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利咽茶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方法:确诊的249例儿童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1例常规使用罗红霉素、异丙嗪、复方甘草片;治疗组128例辨证应用利咽茶;每个疗程7天,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63%,总有效率97.66%;对照组显效率57.02%,总有效率71.0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结论:利咽茶辨证治疗儿童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
作者:季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采用曲美布汀口服.疗程共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92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治愈6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较好.
作者:李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蛰虫丸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稳定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稳定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SCr、BUN比较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蛰虫丸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王君;王贺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确诊患者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单独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且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药物副作用的轻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70例(58.3%),有效3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38例(31.7%),有效33例,无效49例,总有效率59.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以肝肾阴虚型及痰浊内蕴型疗效较好.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能够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更好的维持血压稳定.
作者:吴进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气虚血瘀型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疗程10天.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10天后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0天后PaO2 、PaCO2、Sa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10天后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0天血浆D-D均降低(P<0.05),APTT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能够缓解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高凝状态,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
作者:齐容;董娟娟;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中胃溃疡42例,十二指肠溃疡59例,复合型溃疡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铝锾加混悬液口服.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加味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对照组52例,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69%;治疗组56例,治愈21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两组疗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4.426,P<0.05).结论: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更好的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
作者:宋宏宾;刘华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热消症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清热消症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15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以湿热瘀结型和气滞血瘀型优于寒湿疑结型.结论:中药口服配合耳穴贴压及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疗效确切.
作者:刘庆敏;吴颜昆;卢欣;韩延冰;李艳;张少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汤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汤;对照组仅给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对照组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自拟参芪汤联合化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郑羽;陈坚;陈宪典;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行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5例行单纯聚乙烯醇眼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STT)、泪膜破裂时间(BUI)及角膜荧光染色素评分(FL)的变化.结果: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6.67%,并能显著增加泪液分泌量(P<0.05),延长泪膜破裂时间(P<0.05),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疗效确切.
作者:于蒙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蔡柏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湛江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熟谙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治病求本,审证求因,处方灵活,遣药精妙.蔡师临证善用经方,对脾胃病、肝胆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均有很好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择蔡师治疗心悸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赵亮;李芳;黄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逆连声,短促频繁,不能自控的证候.多因感受寒凉、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舒、肝火犯胃,以及劳累太过、中气耗伤,致使气机逆乱,发为呃逆.若见于久病重症患者,表现为呃逆时作不休,属于胃气将绝的危象.临床可分为虚实两类,呃声有力者为实,无力者为虚.寒证畏冷喜暖,热证口渴便秘;食滞则腹满,嗳腐吞酸;肝郁则胁胀,脘闷纳呆;兼见畏寒肢冷,则为阳气虚衰之证.笔者运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肝郁胃热型呃逆1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廉彬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选取梁丘、足三里,针刺后接电针仪连续刺激;对照组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连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50例全部有效,对照组50例,总有效率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采用电针治疗起效快,疗效优于田七痛经胶囊.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手三阳输穴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手三阳输穴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45.0%、85.0%.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手三阳输穴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操作安全、无副作用、患者痛苦小、疗效较好的特点.
作者:全迎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万远铁教授系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武汉中医名师,从事临床工作40多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咳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作者:王非;李彬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该病起病缓,病程长,易引起股骨头塌陷,严重影响髋关节活动功能[1].目前不论中医、西医均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骨科疑难杂症.中医学没有股骨头坏死的病名,综合文献分析,多属于祖国医学之骨痹、骨蚀的范畴.
作者:郑世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风湿宁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闭阻)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采用牛Ⅱ型胶原结合人工气候箱对SD大鼠造模,造模完成后对其进行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28天,观察药物对大鼠关节容积、关节病理以及外周血中IL-1β、IFN-γ、IL-10、IL-4、IL-17a、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风湿宁胶囊可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闭阻)大鼠关节容积,显著减少滑膜组织中浸润的炎细胞及新生血管翳,明显调节外周血中炎性及抗炎因子的比例.结论:风温宁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闭阻)大鼠关节炎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了炎性及抗炎因子失衡的比例有关.
作者:张晓园;王永辉;李艳彦;柴智;周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感冒清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药莱菔子、地骨皮、槟榔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品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顾永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交泰丸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顽固性失眠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应用归脾汤联合交泰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定片配合谷维素、维生素B1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评分中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均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脾汤联合交泰丸治疗顽固性失眠有显著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脾肾气虚型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MHD且并发脾肾气虚型营养不良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Hb、Alb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脾肾气虚型症状积分以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中营养不良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BMI与TSF等测量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黄芪当归汤配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疗效较单纯常规治疗者满意,可有效缓解症状.
作者:安海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治疗糖尿病实热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糖尿病实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小承气汤,对照组加服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及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时间、排便性状、排便费力情况,随访1月后观察持续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时间间隔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承气汤治疗糖尿病实热便秘疗效较好.
作者:李娜;陈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柴胡消疹饮合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辨证分组为风寒束表证30例和风热犯表证30例,患者均通过口服中药治疗.结果:风寒束表证痊愈率46.67%,总有效率90.00%;风热犯表证痊愈率43.33%,总有效率86.67%.结论:柴胡消疹饮结合经方辨证论治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相当.
作者:孙美俊;张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型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就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盐酸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及硫酸锌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相比对照组优势明显.
作者:张万清;林少贞;陈传耀;孔羽;曹湘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穴位贴敷、小儿推拿、针刺疗法等中医外治法,一方面降低了西药的不良反应,解决了中药汤剂味道苦,煎煮时间长,小儿较难配合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改善患儿体质、整体调节、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等方面,显示了中医外治法的优势.
作者:李燕燕;姬乐;苏惠萍;邱宝强;裴伟芳;曾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糖尿病抑郁症的发病率是健康人群的2~3倍,51%的T2D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故郁证在T2DM的论治中不可忽视.从气郁为主、火郁为辅,痰、湿、食、血郁等角度阐述六郁相因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认为消渴与郁证同属气血津液病证,有共同的基本病机.
作者:祖义志;杨庆;陈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五体痹是邪气聚集于肢体经络所产生的一类疾病,根据感受邪气的季节和部位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和骨痹.五脏痹是淫邪之气久而未愈内舍于脏腑所产生的一类疾病,根据受累脏腑分为肺痹、脾痹、心痹、肝痹和肾痹.《内经》中所言:“五体皆合于五脏”,反映出五体与五脏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因此了解致痹之邪在五体与五脏中的传变规律对于痹证的预防、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冬阳;孙玉婷;汲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方药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小儿外感发热诊断标准的患儿分为两组各100例,均采用抗感染、抗病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药浴治疗,对照组加温水擦浴,观察两组退热效果及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降温疗效较好.
作者:候莉芬;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菊甘漱口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2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菊甘漱口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57例,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中痊愈32例,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6.816,P<0.01).治疗组中心脾积热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4种证型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菊甘漱口液对心脾积热证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效果优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作者:朱晓茹;臧晓霞;刘冰;吉保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重度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重度肛门瘙痒症的患者60例采用亚甲蓝局部封闭,并自拟祛风止痒汤、化湿止瘁汤熏洗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53例,好转7例,治愈率88.3%,全部有效.结论:中药熏洗配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重度肛门瘙瘁症疗效确切.
作者:王宝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护理.结果:治疗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中医综合护理在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残程度方面疗效优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有明显效果.
作者:孟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缓解肛周疾病手术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疗效.方法:将200例在局部麻下行肛周疾病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加空白对照试验,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给予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征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上升,观察组患者呈现下降趋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的疼痛感及心理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可有效缓解肛周疾病手术时患者的疼痛感及心理焦虑程度.
作者:李彩兰;赵若华;危椠罡;任新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大学生生活方式与阳虚体质的关系.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阳虚质大学生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阳虚大学生睡眠质量差,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偏少,精神压力比较大;不同性别阳虚质大学生在吸烟支数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结论:依据阳虚质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提出建议:从大学生中医体质出发,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自己的不良生活行为.
作者:刘雪凯;张国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湿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效果往往不佳.中医药在湿疹治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张仲景《伤寒论》所载方剂,组方严谨,配伍精妙,药专力宏,被后世誉为“方书始祖”.其中7张经方临床常用治疗湿疹取得了一定成果.
作者:时秀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五苓散原载于《伤寒杂病论》,书中共有7条原文阐述本方的运用.具有利水化饮、通阳化气之功,是治疗水饮停聚、气化不利的主方,临床广泛应用于水饮内停的水肿、泄泻、呕吐、痰饮、小便不利、眩晕、水心病、心悸、黄疸、湿疹、水疝、汗证、黄褐斑等病证的治疗.然五苓散具有利水化饮与通阳布津的双重功能,在临床上可治疗泄泻与便秘、尿崩与癃闭、多汗与闭汗等多种表现相反的疾病,体现了经方双向调治的临床特点.现举验案予以辨析.
作者:周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