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1年33期文献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随着腹腔镜外科学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手术方法、新器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方向发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美观、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其成功率与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是密不可分的.我院通过腹腔镜做阑尾切除、卵巢囊肿剥离手术率达到94%以上,通过腹腔镜做胆囊切除手术率达到100%,通过腹腔镜做小儿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率达到86%,通过腹腔镜做异位妊娠病灶切除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率达到80%,通过腹腔镜做胃穿孔修补和子宫切除手术率达到50%.手术的成功除依赖医师的技术和经验以外,手术室护士正确、熟练的护理配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将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文翠;闫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患儿静脉输液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方法 分析386例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能配合顺利完成静脉输液.结论 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小儿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按压法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的佳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门诊输液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按压方法(棉球按压法和传统的棉签按压法),比较2组患儿输液局部按压3 min~5 min皮下瘀血的情况以及拔针时患儿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棉球按压法能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及预防.方法 对3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指标为体温、惊厥情况及呼吸道症状.结果 通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30例高热惊厥患儿病情均迅速得到缓解.结论 对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至关重要,合理的降温、正确的止惊措施是使病情迅速缓解的关键,对家属合理的指导能防止病情复发.

    作者:杨彬;李建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妊娠、分娩给妇女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产后抑郁症是产妇生产后发生的一种精神障碍,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激怒、恐惧、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和嗜睡状态[1],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和社会,处理不当容易复发,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为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我科对发生产后抑郁症的产妇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春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硬质引流管及呼吸道通畅,尤其注意引流液性状的变化,预防感染,重视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有效遏制并发症.结果 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都有明显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有效、及时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

    作者:范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的围术期护理

    四肢长骨骨折致相邻主要血管损伤均较为多见,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引起肢体严重供血不足,影响其功能,重者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3例,由于加强了围术期的护理,重视患者的早期急救和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保证了手术效果.现将其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黎加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探讨本病的专科护理.方法 45例骨转移癌患者均给予体外放射治疗,同时进行骨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病理性骨折和预防压疮等专科护理.结果 骨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3%,86.6%的患者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结论 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改善活动能力.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专科护理,能解除患者痛苦,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英;潘素明;郭妙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生期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也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而护理是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伤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现将其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柴麦琴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ICU患者的心理护理

    ICU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的组织机构,它集中各科急、重症患者,同时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诊断方法和监测技术,存在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抢救多、医护工作繁忙、与患者沟通少、而又不能留家属陪护等特殊性.ICU的患者在身体上、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且ICU特殊的环境和管理制度以及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痛苦体验,均可导致患者异常情绪的出现,如:焦虑、烦躁、郁闷、恐惧、依赖、绝望,出现紧张综合征、ICU综合征、人格丧失等问题[1],从而影响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因此,恰当合适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ICU患者心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范春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住院癌症晚期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

    癌症晚期患者往往由于疼痛、疲乏无力、化疗药物的应用、住院环境的陌生、饮食不合理等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失眠等 ,临床上这一症状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 ,以至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为了探讨住院癌症晚期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寻找解除便秘的有效措施,笔者对住院的37例癌症晚期患者便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肺部感染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56.9%),且为主要死亡原因(74.5%)[1].临床证明,这与其生理、病理、临床等一系列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在老年性肺部感染护理中,有针对性地施护十分重要.现将我科老年肺部感染病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宝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骨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 对骨科106例大、中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未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结论 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对避免围术期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何慧琳;汪利辉;尚建英;刘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某职业学院在职女教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学院女教职工妇科常见疾病和高发疾病,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某高职学院在职女教职工254人进行妇科专项检查,以了解在职女教师的健康状况.检查项目包括乳房触诊、红外线乳透、子宫及附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妇科常规检查及宫颈防癌刮片.结果 254人参检者中,检查出患有一项及以上妇科疾病者163例,患病率为64.17%.前3位的分别是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患病率分别为29.53%,26.77%,18.11%.结论 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何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预防接种的护理

    为了准确、及时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儿体内,在疫苗适应、规定的范围内达到100%的接种率,我们要严格实施基础免疫,充分认识每个接种环节的重要性,积极做好预防接种的护理,从而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发生的目标.

    作者:赵新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 236例住院手术患者采用肢体浅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结果 1 236例手术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手术过程中再次穿刺率为零,手术结束后留置针顺利带回病房继续输液.结论 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能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及时迅速补液及扩容,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作者:漆怡红;易启连;黄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2例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45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术后随访满意度达99.5%.结论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可以使产妇获得满足和安全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杭迎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 先清除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再给予长托宁注射液、氯磷定等解毒药物,给予输液、利尿、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强病情变化过程中的护理.结果 患者入院后0.5 h~1 h均达到阿托品化,住院1 d~8 d,治愈72例,死亡3例.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一般护理和病情变化过程中的护理,对于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武萍;孙飞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进颌枕带在颈椎骨折患者牵引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改进颌枕带在颈椎患者牵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将88例颈椎骨折牵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加用自制限位杆改进颌枕带牵引,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方法.观察2组患者张口困难及皮肤压力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张口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皮肤压力伤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颌枕带牵引配合限位杆使用能减轻颈椎骨折患者张口困难,降低局部皮肤压力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黄爱玲;罗燕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婴幼儿多见.由于小儿喉部的解剖生理特点,感染后易并发喉梗阻,其起病急,进展快,是五官科常见的急重症,常需迅速救治.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传统治疗为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治疗,近年来发现雾化吸入激素治疗该病起效快,疗效显著,且可避免全身应用激素的副作用.本文就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芳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膝关节镜120例手术配合及体会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膝关节镜的手术配合情况.结果 1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熟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及护理对手术疗效非常重要.而定期的器械保养、设备维护、减少并发症也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志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是外科根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的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睡眠不足、情绪低落,妨碍组织修复,持续疼痛会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变化,与疾病的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缓解疼痛对于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而对于疼痛的护理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彭文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血压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

    高血压与膳食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的前瞻性研究证实,除遗传因素外,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高钠摄入、低钾膳食、低钙膳食等是高血压的危险膳食营养因素.现就高钠饮食及肥胖对高血压的危险性及饮食治疗作一浅谈.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据统计,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002年比1992年上升31%,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平均每年增加300万人.为了预防这种危害严重的慢性病,倡导清淡少盐膳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黄晓红;杨亚锋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对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病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将65例经住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诊断为焦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测定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评分及血压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对患有焦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压.

    作者:汪海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手术时手术室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136例小儿外科手术时手术室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器械准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儿手术护理对策.结论 做好小儿手术中的护理,对小儿顺利渡过手术难关,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顶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及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方法及对患者疼痛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3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5例在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组155例在肱动脉穿刺采血.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和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患者的主观感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选择肱动脉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疼痛反应轻,易于接受.

    作者:万旭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引进循证护理理念,制订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实践;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发生的不适症状和相关并发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较传统护理方法更能有效地减轻先兆流产患者的不适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苏翠金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不同学历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现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利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衡阳市某医院实习的157名不同学历护生的职业认同现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低为(100.73±16.14)分,中专护生得分高为(118.48±8.82)分;不同学历、不同志愿选择,职业认同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显示,志愿选择、学历能解释职业认同总变异的25.30%.结论 大多数护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较非本科学历护生、非自愿选择较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低,护理教育者应给予正确引导.

    作者:段湘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加强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逐渐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影响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采取人文关怀及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是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各种护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应意识到其重要性.加强老年患者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安全护理,严防意外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有力保障.现将我科2009年-2010年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彭佩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了解我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受市卫生局委托,以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及<山西省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为依据制定了统一检查标准, 我们于2010年6月对市内18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了专项检查,其中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9所,一级医院4所,私营门诊2所,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归纳如下.

    作者:尚艳娥;白红;张莉萍;王永胜;张静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护士管理对减少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加强护士管理,完善各种制度与职责,做好理论知识培训工作.结果 通过对护士医院感染知识的强化培训、管理、监督、考察,医院感染明显减少.结论 加强护士管理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一环.

    作者:万学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实施细节管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据资料分析[1],大部分医疗事故的发生,都起因于细节,因为大的、明显的错误大家都会警觉,从而小心避开;而对那些小的细节因熟视无睹而更容易丧失警惕.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操作性强,工作量大,环节多,连续性强,对细节要求高.为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我院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细节管理,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任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善管理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

    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手术室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任务,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所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目标.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1].

    作者:张晋芳;杨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手术室安全使用抗生素之我见

    抗生素用于预防术后感染,以往多采用术后5 d~7 d的长期给药法.近年来主张,合理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要求在可能的细菌污染时间内,组织中抗生素达到一定水平,抗生素在细菌感染之前就到达组织是有效的.动物实验证明,细菌侵入机体后大约需3 d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才趋活跃,在此期间细菌的增殖相对自由,术后用药则失去了预防性用药的意义.所以,理想的抗生素应是高效杀菌,抗菌谱广,有高度的组织渗透力,维持组织内有效浓度时间长,副作用少,恰当的价格/效益比.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外来器械的零风险管理

    目的 对外来器械(植入物)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杜绝院内感染发生.方法 对外来器械在制度、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放行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结果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流程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质量控制流程是医院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实现外来器械的零风险管理,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蒋兰青;李付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各年龄阶段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浅述

    妇女一生分为许多时期,妊娠与分娩期是女性一生中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各系统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孕产过程,对胎儿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对2010年6月-12月143例孕产妇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红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由于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加之社会对癫痫患者认识的偏见和压力,经常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问题.近年来,我院收治不同程度的癫痛患者38例,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梅;郑文权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心理干预探析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往往有极其复杂的心理,针对性地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促使其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完善,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糖尿病患者的复杂心理特征,阐述了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必要性,继而提出了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进行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

    作者:沙敏芬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预防接种与安全注射

    预防接种,俗称打预防针,是指用人工制备的疫苗或免疫血清制剂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到人体,使个体和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组织形式主要有常规接种、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急接种.我市服务形式以预防接种门诊为主,产科接种和村级接种为辅,全市有规范接种门诊29个,我中心有示范接种门诊2个,主要承担儿童计划免疫、成人常规接种和应急接种、免疫血清类制品的临床治疗和免疫预防、体内用诊断用品等.现用的疫苗由于具有生物学特性,除极少数是口服给药以外,绝大多数疫苗都是通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皮内注射途径给药.由于消灭的病种和应用的疫苗不断增多,人们接受注射的次数日益增多,加上儿童从出生到学龄期至少要接受十余次计划免疫注射,所以实施安全注射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胡新玲;何卫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实施健康教育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药物即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1].近年来,糖尿病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五套马车中的一套,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保证与核心,而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糖尿病的疗效与转归[2].良好的糖尿病控制可以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做好糖尿患者健康教育,取得患者主动合作是达到良好控制的前提.近1年来,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对患者实施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掌握自我管理及自我监测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秀芳;王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癌肿,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其发生可能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创伤、遗传以及微量元素缺乏有关.手术治疗是早、中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1],为了使患者安心配合手术,提高其手术适应性,我院自2008年开始在胸外科病房配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食管癌患者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群众卫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护理安全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所以提高护理质量,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陈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关节取代原有病变髋关节置入人体的一种手术,其目的是解除髋部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调整双下肢长度,缩短卧床时间,促进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0例,通过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都井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以及三个阶段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结果 46例乳腺癌患者经过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均顺利出院.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肢功能障碍,在较短时间内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范青风;杨淑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沟通与纠纷在医疗环境中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在医疗行业中,相应的医疗纠纷也变得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媒体的不断曝光,发生医疗纠纷后群体上访或陈尸医院,追打医务人员事件的频频发生,使得医务人员自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但影响社会安全,而且严重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作者:柳春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急诊护理纠纷主要原因分析与防范

    急诊是医院的应急系统,是医院的前沿阵地,由于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未知因素多,且急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短,要求高,护患沟通时间少,更易产生护理纠纷.

    作者:戴晋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1倍,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9 500万,居世界第1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必要手段,我院对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指导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江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危重患者判断和分析病情、合理使用呼吸机、疗效分析等可以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就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正确地采集标本显得越来越重要.我科从2005年-2010年共执行5 300余例血气分析,现将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吴灿明;陈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假性动脉瘤的防治及护理

    随着介入性导管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1]以及血液净化技术的广泛开展[2],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已成为常见并发症.由于吸毒人员的增加,注射毒品引起的假性动脉瘤病例也越来越多[3].假性动脉瘤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栓塞、破裂甚至死亡,因此,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现将假性动脉瘤的防治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庆芝;赵方荣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