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萍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加强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逐渐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影响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采取人文关怀及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是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各种护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应意识到其重要性.加强老年患者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安全护理,严防意外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有力保障.现将我科2009年-2010年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彭佩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四肢长骨骨折致相邻主要血管损伤均较为多见,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引起肢体严重供血不足,影响其功能,重者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3例,由于加强了围术期的护理,重视患者的早期急救和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保证了手术效果.现将其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黎加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肺部感染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56.9%),且为主要死亡原因(74.5%)[1].临床证明,这与其生理、病理、临床等一系列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在老年性肺部感染护理中,有针对性地施护十分重要.现将我科老年肺部感染病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宝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的佳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门诊输液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按压方法(棉球按压法和传统的棉签按压法),比较2组患儿输液局部按压3 min~5 min皮下瘀血的情况以及拔针时患儿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棉球按压法能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加强护士管理对减少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加强护士管理,完善各种制度与职责,做好理论知识培训工作.结果 通过对护士医院感染知识的强化培训、管理、监督、考察,医院感染明显减少.结论 加强护士管理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一环.
作者:万学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据资料分析[1],大部分医疗事故的发生,都起因于细节,因为大的、明显的错误大家都会警觉,从而小心避开;而对那些小的细节因熟视无睹而更容易丧失警惕.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操作性强,工作量大,环节多,连续性强,对细节要求高.为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我院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细节管理,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任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药物即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1].近年来,糖尿病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五套马车中的一套,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保证与核心,而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糖尿病的疗效与转归[2].良好的糖尿病控制可以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做好糖尿患者健康教育,取得患者主动合作是达到良好控制的前提.近1年来,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对患者实施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掌握自我管理及自我监测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秀芳;王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1倍,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9 500万,居世界第1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必要手段,我院对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指导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江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硬质引流管及呼吸道通畅,尤其注意引流液性状的变化,预防感染,重视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有效遏制并发症.结果 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都有明显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有效、及时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
作者:范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由于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加之社会对癫痫患者认识的偏见和压力,经常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问题.近年来,我院收治不同程度的癫痛患者38例,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梅;郑文权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癌症晚期患者往往由于疼痛、疲乏无力、化疗药物的应用、住院环境的陌生、饮食不合理等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便秘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失眠等 ,临床上这一症状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 ,以至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为了探讨住院癌症晚期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寻找解除便秘的有效措施,笔者对住院的37例癌症晚期患者便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对外来器械(植入物)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杜绝院内感染发生.方法 对外来器械在制度、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放行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结果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流程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质量控制流程是医院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实现外来器械的零风险管理,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蒋兰青;李付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抗生素用于预防术后感染,以往多采用术后5 d~7 d的长期给药法.近年来主张,合理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要求在可能的细菌污染时间内,组织中抗生素达到一定水平,抗生素在细菌感染之前就到达组织是有效的.动物实验证明,细菌侵入机体后大约需3 d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才趋活跃,在此期间细菌的增殖相对自由,术后用药则失去了预防性用药的意义.所以,理想的抗生素应是高效杀菌,抗菌谱广,有高度的组织渗透力,维持组织内有效浓度时间长,副作用少,恰当的价格/效益比.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利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衡阳市某医院实习的157名不同学历护生的职业认同现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低为(100.73±16.14)分,中专护生得分高为(118.48±8.82)分;不同学历、不同志愿选择,职业认同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显示,志愿选择、学历能解释职业认同总变异的25.30%.结论 大多数护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较非本科学历护生、非自愿选择较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低,护理教育者应给予正确引导.
作者:段湘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为了准确、及时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儿体内,在疫苗适应、规定的范围内达到100%的接种率,我们要严格实施基础免疫,充分认识每个接种环节的重要性,积极做好预防接种的护理,从而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发生的目标.
作者:赵新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高血压与膳食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的前瞻性研究证实,除遗传因素外,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高钠摄入、低钾膳食、低钙膳食等是高血压的危险膳食营养因素.现就高钠饮食及肥胖对高血压的危险性及饮食治疗作一浅谈.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据统计,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002年比1992年上升31%,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平均每年增加300万人.为了预防这种危害严重的慢性病,倡导清淡少盐膳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黄晓红;杨亚锋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关节取代原有病变髋关节置入人体的一种手术,其目的是解除髋部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调整双下肢长度,缩短卧床时间,促进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0例,通过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都井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手术室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任务,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所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目标.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1].
作者:张晋芳;杨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生期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也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而护理是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伤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现将其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柴麦琴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以及三个阶段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结果 46例乳腺癌患者经过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均顺利出院.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肢功能障碍,在较短时间内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范青风;杨淑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