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7156
  • 国内刊号:14-111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2002-2005年“山西省一级期刊”
  • 中医学
山西中医杂志   2008年7期文献
  • 左归葛根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12例V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予自拟左归葛根汤,对照组用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3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38%(95%CI=84.26%~98.60%);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3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78%(95% CI=66.69%~88.8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1.971 1,P=0.048 8),并可显著提高眩晕症状治疗积分.结论:左归葛根汤治疗肝肾阴虚型VBI性眩晕疗效优于西比灵,其收益为OR=0.33(95%CI=0.11~1.01);NNT=7(95%CI=3.7~333.3).

    作者:钟旭敏;杨晓文;林莹莹;林木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补肾疏肝法治疗肾虚肝郁型高催乳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肾虚肝郁型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补肾疏肝法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溴隐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降低PRL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升高E2的能力不及对照组(P﹤0.05),对FSH、LH、T和P激素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当,并可显著改善乳胀、烦躁易怒、腰膝酸痛、梦多等肾虚肝郁症状.结论:补肾疏肝法中医药疗法和单纯西药治疗对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疗效相近,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随机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六君子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吗丁啉、雷尼替丁.2组均服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95%CI=76.0%~97.2%);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95%CI=58.8%~8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33 3,P=0.040 0),有显著差异.结论:六君子汤加减治疗FD临床疗效优于吗丁啉、雷尼替丁,其收益为OR=0.33(但95%CI跨过1),NNT=7(95%CI=3.24~116.88).

    作者:陈润权;张钦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芎芷石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偏头痛42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芎芷石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偏头痛42例,并与西药治疗3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42例,痊愈18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39例,痊愈8例,好转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药活血清肝通络治疗偏头痛疗效较满意.

    作者:梁晋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清热化瘀通癃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通癃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清热化瘀通癃胶囊,对照组予前列康片.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明显降低IPSS评分,增加大尿流量,减少残余尿量,减小前列腺体积(P<0.001,P<0.05).结论:清热化瘀通癃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优于前列康.

    作者:刘雪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平胃汤治疗慢性胃炎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口服平胃汤,对照组58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后观察2个月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7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对嗳气、纳呆、腹胀、吞酸等症状有明显疗效.结论:平胃汤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林江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益元通闭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

    目的:探求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方法.方法:采用益元通闭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30例,并以西药内美通治疗30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卵泡及免疫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卵泡直径、数量增加,抗子宫内膜抗体、肿瘤坏死因子-a及白介素-6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元通闭汤可明显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提高受孕率.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醒脾开胃方治疗儿童厌食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脾开胃方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儿童厌食症患者以醒脾开胃方为基本方分型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0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醒脾开胃方对儿童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注射液、西洛他唑、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踝/肱动脉压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王爱军;朱红林;王卫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将12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32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临床控制14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经济、简便.

    作者:温红伟;李松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48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48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8.6%、53.6%,经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较单纯西药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刘训峰;陈玉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西药降糖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消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共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中临床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94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并设常规西药治疗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占40.0%),有效31例(占51.7%),无效5例(占8.3%),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6例(占15.0%),有效20例(占50.0%),无效14例(占35.0%),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张树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固本平喘膏联合普米克治疗儿童哮喘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固本平喘膏口服联合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14岁的哮喘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以固本平喘膏口服联合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对照组43例单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两组均治疗1年,观察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3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临床控制15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07%,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1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比较,治疗组患儿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EOS检测结果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固本平喘膏口服联合普米克吸入治疗儿童哮喘较单独普米克吸入效果更好.

    作者:华美英;王际国;沈红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天痳钩藤饮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脂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陈小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习惯性流产验案3则

    习惯性流产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是指自然流产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属于祖国医学滑胎的范畴.笔者辨证治疗习惯性流产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顺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鼻鼽临床辨治体会

    鼻鼽是指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等为主要特征的鼻部疾病,它包含了与西医学的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观中医药耳鼻喉科教材和权威著作对鼻鼽辨证的阐述都离不了肺、脾、肾三脏.但根据10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鼻鼽的脏腑辨证着重在肺和脾.

    作者:牟元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病验案举隅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乳腺增生病属于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病变.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忿怒伤肝,情志抑郁,疏泄失职,肝郁气滞,气滞血凝,结聚成块,形成乳核;思虑伤脾,或肝郁横逆伤脾,肝脾两伤,运纳失职,生湿生痰,痰湿互结,阻于乳络,便形成癖核.

    作者:翟瑞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致过敏1例

    陈某,女,44岁,2007年5月12日初诊.患者于2日前拔火罐时不慎被烧伤臀部,自备消毒纱布包扎.既往无过敏史.查体:一般状况好,右侧大腿上方可见纱布覆盖,淡血性渗出,局部黏连.

    作者:高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外用鸦胆子过敏1例

    刘某,男,2岁,2007年4月31日初诊.手背患扁平疣1年多.于当日外用鸦胆子治疗,将鸦胆子去皮取仁捣醉用75%酒精调成糊状涂患处,约15min,患者感到手心、手背瘙氧红肿,继而出现颜面红肿、口唇麻木发绀、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立即补送医院.

    作者:柴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牵引推拿加小圆枕治疗颈性眩晕286例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加小圆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推拿加小圆枕治疗颈性眩晕286例,1疗程15天,用1~2个疗程.结果:优237例,良29例,好转20例,全部有效.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

    作者:韩张杰;朱建明;吉泽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同时中药水煎局部熏洗治疗48例.结果:1个疗程治愈22例,好转26例,全部有效.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推拿综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较好,方法简便.

    作者:贾小祥;徐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加味逍遥散治疗经前乳房胀痛

    经前乳房胀痛是以每值经期或经前乳房胀痛为特点的一种疾病.自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69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继明;杨耀峰;张延玲;党润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清心汤加味治疗四肢挤压伤

    2003年5月至2007年7月,笔者采用<证治准绳*疡医>所载清心汤加味治疗四肢挤压伤6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焦宗乾;楚晓笋;苗金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梅核气从胃论治临床观察

    笔者从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辨证论治方法对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梅核气患者93例从胃论治,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惺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赵显芳;郑冬梅;宋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嗅三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嗅三针干预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且用嗅三针进行治疗;同时,测定大脑皮层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模型组大脑皮层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嗅三针治疗后,大脑皮层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嗅三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引发的病理损伤过程具有确切的干预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牛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解毒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解毒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热量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T2大鼠模型.用解毒中药复方按10 mL*kg-1*kg-1灌胃,并与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及正常组作对照.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第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及血脂.结果:解毒中药复方能显著降低T2大鼠F及血脂.结论:解毒中药复方具有调节T2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

    作者:廖文生;李卫青;陈世伟;杨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优选非粘栓的提取工艺

    目的:用正交设计法对非粘栓药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以浸膏得率、柚皮苷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实验选择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对水提取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结果:8倍量的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不用浸泡,柚皮苷提取率高.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作者:连丽娟;张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人口逐渐老龄化,21世纪将成为老龄化社会.如今,老年痴呆已是众所周知的危害人类健康、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经济等带来严重影响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痴呆也称老年期痴呆,包括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和其他原因痴呆,其中以老年性痴呆所占比例较高,我国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在 50% 以上,估计全国现有患者600万~800万左右[1].

    作者:武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研究冠心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与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对本病中医辨证客观化进行了研究,取得诸多进展.本文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化作一探讨.

    作者:顼志兵;顼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白塞氏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近6年来,中医治疗白塞氏病取得一定的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白塞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湿、热、毒、瘀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病位主要在肝、肾、脾.马武开[1]认为,湿热毒瘀互结是白塞氏病发病的病理基础,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作者:冯贤胤;杨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笔者从事呼吸病的临床研究多年,今就慢性支气管炎的辨治体会作一简要介绍,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蒋天佑;蒋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马云枝从肝辨治眩晕经验

    马云枝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学贯中西,经验丰富,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眩晕病,临证从肝辨治,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思想,用药灵活,每多获效.笔者有幸师从马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媛;封臻;马云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

    我院普通外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33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遵循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相结合的护理原则,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师剑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77例痔疮术后出血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笔者2001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77例痔疮术后出血患者,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平;朱正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