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刊号:1009-6493
  • 国内刊号:14-1272/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8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30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连续6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研究杂志   2008年18期文献
  • 我院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护理临床毕业实习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护理教育的深化,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建立一支素质高,具有教学能力、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适应临床工作和高等教学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护理队伍,对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穆丽华;徐红梅;张明欢;赵士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输液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分析与研究

    目前国内门诊输液室普遍存在病人多、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病种杂、护士少的物点,而病人经过挂号、就医、检查、取药等过程后,身心疲惫.

    作者:叶鸣君;章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产房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时刻存在于护理活动[1].产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为高风险的科室,关系到母子两人的生命娄全,昴引发法律问题.

    作者:零恒莉;雪丽霜;王巧霜;潘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人性化管理在我院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的管理的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正视人的需求,肯定人性的合理性,维护人的个体价值[1].我院供应室护士平均年龄大且知识陈旧,为供应室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作者:赵秀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士长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体会

    人性化管理是因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

    作者: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院是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137张,设护理单元11个,年收住病人数4100人次,急诊人数3200人次,而我院护理人员的年龄、护龄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给快速发展的医疗护理需求带来了诸多困惑和挑战.

    作者:王建珍;贺红玫;梁翠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理管理人员对本科护士综合素质期望的质性研究

    中国护理事业要发展,要与国际接轨,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其重中之重.护理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才的成长、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丽梅;汪璇;王丽娟;李秋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汶川地震后伤员护理模式的建立

    汶川地震后,大量伤口员急需救治,四川省内的医疗机构已严重超负荷运转,为使伤员得到更好的救治,部分伤员已陆续转运到其他省市进行救治.

    作者:张瑞红;王宝珠;李颖芬;康凤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例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1 病例介绍病人,女,18岁.来自农村,与奶奶一起生活.母亲在病人6岁时离家打工,9年后,病人离家上卫校前回家,母亲与其父亲商量离婚事宜.父亲无业,也常常不在家,家庭经济拮据,基本上是靠母亲的收入养家.

    作者:刘凤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例十二指肠淤滞症病人的护理

    十二指肠淤滞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远端或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闻分狭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物经常或间歇性地淤滞,后造成十二指肠近端扩张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证.

    作者:李俊英;陈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注射用血塞通导致急性静脉炎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女,55岁,主因头晕,伴肢体麻木4h于2007年3月24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6.4C,脉搏72/min,血压130/80mmHg(1 mmHg=0.133kPa),血常规、出凝血4项、急诊生化均正常;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50mL+血塞通400mg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钠注射液mL+天麻素600mg静脉输注.

    作者:赵艳芳;石禄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化学名称为反式-4-[(2-氨基-3,5-二溴芐基)氨基]环乙醇盐酸盐,主要药理作用是具有促进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

    作者:曲振宁;董红娜;曲美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医学模拟教育的应用概况

    分析了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和医学教育中的优势,认为其应用前景可观,但医学模拟教育也有其局限性,不能完全取代临床教学.当前我国医学模拟教育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一定会有蓬勃的发展,更好地为医学教育服务.

    作者:高晓红;金瑞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姑息护理初探

    探讨姑息护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认为社区是姑息护理实施的重要场所,死亡教育是姑息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文旭东;曹伟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者发生肺栓塞.2005年7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56例手术后DVT病人,护士对其进行了临床情况及易患血栓的高危因素分析,并对预防和护理提出新的建议.

    作者:李振香;李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在我国,多发性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约占半数以上[1].本病可见于儿童到老年的各年龄组中,但绝大多数在30岁以下,好发于青年女性.

    作者:贾哲;刘文英;马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提出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采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96例BPH病人进行调查.[结果]BPH病人在屈服和回避这两种应对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BPH病人倾向于采取屈服和回避的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的病人生活质量较低,面对应对方式的病人生活质量较高.护理过程中应教育病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楚翠兰;高玲玲;黄小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神经监护仪用于显微神经手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监护仪是用于手术中记录刺激神经引起的肌电图运动,可有效寻找出神经的部位与走向,协助医生作早期神经辨别,并加以保护.神经监护是近几年来广泛运用于显微神经手术中的一项新技术.

    作者:包纯纯;林卫红;叶瑶;曹茜;徐小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大多数在5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近年来,前列腺增生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

    作者:栗云雁;郭庆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由于手术治疗切除组织多、创面大,破坏了形体,且术后治疗的毒副反应给病人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

    作者:周新明;贾彩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3种导尿时机对择期手术病人血压及心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导尿时机对择期手术病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导尿组)、B组(麻醉前用药后15 min导尿组)、C组(麻醉后导尿组),比较3组病人导尿前、中、后的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血压、心率在3个测量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人麻醉前用药后15 min导尿和麻醉后导尿病人血压及心率较稳定.

    作者:张露;牛建华;孙建萍;武文翠;韩文萍;武凤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脊柱外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预防脊柱外科围术期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提出问题,循证支持,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为脊柱外科围术期临床护理实践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慧;梁瑛琳;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循证护理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虽仅限于防治食管或(和)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切除巨脾治疗脾功能亢进.但理想的手术是手术并发症少,病死率低;防治出血效果好,再出血率低;手术对肝功能损害小,并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1].

    作者:梁红霞;蔡学联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40例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康复过程中为克服残疾者的身心障碍而进行的护理活动,其护理方式是在给病人以心理支持下进行指导、训练,教会他们如何从被动接受他人的照顾过渡为自我照顾日常生活.

    作者:王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瑞姆自护模式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运用

    自护也称自我护理,是个体为维持自身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综合利用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自发的调节行为.奥瑞姆自护模式强调护理的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1].

    作者:沈传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病人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它具有消炎、平喘、稀释痰液和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发病率的增加,用空气压缩泵或氧射流雾化吸入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及表面型皮质激素治疗喘息状态越来越普及[1].

    作者:崔英;陈庆玲;孙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瑞姆自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效果

    糖尿病足部病变(DM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病人主要致残、致死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缺乏保护足的知识教育者,截肢的危险性(RR)增加3.2倍,强化足部护理教育有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1,2].

    作者:张凤清;韦香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病友联谊会的组织和实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I)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3个阶段[1].随着医学新技术的发展,CMI.病人生存期越来越长,但由于病程长,治疗费用昂贵,导致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治疗,影响疗效的提高.

    作者:陈玉华;单耀娟;黄晓宇;吴德沛;张日;仇惠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仿真食物模具在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仿真食物模具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108例,用仿真食物模具进行饮食教育.教育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酯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结果]病人对糖尿病营养知识的掌握较好,各项指标的控制均较教育前好,文化程度高的病人较文化程度低的病人控制得更好.[结论]利用仿真食物模具对糖尿病病人进行饮食教育有利于病人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徐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血液透析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疗法,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来说,由于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的存在,使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作者:林萍;邢沈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可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当前的治疗研究主要集中于SAP并发的肺、肾、肝以及胃肠道等器官功能障碍.但对于SAP并发胰性脑病(PE)的机制与治疗研究尚不深入,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意外损伤、病人自行拔管等不良后果.

    作者:鲍书欣;叶向红;李维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68例报告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与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生命,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时很难奏效.

    作者:韩爱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冠心病中的严重类型.其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常发生在起病2周内(急性期).有研究表明,在AMI病人发病的急性期内,有心理改变者达60%以上,半数以上的病人有病理心理症状,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且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

    作者:郭庆平;邓瑞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阿苯哒唑乳剂治疗包虫病病人的护理

    包虫病是棘球绦虫寄生在人体内所致的寄生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地方病、流行性的寄生虫病[1].患病率较高,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秀玲;巴得玛;王燕春;黄金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护理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鼻黏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所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其典型状主要是阵发怕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清涕、鼻塞、鼻痒,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已日益引起重视.

    作者:高梅;徐亚香;吴洁;叶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公民素质在不断整体性飞速变化中.加之.生活节奏加快,下岗人员增多,社会招聘对学历要求等,使社会绝大多数人处于为了生活而激烈的竞争中.

    作者:张玉华;周玉松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实施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好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许腊梅;陈秀娟;黄春燕;黄煜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的研究及护理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血浆和脑脊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含量的动态变化,探索VEGF与HIE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有关机制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HIE足月新生儿38例(轻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11例)作为观察组,13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24h、7d、10d测血浆VEGF和NSE,于生后24h测脑脊液VEGF和NSE,分析VEGF与NSE、疾病程度相关性及意义.[结果]观察组VEGF与NSE在生后24h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与生后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NSE、疾病程度有相关性.[结论]VEGF可能作为HIE的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指标.

    作者:方珍琼;黄明夏;龙熙德;刘晓红;李长钢;蒋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病人围术期护理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16.67%,并随着环境、工作压力、性开放、精神紧张、饮食结构的改变而不断上升.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输卵管炎性病变,占20.2%~32.8%[1].

    作者:许静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所致的以手、足及口腔水疱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病毒71型(简称EV71)是主要病原.

    作者:尹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04例子宫外孕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子宫外孕(简称宫外孕)是妇产科领域常见的急腹症,在生育期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若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病人,即可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郑玉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4例大动脉调转术患儿术后早期护理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是一类复杂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1],般认为,一经确诊,必须尽快手术,室间隔完整型的患儿好在2周内进行,迟不超过1个月.

    作者:熊万玲;胡汉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病人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病人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于围术期对病人进行相关疾病的心理干预,采用状态焦虑表(S-A1)和特质焦虑量表(T-A1)测量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围术期心理焦虑状态均较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压及心率波动小(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焦虑心理,有利于病人术中配合,术后康复.

    作者:林伟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生活方式对卵巢癌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卵巢癌由于发病隐匿,缺乏普查和行之有效的早期诊断措施,70%以上的就诊时已届晚期,治疗及预后很差,以致卵巢癌病死率占到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

    作者:刘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同付费方式对白血病患儿家长身心健康的影响

    小儿白血病的年发病率在我国小儿的死亡原因中占第1位,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愈率达70%[1],白血病不再是人们以前所想的不治之症;但白血病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白血病的治愈起着重要作用,而家长作为白血病患儿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对患儿的心理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白血病患儿的治愈和康复.

    作者:王霞敏;陈亚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应用利普系统及腹水CA125对卵巢癌的筛查研究

    [目的]明确利普系统(LPT)及腹水CA125对早期筛查卵巢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具有高危因素的盆腔积液及卵巢囊实性包块病人200例,取后穹隆积液或腹水,进行LPT处理,取腹腔积液测CA125,对异常病例重点随诊或手术探查,病理证实.[结果]检出腹水CA125及镜检均异常病人36例(18%),卵巢癌30例(15%),异常中确诊率达84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准确率达100%.[结论]对有腹水及卵巢囊实性包块的病例行利普系统及腹水CA125是一种有效的术前早期筛查卵巢癌的方法.

    作者:陶小明;田春芳;陈少丹;张立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异常宫内节育器的护理

    空内节育器(IUD)避孕,因其安全、有效、经济,是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节育方法.目前,全世界应用IUD避孕的妇女女人数达1亿多,而中国占8 000多万,但在IUD上器取过和中,有时会出现异位、移位、断裂、嵌顿、粘连等并发症.

    作者:丁永艳;范植蓉;李晓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逐年上升,但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几率也相应增高.

    作者:王瑾;袁建富;王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对200例婴幼儿母亲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的效果评价

    随着儿童健康越赤越受到家长及全社会的关注,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获取需求也明显增加.特别是对于婴幼儿,他们健康保健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游泳对婴儿不良睡眠习惯的干预作用

    婴儿不良的睡眠习惯已经成为其父母养育过程中的严重困扰之一,不仅使父母身心疲惫,且可导致婴儿睡眠不足及睡眠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育、智力和学习.

    作者:钟春梅;刘良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雾化吸入诱导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留取痰标本的研究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内婴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急,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可危及生命.

    作者:李春华;易阳;吴文娟;潘莉琴;吴明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优化静脉管理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静脉化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方法之一,临床上多采用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化疗,且治疗周期长,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对局部有刺激作用,部分强刺激性化疗药易引起组织坏死和静脉炎,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疗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李雁平;唐启英;潘燕;谢业玲;杨馥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配制方法的对比研究

    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对外伤、烧伤、动物咬伤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是经胃酶消化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出现过敏反应.

    作者:苗晓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许多病人对该治疗方法了解不够,因此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病人正常治疗方案的实施.

    作者:张红玲;张晓梅;王思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腔镜器械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中灭菌失败原因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消毒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同时临床上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1].

    作者:李轶敏;周亚昭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口服葡萄糖氯化钠液配合甘露醇清洁肠道对身体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氯化钠配合甘露醇清洁肠道对身体的不良反应及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5月入住妇科择期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于术前1 d 10:00口服20%甘露醇500 mL,要求病人在10 min内饮完,术前常规禁食8 h、禁水6 h.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方法上,还要求每解大便1次,饮温葡萄糖氯化钠100 mL~200 mL,至术前日22:00止,然后观察体温及身体的不良反应比较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前体温及身体的不良反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葡萄糖氯化钠配合甘露醇行手术前肠道准备,具有操作简单,病人易于接受,可减少因泄泻脱水引起的体温变化.

    作者:焦桂花;黄亦武;邱锡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无菌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体质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