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血塞通导致急性静脉炎1例

赵艳芳;石禄

关键词:注射用, 血塞通, 静脉输注, 缺血性脑血管病, 氯化钠注射液, 肢体麻木, 病例介绍, 血常规, 天麻素, 诊断, 血压, 头晕, 体温, 生化, 凝血, 脉搏, 检查, 急诊, 病人
摘要:1 病例介绍病人,女,55岁,主因头晕,伴肢体麻木4h于2007年3月24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6.4C,脉搏72/min,血压130/80mmHg(1 mmHg=0.133kPa),血常规、出凝血4项、急诊生化均正常;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50mL+血塞通400mg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钠注射液mL+天麻素600mg静脉输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分析与研究

    目前国内门诊输液室普遍存在病人多、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病种杂、护士少的物点,而病人经过挂号、就医、检查、取药等过程后,身心疲惫.

    作者:叶鸣君;章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3种导尿时机对择期手术病人血压及心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导尿时机对择期手术病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导尿组)、B组(麻醉前用药后15 min导尿组)、C组(麻醉后导尿组),比较3组病人导尿前、中、后的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血压、心率在3个测量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人麻醉前用药后15 min导尿和麻醉后导尿病人血压及心率较稳定.

    作者:张露;牛建华;孙建萍;武文翠;韩文萍;武凤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同付费方式对白血病患儿家长身心健康的影响

    小儿白血病的年发病率在我国小儿的死亡原因中占第1位,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愈率达70%[1],白血病不再是人们以前所想的不治之症;但白血病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白血病的治愈起着重要作用,而家长作为白血病患儿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对患儿的心理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白血病患儿的治愈和康复.

    作者:王霞敏;陈亚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68例报告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与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生命,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时很难奏效.

    作者:韩爱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由于手术治疗切除组织多、创面大,破坏了形体,且术后治疗的毒副反应给病人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

    作者:周新明;贾彩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仿真食物模具在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仿真食物模具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108例,用仿真食物模具进行饮食教育.教育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酯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结果]病人对糖尿病营养知识的掌握较好,各项指标的控制均较教育前好,文化程度高的病人较文化程度低的病人控制得更好.[结论]利用仿真食物模具对糖尿病病人进行饮食教育有利于病人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徐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士长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体会

    人性化管理是因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

    作者: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者发生肺栓塞.2005年7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56例手术后DVT病人,护士对其进行了临床情况及易患血栓的高危因素分析,并对预防和护理提出新的建议.

    作者:李振香;李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瑞姆自护模式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运用

    自护也称自我护理,是个体为维持自身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综合利用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自发的调节行为.奥瑞姆自护模式强调护理的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1].

    作者:沈传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实施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好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许腊梅;陈秀娟;黄春燕;黄煜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提出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采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96例BPH病人进行调查.[结果]BPH病人在屈服和回避这两种应对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BPH病人倾向于采取屈服和回避的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的病人生活质量较低,面对应对方式的病人生活质量较高.护理过程中应教育病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楚翠兰;高玲玲;黄小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大多数在5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近年来,前列腺增生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

    作者:栗云雁;郭庆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瑞姆自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效果

    糖尿病足部病变(DM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病人主要致残、致死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缺乏保护足的知识教育者,截肢的危险性(RR)增加3.2倍,强化足部护理教育有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1,2].

    作者:张凤清;韦香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应用利普系统及腹水CA125对卵巢癌的筛查研究

    [目的]明确利普系统(LPT)及腹水CA125对早期筛查卵巢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具有高危因素的盆腔积液及卵巢囊实性包块病人200例,取后穹隆积液或腹水,进行LPT处理,取腹腔积液测CA125,对异常病例重点随诊或手术探查,病理证实.[结果]检出腹水CA125及镜检均异常病人36例(18%),卵巢癌30例(15%),异常中确诊率达84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准确率达100%.[结论]对有腹水及卵巢囊实性包块的病例行利普系统及腹水CA125是一种有效的术前早期筛查卵巢癌的方法.

    作者:陶小明;田春芳;陈少丹;张立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腔镜器械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中灭菌失败原因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消毒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同时临床上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1].

    作者:李轶敏;周亚昭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游泳对婴儿不良睡眠习惯的干预作用

    婴儿不良的睡眠习惯已经成为其父母养育过程中的严重困扰之一,不仅使父母身心疲惫,且可导致婴儿睡眠不足及睡眠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育、智力和学习.

    作者:钟春梅;刘良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例十二指肠淤滞症病人的护理

    十二指肠淤滞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远端或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闻分狭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物经常或间歇性地淤滞,后造成十二指肠近端扩张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证.

    作者:李俊英;陈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护理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鼻黏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所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其典型状主要是阵发怕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清涕、鼻塞、鼻痒,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已日益引起重视.

    作者:高梅;徐亚香;吴洁;叶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人性化管理在我院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的管理的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正视人的需求,肯定人性的合理性,维护人的个体价值[1].我院供应室护士平均年龄大且知识陈旧,为供应室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作者:赵秀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在我国,多发性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约占半数以上[1].本病可见于儿童到老年的各年龄组中,但绝大多数在30岁以下,好发于青年女性.

    作者:贾哲;刘文英;马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