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671-8631
  • 国内刊号:14-130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9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9年4期文献
  • 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TPK)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改变(P<0.01),分别下降了37.60%和66.3%.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效果更显著(P<O.01).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延缓或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向临床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李旭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山西省乒乓球队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队40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探讨山西省乒乓球队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山西省乒乓球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10余种,共28 例68次,总体发生率为70.00%;损伤多发生在12~15 岁之间,冬训大运动量训练季节和赛前大强度训练期与调整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训练年限在4~7年之间的运动损伤(38 例次,占55.88%)与训练年限2~4年(8 例次,占11.76%)和7年以上(22次,占32.35%)的运动损伤发病率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本次调查明确了山西省乒乓球队运动员患病率及损伤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在今后的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预防和减少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庞立杰;王晓鹏;张慧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银屑病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亚群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0 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和PHA+黄芪诱导:即病例对照组和病例黄芪组,同时对10 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经PHA诱导(即正常对照组),各组培养48 h,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4含量.结果:病例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黄芪组IFN-γ水平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显著下调银屑病患者Th1亚群优势状态,促进向Th2亚群转换,改善患者Th1/Th2失衡状态,对银屑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媛;冯文莉;张荣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脊液中高浓度铁对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浓度铁对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其与阿尔采默末病(AD)病因学间的关联.方法:用在大鼠侧脑室埋管、经脑室给药的方法向实验组大鼠脑室注入FeCl3 10 μL;向对照组注入人工脑脊液10 μL,第5、10天重复给药1次,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其行为学改变,用Annexin V-FITC染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早期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行为学实验组大鼠寻找平台时间、距离和均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实验证明向脑室内注入铁离子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行为学改变及神经元凋亡,这正是AD的特征性临床病理改变,因此推测脑脊液中高浓度铁离子可能是与引起散发性AD的病因有关联.

    作者:靳峥;李琳;吴建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黏素E(E-cad)和β-连环蛋白(β-cat)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胰腺癌中及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结论:上皮型钙黏素E和β-连环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转移,联合检测对判断胰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徐志强;鲍民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73例宫颈癌放疗后的CT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中与放疗后宫颈肿瘤与盆腔非肿瘤软组织的CT改变.方法:对73 例宫颈癌放疗前、中、后的CT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疗中、放疗结束后、放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有4,0,0 例肿瘤无缩小,64,40,13 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5,33,57 例肿瘤消失,放疗可引起盆腔区域多个软组织、器官的异常CT改变,包括膀胱、直肠壁增厚,脏器周围间隙条索状影,部分纤维化.结论:CT扫描对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阳;刘祚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2004年5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需手术患者45 例,均采用肱骨近端双钢板内固定,其中31 例获得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郁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炎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甘利欣、茵栀黄及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0.2 g,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后2周及4周分别测定血清ALT、AST、GGT及TBIL,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ALT、AST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4周后ALT、AST与治疗前相比P<0.01,TBIL、GGT与治疗前相比P<0.05.四项指标与治疗2周后结果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迅速有效地改善酒精性肝炎的肝功能,加快恢复,无毒副作用,作用安全.

    作者:赵利平;冉华;白莉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2000-2008年收治的SAP 26 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情发展过程的变化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本组26 例,死亡3 例(病死率11.5%),死亡原因:急性暴发性胰腺炎(FAP)2 例,胰腺坏死感染继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1 例.结论:FAP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应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翼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使用TPA及TPA+Nance弓支抗形式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TPA和联合使用TPA、Nance弓支抗形式矫治青少年双颌前突的疗效.方法:选取11~18 岁双颌前突患者20 例,随机分为:TPA与TPA+Nance弓两组;两组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及牙颌模型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单独使用TPA和联合使用TPA、Nance弓在矢状向上颌磨牙平均近中前移量分别为3.15 mm和1.92 mm;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PA和Nance弓是一种制作简单的、有效的、增加支抗的口内装置,对双颌前突的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王培洁;冯云霞;刘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晚期肺癌患者临终治疗的哲学思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明显,癌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癌症对人类的生命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中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肺癌已成为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如何正确地对待晚期肺癌患者,是我们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作者:武瑞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结节性硬化症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MRI对脑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7 例脑结节性硬化(TS)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MR表现室管膜下多发结节,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无强化;皮质下及脑白质错构瘤,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部分轻度强化;室管膜下巨细胞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结论:脑结节性硬化症发病部位具有一定特点,MR信号能反应病变的病理特征,对临床诊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本树;胡国勋;吴耀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磨牙根横折的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磨牙根横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对19 例磨牙根横折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治疗过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诊断的12颗患牙,经调合及根管治疗后终保留.结论:早期诊断可增加患牙保存率;磨牙无明显牙体病损,但有原因不明的咬合痛、局限性叩痛和单向松动,再结合X线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在根折早期未出现牙周损害且无明显松动时,可在调牙合基础上做根管治疗术,保存患牙.

    作者:赵寓冬;任吉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0例眼内容剜除合并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的护理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作为眶内植入物,1989年获美国FDA批准后广泛应用于临床[1].临床上对于许多严重眼外伤或其他眼疾而摘除眼球的患者来说,术后恢复眼外观、达到美容效果是大的愿望.

    作者:顾云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发性子宫破裂患者护理配合体会

    子宫破裂多发生于分娩期,常与产道梗阻、不当的手术助产、滥用缩宫剂、子宫瘢痕等因素有关.是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临产前自发性子宫破裂临床较少见,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与外科急腹症难以鉴别,增加了临床诊断和护理工作的难度.

    作者:闫育敏;祝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2型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实际治疗中发现,相当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因此,我们对8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丽;任桂卿;刘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护理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临床护理教学与患者之间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产生了矛盾,甚至由于带教工作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既要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又要保证患者满意.减少医疗纠纷是护理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对当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并予以实践,效果比较满意.

    作者: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士主班制应用效果评价

    主班是为了有效配合医疗工作、提高医嘱执行质量、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正常医疗护理工作秩序而设立的班次.1 实施方法我院所有超过30张床位的科室设定1名主班,包括骨科、胸科、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工作周期:主班岗位必须持续3个月以上行政班.

    作者:陈新云;田芳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及缓解对策

    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的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1].护士是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面对的是生理和心理都易存在一定问题的人群,较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紧张体验,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作者:贾随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利宁凝胶在老年男性患者导尿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利宁凝胶在老年男性导尿中提高导尿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100 例需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导尿前将1支利宁凝胶挤入尿道,2 min后进行导尿;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导尿.观察两组患者导尿时引起疼痛、尿道损伤以及导尿失败的发生例数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方法可减轻患者疼痛、尿道损伤现象,一次性导尿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利宁凝胶可明显减轻患者导尿时的疼痛及尿道损伤现象,提高了导尿的一次成功率,安全方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敏;刘炎琴;刘小玲;王霞;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及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8 例,其中9 例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后行外固定架固定,19 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关节功能疗效按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9 例,良16 例,可3 例,全部病例均无针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合理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苏江平;李天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槌状指畸形治疗

    跨越远节指间关节伸肌腱的连续性断裂产生特征性的槌状指畸形,经常是闭合性的,伸指的状态下,意外力量屈曲指间关节,导致腱撕裂或撕脱,伴随远节指骨骨折,由于近端中央腱回缩,致近端指间关节过伸形成鹅颈畸形,有时指背腱膜在远端指间关节背面即终腱断裂,或末节指骨底的撕脱性骨折所致.肌腱损伤多发生在DIP关节屈曲的初期,指尖受到外力打击所致,主要表现为末节指骨下垂.现将收治的30 例槌状指畸形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郝拽生;高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荨麻疹血清过敏原检测临床分析

    目的:血清过敏原检测临床分析是为慢性荨麻疹寻找病因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49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别取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取血清进行实验,血清中特异性的IgE就会特异结合到抗体上,特异结合的抗体可被酶联二抗识别,加入显示剂而显色.结果:149 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临床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吸、食入同时阳性100 例,单纯吸入阳性17 例,单纯食入阳性32 例.结论:室尘、尘螨、粉螨、牛奶、鱼虾蟹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俊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α-干扰素栓配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15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α-干扰素栓配合保妇康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50 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α-干扰素栓与保妇康栓交替使用为治疗组,另选150 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单独采用干扰素栓治疗为对照组,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84.7%,对照组治愈率为61.3%,P<0.05.结论:α-干扰素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干扰素栓.

    作者:李海峰;孙丽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局部应用六神丸治疗牙周炎300例疗效观察

    自1998年5月以来应用六神丸治疗急性牙周炎和急性牙周脓肿300 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8年5月-2008年10月共治疗300例,其中男130例,女170例,年龄10~20岁20例,21~30岁60例,31~40岁90例,50岁以上30例.

    作者:李雅琴;成晓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选择性非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对外伤性脾破裂做选择性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8年从外伤性脾破裂病例中选择性非手术治疗18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 例通过B超或CT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脾破裂经非手术治疗,16 例成功治愈,2 例中转手术治疗.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的选择性非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世选;李兵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顽固性肝腹水的常用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选择对顽固性肝腹水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月96 例顽固性肝腹水病例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6 例患者中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者有16 例,采用腹腔穿刺放液者43 例,采用腹腔注药者37 例,有效率分别为81.25%,69.76%,29.72%.结论:治疗顽固性肝腹水的关键是去除病因,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三种疗法均有一定疗效.但从治疗费用和近期疗效上有差别.相比较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方法效果好.

    作者:吴虹;李钧;郭秋兰;张素萍;宋长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激光对烧伤后瘢痕的诊治现状

    激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除皱、脱毛、色素性疾病等.1971年,Stella首先将CO2激光刀用于猪的烧伤后焦痂切除术,开始了激光在烧伤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陈晋宝;郝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补肾益寿抗衰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肾虚患者15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药补肾益寿抗衰的疗效.方法:对158 例中老年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75%,有效率93%.结论:应用中医理论观察人体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即肾气盛衰的演变过程,补肾疗法是益寿抗衰的一项重要法则.

    作者:李庄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如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药学服务就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药学服务的对象涉及面很广,但其服务中心是病人,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补充2008年第17卷第525页摘要和关键词微波治疗对腹部手术Ⅲ类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Ⅲ类切口微波治疗对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11月腹部手术Ⅲ类切口患者47 例随机分为两组,同期常规伤口换药组作为对照组与常规伤口换药加微波治疗伤口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23 例术后伤口感染8 例(34.78%).治疗组24 例术后伤口感染2 例(8.33%),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Ⅲ类切口予微波治疗可明显降低伤口感染率.

    作者:欧卫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