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7156
  • 国内刊号:14-111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2002-2005年“山西省一级期刊”
  • 中医学
山西中医杂志   2006年6期文献
  • 辨证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分期辨证用药,观察近期、远期疗效.结果:近期30例中,显效19例,有效11例,显效率为63.3%,全部有效;随访半年至2年,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辨证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潘晓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痛经灵汤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

    目的:观察痛经灵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以痛经灵汤治疗,对照组24例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中治愈2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0.83%.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痛经灵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

    作者:王燕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69例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LUFS69例.结果: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9%.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LUFS疗效可靠.

    作者:王汉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辨证分5型论治肠易激综合征45例,并设普瑞博思或吗丁啉治疗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7天1疗程,连用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分型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疗程较短.

    作者:刘水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活脉胶囊合愈冰散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62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62例,均予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立,下地活动时打弹力绷带等一般治疗,同时内服活脉胶囊并外用愈冰散,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结果:治愈54例(占87.1%);好转5例(占8.1%);无效3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内服活脉胶囊配合外用愈冰散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学军;宋昀钦;白彩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门诊患者30例.结果:30例中治愈15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服药少10剂,多30剂.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获良效.

    作者:陈德荣;陈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凉血消银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凉血消银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服用凉血消银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复方青黛胶囊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及基本痊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复发率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凉血消银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史雅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生脉注射液合阿托莫兰治疗药物性肝损害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生脉注射液及阿托莫兰治疗,对照组40例予阿托莫兰及维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药物都有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肝细胞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改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作者:陈惠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茵栀黄注射液5~10 mL加入10%葡萄糖液20~40 mL,每日1次,连用3~5日,观察间接胆红素下降程度.结果:治疗组间接胆红素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9.78,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于岚;岳素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急性附睾炎病例在临床有所增加,特别是因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失治或治疗不及时合并附睾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单侧附睾肿大疼痛,阴囊表面皮肤充血水肿.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笔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合用抗生素治疗该病47例,并与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陆明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糠尿病眼底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眼底病的疗效.方法:在西药降糖治疗基础上,服用渴盲消汤,疗程30天.结果:30例48眼中,显效27眼,有效14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为85.42%.结论:在常规降糖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眼底病变.

    作者:田剑锋;王日权;魏丹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通络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冠心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冠心通络汤,观察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因通用法治疗脑外伤后顽固性尿失禁1例

    陈某,女,35岁,2004年6月8日初诊.脑外伤后致尿失禁迁延不愈15年.患者于1989年5月因车祸致头部外伤.伤后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3天,在当地医院诊治,诊为脑挫裂伤,住院治疗1月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自觉间断性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良,特别是一有尿意,便尿急窘迫,难以控制.

    作者:闫登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治验1例

    石某,女,8岁,2005年3月15日初诊.患者于40天前出现躯干及下肢皮肤片状皮下出血或瘀点,经北京某医院检查,诊为过敏性紫癜,给予口服维生素C片、钙片、芦丁片等,治疗效果不佳.刻诊:皮下出血斑点呈红色,压之不褪色,低热,纳差,乏力,舌淡红、苔少,脉细弱.证属风热之邪伤络发为斑疹,日久致气血两虚.治以凉血祛风,健脾益气.

    作者:赵建民;高亚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四逆散新用

    近年来,笔者采用四逆散治疗一些病证,均获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介绍如下.1 呕吐李某,女,14岁,1993年6月3日初诊.

    作者:姜雅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尿道综合征治验举隅

    胡某,女,49岁,2004年9月20日初诊.尿频、尿急、尿痛2年余,时轻时重.常伴有尿道口及阴道口不适感.查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均未见异常,查支原体、衣原体阴性,诊断为尿道综合征.长期服用抗生素及地西泮、谷维素、呋喃妥因等疗效不佳.刻诊:尿频、尿急,时有尿痛,大便可,失眠多梦,气短乏力,自觉尿道口不适.舌体胖大、质淡、薄白苔,脉沉细.查其尿道口黏膜轻度水肿,外阴红.诊为淋证,劳淋,辨证属脾肾两虚型.

    作者:韩远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床用药法则新解

    中医理、法、方、药的统一,是前人经过千百年的大量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一直为指导临床用药的法则.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在某些情况下,似可不必单纯追求理、法、方、药的统一,而可以采用经药理研究证明对某些疾病针对性较强的药物.

    作者:张子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温胆汤治验3则

    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茯苓、枳实、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之功效.主治痰热上扰,胆胃不和引起的虚烦不眠、口苦、心烦、痰多、呕吐等症.近年来,笔者运用该方加味治疗诸多病证,收效颇佳,兹举例如下.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刀配合中药热敷与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中药热敷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97例,予针刀松解配合中药热敷和运动疗法.结果:治疗后5个月~4年随访95例,优76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5.8%(95%CI=89.1%~98.8%).结论:针刀配合中药热敷和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疗效确切.

    作者:秦立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阵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组(推拿配合耳穴贴压组)、针刺组、药物组.结果: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90%、6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效果佳.

    作者:刘元平;姜义飞;崔素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

    目的:观察针灸加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分期辨证治疗配合针灸、红外线照射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疗程10~35天.结果:治愈28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病程缩短.

    作者:王玉珍;王英姿;何学军;赵智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味独胜膏治疗冻疮

    自2002年至2005年的大暑节时,我科采用古方独胜膏加味治疗冻疮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中,男6例,女36例;年龄13~73岁;病程短1年,长10余年.

    作者:胡建农;肖经芮;陈伟炳;戴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解郁振雄汤治疗肝郁肾虚型阳痿

    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笔者采用疏肝补肾法治疗肝郁肾虚型阳痿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申宝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厌食干预合剂对脾虚幼年小鼠血清锌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厌食干预合剂治疗脾虚型厌食小鼠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幼龄昆明种小鼠用经典的大黄液灌胃建立脾虚型厌食动物模型,予厌食干预合剂治疗,观察其对宏观指标(饮食、体重、活动、毛发等)和微观指标血清锌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的饮食和体重明显减少,血清锌含量明显降低;与脾虚自然恢复组相比,厌食干预合剂明显改善厌食症小鼠的饮食和体重,提高了脾虚小鼠血清锌含量(P<0.05).结论:厌食干预合剂可治疗脾虚型厌食症,提高小鼠血清锌的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支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防风通圣丸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丸降血脂作用.方法:以高脂食喂养大鼠造大鼠高血脂模型,观察防风通圣丸2.0 g/kg、4.0 g/kg给予高血脂模型大鼠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影响.结果:防风通圣丸可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LDL-C)(P<0.05);明显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对甘油三酯含量(TG)未见明显影响.结论:防风通圣丸对高血脂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武玉鹏;冯玛莉;贾力莉;牛艳艳;李培毅;王世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黄芪(radix Astragali)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 mongholicus (Bge)Hsiao]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功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和托疮生肌.主要成分为黄芪皂甙、黄芪多糖、γ-氨基丁酸、微量元素(硒、锰、铁、钙等),为临床各科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之一.

    作者:暴宪斌;沈俊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灯盏细辛实验研究进展

    灯盏细辛又名灯盏花、东菊,盛产于云南,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中国药典>1977年版曾予以收载,其性寒、微苦、甘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功效,其有效成分为灯盏花总黄酮.现将其制剂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钱雅玉;麻金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辨证论治应执要求本

    中医诊病有病因、经络、脏腑、三焦、六经、卫气营血及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方法虽多,然临证思维当提纲执要.今阅诸贤医案,集众家之说,以为辨证执要,当宗下述4条原则.

    作者:秦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列腺炎的辨证施治体会

    前列腺炎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病程漫长,根治困难.临床上常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应用中药辨治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下面结合具体病例,谈一些临床体会.

    作者:刘化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张云鹏治疗脂肪肝的思路与临证经验

    张云鹏主任医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首届上海市名中医.他杏林耕耘40余年,先后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急症协作组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委员,香港中华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理事等职.

    作者:杨悦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朱进忠从肝论治疑难病经验举隅

    朱进忠主任医师是山西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确定的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带徒指导老师.

    作者:李庭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柴瑞霭治疗白塞氏综合征验案

    笔者跟随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柴瑞霭主任医师临床,获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白塞氏综合征验案2则,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鲜梅;宋瑞芬;柴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即宫外孕,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除手术治疗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正确的用药护理和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严密观察异位妊娠症状缓解情况,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妇产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肖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肝郁痰凝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点,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观察41例中医证型为肝郁痰凝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影像表现,对其病理学基础进行分析.结果:41例肝郁痰凝型乳腺癌中,乳腺类型以致密型及混合型居多(占78%).异常血管征及透环征出现频率较高(占80%以上).腋淋巴结转移出现频率偏低(占12%).结论:(1)肝郁痰凝型乳腺癌患者,乳腺密度多偏高,可能与较多发生在绝经期前有关.(2)肿瘤周围透亮环征象及异常血管征象出现频率较高,表明此型患者肿块周围脂肪代谢异常较为普遍及血管生长刺激因子分泌较多.(3)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所占比例较小,可能是由于此类患者多属于癌变早、中期,相对气血不足或脾肾虚弱等正虚表现不明显.

    作者:张昌政;禢翠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橘皮冲饮治疗呃逆

    呃逆主要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严重者持续不停.笔者采用橘皮冲饮料治疗呃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杜霞;于芳;王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试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及其发展

    分析了3种不同方式的中西医结合:在基础理论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很难行通;西医诊断后中西医联合治疗是在临床治疗上的结合,得到广泛发展,出现不同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有前途的是以药物为媒介进行中西结合,把治疗药物当成是研究辨证论治的手段与联系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桥梁,中药剂型的发展为这种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各种剂型中成药的开发与应用应被纳入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引导中成药的正确使用,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

    作者:孙世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本草新编》与《本草蒙筌》渊源关系探讨

    从篇章结构和药物组成分析,认为署名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的底本,系当时流行较广的<本草蒙筌>一书.探讨二者的关系对于<本草新编>的校勘、整理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作者:贾颖;赵怀舟;沈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