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0年2期文献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6例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北京天助畅运公司的善释疝环充填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86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5 min~65 min,平均48 min.术后8 h~24 h下床活动,切口疼痛轻.术后并发尿潴留3例,阴囊血肿1例,阴囊积液1例,均对症处理好转,切口疼痛应用止痛剂1例,局部牵扯感1例.全部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排斥反应.随诊4个月~32个月,平均19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是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作者:赵宏斌;董飞;李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在乳腺癌根治术中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讨论减少乳腺癌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美化切口的方法,为Ⅱ期乳房成形术奠定基础.方法 对36例分别位于乳房各个象限乳腺癌患者,采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改进操作及技术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 切口Ⅰ期愈合33例(91.67%),皮瓣部分轻度坏死2例(5.56%),中重度坏死1例(2.78%),皮下积液6例(16.67%),肩关节活动障碍1例(2.78%);术后观察8年局部复发1例(2.78%),肺转移1例(2.78%),骨转移2例(5.56%).结论 应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行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切口愈合满意、美观,易行Ⅱ期乳房成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明显降低,可作为乳腺癌根治术首选切口方式.

    作者:卢正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脂肪乳复方氨基酸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并给予低流量吸氧、解痉、祛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脂肪乳剂250 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绀、哮鸣音等症状、体征及二氧化碳分压等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经治疗14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可靠.

    作者:郑淑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

    目的 全面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为我院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从我院2008年1月-12月所有临床科室出院患者的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100份,共计1 20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编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75%,经验用药比例高达88.65%;围术期用药疗程不当,用药疗程1 d~24 d,平均6.2 d,用药疗程≤24 h的12例,占3.1%,用药疗程≤48 h的36例,占9.3%.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情况:具体表现在经验用药率高、无指征用药、给药次数不当、用药疗程不当等.

    作者:周红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前后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东芝SSA-770A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 000例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术后常规检查肝、胆、胰、脾、三管(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等分别记录,观察胆囊壁厚度、腔内光团数目、Calot三角范围内解剖情况、三管是否通畅有无梗阻等.结果 超声检查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 对1 00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图像表现,结合临床资料,随访监测等综合分析得出:如果胆囊壁厚度<4 mm,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者可以采用LC;如果胆囊壁厚度>5 mm,毛糙、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者,需采用电凝法逆行将胆囊切除.

    作者:惠颖;张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等材料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临床咯血的效果、意义及方法.方法 咯血患者21例,选择性插管至患侧支气管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等栓塞材料,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1例患者于20 h再次出现大咯血,再次插管栓塞另一支气管动脉,咯血停止.另2例患者少量间断咯血1 d~3 d,经内科保守治疗,停止咯血.其余病例未再出现咯血.结论 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等材料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临床咯血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硝唑六神丸局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体会

    目的 探讨用于急性智齿冠周炎局部治疗的特效方案.方法 将41例临床分型相同的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分为A组(甲硝唑、六神丸治疗组)与B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对2组的近期临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硝唑、六神丸联合局部用药可作为局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特效方案.

    作者:宋志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士的压力源与预防和行为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产生压力源的原因及对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产生压力源原因的分析,避免负性效应对工作的影响.结果 弱化不良影响,减少负性刺激,增强正性引导,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通过行为干预,可激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陈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人类疾病三大原因之一,其中脑出血占10%~20%.

    作者:武青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的预防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对冷、热、疼、痛等感觉不灵敏,也常伴有血管病变,末梢循环差.因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以继发感染甚至需要截肢治疗.2007年-2008年,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2例,其中完全治愈46例,不同程度截趾截足103例,截肢3例.肢体的残缺,给广大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现将糖尿病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苑宇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强基层社区口腔诊所医院感染管理

    基层社区口腔诊所是社区诊所中使用器械多的诊所,口腔科器械绝大部分和血液、唾液接触,可直接或间接地传播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我国现有社区口腔诊所门诊医疗条件和人员配备差别较大,特别是我们基层个体诊所有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消毒灭菌设施不到位,存在着传播医源性疾病的隐患.所以必须加强对基层社区口腔诊所的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杨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脑卒中的护理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病死率明显减低,而致残率却相对增高.如何减轻脑卒中所致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大限度地回归社会是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利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脑梗死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对472例不同年龄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不同年龄的脑梗死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层次不同,对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 本调查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组的脑梗死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需求亦不同,本研究结果可能为将来健康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作者:吴开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药物中毒患者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受下岗再就业,疾病的折磨,医疗费用高涨,独生子女难教育,双方父母的赡养,家庭内部矛盾不断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以服药自杀来解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

    作者:于武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护士对舒适护理的认知调查及分析

    舒适护理是护理学科中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它通过对护理活动与舒适关系的研究,使接受护理的人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1].

    作者:王继红;吴新;吴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炎病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 d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颈外静脉无充盈,颈软,肺部呼吸音清晰,心律齐,无杂音,腹平坦,未见肠型,肝脾未触及,右下腹麦氏区有固定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右下腹未触及肿物,结肠充气征阳性,腰大肌和闭孔内肌征阴性,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音,妇科检查无异常.

    作者:杜小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网膜囊肿9例诊治体会

    大网膜囊肿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1995年-2008年共收治大网膜囊肿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5岁~49岁,病程短10 h,长8年.1例发病前有腹部挤压史,1例有经腹卵巢囊肿切除史.急性腹痛1例,无症状者3例.体征:5例可触及移动范围大的包块,3例腹部隆起,不能触及包块边界,叩诊有液性震颤感,无移动性浊音,1 例腹部有局限性腹膜刺激征.

    作者:史恒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截瘫患者足跟褥疮治疗体会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截瘫患者足跟褥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2004年-2008年,我科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截瘫患者足跟部褥疮37例,取得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杨冬;金华;王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34例临床分析

    药物流产具有方便、痛苦小、无宫腔操作等优点,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终止早孕方案,安全有效.随着药物流产的广泛临床应用,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我院门诊因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严秀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6例诊治体会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属儿科少见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儿,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我院儿科于2003年6月-2007年6月诊治溶血尿毒综合征6例,全部治愈,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煜环;薛均来;胡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处理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在4.8%~70%之间[1],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脉络膜脱离[2]等并发症,甚至青光眼手术失败.因此了解浅前房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5年-2008年共行小梁切除术125例(132只眼),发生浅前房42只眼,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22例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若出生时无窒息,数分钟后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抑制者也属窒息.它可以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氧和二氧化碳交换能力障碍,致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所以我们要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将损伤尽可能地减小,预后的恢复达到良好效果.现将我院近几年来用纳洛酮救治新生儿窒息22例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惠彩萍;孙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防治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因其服药方便、痛苦小、完全流产率高,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这一问题,致使药物流产患者反映阴道出血多,且易并发生殖道感染,为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十分关注其防治方法.在我们多年的工作中,曾采用宫血宁胶囊、复方炔诺酮、丙酸睾丸酮等治疗措施,用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防治,这些方法安全、有效、简便、价廉,值得推广.

    作者:董荣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腺样体手术200例止血体会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并发症,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2007年2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电视鼻内镜下经口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200例,疗效满意.

    作者:谭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脓痱2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白痱(俗称盐疱)及红痱大家皆为熟悉,新生儿脓痱临床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多见于护理方面及民间验方.为加强儿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现对我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近3年来收治的24例脓痱患儿作临床分析.

    作者:郑道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消融术的临床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排除了子宫内膜癌后,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往往不能严格遵守医嘱,临床依从性差.2006年我科用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韩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幼儿脑炎治愈后继发局限性癫痫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0岁.9岁时患脑炎后出现癫痫发作,脑炎治愈后患儿经常出现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发作时患儿不伴意识障碍.每月发作3~4次,每次持续2 min~3 min.临床诊断:局限性癫痫.脑电图检查示:重度异常脑电图,右侧顶、枕、颞区有癫痫样放电.

    作者:廖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我院2003年1月-2009年9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80例,死亡3例,病死率3.75%,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薛亦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爱宝疗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388例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临床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及纳氏腺囊肿等,宫颈糜烂是常见的病理改变.我院门诊从2005年10月开始采用爱宝疗与微波联用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凤娥;何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7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指头部创伤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钻孔引流被认为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的一些并发症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必须引起临床的重视.自1995年1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共2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武育革;雷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波理疗联合药物直肠滴入治疗肛窦炎46例

    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微波理疗加药物直肠滴入等综合疗法治疗肛窦炎46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16岁~6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短2周余,长11年,平均约4个月.第一次发作者10例,慢性病复发者36例,肛镜检查均显示肛窦红肿、充血,急性期可见有脓性分泌物,慢性期可见肛乳头有不同程度红肿,指诊均有触痛.

    作者:王文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肺结核26例临床体会

    结核和艾滋病是当今无处可以幸免的两大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治愈结核的水平可以为防治艾滋病创造条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大量破坏CD4+T细胞造成免疫缺陷而促发结核病,结核肉芽肿内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可促进HIV在T细胞内繁殖,加速HIV感染发展为艾滋病的过程[1].

    作者:吴怀捧;王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由于手术方式的需要或经术前评估为经口气管插管困难者,往往需要经鼻腔气管插管.近年来,我们采用慢诱导法经鼻腔插管62例,效果满意.

    作者:赵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脂异常的干预治疗体会

    血脂异常即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含量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血脂异常时,脂质在动脉血管内膜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只有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危及生命时,患者才真正意识到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异常基本的防治措施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笔者对我院2006年11月-2009年3月以来74例血脂异常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进行合理的干预,效果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6例体会

    翼状胬肉是眼科多发病,在农村地区尤其常见,其治疗的方法较多,手术是主要的法疗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高达30%~69%[1].我们于2003年-2007年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苓;姚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头皮血管瘤的切除及其创面修复

    头皮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多为海绵状血管瘤,血运丰富,发展快,易出血感染,常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手术治疗是见效快的方法之一.2000年以来我们共手术切除头皮血管瘤16例,术后较好地修复了创面,体会如下.

    作者:林志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使用的质量保证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快速、准确、经济效益好而被广泛使用,在品牌众多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多数仪器使用试剂为开放型,从而就出现一台仪器做不同检验项目而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再加上日常工作中不正确的操作,造成同一患者前后几天内几次相同的检验出现无法解释的检验结果(疾病本身和用药因素除外).笔者认为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就能保证被测标本的检验质量.

    作者:石德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CT诊断及其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证实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全部病例均进行平扫,其中6例患者做了增强扫描.按CT影像分级后结合临床发病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性胰腺炎18例,坏死性胰腺炎16例.CT表现主要是胰腺的弥散性增大,密度降低,有3例胰腺内见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1例胰腺内见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7例见有不规则低密度区.所有病例均见有胰周积液.A级1例,B级3例,C级15例,D级10例,E级5例.D、E级患者住院时间长气管受累严重,合并感染及代谢异常,病死率高.结论 CT检查是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早期诊断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程度以及渗液范围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肖宗林;安红俭;武宝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结肠癌气钡双重造影X线分析

    目的 分析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X线表现.方法 对我院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为结肠癌的56例患者的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X线表现显示肿瘤部位准确率100%,X线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符合率96.6%,主要X线表现为充盈缺损,肠管狭窄,边缘僵硬,不规则龛影和环堤,黏膜破坏.结论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高,它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

    作者:赵沁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了解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内结构及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回顾2007年9月-200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心脏房室腔内径、室壁运动幅度,进行心功能测定等.结果 本组8例患者有7例为左室型(其中1例合并左室内血栓形成),1例为双室型.结论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预后较差,早诊断对预防并发症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该疾病的佳选择.

    作者:张变玲;徐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与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MRI表现以及病理基础和诊断分析.方法 搜集具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例76例,分析其B超、CT及MRI表现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在CT上表现为侧脑室周围白质呈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MRI上表现为侧脑室旁、两侧半卵圆中心、深部脑白质之对称或不对称的长T1长信号效应,部分患者脑萎缩.结论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MRI表现更优于CT表现,其能显示较小、较早期的病灶.

    作者:贾晓妮;雷遂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便标本留取时间和检验结果关系的临床观察

    现今临检科室主要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要素,如果标本采集不当,留置时间过长,即使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误差和错误,不可避免地给临床医生诊治带来困难.现将便标本留取时间和检验结果的关系探讨如下.

    作者:崔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XD-685电解质分析仪泵管的讨论

    目的 XD-685电解质分析仪是基层医院常用来检测钾、钠、氯、钙的仪器,其方便快捷,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仪器的磨损随时间的推移会遇到很多故障,例如蠕动泵泵管,寻找原因利用现有的条件处理.方法 利用身边容易得到的管状物代替专用蠕动泵泵管来完成电解质分析仪的检测.结果 气门芯皮管(自行车用的气门芯)能代替专用蠕动泵泵管进行分析检测.结论 对这一磨损性很大的局部泵管用气门芯来代替可称得上是物美价廉,寿命和专用泵管相仿,可大大节省财力.

    作者:王波;周川平;张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反应类型的研究

    目的 观察首次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并依据血流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心脏抑制型和血管减压型晕厥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时血压和心率的反应.方法 对48例心脏抑制型晕厥和20例血管减压型晕厥患者,间隔1 d~7 d,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再次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再次反应.结果 ①48例心脏抑制型晕厥患者,40例诱发晕厥或晕厥前症状,阳性重复率为83.3%,其中30例仍表现为心脏抑制型晕厥,10例表现为血管减压型和(或)混合型晕厥.②20例血管减压型晕厥患者,16例诱发晕厥或先兆晕厥症状,阳性重复率为80%,其中11例仍表现为血管减压性晕厥,5例表现为心脏抑制性和(或)混合型晕厥.结论 心脏抑制型和血管减压型晕厥的反应类型可以改变.此类由心脏受体所激发的神经递质反应具有复杂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阐明心脏血管神经源性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姚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51例

    现代医学认为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有遗传因素、母体因素、环境、免疫因素、母儿血型不合等,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亦不尽相同,但临床有时难以找到确切的原因.因此我们采用补肾益气,固摄冲任之法,自拟加味寿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51例,临床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其中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1].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理疗的效果比较确切,本文主要观察比较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艳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也是代谢紊乱疾病.Framing Ham心脏研究发现超过8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多种高血压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在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笔者分析了我院2008年8月-9月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处方611张.

    作者:李满更;冯茂林;李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管理干部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医疗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公立医院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医院的硬件设备和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医院管理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要实现科学的高水平的医院管理,就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并且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队伍,以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因此,要增加医院的竞争力,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张翻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依诺沙星的不良反应综述

    依诺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受体,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其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具有良好抗微生物作用,对结核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也有抗菌活性.因此,依诺沙星制剂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不良反应也常有发生.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相关报道,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飞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因及诊治

    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VVC)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外阴阴道炎性疾病,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它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分布在口咽部、肠道、皮肤、泌尿道及阴道,常见为白假丝酵母菌.其为一种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并不引起症状,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时使宿主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可在黏膜或皮肤浅层生长,引起如鹅口疮或外阴阴道炎,也可在患者免疫能力极度下降时在脏器生长,如假丝酵母菌性肺炎.目前常见的发病诱因主要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

    作者:魏敏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基层医院麻醉安全和管理

    麻醉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中高风险的专业之一,作为麻醉医师在保证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的同时并维持良好的麻醉效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一点是每名麻醉医师都必须认识到的.即使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并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过错,但仍有可能发生麻醉意外,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的麻醉工作中.在基层医院麻醉专业人员组成结构中大部分是初级人员,学历低,素质低,因此如何搞好基层医院麻醉安全和管理非常重要.如何提高麻醉工作的安全性是我们基层医院麻醉医师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县级医院工作12年,下面就基层医院麻醉安全和管理谈谈看法.

    作者:光文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性浅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性.方法 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结果 ①避免应用禁用药物;②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药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等.结论 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作者:成玉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析干眼症

    干眼是由于泪液量或质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患者常以眼部干涩、异物感、畏光、欲哭无泪、疼痛、眼红、视力模糊等症状前来就诊,严重的视力明显下降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及生活.现将干眼症浅析如下.

    作者:史静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师对静脉用药处方的审核和干预

    静脉滴注给药是一种有效而又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患者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风险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准确的诊断、正确的药物配伍及合理地选用溶媒,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责任和义务.现把药师在审核临床静脉用药处方中遇到的问题和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韦焕丽;刘慧林;朱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探寻找当前妇科病防治重点.方法 于2008年4月及10月两次对所属辖区65个自然村21岁~49岁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并登记分析.结果 两次普查中患妇科病人数分别为3 380例和2 467例,患病率分别为67.3%和48.2%.患病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外阴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结论 目前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率仍很高,其中以生殖系炎症为主,应加强妇科病普查普治,以降低发病率,提高农村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初级中学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初级中学学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情况,查出病原携带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乙肝在校园流行.方法 对某初级中学所有学生进行普查,用酶联试剂检测HBsAg,记录阳性和阴性结果,按性别和年级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某初级中学学生HBsAg阳性率为3.12%,男性高于女性,各年级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中学生中开展HBsAg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病原携带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乙肝在校园流行.

    作者:毛小英;李像英;吴兆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2009年7月20日,襄阳区峪山镇一村民为小孩办满月酒席,饭后约一个半小时,部分进食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到峪山镇卫生院治疗,临床医师怀疑食物中毒,立即上报.襄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家洪;祝贵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职院校医学实验室人员辅助实践教学的作用探讨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高职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而医学实验室教学的直观模拟性、实践操作性和能力创新性方面都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如何防治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方法 收集我院1997年-2007年内科2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33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中毒途径、就诊方式、误诊疾病的类型、临床表现、救治方法等七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男24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2.7∶1,中毒年龄主要集中在24岁~60岁(84%),中毒途径主要皮肤吸收26例(79%),其次呼吸道吸入5例(15%),后消化道吸收2例(6%),死亡3例(9%).结论 本组资料为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的病因及如何抢救、防范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王创国;代鲜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