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内镜特征以及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将近6年来913 例胃镜检查患者中镜下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早期胃癌的24 例患者(占2.63%)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胃镜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患者,仍需在病灶区域做常规多处活组织检查.结论:胃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可大大降低对早期胃癌的漏诊率,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作者:师永芳;张宏伟;任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所致的肾损害,为儿童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其发病与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异常相关,同时有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等的参与.雷公藤多苷作为一种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中药,可用于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现将2006年1月-2008年6月使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常桂香;温晨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脐带旋转指数异常与脐带附着异常是否相关.方法:超声检测350 例孕晚期胎儿的脐带旋转指数(1/A),该指数为脐动脉围绕脐静脉旋转1个周期后占脐静脉的长度的倒数,指数小于0.1考虑为少旋转.分娩后测量脐带附着点到胎盘边缘的距离,将结果分为正常附着、边缘性附着和帆状附着.结果:少旋转组的胎儿脐带约有76.5%为异常附着,正常旋转或高旋转约有2.2%的脐带异常附着,胎儿脐带旋转指数与脐带附着点到胎盘边缘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953.结论:脐带少旋转与脐带异常附着有显著相关性,若存在脐带少旋转则可提示存在脐带异常附着.
作者:赵艳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疾病,内科保守治疗中大量脑出血疗效不能让人满意.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可靠、迅速已被公认,但术后并发症处理有时却很棘手,并发症处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很重要,贯穿始终.因此,防治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终使微创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2001年始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425 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爱社;任丽青;麻春林;罗晓飞;王元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中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 例新生儿败血症(其中24 例血培养阳性,8 例血培养阴性而临床确诊)患儿血中PCT浓度的改变,同时以32 例普通细菌感染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作为对照.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急性期血中PCT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在疾病的恢复期PCT浓度明显下降,治疗前后PCT浓度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实验室指标之一.
作者:张新华;郝国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骨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67 例骨折术后患者,发现骨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的股骨颈骨折5 例,肱骨干骨折3 例,胫骨7 例,均用注射用骨肽补救治疗3个疗程以上,X线片跟踪观察对照.结果:15 例骨不愈合患者6~20个月均得到愈合.结论:注射用骨肽补救治疗骨不愈合、迟延愈合,是临床可取之药,既能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又能促进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使骨折愈合加快.
作者:王晓飞;上官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AMI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以恢复心肌再灌后,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能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改善预后.目前静脉溶栓疗法是恢复早期再灌注的首选方法.
作者:蔚珍;刘玲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合并症的预防.方法:对1991年-2008年期间,348 例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选用螺钉、动力加压钢板(DCS)、角钢板、动力髁部螺钉(DCP)、股骨髁钢板、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研究内固定物的使用、骨折复位、植骨、骨折不愈合等相关问题.结果:13 例发生内固定失效、钢板断裂,需要重新固定植骨手术.8 例延误愈合,二期植骨.其余骨折均愈合.14 例术后伤口感染,18 例晚期出现肢体短缩,范围1~4 cm.52 例因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屈曲小于90°需要行松解手术.结论: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够恢复解剖结构,从而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作者:荆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归纳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的类型、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对235 例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归类分析.结果:198 例宫外孕,31 例卵巢黄体(滤泡)破裂,6 例巧克力囊肿破裂.结论:宫外孕患者有停经史,尿HCG阳性,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液.滤泡破裂多发生在经期,而黄体破裂多发生在经前7~10 d.全部病例均可通过手术方法治愈.
作者:刘瑞霞;王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率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 [2].所以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王利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适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的感染,其材料是一种聚已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有效的传导负压并具有负压刺激性.本文介绍了VSD治疗骨科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作者:薛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循证护理(EBN)是近年来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对提供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的护理新概念.2007年1月-2008年12月依据EBN对53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系统、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刘风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髋关节退性行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髋关节强直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的佳治疗方案,THA可以缓解髋关节疼痛,稳定关节,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髋功能状态,重建一个接近正常功能的关节,THA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至关重要.
作者:石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以保证静脉滴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污染.同时,可以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浪费,降低用药成本,确保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将给药错误降至低.由于空气净化装置防护作用,可大大降低毒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医院的新部门,对合理用药和加强药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爱斌;王春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肝功能栓塞化疗(TACE)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能切除性的肝癌患者,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被公认为是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1].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134 例肝癌行TACE术后患者进行了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以探讨其家庭护理的前景,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黄慧;李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2006年1月-2008年7月64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 例,男48 例,女16 例,年龄17~51 岁,左膝35 例,右膝29 例.受伤时间1 d~3年.
作者:周静;昝文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助产士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着特殊的工作,精神高度紧张,每天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和患者零距离接触,在给产妇备皮、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会阴貂缝合、穿刺抽血等操作时,易发生针刺伤,而这些都使助产士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如不进行有效防护,很容易引起职业性疾病.
作者:祝晓红;朱争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下颌骨的髁状突滑出关节以外,不能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在单侧,亦可发生在双侧.临床上常见急性关节前脱位和复发性关节前脱位.脱位给患者造成了生活上及心理上的不便和痛苦.本文对30 例患者进行口外手法复位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缩短了治愈时间,提高了复位成功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唐田;刘春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循证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一个实践过程,是从临床护理问题中去寻求佳证据,科学地进行评价,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有效解决患者的问题,以取得佳效果的工作模式[1].2002年1月-2005年10月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5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99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80 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68 例,对其中39 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39 例患者,年龄80~97 岁,80~89 岁者30 例,≥90 岁患者9 例,平均(85±4) 岁;男13 例,女26 例.合并症情况:心血管疾病26 例,神经系统疾病4 例,呼吸系统疾病7 例,泌尿系统流疾病4 例,糖尿病5 例,水电解质紊乱13 例,低蛋白血症21 例.
作者:吴爱玲;张月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掌跖角化病是由于掌和跖部过量角蛋白形成而产生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的掌跖部增厚,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类难治性皮肤病.包括先天性掌跖角化病、获得性掌跖角化病和与掌跖角化病有关的多种皮肤病,如银屑病、慢性湿疹、汗管角化症、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病等症状性掌跖角化.此病病程长,治疗效果较差,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应用阿维A治疗此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喉罩通气道(LMA)是由英国医生Dr.Archie Brain根据解剖成人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自1981年用于临床以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987年以后应用于急救复苏患者,亦被临床医生所认可[1,2].欧洲复苏学会、美国心脏学会相继于1996年、2000年批准喉罩用于新生儿、小儿及成人复苏.LMA用于复苏的优点是容易快速插入喉部进行有效通气,且插入喉罩不影响心脏按压,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2006年将喉罩应用于临床急救复苏和危重患者呼吸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任秀荣;徐鹏飞;师江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2004年1月开始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抽吸,血肿液化及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8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 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安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自2005年-2009年,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29 例,经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9 例,男20 例,女9 例;年龄21~59 岁;左侧19 例,右侧10 例.其中车祸致伤21 例,坠落伤7 例,压砸伤1 例.
作者:沈高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根据临床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2月-2008年8月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的带状疱疹初诊患者98 例,均有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中医症候多属毒热炽盛证及湿热搏结证[1].病程在7 d以内,年龄大于20 岁.
作者:王玉兰;靳宝富;张秀桃;杨俊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总结2000年4月-2007年4月5 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 例患者肿瘤直径(15.5±5.5) cm,均经手术治疗完整切除,且经病理证实.获随访5 例,随访时间6年.5 例生存期>5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和复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敖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近年来,由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表面麻醉已广泛应用于超声乳化手术中.我院自2008年以来采用表面麻醉方法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康惠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应用高频超声探头诊断腋下副乳,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2007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中年女性,年龄在30~45 岁之间的22 例腋下副乳患者,均以腋下包块来就诊,个别伴有疼痛或与月经周期相关.
作者:贾艳蓉;郝腊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患者,男,79 岁,因阵发性寒战、发热,出大汗20 d,咳嗽、咯黏稠痰、右侧胸痛,不能平卧休息5 d就诊,伴明显全身乏力,懒动,食欲不振,进食减少,肌肉酸痛.
作者:马瑞斌;张凤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升高,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1].糖尿病患者和口服降糖药的使用量在逐年上升,为了加强药品质量的管理,保证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降糖药,大限度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对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和患者.
作者:汪军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 例IGT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 例,两组均予一般治疗: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加用阿卡波糖,疗程12个月.结果:12个月后治疗组各项指标(空腹及餐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卡波糖对IGT人群的干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逆转IGT,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而且能够对IGT伴随的代谢紊乱因素进行积极处理.
作者:季文;荣青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临床药学的不断深入,许多药物的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人们所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从而开辟了药物的新用途.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对老药的新用途及药理作一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Rh血型系统是人类具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之一,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Rh阴性血型分布情况的调查及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有利于建立完善的Rh稀有血型档案,有效地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安全及时供血提供保障.对晋中市Rh阴性献血者的比例、血清学表型及血清不规则抗体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兰;李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