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病证进行深入探讨,为蒙医辨证规范化提供依据.并对蒙药当贡-3的配方做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求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理论依据,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临床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证候分析,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学范畴,以蒙医学理论推出新的治疗方案并从蒙药学、方剂学角度分析当.贡-3的功效,明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学理论依据.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与蒙医学所述心刺痛的楚斯盛型或血盛型累及白脉时临床表现多数相对应,此时应用当贡-3治疗有充足的蒙医学理论依据.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数由巴达干偏盛凝固心脏之楚斯影响赫依楚斯运行所致.且蒙医楚斯盛型或血盛型累及白脉不稳定型心绞痛时予当贡-3辅助治疗是完全符合蒙医治疗此类疾病的治疗原则及用药原则.
作者:莫日根图;乌汗毕力格;苏和;巴特金;张松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腹部术后部分病例肠蠕动恢复缓慢、肛门不排气、排便,腹胀、腹痛、肠粘连,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促进术后肠蠕动、早期肛门排气、排便、解除腹胀腹痛,避免肠粘连,我们于2004年1月~10月应用傣医药治疗腹部术后腹胀、腹痛、肛门不排气、排便22例,疗效满意,随访半年无特殊,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世华;岩温龙;玉腊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蒙医药辨证施治,合理配伍,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包光华;白音孟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非少尿型是肾功能衰竭早中期出现的一组症状,常因多种因素损伤肾小管一间质而致,临床表现出三阳(三种消化热能)失调,七素(七种体素)毫损,瘀血内阻等多种症状.我们用蒙医蒙药为主治疗本病2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
作者:奇太宝;南海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本文中以晨希拉开始聚积时给予消希拉为主的地格达-8和利肝胆的古日古木-13,中午希拉盛行时消希拉的依赫哈日-12,晚希拉平息时利肝胆的德额都·古日古木-7治疗,治疗乙型肝炎18例,总有效率83.3%,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云;张更丰;姜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黎族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论述了黎族民间传统医药及药用植物利用的概况.分析了黎族传统医药与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地区经济及现代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指出了黎族传统医药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建议加以保护和开展广泛的研究.
作者:甘炳春;杨新全;李榕涛;杜道林;何明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维吾尔医药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学,它吸收了希腊、阿拉伯、印度和中医等民族医学的精华,成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许多优秀文化,其中维吾尔药物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作者:热比亚·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998年~2004年6年间,收治住院患者18例,门诊患者34例;均21岁以上的成年男性.经查体、肛诊确诊肛旁脓肿或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初次就诊42例,窦道久治不愈者10例.外用哈它嘎各其-7治疗组40例,西医传统式纱条填塞治疗12例,两组基本情况相同.
作者:恩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烧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人体组织损伤的统称.在日常生活及临床中比较常见,症状、体征明显的外科疾病.
作者:宝音图;苏伊拉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自2002年始采用蒙医放血疗法治疗血、希拉性头痛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春英;敖特根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蒙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后,口服、外用中蒙西药等作为本症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复发性口疮80例,治愈率10%;显效率65%;有效率25%.结论:中蒙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满意.
作者:王春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们1998年~2003年期间用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娜仁高娃;达布希拉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瑶药五黄树根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黄树根挥发油,并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检索,应用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五黄树根挥发油中分离并检索出12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3%的分别为1,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基]酯、1,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檀香醇、α-石竹烯醇、反式-石竹烯.结论:该植物中12种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报道,占挥发油气化产物的43%.
作者:孟青;韩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32ul/ml~121.92ul/ml,相关系数r=0.9982,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2.18%(n=5),重现性(RSD=2.75%)较好.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适用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白在贤;周雪梅;韩塔娜;张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菊苣根进行了性状和显微鉴别,为其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提供参考.
作者:敏德;佟瑞敏;于新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蒙药嘎木朱尔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蒙药嘎木朱尔的溶液浸泡的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实验观察与分析.结果:蒙药嘎木朱尔对以上7种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蒙药嘎木朱尔体外有明显抑菌作用.
作者:吴柒柱;苏雅拉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蒙药亚苏哈图吉呼对去势小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1月龄雌性昆明小鼠采用卵巢切除手术造成骨质疏松模型,术后各组动物给予相应药物,40天后处死动物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Ca、P、ALP及血脂水平,从而观察蒙药亚苏哈图吉呼对模型鼠的防治作用.结果:蒙药亚苏哈图吉呼的各剂量组可使去势小鼠血清钙含量增加,并使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动物出现动情.结论:蒙药亚苏哈图吉呼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血脂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亦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包立道;郭秀琴;王玉华;张述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玛瑙膏是哈萨克民族民间常用的骨伤药,在临床中已应用多年,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四肢疼痛,效果明确.为进一步评价该药的药效,自2004年12月~2005年2月,我们进行了抗炎镇痛的动物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阿古丽;吾古丽汗;康雄;王瑞良;庞虎;张苏杰;库丽孜哈;黄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根据三因的特性、可量化与依据三邪所开药方的特点,阐明藏医药中的三因与三邪是物质的,有助于揭示三因与三邪的实质和为进一步认识、研究藏医的施治方式与藏药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利毛才让;热增才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藏医学的体质理论别具特色,它在三因学说的指导下,把人的体质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及混合型,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养护方法,指导着藏民族医疗及养生.
作者:张吉仲;尹巧芝;郑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东医寿世保元>中系统地分析了人体有机体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发展、变化关系.通过肺与肝、脾与肾的生理功能特点及生理功能大小,在人体生理变化中占居主要矛盾地位,起主导作用时,把这群人可归纳为太、少、阴、阳人范畴.
作者:朴明杰;李湘兰;黄哲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壮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壮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壮乡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作者:蓝毓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广泛性的肝细胞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的纤维化,肝脏逐渐变硬变性而发展为肝硬化.藏医认为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脏的解毒功能减弱后产生的.经临床观察治疗肝硬化腹水在养肝护肝、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养胃和利尿消肿驱腹水的同时护理是关键.
作者:加羊措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浴前注意事项1.1浴前必须做心电检查,测量血压、B超检查脏器、有必要时摄X线胸片.因此心脏病、高血压不宜接受药浴治疗.若浴前在其它医院做了检查,可将有关检查结果的单据带上,做以诊断参考用.
作者:张扎西嘉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在我国已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60%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亚健康状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祖国传统医学对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的认识都属于人体的阴阳失调范畴.主要病因病机是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等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所致.
作者:李贵清;李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2000年3月~2004年9月期间共收治病毒性角膜炎36例,用纯蒙药蒸熏法内外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总结如下.
作者:格日勒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蒙药复方姜黄胶囊(18世纪蒙医文献<方海>之经典方)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NBP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服用复方姜黄胶囊日3次,每次4粒;对照组48例,服用前列康片日3次,每次4粒,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症状、体征、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EPS-PH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前列腺触痛减轻,质地改善.复方姜黄胶囊对尿频难畅、排尿涩痛、会阴睾系坠胀疼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明显减少,EPS-PH值降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4例病人临床治愈9例(14.1%),显效25例(39.1%),有效22例(34.4%),无效8例(1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48例病人,临床治愈5例(10.4%),显效12例(25.0%),有效17例(35.4%),无效14例(29.2%),总有效率7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复方姜黄胶囊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药物,能够明显改善NBP症状、体征,具有降低EPS-WBC,改善EPS-PH.疗效优于前列康片,而且价格低、副作用小,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作者:杨阿民;孙金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止咳化痰苗药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干扰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止咳化痰中药组.B组:西药治疗组.C组:止咳化痰苗药组.同时治疗90天后,以ELISA双抗夹心法测患者血清中IL-8和TNF-α含量,比较用药前后水平变化及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苗药组治疗后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较中药、西药治疗后存在差异P<0.05,苗药组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IL-8(1.59±0.22)和TNF-α(6.36±0.28)与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COPD患者经止咳化痰苗药治疗后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改善呼吸道阻塞和低氧血症的效果优于其它治疗方法组.
作者:葛正行;谭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学专业英语对于医学生而言十分必要,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十分突出.但是在民族院校中,大多教师和学生对此并不十分重视,教学中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相关的教师、学生、教学及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作者:尹辉;廖和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文章针对当前蒙药开发中在宏观上重政策环境、资金投入,微观上重实验室研究,阐述了文献信息的重要性.并对合理的开发蒙药文献提出个人见解.
作者:云彩麟;李佳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西部,是以蒙古族聚集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面积6246.2平方公里,全县有35个乡镇,74万人口.该县设有全省唯一一所蒙医药研究所,并设有一所蒙医大专班,乡镇蒙医院1所,各乡镇医院中均设有蒙医科,设病床110张,全县有蒙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92人,该县有蒙医药生产企业一家,生产国家部颁标准蒙药7大系列53个品种.
作者:祝荣才;陶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