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薛敏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术治疗, 骨科, 急性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创面, 引流技术, 护理体会, 脱落物, 刺激性, VSD, 已烯, 乙醇, 纤维, 四肢, 水化, 泡沫, 海藻, 感染, 传导, 材料
摘要: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适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的感染,其材料是一种聚已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有效的传导负压并具有负压刺激性.本文介绍了VSD治疗骨科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腹腔内出血235 例诊疗体会

    目的:归纳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的类型、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对235 例妇科急性腹腔内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归类分析.结果:198 例宫外孕,31 例卵巢黄体(滤泡)破裂,6 例巧克力囊肿破裂.结论:宫外孕患者有停经史,尿HCG阳性,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液.滤泡破裂多发生在经期,而黄体破裂多发生在经前7~10 d.全部病例均可通过手术方法治愈.

    作者:刘瑞霞;王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升高,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1].糖尿病患者和口服降糖药的使用量在逐年上升,为了加强药品质量的管理,保证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降糖药,大限度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对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和患者.

    作者:汪军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喉罩在急救复苏和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喉罩通气道(LMA)是由英国医生Dr.Archie Brain根据解剖成人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自1981年用于临床以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987年以后应用于急救复苏患者,亦被临床医生所认可[1,2].欧洲复苏学会、美国心脏学会相继于1996年、2000年批准喉罩用于新生儿、小儿及成人复苏.LMA用于复苏的优点是容易快速插入喉部进行有效通气,且插入喉罩不影响心脏按压,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2006年将喉罩应用于临床急救复苏和危重患者呼吸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任秀荣;徐鹏飞;师江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9例临床观察

    根据临床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2月-2008年8月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的带状疱疹初诊患者98 例,均有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中医症候多属毒热炽盛证及湿热搏结证[1].病程在7 d以内,年龄大于20 岁.

    作者:王玉兰;靳宝富;张秀桃;杨俊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 例临床观察

    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AMI后,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以恢复心肌再灌后,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能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改善预后.目前静脉溶栓疗法是恢复早期再灌注的首选方法.

    作者:蔚珍;刘玲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几种常用药物的临床新用途

    随着临床药学的不断深入,许多药物的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人们所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从而开辟了药物的新用途.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对老药的新用途及药理作一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布鲁菌病性肺炎和胸膜炎1例

    患者,男,79 岁,因阵发性寒战、发热,出大汗20 d,咳嗽、咯黏稠痰、右侧胸痛,不能平卧休息5 d就诊,伴明显全身乏力,懒动,食欲不振,进食减少,肌肉酸痛.

    作者:马瑞斌;张凤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199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80 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68 例,对其中39 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39 例患者,年龄80~97 岁,80~89 岁者30 例,≥90 岁患者9 例,平均(85±4) 岁;男13 例,女26 例.合并症情况:心血管疾病26 例,神经系统疾病4 例,呼吸系统疾病7 例,泌尿系统流疾病4 例,糖尿病5 例,水电解质紊乱13 例,低蛋白血症21 例.

    作者:吴爱玲;张月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家庭护理需求调查及指导

    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肝功能栓塞化疗(TACE)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能切除性的肝癌患者,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被公认为是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1].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134 例肝癌行TACE术后患者进行了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以探讨其家庭护理的前景,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黄慧;李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施体会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以保证静脉滴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污染.同时,可以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浪费,降低用药成本,确保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将给药错误降至低.由于空气净化装置防护作用,可大大降低毒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医院的新部门,对合理用药和加强药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爱斌;王春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对2006年1月-2008年7月64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 例,男48 例,女16 例,年龄17~51 岁,左膝35 例,右膝29 例.受伤时间1 d~3年.

    作者:周静;昝文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29例

    自2005年-2009年,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29 例,经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9 例,男20 例,女9 例;年龄21~59 岁;左侧19 例,右侧10 例.其中车祸致伤21 例,坠落伤7 例,压砸伤1 例.

    作者:沈高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注射用骨肽治疗骨不连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骨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67 例骨折术后患者,发现骨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的股骨颈骨折5 例,肱骨干骨折3 例,胫骨7 例,均用注射用骨肽补救治疗3个疗程以上,X线片跟踪观察对照.结果:15 例骨不愈合患者6~20个月均得到愈合.结论:注射用骨肽补救治疗骨不愈合、迟延愈合,是临床可取之药,既能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又能促进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使骨折愈合加快.

    作者:王晓飞;上官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副乳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本文应用高频超声探头诊断腋下副乳,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2007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中年女性,年龄在30~45 岁之间的22 例腋下副乳患者,均以腋下包块来就诊,个别伴有疼痛或与月经周期相关.

    作者:贾艳蓉;郝腊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研究

    循证护理(EBN)是近年来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对提供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的护理新概念.2007年1月-2008年12月依据EBN对53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系统、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刘风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适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的感染,其材料是一种聚已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有效的传导负压并具有负压刺激性.本文介绍了VSD治疗骨科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作者:薛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中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 例新生儿败血症(其中24 例血培养阳性,8 例血培养阴性而临床确诊)患儿血中PCT浓度的改变,同时以32 例普通细菌感染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作为对照.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急性期血中PCT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在疾病的恢复期PCT浓度明显下降,治疗前后PCT浓度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实验室指标之一.

    作者:张新华;郝国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胃镜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的早期胃癌24 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内镜特征以及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将近6年来913 例胃镜检查患者中镜下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早期胃癌的24 例患者(占2.63%)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胃镜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患者,仍需在病灶区域做常规多处活组织检查.结论:胃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可大大降低对早期胃癌的漏诊率,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作者:师永芳;张宏伟;任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监测抢救与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率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 [2].所以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王利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疾病,内科保守治疗中大量脑出血疗效不能让人满意.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可靠、迅速已被公认,但术后并发症处理有时却很棘手,并发症处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很重要,贯穿始终.因此,防治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终使微创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2001年始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425 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爱社;任丽青;麻春林;罗晓飞;王元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