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完全缓解23例,基本缓解17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可靠.
作者:罗卫东;李力;杨歌明;陶新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型辨治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疹患者141例,分5型辨证论治,辅以局部外治.结果:治愈52例,好转7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7.2%(95%CI=81.7%~92.6%).结论:中医分型辨治湿疹疗效肯定.
作者:李德龙;耿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糖耐量低减门诊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指导,治疗组加用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观察1年.了解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静脉血浆胰岛素(FINS)、糖尿病患病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2hPG、HbA1c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下降.结论:引起糖尿病气阴两虚的病因在糖耐量低减阶段可能就已经存在;益气滋阴中药可以干预糖耐量低减,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新型的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在治疗慢性病患者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汪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缓急止痛汤分型辨治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缓急止痛汤加味(处方:当归、枳实、厚朴、陈皮、玄胡、白芍)治疗.结果:治愈19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95.0%CI=85.8%~98.9%).结论:缓急止痛汤分型辨治小儿功能性腹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廷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麻仁润肠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中药加味麻仁润肠丸.对照组4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西沙比利、二甲基硅油.2组疗程均为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经统计学处理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味麻仁润肠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富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8周为1疗程.结果: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疏肝清热、降气和胃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疗效.
作者:朱亚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降脂益肝丸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降脂益肝丸治疗组(62例)和中成药东宝肝泰片(58例)及西药熊去氧胆酸片对照组(55例),并同时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空腹血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3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降脂益肝丸有明显的降低TCH、TG、ALT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冀慧鹏;裴宏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患者150例,并设四季润喉片治疗10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92例,有效4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40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为6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u=6.0723,P<0.01).结果: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毅;田广永;李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并设应用西药保留灌肠加超短波理疗3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3.3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西药灌肠.
作者:郑志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新生脉汤.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89%(95%CI=73.7%~96.9%);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95%CI=50.0%~83.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2285,P=0.0263).在改善SV、EF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脉汤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其收益为OR=0.28(95%CI=0.08~0.99),NNT=5(95%CI=2.54~112.36).
作者:邢小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扎术后附睾郁积症疗效.方法:在口服西药醋酸棉酚基础上配合局部浸润注射及理疗,同时辨证用中药水煎内服、坐浴治疗4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44例对照观察,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35例,有效9例,治愈率为79.5%;对照组中治愈15例,有效29例,治愈率为34.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吕玉才;邵欣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学习前辈经验,运用古方辨治疑难杂证,效果显著.摘录2则,报道如下.
作者:刘昌海;张家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淋证范畴,清利湿热、通淋排石为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方法.我区已故老中医曹晏如临床擅长用附子、干姜,他认为泌尿系结石病并非皆属中医淋病,不能通用清热利尿的方法,有很多病例属于肾虚腰痛范畴.多年来,笔者遵先师之法,应用温肾利水法,治疗泌尿系结石,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举验案2则.
作者:邵家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张某,女,22岁.因咳嗽、咯黄痰、伴无力2天,于2004年3月7日上午10时来我院急症内科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未服任何药物.既往体健,有青霉素过敏史,曾使用青霉素后出现全身荨麻疹,经抗过敏治疗后好转.入院后查体:
作者:邵瑞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不寐王某某,女,57岁,1998年6月12日初诊.患失眠症近20年.曾经多方诊治,服安神、养心、补血、滋阴及西药镇静剂,始终疗效不佳.现每晚2~3点方能入睡,晨4~5点即醒.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目眶发黑,精神萎靡,语声低微,舌质淡紫、苔润,脉沉微.询及病因,乃因20年前家事纠纷而起.证属肝郁气滞,瘀血内阻,心神失养.治以活血行气,养心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12 g,红花、当归各9 g,川芎、枳壳各6 g,丹参、酸枣仁各20 g,生地、牛膝各10 g,柴胡、琥珀各3 g,桔梗、甘草各5 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精神渐爽,不寐稍减.继服5剂,睡眠时间已增至5~6 h,精神气色大有好转.原方加黄芪20 g,生地易熟地20 g,继服10剂,基本恢复正常.半年后随访,偶有复发,翌日服原方即愈.
作者:肖明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生脉饮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效.右归饮出自<景岳全书>,可补益肝肾,温阳填精.笔者在临床中将二方合用,治愈严重贫血1例,兹介绍如下.
作者:郝素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薛某,男,12岁,1999年5月20日初诊.自幼患有夜间遗尿,每日1次或数次,伴有夜游,醒后对自己所做之事一概不知,经多方治疗无效.刻诊观其面黄肌瘦,身材矮小,发育不良,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尺无力.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膀胱失约,肾气不固,神不守舍.治以益气健脾,温肾固涩.予金匮肾气汤加味.药用:附子(先煎)、肉桂、丹皮、泽泻各10 g,生地、山萸肉、山药、杜仲、党参、白术、黄芪、桑螵蛸各12 g,茯苓、益智仁各15 g.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作者: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较常见的腰痛病之一.自2002年2月至2003年11月,笔者运用针刺加拔罐治疗本病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丽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复安内关注射法减轻胆囊手术牵拉反应,初步探讨其不同方法胆囊手术牵拉反应的差异.方法:45例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胃复安内关注射;B组术中辅助杜氟合剂;C组术中不用辅助药.结果:A组减轻胆囊手术牵拉反应效果明显优于B、C两组.结论:内关注射法可作为减轻胆囊手术牵拉反应的方法之一.
作者:漆涛;唐再容;张华梅;龙敏;金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采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56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作者:许树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以养血柔肝、熄风通络法治疗经前偏头痛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穆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8年5月到2003年11月,笔者对肛门直肠病术后出血患者采用云南白药加西药留灌肠法治疗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安神增智颗粒剂对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造模,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设安神增智大、小剂量组、甜梦液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跳台试验、电迷路试验,均经口给药.观察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及小鼠跳上平台的潜伏期,小鼠正确反应次数.结果:安神增智颗粒剂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造成的记忆获得障碍小鼠,能使小鼠的跳下平台潜伏期明显缩短,3 min内错误反应次数减少(跳台试验).每天的正确反应次数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电迷路法).安神增智颗粒剂对40%医用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小鼠,使其跳下平台潜伏期明显缩短,3 min内错误反应次数减少.安神增智颗粒剂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结论:安神增智颗粒剂对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记忆再现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减少健忘.
作者:孙天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中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高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长时间(112 d)造高黏滞血症兔模型,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和活血化瘀3个治疗组,观察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3类活血组方的干预作用.结果:(1)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血栓素B2(TXB2)和内皮素浓度显著升高,而6-酮-前列腺素F1α浓度显著降低.(2)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显著降低高黏滞血症模型血浆TXB2水平.(3)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及活血化瘀组方对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6-keto-PGF1α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4)益气活血及单纯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显著降低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内皮素水平.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徐宗佩;张伯礼;高秀梅;内龙道;史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引起的多种病证.后世医家将该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将近几年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洪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祖国医学对其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扶正祛邪通窍的独特理论.笔者依据这一理论在玉屏风散基础上配制了辛苍合剂,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崔宁;马薛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药和中医一样是祖国的瑰宝,它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有的学者把中医中药誉为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四大发明齐同的第五大发明.我看这并不为过,我同意这个观点.
作者:王世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对于慢性咳喘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等)的治疗历史悠久,具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就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咳喘病的现代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济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医药在糖尿病的诊治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年来,中医学者从多个方面研究中医辨证的规范化指标,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亚华;刘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泻下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泻下药性多峻猛,用之不当可导致不良后果.<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均记载了泻下法,且为临床广泛使用.在此,对两者的不同略作讨论,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王巧萍;黄学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原明忠老师是全国第一、二批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0余载,擅长治疗中医内、妇科疾病.笔者有幸跟随原老门诊,观其治病颇具特色,受益匪浅.现举治验3则,介绍如下.
作者:王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印会河教授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印老治学严谨,临证善抓主症,疗效卓著,尤其对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在60余年的教学、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整理笔者随师学习时所录验案4则,介绍于下.
作者:韩仲成;韩文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对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我国以草酸盐结石为常见.家父韩如章为江苏省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诊治本病有丰富经验.笔者随家父侍诊多年,现将其对本病的认识总结如下.
作者:韩品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外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香花汤闻吸热敷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结果:急性者痊愈21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慢性者痊愈3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2%.结论:闻吸疗法局部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熏洗疗法治疗腕部交感反射性萎缩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复方熏洗治疗腕部交感反射性萎缩82例,每日1剂,水煎熏洗2~3次,共3~15天.结果:显效73例,有效9例,全部有效.结论:外治熏洗为治疗腕部交感反射性萎缩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伟;厉东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熏洗、体疗、针灸治疗.对照组除不用中药熏洗外其它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建虎;崔小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寒饮蕴肺证的证候特点.方法:从临床调查入手,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DME),对寒饮蕴肺证的症状进行概率统计.结果:该证的辨证要点为:咳喘气逆、胸闷憋喘、咳痰清稀或泡沫痰、畏寒肢冷、舌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或弦紧,或兼痰多、喉中痰鸣.结论:与文献总结的寒饮蕴肺证的辨证要点基本符合.
作者:王洪武;孙广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以理论精辟、辨证简明、方药严谨、用药独到而深受后世医家称道.本文结合临床就<女科>对血崩的辨证用药特点浅析如下.
作者:孔祥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