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7156
  • 国内刊号:14-111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2002-2005年“山西省一级期刊”
  • 中医学
山西中医杂志   2015年9期文献
  • 益气温经法治疗绝经后老年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法治疗绝经后老年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颈椎椎体退行性病变诊断标准的患者89例,服用益气温经通脉方并结合温灸针刺拔罐法治疗,10日为l疗程,连用6个疗程.结果:89例中,显效36例,有效4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4%.结论:该疗法可以明显改善绝经后老年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下颈椎不稳所引起的各种症状,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王亨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确诊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江汉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逐瘀利咽汤早期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及吞咽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组同时加服自拟逐瘀利咽汤.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配方常规西医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

    作者:卫坚;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理气止痛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1.7%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能较快缓解症状.

    作者:孙占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散结消肿汤联合司莫司汀治疗脑转移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散结消肿汤联合司莫司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我院就诊的脑转移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司莫司汀治疗,治疗组予散结消肿汤联合司莫司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影像学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生存质量好转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消肿汤联合司莫司汀治疗脑转移瘤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近期疗效.

    作者:吴进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消水散外敷联合胸腔灌注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水散外敷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30例采用消水散外敷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单纯组30例采用胸腔内灌注顺铂.比较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CD3+、CD4+、CD4 +/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C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CD3+、CD4+、CD4 +/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下降;2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 +/CD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水散外敷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够控制积液的生长,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霍志刚;李建设;马小莉;武纪生;魏玉芳;贾震宇;齐珊珊;王旭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寿胎丸加减联合黄体酮治疗胎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胎漏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治疗组用寿胎丸加减联合黄体酮,对照组单纯应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分娩结果.结果:治疗组完全治愈43例,基本治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完全治愈33例,基本治愈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3.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娩孕周(38士3)周,新生儿体重(3 500±100)g;对照组分娩孕周(37±3)周,新生儿体重(3000±100)g;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寿胎丸加减联合黄体酮治疗胎漏优势明显.

    作者:刘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痰热闭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解毒利肺汤联合抗生素(阿奇霉素)、支气管镜灌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抗生素、支气管镜灌洗等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利肺汤联合抗生素、支气管灌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痰热闭肺)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同时能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赵庆鹏;韩广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加减银翘散治疗皮肤病举隅

    加减银翘散系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出自《温病条辨》,属辛凉散热、凉血解毒方剂,由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竹叶、桔梗、甘草、细生地、大青叶、丹皮、元参等组成.《温病条辨》云:“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笔者受此启迪,临证中以该方为基础,随病随证加减,治疗急性点滴状银屑病、手足口病、水痘、麻疹型药疹等,收效满意,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赵燕;于学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痰气交阻型胃食管反流病1例

    胃食管反流病[1](GRED)临床上常见为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性病变,出现嗳气、饱胀、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烧心等症状,可伴有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症状重者可合并食道溃疡或狭窄.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组成,具有开郁行气、化痰散结之效,多用于治疗肝郁气结、痰气交阻之“梅核气”,笔者以此方治疗GRED疗效显著,举验案1例如下.

    作者:贾宁;李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武连仲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1例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阵挛和肌张力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累及颈部肌肉.国家级名老中医武连仲教授以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崔某,女,30岁,2014年1月12月初诊.左侧颈部肌群不自主抽动3月余.2013年10月突然出现左侧颈项不舒,左转不利,偶尔有抽动感,进行性加重,工作压力大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刻诊:患者颈项部向左扭转,伴颈项部疼痛,表情痛苦,面色黧黑,形体消瘦,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症状明显加重,休息时症状减轻.

    作者:王建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1例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耳聋,是指无明显原因瞬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耳聋.临床上以单侧发病多见,偶有两耳同时或先后受累者,一般在耳聋前先有高调的耳鸣,约半数病人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耳周围沉重、麻木感.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药物治疗包括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解小血栓的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必要时还可应用抗细菌、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但西药多有出血、加重病情等副作用,而中医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现介绍针灸治愈突发性耳聋1例如下.

    作者:陈璐;张根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脑默认模式网络研究针刺得气客观化的思路探讨

    针刺得气的描述主要强调医者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得气与否大多依靠医者经验把握,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便于针刺疗效机制的阐述和相关研究的开展.笔者提出“针刺得气的脑中枢效应与脑默认模式网络密切相关”的假说,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观察以内关穴为中心,本经配穴、同名经配穴、表里经配穴、非穴配穴等不同穴位配伍情况下,针刺得气后脑功能区的激活情况,分析针刺得气激活脑区和脑默认模式网络的关联、激活脑区和与腧穴疗效相关脑区的关联,探索针刺得气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针刺得气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为科学阐述针刺疗效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张贵锋;黄泳;曲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颅针透刺配合电针治疗壳核出血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颅针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壳核出血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壳核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子颅针透刺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60天.对两组患者治疗后30天、60天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60天评分均高于30天;且治疗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电针治疗壳核脑出血急性期,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疗效显著.

    作者:王建文;于灵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张凤武辨治泻痢经验

    张凤武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名中医.张老从医4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长期的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肠道疾病的经验.笔者有幸成为“张凤武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拜张老为师,现总结老师治疗泄泻和痢疾的辨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立平;白延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洪春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经验

    高洪春教授是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1994年为全国首批中医药学专家周次清教授的学术继承人,2013年被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山东省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高洪春教授从事中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基础理论扎实,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熟谙内科杂病的治疗,尤精于诊治心血管疾病.现将其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冬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赵尚华治疗乳腺病验案举隅

    赵尚华教授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40余载,博览医书,勤于钻研,对外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乳腺病、周围血管病、肿瘤疾病、皮肤病及许多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赵老认为,乳腺病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对疾病的定义和划分也不同,应该合理的利用现代的医学知识及先进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再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突出中医药特色,在临床上收效满意.现介绍赵老治疗乳腺病的典型验案如下.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萧汉玺脉诊特色介绍

    萧汉玺主任为我国著名名老中医,出身于六世中医世家,而萧氏素以脉诊闻名,著有《萧氏脉诀》传世.萧老认为,“脉法为施治之本,善诊者,首先求本,而脉为求本之法也.盖五脏六腑具其位,气血之循行,诸病必现于脉,或内伤,或外感,脉皆应之,识其脉而知其病,内伤外感概不昆昆杂,细心推求之,不致误病也.”笔者曾有幸随萧老临证,深感萧老脉诊之精深,兹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苏娟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回神颗粒对老年痴呆模型小鼠PI3K/Akt通路激活的影响

    目的:观察回神颗粒对老年痴呆模型小鼠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老年痴呆模型APPswe/PS1 △E9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和回神颗粒组;同背景同月龄的C57B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组和正常加药组,回神颗粒组和正常加药组灌服回神颗粒3个月,通过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Akt、phospho-Akt(p-Akt)、CREB、phospho-CREB(P-CREB)、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p-Akt、p-CREB、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Bax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回神颗粒组小鼠的p-Akt、p-CREB、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Bax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回神颗粒改善APPswe/PSI △E9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起作用的.

    作者:张玉岭;陈宝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炮附子配伍芍药对阳虚模型大鼠血清LDH、CK的影响

    目的:研究炮附子配伍芍药对阳虚模型大鼠血清LDH及CK作用的影响,旨在研究“相制相成”配伍药对——芍药对炮附子的减毒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阳虚模型组(B组),附子给药组(C组),附子芍药给药组(D组),每组10只.观察炮附子及芍药配伍后对阳虚模型大鼠体重、心脏指数、血清LDH及CK的影响.结果:附子对阳虚模型大鼠的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小,芍药与附子配伍后对阳虚模型大鼠的减毒作用并不显著.结论:对附子芍药减毒配伍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冯玉华;李静;闫润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宁糖浆中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制定咳宁糖浆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咳宁糖浆中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连续重复测定6次.柚皮苷平均回收率102.22%,RSD为2%;新橙皮苷平均回收率98.17%,RSD为0.98%.结论:HPLC方法测定咳宁糖浆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简便、准确,可控制咳宁糖浆的质量.

    作者:顾永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调经1号治疗肾虚痰阻型PCOS月经后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调经1号治疗PCOS月经后期(肾虚痰阻型)的调经疗效、证候疗效、症状疗效.方法:纳入PCOS月经后期(肾虚痰阻型)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经1号方)36例,对照组(达英-35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调经疗效、证候疗效及中医症状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疗后比较,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月经周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MI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月经经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间及治疗组组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妊娠6例,对照组无自然怀孕者,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经1号可改善患者月经周期、经量、BMI及肾虚痰阻证候,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王洁;黄金珠;蒲丽萍;赵俊峰;赵正滢;夏宛廷;曾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肾康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肾康颗粒治疗瘀血阻滞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RF前3期诊断标准且辨证为瘀血阻滞型病例6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肾康颗粒+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eptin、肾功能、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等指标.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及60例CRF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水平为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35.4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60例CRF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血清Lepti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血清Leptin水平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Leptin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Scr、BUN水平治疗前后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Ccr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瘀血阻滞型CRF患者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肾康颗粒具有降低血清Leptin水平、改善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作者:许阿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研究进展

    综述近5年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认为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和保护胃黏膜.但针灸对于各种途径的调控作用的靶点、时机及效应转归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熊先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肺癌目前治疗多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有限,且抗瘤药物的诸多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会严重影响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中医药具有较好的抑制放疗及化疗的毒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效果,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素娟;李孝波;王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评析

    肺气虚证是各种肺系疾病的常见证型,肺气虚证动物模型是肺系疾病实验研究中的重要证候动物模型.在造模原理上,证候动物模型符合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肺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原理、方法和评价标准的探讨,有利于各种肺系疾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杜全宇;王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情志与肿瘤的相关性探讨

    社会及工作压力的增大给人们带来的情志影响越来越大,情志大过或不及都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促使肿瘤发生.通过疏导情志及配合中药治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情志可致瘤,情志亦可治瘤,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提示临床中应增强人们对情志调摄的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作者:韩得婷;宋鲁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教材中医、西医疾病病名对比分析

    通过对3套教材中、西医病因病名、症状病名的统计,结合近10年来相关文献分析,认为中医学中疾病病名普遍缺乏病因指向性,在疾病命名科学性上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作者:边运达;王海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张代钊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用药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张代钊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用药经验及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张教授中日友好医院门诊653张处方,总结处方中药味、药性使用原则及规律.结果:治疗中晚期肿瘤重视健脾和胃,健脾与补肾药物的使用比例约5:1,补肾以补肝肾为主,同时辅以凉补气血、活血化瘀药.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重点是防治放化疗副作用,其治则为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凉补气血、健脾和胃及滋补肝肾,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等为主来扶正培本,以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作者:秦慧清;王会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