蝶呤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血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1例RA继发血管炎患者,经上述两药治疗前后空腹取血,测定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RA组治疗前血清vWF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有显著差异(P<0.01);经两药治疗后血清vWF水平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高于正常,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联用对RA血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丁振刚;苏厚恒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腹腔手术后出血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12例腹腔手术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总结,包括手术方式、临床表现、出血诊断和救治方法等.结果:12例中再次手术止血11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4例.结论:加强对医源性手术后出血的警惕性及改进手术操作,有望避免医源性出血.
作者:沈及人;王兆平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加用敏感抗生素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的2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Ⅰ组为敏感抗生素组,Ⅱ组为单纯中药灌肠组,Ⅲ组为中药灌肠离子导入加敏感抗生素组,并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第Ⅲ组明显高于第Ⅰ,Ⅱ组,P<0.01.结论:中药灌肠离子导入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纯中药或西药抗生素治疗有疗程短、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郭纯;尉春华;王丽华;吕新亮;徐景杰;白立恒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治疗前后ICAM-1蛋白表达.结果:胃炎消能明显降低ICAM-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而对照药维酶素对其无明显影响.结论: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唐纯志;陈孝银;劳绍贤;胡玲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的特点,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方法: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资料.结果:青年组以腹痛为主占81.08%,中老年组以便血为主占62.32%,各组直肠癌均有较高的比例,青年组右半结肠癌明显多于老年组.结论:本组大肠癌患病高峰为50~70岁,青年组右半结肠癌发生率高,肿瘤恶性程度高;老年组左半结肠癌发生率高,肿瘤恶性程度低,应重视完整大肠检查.
作者:缪林;刘政;程铁华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A组(治疗组)术后常规输液同时伍用思密达口服;B组术后常规输液.结果:术后10天做胃镜检查,A组无一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仅有6例胃粘膜轻度充血水肿;B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4例,11例胃粘膜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5例部分胃粘膜糜烂,有浅表溃疡,经统计学处理x2=14.4,P<0.01.结论:思密达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增虎;刘秀芳;丁瑞亮;黄发成;张自华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患者,男,73岁,因左足拇趾背侧外伤后皮肤溃烂,流脓水18个月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多次诊治,行局部换药及抗感染治疗,但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即来我院门诊求治,病理活检组织提示:恶性黑色素瘤,即收入住院.
作者:何荣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测定试纸条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法与EIA法进行应用和灵敏度比较,为检验人员选择HBsAg检测方法和广大临床医生对HBsAg的报告结果判断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68份门诊血清标本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对其阳性、阴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选择30份A值较高的阳性标本进行10倍梯度稀释,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GCA法稳定、快速,但灵敏度不如EIA法,且偶有假阳性发生,低滴度的阳性标本易漏检.结论:GICA法不适用于常规肝功能试验中的HBsAg检测,只能用于急诊和献血员的筛选,且应与EIA法结合进行双检.
作者:唐宗青;张进平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甲状腺素对机体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生长、发育、代谢、生理功能及能量的平衡有极大的影响,并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节,使甲状腺素水平处于对身体有利的佳功能状态.甲状腺素的异常,不仅见于甲状腺疾病,亦多见于一些消耗性疾病,癌症患者的表现尤为明显.
作者:李会芝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的:为了解革兰氏阴性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变迁.方法:从呼吸病区分离的940株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环丙沙星耐药性监测,分两个阶段加以比较.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22.87%上升到37.97%(P<0.05),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由17.48%上升到45.45%(P<0.01).结论: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增多的原因可能与较多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有关.
作者:高堂玲;刘洪;李惠华 刊期: 2001年第14期
长期沿用的盐水递质配血法,不能检出不配合的不完全抗体.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对每例配血者均应增加不完全抗体的检测.原来采用的抗人球蛋白法(coombs)试验、蛋白酶法等因试剂来源困难,操作繁锁费时等原因未能普及.采用手工凝聚胺试验(Mannual Polybrenetest MPT)测定不完全抗体,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1]等优点,但成本较高.赵进生、旷睫萍介绍的不完全抗体快速促凝剂免去了凝聚胺,选择了易购的硫酸鱼精蛋白和右旋糖酐为主要原料组成的促凝剂和枸橼酸钠作中和剂代替凝聚胺试验.笔者参考有关资料对有关试剂作进一步简化,试用结果满意,特作介绍.
作者:张艳丽;韩蔚伟;梁云 刊期: 2001年第14期
2000年1~12月,我院细菌室从临床前列腺患者的标本中共检测出78例感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 刊期: 2001年第14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黑线姬鼠、褐家鼠、田鼠.实际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螨是传播本病的媒介昆虫,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人体有普遍易感性,病后可获免疫力,由于此病发病较急,易误诊,因此对于检验者能否正确检测和分析结果以指导临床尤为重要.
作者:巩正福;田红娟;杜洪良;张敏 刊期: 2001年第14期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用于反映胎盘功能状况已为人们所接受.笔者对到本院做孕期体检的中晚孕妇女行血清ALP检测和宫颈分泌物培养解脲脲原体(Uu),以探讨血清ALP水平是否与Uu感染有关.
作者:洪伍华 刊期: 2001年第14期
腰腿疼痛,以腰椎间盘突出占大部分,采用骶管注射激素等药物治疗已有半个世纪,国内近年来也有介绍[1].随着解剖学、药理学及临床研究的深入,激素、维生素和局麻药也在不断地发展,使得骶管注射药物治疗腰腿疼痛有新的成就,笔者就新的进展简介如下.
作者:张晓虎;张建宁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紫金锭,又名玉枢丹,其方源于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由山慈姑、红大戟、五倍子、千金子霜、朱砂、雄黄、麝香组成,具有辟秽解毒、化痰开窍、消肿止痛之功效.本品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主治由湿温时邪引起的神昏瞀闷、呕吐泻泄及小儿痰涎惊风;外用治疗痈疽疔疮、肿核内毒等证.近年的临床应用发现,它在急、慢性疾病的治疗上还有不少新用途.
作者:王朝荣;曹景梅 刊期: 2001年第14期
五加皮与香加皮,在药典中虽然是分开收载的,但是近笔者向某药材站采购五加皮,供应的却是香加皮,在某些医院也常出现二者互相代用或混用的情况.为了用药安全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特将两者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作者:陈强 刊期: 2001年第14期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出血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多数学者认为ITP与免疫有关.在血小板表面附有相关IgG,认为是病理性免疫反应所产生的特异性血小板抗体.脾脏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同时又是破坏致敏的血小板器官.由于以上机理,目前在ITP的治疗上仍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疗法,中医药治疗及必要时做脾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李恒怀;李霞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目前降脂药物基本分成三代,第一代以安妥明为代表药物,还包括烟酸肌醇酯、脉通胶囊等;第二代包括吉非贝齐(又名诺衡、洁脂)和他汀类(洛伐他汀)降血脂药物;第三代降脂药物包括非诺贝特(又名利平脂)和普罗布考(丙丁酚).近年来,发现一些非降脂药物对高脂血症有着良好的疗效,笔者综述如下.
作者:卢明;黄荣海 刊期: 2001年第14期
静脉尿路造影(IVU),不但显示尿路器质性改变,而且可以观察肾脏排泄功能的变化,因其简便易行,诊断价值高,仍为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造影方法.
作者:陆如军;程亮 刊期: 2001年第14期
近年来,肿瘤的化学治疗发展迅速,化疗药物层出不穷,人们注重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等在肿瘤治疗中作用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天然中草药及其有效提取成分,β-榄香烯是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抗癌药物之一,是从天然中草药温莪术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二类新药;由于其低毒、高效和抗癌谱广等诸多优点,预示着β-榄香烯在临床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石灵春;汪波;张维彬 刊期: 2001年第14期
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当然也适合中医英译.毫无疑问,应当把A译成A,而不能译成B.
作者:徐象才 刊期: 200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