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合并症多死亡率高为其特点.一旦患者并发肺炎时对其生命威胁更大.往往在短时间内诱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而导致死亡.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COPD合并肺炎50例,本文就病原学及治疗等方面作了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常胜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福辛普利(蒙诺)、缬沙坦(代文)二者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心率、心胸比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36例CHF患者随机分配至两个组,分别接受福辛普利及缬沙坦,治疗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对比.两组心率减慢、心胸比率缩小,LVEF提高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福辛普利、缬沙坦使CHF患者心率减慢,心胸比率缩小,LVEF提高,疗效较好.
作者:王煜伦;何甲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以短程大剂量DXM治疗,并与同期内30例小剂量治疗者对照,两组间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相同,观察两者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副作用基本相同(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短程DXM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安全,疗效好.
作者:曹曦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探讨我地区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情况,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围产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将我科1995年1月~2000年11月收住的350例新生儿的患病情况作如下报告.
作者:阎爱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识别的严重程度不同的葡萄糖不耐受,但不排除葡萄糖不耐受在妊娠前已经存在的可能性[1].现将我们1995~2000年共收治的GDM 29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指导GDM患者的产前保健.
作者:周玉梅;郝逢渤;丁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艾立通(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r-tPA行溶栓治疗,其中3例病人采用血管成形术(PTA),并注入罂粟碱扩张狭窄血管.结果颈内动脉闭塞8例中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大脑中动脉闭塞14例中13例完全再通,部分再通1例.椎基底动脉闭塞4例中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治疗后10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欣;贺道华;王伟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老龄人口逐渐增加,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亦有增多趋势.由于老年人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其特点,临床症状大多不典型,病情演变迅速,易穿孔,并发症多.笔者近年来收治42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周广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苯那普利与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55±9岁),用苯那普利5mg~10ng,po,qd;卡维地洛组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54±10岁),以卡维地洛10 mg~20mg,po,Bid,2组疗程均为4wk.结果治疗4w中后,两组血压下降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苯那普利组的总有效率为91%,卡维地洛组为92%,两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苯那普利与卡维地洛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苯那普利与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均好,较安
作者:宋之哲;肖小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我院近年来住院病儿的死亡原因,以便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90年以来住院患儿死因做一统计,并作出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组病例来自我院儿科1990年至2003年3月的住院死亡病人共158例,其中男95例,女63例.
作者:梁瑞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4例外伤性肠破裂的病因、就诊时间、入院时的症状体征及术中发现的损伤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2例;切口裂开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3例;肠瘘1例;死亡2例,原因均为脓毒血症.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雏;林光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脑康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随机对照观察心脑康胶囊和硝苯吡啶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心脑康组用药后不仅心绞痛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能改善心电图表现,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3.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硝苯吡淀.
作者:白治国;白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研究发现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与中青年不尽相同,严重并发症多,预后差.
作者:杨春莲;黄运康;相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及人事制度的改革,聘用护士的使用已成必然.笔者就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蓝光疗法12 h间断照射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用光疗暖箱采用双光照射对随机分组的60例患儿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用12 h间断照射,对照组用24 h连续照射,自开始照射48h抽血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并观察护理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下降值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副作用少,易于护理.结论12 h间断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翠林;刘玉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医学科学人才辈出,而我们护理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适应现代的护理模式,并与国际护理标准接轨,我们应改变陈旧的观念,合理的使用护理人才资源,就怎样开发护理人才资源,我做了如下思考,供探讨:一医院应重视护理人员的教育与素质培养
作者:程美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老年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特点是病程长,心功能差,易反复发作,合并症多,病情复杂[1].通过近五年来我们对6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心衰的护理实践,总结出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合理氧疗,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等护理对策,有利促使疾病早日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肘部静脉穿刺常驻用于静脉采血,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管路的建立,以及休克、危重病人的紧急快速成输液、输血的穿刺等.
作者:陈丽娟;蒋亚玲;何桂凤;关梅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护理学是健康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是护理学的任务.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保健常识的需求越来越高,护士把教与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针对不同人群宣传自我保健和护理知识,指导人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护士的责任.护士作为一个健康教育者,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需应用护理程序.
作者:薛引弟;王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站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246例,其中未婚早孕者60例,占同期人工流产手术总数的41%.现将未婚早孕60例护理体会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背景60例患者中大年龄26岁,小年龄16岁;胎龄6~10周,正常性生活计划外妊娠49例(81.67%),非意愿妊娠11例(18.33%).
作者:史立荣;刘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诊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实施急诊护理科学管理、提高急救质量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护理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前沿,跟随急救科学的先进步伐,以促使急救护理管理向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华芳;李艳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导尿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发生男性导尿条插入受阻.如果处理措施不当,轻者给患者造成痛苦,重者可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严重临床并发症,以致酿成护理差错或事故,我们针对各种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尿道狭窄
作者:李双莲;宋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胸部肿瘤患者139例,由于加强围手术期咯痰的护理,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和法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的管理者,既要管好护理工作,又要协调好多种的人际关系,还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扮演好多种角色,方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护士长.十几年来,一直担任护士长的工作,其中的甘苦,深深了解.那么如何当好护士长呢?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作者:肖风华;梁静萍;李飞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各种围生期因素导致的脑损伤,常引起新生儿死亡或永久性脑损害.关于HIE影像学诊断是近十余年兴起,而经CT诊断尚无成熟的统一标准,患儿CT检查诊断时护理更是空白,而做CT时小儿哭闹乱动,影响CT效果使CT诊断质量更难控制.
作者:蔡成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术后的管道护理是本病的基本护理,我院从98年1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病人25例,均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前列腺摘除术,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端权;冯梅;谢孝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地方性斑疹伤寒亦称鼠型斑疹伤寒,是莫氏立克次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1996年3月~2003年4月所收治的病人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5例病人家中多有老鼠活动情况而无蚤虱寄生,其中男32例,女1 3例;15~20岁5例,20~40岁35例,40~50岁4例,>50岁1例;农民39例,工人2例,学生4例;全年散发,1~3月份5例,4~6月份8例,7~9月份1 3例,10~12月份1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天~18天,多在5天~7天.
作者:滕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儿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易反复发作、病因不明的疾病,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我们于1999年1月~2001年5月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粱香莲;王巧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并其他系统损害30例病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17例,女13例,年龄2~3岁7例,4~7岁15例,8~12岁8例;发病季节:全年散发,以冬春季多见;入院时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8~42℃.腮腺肿大27例,住院2~3天后出现肿大3例,头痛、喷射性呕吐16例,嗜睡2例,抽搐4例,持续性上腹部疼痛8例,腰背部疼痛2例,还出现不同组织器官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其中流腮性脑膜炎18例,流腮性胰腺炎6例,流腮性心肌炎2例,流腮性胆道感染4例.
作者:丰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多数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窒息缺氧而引起的脑部病变,轻者预后尚好,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即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HIE是新生儿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之一.本病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确诊,利用CT扫描,可对HIE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型,这样就有助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后遗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焦茹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骨巨细胞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我们收集了40例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1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9~46岁.发病部位下肢38例,上肢2例,骶骨1例.良性31例,占77.5%;恶性4例,占10%;复发3例,占7.5%;误诊者2例,占5%.
作者:韩志英;齐贵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肺隔离症的CT特征及其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尽量减少误诊,为临床术前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或提示诊断.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3例,认真总结.其CT影像表现,并对其分型、CT扫描对术前明确诊断本病的重要生及其扫描方法进行探讨.结果CT上显示为良性肿块或软组织肿块,局限性肺气肿及可见异常供血动脉是肺隔离症的主要CT表现.结论肺隔离症为少见病,临床表现及CT影像表现均缺乏特征性,其发病部位及异常供血动脉是较重要的诊断依据.CT薄层增强扫描易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
作者:易永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冠状面扫描在颅脑外伤合并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冠状面和轴位扫描,对28例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6例颅底骨折中CT冠状面扫描显示骨折线23例,占82.1%,CT轴位扫描显示骨折线8例,占28.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时,应用CT轴位扫描加冠状面扫描能进一步明确颅底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健;陶士军;相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根据息肉的不同部位、大小、形态,采用不同的功率、方法、时间和次数进行内镜微波治疗.结果所有息肉经1~3次治疗全部灼除,而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义平;王翠云;王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引育 杀虫脒又称氯苯脒,化学名称为N-(4-氯甲基苯)-N,N-二甲基甲脒,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和杀螨剂.杀虫脒急性中毒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心电图改变更是常见,但涉及心电图的报导甚少,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收治的60例急性杀虫脒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7~60岁,平均27岁.除6例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轻度中毒外,其余均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作者:朱晓琳;张国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流行区之一.为了探讨乙肝五项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 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此五项检查简称为乙肝五项指标检查中出现任何1项阳性时对于筛选传染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重要作用,现将我院采用FLISA法检测的1 560例乙肝五项指标阳性标本(受检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结果中至少有一项为阳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丽;姜梅杰;潘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淋症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淋症亦称淋沥,五淋,简称淋.临床常可分为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及劳淋五种.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感染、结石、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疾病,以上述表现为主时,均可按祖国医学的淋症进行辨证施护.
作者:胡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病变,在病史较长的糖尿病人中,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糖尿病日久,形成皮肤小动脉病变,引起供血不足导致局部皮肤紫绀或缺血性溃疡,溃疡表浅、疼痛,发生于足部的,称糖尿病足.临床治疗除外治法外,还需结合内服药物治疗,则疗程短、效果好.现就笔者临床常用内治法介绍如下.1清热解毒糖尿病足初起,热毒炽盛,临床可见患处红肿热痛,伴有发热口渴,大便燥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等证.
作者:党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自1998年~2002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岁以下者6例,31岁~40岁者8例,41岁~50岁者10例,50岁以上者6例;病程一年以下者10例,1~5年者16例,5年以上者4例.
作者:吴寅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该文接受传统及现代的治疗腹水的方法,对肝腹水进行四型辨证即温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并对其治疗进行了重新评估.尤其根据多年的经验,对腹水消退后的治疗提出了效方.
作者:熊伟;董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1世纪急需的人才是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在当今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挑战,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首要课题.我院是实行警务化管理的警官职业学院.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文能办案,武能克敌,具有较高的公安业务与训练水平是我院培养学生的标准.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加强训练、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和警体素质,强化警察意识,做到快速反应,并能在战时配合部队进行战地救护工作,是我院对合格学员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树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药品零售市场未开放前,医院药房在药品终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大医院的中青年药师一般来说都有本科以上学历,日常工作以调配处方为主,对患者的服务极其简化、冷淡,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才资源的闲置、浪费.随着社会药房的日益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患者购药思维的转变,不少患者在医院诊断后,拿着医师的处方到社会药房去购药.在这一市场冲击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明显的激烈竞争,故医院为了保持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准势在必行,、改善医院药学服务也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作者:匡菊香;叶凤;石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处方的不足.方法通过调查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处方的应用情况,分析电子处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结果电子处方有四个不足之处.电子处方里医师和药师的身份识别;电子处方的法律地位;电子处方的格式内容及其管理;电子处方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兼容性.结论希望国家管理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法律文件规范和管理电子处方,以便于规范管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陈社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22岁,因跛行5个月,行头及脊柱核磁检查时发现颅内枕部肿物及右胸腔内脊柱8~10胸椎旁肿物,颅内肿物已手术摘除.病检为表皮样囊肿.
作者:刘培林;齐燕蓉;舒懿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16岁,主因发作性左侧面部抽搐8个月,双下肢不自主震颤5个月入院.无明显原因起病,每次抽动约1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伴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每日发作数次.服鲁米那30mg,3次/日,上述症状稍控制,3个月又出现双上肢不自主震颤,活动笨拙,视力不稳.查体:神志清楚,无失读,记忆力、计算力减退.
作者:张彩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于2002年9月收治1例电击伤患者,利用头部埋扩张器修复了颅骨外露,效果满意.病例男性,28岁,1 000伏电击伤后昏迷2分钟,当地医院经抗感染处理,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9 d天后转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头枕部有10cm×7cm条形创面,焦痂质硬,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清楚,创面深达颅骨,有2cm×4cm颅骨坏死灶.另外双手、双腕、双小腿有大小不等的坏死区.
作者:关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手术后疼痛是几乎所有手术患者都要经历的病理过程,患者往往精神紧张,极为恐惧.疼痛同时还造成机体特别是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代谢障碍,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影响疾病的治愈及术后患者的恢复.因此,手术后疼痛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临床麻醉工作的重要内容.术后疼痛治疗(PCA)虽然简单实用,却绝不是万能的,在较严重疼痛时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也存在合理使用止痛药的问题.
作者:何晋莉;卢重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β受体阻滞剂:心衰时,慢性肾上腺素能系统地激活介导心肌重塑,而β1受体信号转导的致病性明显大于β 2、a1受体,这就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理论.目前有证据用于心衰的β受体阻滞剂有,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兼有β1、β2、a1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布新洛尔.
作者:黎津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三社区医师在防治高血压工作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高血压患者众多,分布极广,而且经济欠发达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差,这就决定了我国高血压防治不能仅仅靠少数专科医院及大医院的临床医师,而需要直接参与社区群众防病治病的全科医师的加入.在把医生知识转变为防治行动中社区医师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提高社区医师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及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全民高血压防治落到实处.
作者:王立华;吕筱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围绝经期曾称更年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是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专题会议统一了有关围绝经期使用的名词及定义:围绝经期是指40岁左右开始出现内分泌、生物学变化与临床表现到绝经后12个月以内,即围绝经期包括绝经过渡期、绝经及绝经后期三个阶段.
作者:郑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2年10月,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按照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确诊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男47例,女19例;年龄49~79岁,平均62.5岁;病程1~10年,平均5.2年.对照组66例,男48例,女18例;年龄48~80岁,平均63岁;病程1~9年,平均5.1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平均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孟宪龙;张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正确的给药方法包括正确的给药途径、正确的时间间隔以及适宜的输注速度三方面的内容.它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这些问题往往不被医护重视,因此造成有些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就自己的临床实践与思考谈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李玉峰;朱秀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二氢砒啶拮抗剂已广泛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治疗.近年来开发出的拉西地平(Lacidipine)等第二代二氢砒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半衰期长、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点.本文就拉西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李向华;杜升荣;马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高血压急症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可造成患者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严重损害并危及患者生命,治疗的关键是采取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使衰竭的脏器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韩义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管理方法与措施.方法对本院近年来实习护士进行规范管理与指导,具体包括医院带教组织管理、临床带教制度的制订与落实、带教质量的评估、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对实习学生的考核等.结果经10年的实践与探索,使护理带教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优良率逐年显著提高(P<0.05),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称赞.结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经规范管理、严格训练,可培养其优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其综合能力,使其成为新型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梁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切除术后常见而处理棘手、对病人危害极大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残端病变及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不当,既往一直强调的间断缝合、机械缝合、结扎残端,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留置残端在0.5cm左右[1],容易造成病变残留和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作者:乔保安;粱庆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女,15岁,学生.因头痛6天,加重伴呕吐1天入院.查体:T 36.3℃,BP 100/70mmHg,急性病容,烦躁,谵语,双侧瞳孔为0.3 cn.颈项强直,心肺(-).克、布氏征(+).脑脊液:草黄色,细胞数40×106/L,糖2×14mmol/L、氯化物115×7mmol/L,蛋白阳性.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经抗痨、脱水、激素治疗,病情好转,头痛呕吐停止.之后行MRI检查发现左侧脑室三角部占位性病灶.手术切除病灶.病检:左侧脑室脑膜瘤(血管母细胞型).
作者:刘永刚;葛有华;詹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尖锐湿疣(HPV)好发于男性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阴茎体、肛周和阴囊,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后联合、前庭、阴蒂、宫颈和肛周[1].
作者:何文杰;陈明可;梁田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X线特征与肺结核病灶类似,更容易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现将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病例加以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36~72岁,60岁以上者26例,占68.4%.患者中以咳嗽为主24例,痰血9例,胸痛11例,体重下降13例,气喘6例,低热11例.
作者:吴刚;张秋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是本院1997年1月至2000年5月的内科住院及急诊病人.男3例,女2例;年龄27~56岁.发病时间3~10年.其中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脑梗死、更年期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各1例.1.2临床表现疲乏无力、怕热、多汗5例;心悸、胸闷、气短2例;多言多动、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1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3例,突眼2例,长期腹泻1例.
作者:赵学军;刘云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31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肺炎19例,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11例,肾炎1例.结论小细胞肺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提高对诊断的警惕性,避免或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作者:杜莉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儿科医院发生院内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 475例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结果202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2.13%,主要与年龄、住院时间、抗菌素及激素使用、病房环境有关.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肠道、口腔、皮肤.结论提示基层医院应加强管理,增强防范意识,优化住院环境,减少住院时间,合理用药.
作者:谢秀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