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为社区健康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前提条件,从而为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明确了“个人特质-非医技能-基本医疗技能”三大指标体系的元胜任力模型,然后运用360度带熵评价法对家庭医生能力进行综合测度,得出分数并进行排序.结果 评价结果的高低与职业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三项指标的得分密切相关.结论 可以通过提升职业责任感、增强解决问题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培养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皇甫慧慧;李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数量明显增多.慢性病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和社会问题.笔者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合力抗慢病社区健康坊为例,论述了在全人健康视角下,如何运用多学科联动在社区慢病管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对已开展的健康坊项目内容、成效等进行综合探讨和分析,反思多学科联动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作者:陈玲;张婷珊;严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为建立多元化医疗服务市场,政府不断制定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近年来社会资本并购公立医院的案例日益增多.笔者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我国社会资本并购公立医院的概念和动因,然后分析了当前社会资本并购公立医院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了并购的三种模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社会资本并购公立医院行为的政策建议.
作者:雒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由于农村医疗技术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缺少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农村医疗保障力度不够等多种原因,农村的医疗保障是空巢老人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老龄化理念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精准识别农村空巢老人身体状况,强化自身参与健康治理作用,整合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医疗保障资源等对策和建议,将会推动农村空巢老人医疗保障的发展.
作者:宗苏秋;王海漪;王志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工作的生命线和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江苏省卫生人才“组团式”援疆以提升新疆克州人民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为目标,通过选派医院管理人才、开展院长业务查房、落实院科两级责任制、规范科室绩效考核、加强核心制度管理、推广DRGs质量评价方法等措施,在克州人民医院构建了系统化、精准化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为边疆地区医院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战略目标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徐祥贵;张振海;米力努尔·艾尼瓦;赵沛;邓波;刘济生;姜东;季辉;关永健;丁强;陈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应回归公益性,绩效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医院保持公益性和长久发展的保障.S医院于2016年实施绩效改革,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自主设计一套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点制”绩效改革方案,融合了医院管理理念和文化精神,推动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作者:唐晓璇;魏仁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Hospital to Home”模式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再住院率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的2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时间段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头和书面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措施基础上,实施“Hospitalto Home”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措施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再住院率.结果 患者出院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日常生活因子、社会活动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和1年内的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ospital to Home”服务模式使出院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及自护行为技能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刘海英;肖大江;陈玉娟;樊兵;易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某三甲医院手术分级管理持续改进的实施效果.方法 提取某三甲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实施手术分级管理改进前的手术相关质量数据指标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实施手术分级管理改进后的相同质量数据指标作为观察组.制定管理措施持续改进,对比改进前后手术相关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相关质量指标,包括手术量、术后10日内死亡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医疗纠纷发生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等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手术分级管理的持续改进,规范了手术医师的医疗行为,手术相关质量指标逐渐趋于科学合理,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阎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了解分级诊疗政策阶段性实施效果,本文运用综合评估模型,以西安市雁塔区医联体为例,将创建医联体前期准备、落实、取得成果三个阶段纳入评估范围.评估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医联体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共同促进了分级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阶段性效果值得肯定,但由于运行时间短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滞后,仍存在社区医务人员缺编,基层欠缺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及大医院与基层药品衔接不到位等政策机制方面的问题.
作者:刘庆;胡书孝;储婷;孙妙;耿明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支付政策实施状况,为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WOT方法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构建SWOT矩形模型,进行策略选择.结果 当前职工医保支付政策设计过于理想化,实践上没有充分发挥引导和调控患者按病情选择就医的作用,小病大治、大病乱治等过度医疗现象突出,医保统筹基金浪费严重.结论 需建立和完善医保支付政策评估体系,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促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嘉佳;张伟;李荣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用“全程无缝化”SBAR沟通模式在CCU病区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CCU病房接受诊治的2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个体化组,每组1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个体化组给予“全程无缝化”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危重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观察病情质量情况和医护使用满意度等.结果 在对病情观察质量方面,个体化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个体化组护理满意度为8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0% (P <0.05).且个体化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8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96% (P <0.01).结论 “全程无缝化”SBAR沟通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病情观察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雪萍;易利华;任玉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了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规范开展传染病监测与报告,杜绝传染病漏报与迟报,提高报告质量符合要求.可通过健全管理组织架构,细化职责分工;加强培训力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梳理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改进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方法;落实环节质量控制等措施.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上述实践,使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传染病信息100%上报,报卡质量达98%以上.充分证明医院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质量的提升,规范了医疗执行行为,对地区疾病预防与控制起到推动与保障作用.
作者:江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手术机器人应用于骨盆骨折前后住院病人医疗费用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筛选常规手术、应用手术机器人治疗单纯性骨盆骨折有效病例98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两种术式例均住院日、例均住院费用、住院费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术式治疗单纯性骨盆骨折,人均住院费用、例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手术机器人治疗单纯性骨盆骨折较常规术式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病人住院日,减轻病人和医保基金负担,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永成;刘士懂;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是构建分级诊疗模式的关键途径,为了对城市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进行探索,本文通过鱼骨图对阻碍双向转诊的因素进行根因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法构建由组织体系及制度、流程、院内及院际间协调网络为基础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以西安市雁塔区医联体为例,对双向转诊运行机制阶段性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刘庆;孙妙;邹余粮;储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研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师宗县人民医院组建医联体后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医联体合作模式及管理方式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定性调查、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患者、职工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调研.结果 师宗县人民医院在组建医联体后门诊人次年均增长12.92%、住院人次年均增长15.38%,手术人次和总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患者和医院职工对组建医联体满意度较高,但是制约医联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解决.结论 无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难以调动积极性,建议政府部门顶层推进,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整合资源,理顺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为医联体建设提供保障.
作者:狄亚霞;高吉贵;彭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医院业务数据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为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就需要注患者体验感受,需要围绕以患者切身感受为核心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平台.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利用信息化和移动医疗平台关注不同患者看病的“时间”和“空间”要素,进行了实践探索并提出建议.
作者:曾卫龙;李兵;韦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院建立了基于信息化药品物流链管理模式,实现了药品仓储信息化管理,包括冷链实时追踪反馈、全院患者用药条形码追踪管理、医嘱全面审核及医院药物警戒系统的建立.该药品物流管理模式不仅为药品采购、仓储、使用三大环节流转信息提供可溯源,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推进了医院药品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保障了医院药品安全,真正体现了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医院理念.
作者:赵吟;邵欢;孙欣;章明杰;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简洁有力、感召力强的院训有助于医院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能够直到激励、鞭策员工的作用.通过对院训的解读挖掘,旨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的指引下,深入挖掘医院核心价值观,认清医院使命,完善福建省立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软实力,展示福建省立医院风貌.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与询问法相结合.结果 有38.18%的员工认为院训足以完整体现医院核心价值观乃至医院文化情况.结论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适合处于稳定期并寻求更高发展的省立医院,能较好地塑造医院品牌,提升医院软实力.
作者:宋财森;王秋蓉;魏世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做好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评价工作,对加强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促进医学科技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郑雪;孙研芝;金惠民;张磊磊;曹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笔者对基于客观工作量指标的医技人员绩效薪酬分配方案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设计过程、主要内容、应用范围、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绩效薪酬的分配方案能够突出医技科室作业人员的工作特点,体现劳动价值,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有效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作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精准扶贫背景下凉山州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改善凉山州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结果 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凉山州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稳步增长,医护比呈增长趋势,达到了当地十二五规划指标,但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呈减少趋势;年龄上,中青年占比较大且不断增加;女多男少,性别比例失衡,且未得到改善;高学历偏少,但逐年增长;高职称占比较少,各医院高职称人数呈增长趋势,疾控中心则呈减少趋势;2016年卫生人员的流动量较大,存在流出量大于流入量的情况;州级卫生人力资源情况稍好于县级.结论 精准扶贫带来了凉山州卫生人力资源改善的新契机,但其长远发展仍面临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难以引进和留住等严峻考验,必须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理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作者:王军;陈巧玲;刘志会;刘国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改的不断深入使得采购成本控制成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DOCTOR-P”医院采购管理体系中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通过动态观察影响医院采购成本的因素,在健全医院采购成本控制的保障机制、医院采购成本控制战略及战术层面解析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以期医院能够在不影响医用物资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医用物资的采购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姜月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立医院接受捐赠大幅增加.本文梳理了公立医院开展接受捐赠业务内部控制的政策依据,介绍了接受捐赠内部控制的实务操作,对医院、政府和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的入账标准和财务信息披露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促进接受捐赠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学留学生管理对于提升中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任务艰巨、具有国际职责的工作.笔者结合南方医科大学医学留学生管理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了医学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索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作者:陈君;任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高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承担着医学人才培养的临床教育教学任务.然而,教学内容繁多,管理对象各异,管理机构分散,管理职能重叠等问题,给临床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与任务实施带来诸多困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通过对管理职能和临床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提高临床教育教学管理效能,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周庆;高建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从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手段、节能增效、成本控制、PDCA管理工具等方面对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实践进行了探讨.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医院后勤工作制度更加健全,工作流程日趋规范,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综合满意度提升,后勤运行成本明显下降.
作者:黎国庆;胡勃;袁萍;陈欢;匡萍;刘苡;吴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院病区物体表面清洁质量的管理对策.方法 分析病区保洁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风险,采取改善工具和流程、针对性培训、荧光标记法监测、加强病区环节管理和保洁公司内部质控管理等措施,观察病区保洁质量的效果.结果 通过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病区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合格率由40.37%上升至79.06%;微生物抽样检测合格率由64.12%上升至80.50%;神经外科、器官移植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由6.79%、17.55%下降至5.45%、9.17%.结论 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加强对病区保洁社会化的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周小梅;武苗苗;游明园;农鑫;谭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