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07年8期文献
  • 胞二磷胆碱对神经细胞凋亡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对6-羟基多巴胺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百分比及Bax、Bc1-2蛋白表达.结果 将1,0.1,0.01和0.001 mmol/L胞二磷胆碱+6-羟基多巴胺组,与6-羟基多巴胺组比较,凋亡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各组Bax蛋白的表达率明显下降,0.1 mmol/L胞二磷胆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0.1和0.01 mmol/L胞二磷胆碱组Bcl-2表达率显著升高;Bax/Bcl-2比值下降,0.1 mmol/L胞二磷胆碱组Bax/Bcl-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胞二磷胆碱通过减少Bax和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使Bax/Bcl-2比值下降、细胞凋亡减少,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卫民;姜晓燕;魏丽晶;李艳博;郭伟;龚守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深圳市脑卒中发病与气温关系

    目的 探讨周平均温度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建模原理,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深圳市脑卒中发病与气象资料进行非参数拟合,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周平均湿度以后,分析周平均温度与脑卒中发病人数的关系.结果 2003~2005年,深圳市脑卒中发病15 434例,每周平均(99.00±29.56)例,男性周平均发病(59.52±17.93)例,女性周平均发病(39.42±13.86)例;<65岁周平均发病(54.18±18.00)例,≥65岁周平均发病(44.76±13.72)例.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周平均湿度等因素影响后,低温是诱发深圳市脑卒中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发病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分层分析发现,低温对女性或<65岁者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更大,而男性脑卒中发病与气温降低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深圳市脑卒中发病与周平均气温存在线性关系,发病的相对危险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在数据不满足参数拟合条件时,广义相加模型能有效地发现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内在关系.

    作者:程锦泉;刘建平;张仁利;庾蕾;彭绩;池洪珊;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深圳市高收入人群膳食结构与代谢综合征关系

    目的 探讨深圳市高收入人群的膳食结构特点、饮食行为习惯以及代谢综合征(MS)的现患状况.方法 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到北大深圳医院特诊科1 515名体检者进行分析,对患有MS或其高危症状的500名调查对象进行3 d 24 h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习惯调查.结果 受检者MS的患病率为13.07%.膳食结构: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为9.63 MJ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膳食供给量(RDA)的102%,外出就餐时能量摄入量为RDA的115.5%.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硫胺素的摄入量都显著低于RDA水平;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和油脂的摄入量都显著高于RDA水平.大部分调查对象都有经常熬夜、暴饮暴食;经常出差、饮食不规律等与MS密切相关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结论 深圳市高收入人群MS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该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是MS高患病率的主要因素.加大对深圳市高收入人群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对MS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翠凤;卞苏环;刘颜;张献共;李红艳;陈恒娇;韩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SARS冠状病毒S2基因原核表达及免疫学特性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2蛋白表达并对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克隆SARS冠状病毒S2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2)融合蛋白.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鉴定表达GST-S2融合蛋白的活性.结果 通过原核系统表达的GST-S2融合蛋白可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多克隆抗体结合,并在85千道尔顿(KD)处出现特异性结合条带.GST-S2蛋白能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结论 本项研究获得了SARS冠状病毒GST-S2融合蛋白,它可与GST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作者:周浩;龙北国;张文炳;江丽芳;陈丽丹;贡树基;赵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亚硒酸钠对神经皮质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亚硒酸钠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皮质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选用24 h龄ICR小鼠,培养大脑神经皮质细胞,48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0.004,0.020,0.100,0.500 μmol/L),四甲基偶氮噻唑蓝试验检测细胞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慧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 高剂量亚硒酸钠(0.1和0.5 μmol/L)明显抑制皮质神经细胞生长、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严重损伤DNA,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亚硒酸钠(0.004和0.020 μmol/L)虽然呈现一定毒性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亚硒酸钠可引起细胞损伤,降低细胞活力,其机制可能与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DNA结构损伤有关.

    作者:余焕玲;张杰;张晓红;向丽;肖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八氯二丙醚生产工人p53蛋白及氧化损伤检测

    目的 检测八氯二丙醚生产工人氧化损伤及血清p53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暴露于八氯二丙醚工人21名为研究对象,另选21名非暴露者为对照,进行血清p53蛋白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测定.结果 暴露于八氯二丙醚工人血清p53蛋白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工龄>8年组血清p53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工龄<8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GSH-Px酶活性略低于对照组,MDA水平则显示升高(P<0.01).结论 长期暴露接触于八氯二丙醚作业工人可有p53基因异常的危险性,以及对氧化性应激的易感性.

    作者:唐萌;曾垂焕;王波;熊丽林;王晓娜;夏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半导体激光照射预防和缓解牙髓炎急性反应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预防及缓解根管治疗急性反应(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IAE)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有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牙病患者304例,随机分为2组,在进行根管预备及樟脑酚棉捻开放后,其中1组(155例)应用半导体激光在牙体外辐射根尖区,另1组不作处置,24h后观察记录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比较2组根管治疗急性反应发生率.另选取根管充填后发生急性反应的牙病患者175例,随机分为2组,1组(96例)应用半导体激光在牙体外辐射根尖区;另1组(79例)给予口服甲硝唑及先锋Ⅳ,24h后观察记录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比较2组缓解根管治疗急性反应效果.结果 304例牙病患者中,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组的急性反应发生率为4.52%,未照射组为10.7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5例根管填充后发生急性反应的患者中,半导体激光照射组的EIAE缓解效果明显好于药物治疗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照射可有效预防和缓解根管治疗急性反应.

    作者:郭阳;谢晓华;裴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甲基叔丁基醚对大鼠脏器毒性作用

    目的 研究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lary butyl ether,MTBE)对大鼠肝、肺、肾、脑等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方法 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经灌胃染毒MTBE,浓度分别为染毒组M1:500 mg/(kg·bw)、M2:1 500mg/(kg·bw)及对照组M0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4周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肝、肺、肾、脑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光镜检测各组大鼠肝、肺、肾、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染毒组血清LDH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且M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A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肝、肺、肾组织T-SOD活力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M2组肝组织、M1组肺组织及M1、M2组肾组织中T-SOD下降显著(P<0.05);各组织中MD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组各组织中GSH含量较对照组均呈下降趋势,且M2组肝组织中G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检查发现染毒组大鼠肝、肺、肾等脏器组织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MTBE可以影响血清酶的水平,并对大鼠的自由基清除系统造成一定损伤,还可以影响肝、肺、肾等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形态.

    作者:张云;骆文静;郑刚;于(王嫄);杨瑞华;赵芳;毕媛;刘明朝;陈景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乙醇对小鼠胚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影响

    目的 探讨乙醇对胚胎中枢神经系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器官发生期小鼠全胚胎培养模型,8.5 d小鼠胚胎以1.0,2.0,4.0和8.0 mg/ml乙醇体外染毒48 h后,对胚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进行评分,并以半定量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胚胎中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随乙醇染毒剂量增加,胚胎头长逐渐减小,中枢神经系统的前脑、中脑和后脑发育评分均逐渐降低,畸形主要表现为神经管闭合不全.乙醇抑制胚胎中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 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致畸作用可能与诱导胚胎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过量表达、造成组织NO含量过多,进而对发育中的胚胎组织造成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许雅君;李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妊娠大鼠低铅暴露对子代海马GFAP表达影响

    目的 观察母体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组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铅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4组,自怀孕1 d起分别给予蒸馏水、125,250,500 mg/L醋酸铅饮水,直到仔鼠出生.分别在仔鼠出生后1,21,60 d,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CA1区GFAP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各染铅组仔鼠1,21 d时海马CA1区GFAP蛋白和mRNA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60d时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妊娠期母体低水平铅暴露可以使仔鼠海马CA1区GFAP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这可能是铅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尹洁;宋波;武柏林;牛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甲基叔丁基醚对大鼠小脑γ-氨基丁酸影响

    目的 研究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MTBE)对大鼠小脑皮质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的影响,探讨MTBE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系作用机制.方法 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9组,腹腔注射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700,1 050,1 400 mg/(kg·bw).观察各染毒剂量及染毒后0.5,1,2,4,8 h时MTBE对大鼠小皮质神经递质GABA的影响.结果 MTBE对小脑皮质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其阳性产物相对灰度值结果显示,不同剂量[700,1 050,1 400mg/(kg·bw)]MTBE染毒后小脑皮质神经递质GABA相对灰度值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存在剂量-效应关系;MTBE对小脑皮质GABA的影响在染毒后0.5 h时GABA表达开始增加,1.0 h达到高峰,2.0 h时开始减弱,8.0 h时GABA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MTBE对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毒作用与神经递质GABA含量的改变有关.

    作者:李素云;贺性鹏;邓暑芳;万炜;范松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都匀市亚洲牛带绦虫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的发现和命名是近30年来绦虫研究的新进展之一.中国学者近年来经过染色体细胞色素细胞氧化酶Ⅰ(COI)基因特异性片段PGR扩增和序列分析[1],进行感染猪、牛的生物学、生化、病理[2-4]及病原学[5]等相关研究,均证实都匀牛带绦虫为亚洲牛带绦虫,但缺乏进行深入的流行原因调查.为此,本文对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病人相关饮食卫生、膳食行为和习惯等因素进行调查,以期为亚洲牛带绦虫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王红艳;包怀恩;戎聚全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知识调查

    研究证实,通过社区干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降低,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对高血压控制有重要作用[1].新疆是全国高血压发病较高地区,新疆哈萨克族(简称哈族)为全国高发民族之一.为掌握哈族居民高血压的流行及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于2005年6月~12月对新疆沙湾地区的哈族居民进行了高血压及相关知识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唐景霞;郭淑霞;张翼华;李娜;徐上知;张景玉;郭恒;牛强;夏建疆;海拉提;孙凤;刘燕;丁毓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北京市痢疾发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痢疾报告发病率长期变化特点及其与经济、气候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为进一步现场调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北京市1949~2004年痢疾报告发病率与气候、经济等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每年日照时数、大风日数越多,平均气温、平均气压以及全市居民消费水平越低,居民或农民家庭拥有冰箱数越少,则当年痢疾发病率越高.结论 痢疾发病率与气候、经济密切相关,当年发病率可用当年降水量、日照时数、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冰箱数3个变量来估计.

    作者:贾蕾;曹卫华;贺雄;黎新宇;唐耀武;吴疆;王全意;高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信度与效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MOS-HIV)(简体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旨在国内推广应用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的专用量表.方法 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性和因子结构3个方面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结果 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8个多条目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67~0.86之间;各条目与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基本都>0.5;因子分析发现,无论是提取3个因子还是2个因子,各因子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若提取2个因子,其结构与原始量表(英文版与繁体中文版)的理论框架基本相吻合.结论 从整体上看,MOS-HIV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虽然量表作者对量表结构的构想是提取2个因子,但是本研究认为3个因子(加上总体生存质量因子)能更全面地反映该量表的结构.

    作者:杨芬;柳青;贾卫东;徐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管理模式探讨

    2005年6月1日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的正式颁布执行,改变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疫苗使用的统一管理模式.但疫苗不是普通药品,更不是一般商品,一旦在采购、选择及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造成严重后果.为重新建立一套适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新的管理模式.我们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讨.

    作者:范晨阳;马彦;孙美平;付建平;王文胜;王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发生水平、动态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基于医院的监测方法,对全市14所监测医院1996~2004年出生缺陷监测中神经管畸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管畸形总发生率为15.40/万,占出生缺陷总数的15.31%;3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顺位依次是脊柱裂、无脑儿、脑膨出;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乡村高于城镇,女婴高于男婴,母亲年龄25~29岁组发生率低,呈U型分布;其围产期死亡率为495.33‰,是总围产儿死亡率的39倍.结论 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崔玲;周秀萍;崔豫琳;郭华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煤矿老年职工居家不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某煤业集团离退休老年职业人群中居家不出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市某煤业集团所属住宅社区进行随机整群抽样,共抽取4个社区,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及国际通用量表,对社区内≥60岁老年职工进行外出状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社会活动等内容面对面访谈式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该集团老年职业人群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7.59%.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经济收入、住房层次、生活需要照顾、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脑卒中、糖尿病、日常生活能力、饮酒、锻炼身体、爱好、健康自我评价、孤独、抑郁、有无亲密朋友、参加社会活动、与邻居交往情况、亲属往来等因素影响居家不出的发生.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日常生活需要照顾、高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不锻炼身体、不参加社会活动、无亲密朋友、抑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FIM)差是居家不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居家不出在该集团老年职业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影响居家不出发生的因素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居家不出的发生.

    作者:邢凤梅;姚三巧;景丽伟;李小明;刘冠纯;范雪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 居民区鼠密度为1.85%,带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小仓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毒率高为3.35%;野外鼠密度为1.13%,带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田鼠、大林姬鼠、小仓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毒率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群落结构为褐家鼠均有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小仓鼠、黑线姬鼠和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社鼠和大林姬鼠仅分布在河北省北部承德山区.结论 褐家鼠是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

    作者:韩占英;张艳波;于秋丽;魏亚梅;张文增;许永刚;齐顺祥;李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网络成瘾青少年攻击性与微量元素关系

    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的攻击性与血清元素含量有关[1,2].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青少年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在临床上也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3],尤其在其上网受到阻止时.为了解伴有攻击性网络成瘾(IAD)青少年的微量元素水平,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本研究.

    作者:陶然;黄秀琴;刘军文;张慧敏;张英;姚淑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解沈阳医学院200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适宜干预措施,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革;李哲;蒋大力;郭秀华;徐彬彬;刘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贵阳市城区老年痴呆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城区26个社区居委会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作为样本人群,采用二阶段调查方式进行研究,调查60岁及以上老年人3 229名.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计算比值比(OR).结果 共发现痴呆患者64例,其中AD患者41例(占64.06%),VD患者18例(占28.13%),混合性痴呆2例(占3.13%),其他类型痴呆3例(占4.68%).60岁以上人群痴呆及AD、VD的患病率分别为1.98%,1.27%和0.569%.痴呆、DA和V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而显著降低;体力劳动者AD患病率显著高于脑力劳动者.丧偶者痴呆、AD的患病明显高于在婚者.结论 贵阳市城区痴呆患病率水平接近全国城市人群平均水平,AD是痴呆患病的主要类型,高龄、低教育程度、丧偶的老年人群是痴呆患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黄文湧;杨星;杨敬源;邓厚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河北某高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检测分析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广泛,传染性极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潜在的发病者及传染源[1],自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以来,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病毒(BHV)的传播.为了解大学生中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情况,对2002~2006年来我校新入学的20 582名学生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学书;葛丽平;芦广萍;闫爱春;胡金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福建省部分县区小学生洗手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开展洗手干预措施后,对减少一年级小学生罹患腹泻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从福建省3个县区,各随机选择30所小学,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干预组和强化干预组.对2个干预组所有一年级学生开展有关洗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强化干预组同时采取提供肥皂、督促学生洗手的强化干预.研究期间老师记录并报告学生罹患腹泻、咽痛等10种症状导致缺课的情况.结果 采取洗手干预后,标准干预组学生发热缺课率比对照组减少83.8%(P=0.04);强化干预组学生总缺课率比对照组减少41.79%(P=0.03),缺课天数减少53.9%(P=0.03);学生头痛伴其他症状的缺课率减少26.0%(P=0.04);因腹痛缺课率减少100%(P=0.03).结论 强化干预组具有较为明显的干预效果.

    作者:马会来;Anna Bowen;欧剑鸣;曾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护人员对HIV感染者接受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某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PHA)的接受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该市2所市级综合性医院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753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接受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年龄、知识得分、医院级别、医护人员与HIV/AIDS的接触频率与医护人员的接受程度之间有关联.结论 在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减少艾滋病偏见与歧视的培训或倡导工作中,应加强医护人员有关艾滋病临床知识、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加强对综合性医院以及青年医生的教育;加强对HIV/AIDS高频率接触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咨询.

    作者:田丽春;张开宁;胡世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给予科学心理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2~10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5个街道、乡镇,随机抽取肿瘤患者家属1 023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为评估工具.结果 1 023人中,焦虑症577例(56.4%),抑郁症601例(58.7%),焦虑合并抑郁症502例(49.1%).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亲缘关系、确诊知晓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济状况、婚姻状态与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年龄、亲缘关系的远近、确诊知晓时间以及经济状况和婚姻状态等为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对肿瘤患者家属给予心理干预.

    作者:柯纪定;刘海峰;严培玲;魏晓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知识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需求,探讨现阶段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一年中,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13.3%去过条件差的诊所注射,7.7%会去条件差的诊所拔牙;1 101人(93.7%)生殖器官出现症状时会主动去正规医院就医;5.4%的人报告得过性病;34.6%的人愿意接受免费的安全套;31.9%的人想学习安全套使用的技巧;约80%的女性调查对象愿意每年进行一次妇科保健检查.结论 健康教育和干预应具体化、生活化,使教育对象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艾滋病(AIDS)预防措施.分析不能实行相关健康行为的主要原因:(1)受经济条件限制;(2)未掌握实行技巧.提示行为干预应注重技巧的培训,同时考虑目标人群的经济水平,为其创造相应的条件.

    作者:蒋丽娟;张顺祥;李锦;王文艺;韩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职校学生异性交往和性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职校学生是中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与同龄人比较,其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率较高,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倍受社会和家庭的关注[1].在学习期间能否正确处理好异性交往问题会对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解职校学生异性交往和性行为状况及其相关态度和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进行本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楼超华;王筱金;程艳;涂晓雯;高尔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鼠Cdc25B融合蛋白构建和表达

    目的 研究小鼠N末端缺失286氨基酸的野生型Cdc25B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方法 应用Primer5.0软件分析并设计小鼠Cdc25B5'及3'端引物(N末端缺失286氨基酶),化学合成并用聚合酶链反就(PCR)方法扩增,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成PGEX4T-2-Cdc25B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后,通过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进行目的蛋白表达.结果 通过双酶切、电泳分析及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Cdc25B融合表达载体,融合蛋白产物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显示,相对分子量为53KD的蛋白谱带,与预期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并表达了Cdc25B-N末端缺失的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获得较高水平的表达,为近一步研究Cdc25B的功能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赵鸿梅;滕秋艳;张哲;于秉治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碘酸钾对大鼠甲状腺抗氧化能力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碘酸钾(KIO3)对Wistar大鼠甲状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低碘组(LI),适碘组(NI),5倍高碘组(5HI),10倍高碘组(10HI),50倍高碘组(50HI),100倍高碘组(100HI).喂养3,6,12个月后,检测甲状腺组织匀浆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LI组的GPx活性、SOD活性和MDA含量均较NI组显著增高(P<0.01).5HI和100HI组的GPx活性和SOD活性与N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HI和10HI组的GPx活性在12个月时较NI组降低(P<0.05),并且这2组的SOD活性6个月和12个月时也均较NI组降低(P<0.05).4个高碘组的MDA含量与N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碘导致大鼠甲状腺抗氧化系统失代偿,发生过氧化损伤;长期高碘(50HI和100HI)会使甲状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但未出现过氧化损伤;大鼠甲状腺的抗氧化系统对高剂量碘酸钾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作者:叶振坤;孙毅娜;林来祥;叶艳;聂秀玲;阎玉芹;陈祖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应激对大鼠造血系统铁含量影响

    目的 观察2种应激条件下大鼠血清和骨髓铁含量的变化及血清铁代谢相关蛋白变化.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和足底电击组.实验应激周期为3,7,14 d.应激结束后,用原子吸收法(AAS)测定血清铁(SI);用酸性亚铁氰化钾染色法测定骨髓铁含量;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应激组大鼠的SI分别下降28.4%,27.7%和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底电击组大鼠的SI分别下降28.5%,18.3%和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4 d心理应激组和足底电击组骨髓铁含量明显下降;铁调节蛋白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底电击、心理应激可引起大鼠血清铁下降和骨髓铁减少,后者下降程度随应激周期延长而增加.应激7,14 d时,SF显著下降,sTfR显著升高,表明机体贮存铁减少已开始影响红系增生.

    作者:魏春岚;李敏;黄雪强;周健;陈建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伏马菌素B1单抗ELISA检测试剂盒研制

    目的 研制快速检测粮食中伏马菌素B1(FB1)的试剂盒.方法 在制备抗FB1单克隆抗体基础上,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研制FB1快速检测试剂盒.结果 该试剂盒低检出浓度为5 ng/ml,校正曲线线性范围50~500 ng/ml,线性方程Y=-0.582X+1.793(r=0.99,P<0.05).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均无交叉反应.回收率在71.89%~112.9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0.23%.试剂盒常温下可保存225 d,实验室内的变异系数和实验室间变异系数均<20%.结论 该试剂盒快速、简单、灵敏,可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作者:宫慧芝;计融;杨军;江涛;李凤琴;韩春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吸毒对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影响

    当前,毒品滥用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峻问题之一,毒品对人体多系统的损害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细胞遗传学角度,通过比较吸毒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率的变化,探讨毒品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水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敏;张励;阿周存;陈玲;董晓东;狄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哈尔滨市腹泻病致病菌监测分析

    为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流行特征及趋势,本文对2000~2006年采集的腹泻病门诊患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宏;关菲;句立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普兰店市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易导致人员中毒.普兰店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现有农业人口65万,占总人口79.27%,每年均有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发生中毒.为了解本市农药中毒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对1990~2004年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令兴;孟祥裕;牟义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蔬菜中农药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目前常用的化学农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所占比例大,传统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法(GC)[1,2],但是鉴于GC仪器方法测定所用的时间较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合我国蔬菜分散销售市场经常性的现场快速检测需要.

    作者:杨伟群;金红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空间流行病学技术在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中应用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地方性疾病[1].已有研究表明,血吸虫病的分布与温度[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昼夜温差等)、植被[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雨量等自然因素有关[2,3].

    作者:杨坤;王显红;吴晓华;杨国静;贾铁武;周晓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芹菜素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芹黄(菜)素(Apigenin,AP)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茶叶中[1],其中芹菜含量高.芹菜素的化学结构为4',5,7-三羟黄酮,其4',5,7位置的3个羟基和C2C3双键决定了其独特的药理学效应和生物学特性,如在抑制肿瘤方面[2].

    作者:赵秀娟;吴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发展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基因组构成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1].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产品,由于它不可避免的不成熟性和不确定性,使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年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施向东;卢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内皮抑制因子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居民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10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3].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本质特性之一.肿瘤及其转移物的生长必须有新生血管的形成来维持.因此,控制血管生成已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朱晓红;闫鸿;臧树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综合性大学学生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在综合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未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新生为对照组,以接受性健康教育学生为干预组,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2组对性健康知识的了解、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学生均希望了解性知识,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健康课程,且干预组学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学生对性健康知识、避孕措施,性病的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社会一些不良现象有理性的判断能力(婚外情、一夜情等).结论 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性健康知识教育,效果明显,可继续推广.

    作者:王君;杜彩素;张天奉;王一侠;韩耀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职能及其内涵

    2003年的SARS流行以及之后相继出现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使公共卫生受到政府和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自2002年9月~2005年底,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2 416个,总投资105亿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2 649个,总投资164亿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改革全部完成,市(地)级改革大部分完成,县(区)级改革部分完成[1].

    作者:吕筠;李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食管癌与p53突变和人乳头状肉瘤病毒感染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乳头状肉瘤病毒16(HPV16)感染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病例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像多态性(SSCP)、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1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的突变与HPV16感染进行了检测.结果 11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p53基因突变率为49.1%,其中外显exon5-6,exon7,exon8-9的突变率分别为19.1%,27.3%,17.2%.食管癌组织HPV16的检出率为49.1%.吸烟患者p53基因突变率(61.4%)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53基因突变率(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基因突变率(65.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53基因突变率(37.5%);HPV16阳性者中,p53突变率是40.7%,HPV16阴性者仅为57.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16感染可能是食管癌高发区的危险因素;p53基因突变与吸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HPV16感染和p53基因突变可能是2个独立的事件.

    作者:何保昌;段广才;蔡琳;代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山东省大肠癌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监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山东省1 869例大肠癌患者及3 738例对照进行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大肠癌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猪肉摄入频次、油炸食品摄入频次、高温烧烤肉类摄入频次、肠息肉史、黏液血便、精神刺激史及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史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2.375,2.383,2.706,11.024,5.365,2.553,2.527;喜食大蒜、粗纤维饮食和轻体力劳动是保护因素,OR值为0.532,0.784,0.739;吸烟、饮酒、饮茶、水果、奶制品摄入与大肠癌的发病未见明显关联.结论 大肠癌发生与饮食、情绪、消化道疾病及遗传有关,而喜食大蒜是大肠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伟;王传新;郑桂喜;张建;王立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已烯雌酚与人乳腺癌细胞WISP-2基因表达

    目的 探讨已烯雌酚(DES)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WISP-2基因(wnt-1 inducible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2)表达的影响及DES在乳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DES对人乳癌MCF-7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以免疫细胞化学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DES对人乳癌MCF-7细胞WISP-2 mRNA和WISP-2蛋白表达影响.结果 DES使MCF-7细胞增殖率增加,其吸光度A570值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以10nmol/L的DES分别作用细胞不同时间,A570值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DES可使MCF-7细胞WISP-2mRNA和WISP-2蛋白表达上升,WISP-2蛋白和mRNA的表达强度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WISP-2 mRNA和蛋白表达随DES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效应类似于雌二醇.结论 IDES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2DES能诱导MCF-7细胞的WISP-2基因表达增加,作用强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作者:陈锋;刘念周;何爱桃;薛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区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确诊、年龄在30~69岁之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1 204)和普通对照人群(n=1 212)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个人生活习惯、口服避孕药(OC)及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疾病及家族史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内节育器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区女性所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类型主要为金属环和V型塑料环,分别占使用者的68.1%和20.7%.与从未使用过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比较,使用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显著降低.调整后OR=0.57(95%CI=0.47~0.69),且随使用时间增加而降低.分层分析显示,在从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曾使用IUD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降低,OR=0.51(95%CI=0.41~0.64).结论 绝经前后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可能会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作者:高静;项永兵;徐望红;阮志贤;程家蓉;舒晓鸥;高玉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雌激素相关基因及生殖因素对乳腺癌协同作用

    目的 研究CYP1A1 MspI,ERα PvuII,ERα XbaI基因多态性与生殖、生育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本研究样本来自1999年1月~2001年4月,在上海市进行的以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282例乳腺癌病例和298例口腔黏膜细胞对照标本进行3个候选基因位点的检测,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基因多态与生殖、生育因素对乳腺癌协同作用OR值和95%CI,并采用Rothman方法对基因-环境的协同作用进行估计.结果 良性乳腺疾病史与CYPIA1 MspI多态存在正相加协同作用,与基准组比较,OR为5.66(95%CI=3.28~9.76),协同作用指数S=2.05,协同作用归因比AP=0.42,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其他生殖、生育因素与3个基因位点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结论 良性乳腺疾病史与CYP1A1 Msp1基因之间存在增加乳腺危险的协同作用.

    作者:沈月平;武俊青;张子豹;De-Kun Li;高尔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恶性淋巴瘤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ML)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医院病例为基础的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从江苏省南通市4家医院收集的7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恶性淋巴瘤(ML)患者及144例其他肿瘤和非肿瘤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拟合的方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L的相关因素.结果 住所周围环境污染(OR=2.747,90%CI=1.216~6.204)、经常接触有机溶剂(OR=4.310,90%CI=1.079~17.219)、经常接触化肥农药(OR=2.648,90%CI=1.188~5.903)、本人其他肿瘤史(OR=7.586,90%CI=1.202~47.890)、家族肿瘤史(OR=5.268,90%CI=2.054~13.515)等5个因素可能增加ML的危险性;而经常吃淡水鱼虾(OR=0.456,90%CI=0.246~0.842)可降低ML的危险性.结论 恶性淋巴瘤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环境污染、化学毒物接触及家族史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倪慧娟;王咸钢;任金马;蓝绍颖;乌正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巴旦杏仁提取物抗肿瘤作用

    巴旦杏(Amygdaluscommunis L)属世界古老栽培品种,是由野生种进化发展而来,新疆巴旦杏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1].巴旦杏是一种常用的维吾尔药物,具有强壮、健脑、润肠、宣肺、生辉、明目等功能[2].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对其抗瘤作用进行研究,为巴旦杏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辉;张月明;冷爱枝;朱虎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国林蛙抗菌肽对胃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中国林蛙抗菌肽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为体外实验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实验、分裂指数法和集落形成实验,研究抗菌肽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细胞形态学观察,中国林蛙抗菌肽组中,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膜出现孔洞,浮起的死细胞增加.MTT实验中随着抗菌肽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分裂指数和集落形成实验中,中国林蛙抗菌肽对胃癌细胞SGC-7901有丝分裂和集落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 中国林蛙抗菌肽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红玉;崔洪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头颈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中文版测试效果评价

    头颈部癌是一种较严重的而多发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头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的传统指标是5年生存率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国外对头颈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量表主要是FACT-H N[1]、EORTC QLQ-H&N35[2]等.

    作者:罗家洪;孟琼;万崇华;杨铮;汤学良;李晓江;张晓磬;毛勇;徐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环境雌激素对大鼠乳腺癌VEGF和CXCR4影响

    目的 研究环境雌激素辛基酚(OP)和三羟异黄酮(GEN)对大鼠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和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G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及3个实验组:GEN、OP和GP(GEN+OP).二甲基苯蒽启动致乳腺癌(Con组除外),第210d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大鼠乳腺及乳腺癌组织中VEGF、flk-1和CXCR4表达.结果 与Mod组比较,GEN组VEGF、flk-1和CXCR4蛋白表达均降低,OP组VEGF、flk-1和CXCR4表达增高,GP组CXCR4降低.结论 GEN通过下调乳腺癌组织中VEGF、flk-1和CXCR4的表达量,降低大鼠乳腺癌的发生,OP则通过上调VEGF、flk-1和CXCR4的表达使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

    作者:彭俊华;糜漫天;朱俊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

    目的 探讨代谢叶酸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蔬菜水果摄入量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调查92例食管癌患者和184名正常对照.应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检测基因型.结果 在正常对照中,MTHFR677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0.7%,24.5%,4.7%,而在食管癌组中分别为52.2%,43.5%,4.3%(χ2=10.492,P=0.005).等位基因T携带者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为C基因型的1.709倍(95% CI=1.115~2.167).多因素分析发现,携带677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为C/C基因型的7.216倍(95% CI=1.552~33.554);偶尔、经常食用蔬菜水果(叶酸摄入量)均为食管癌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61(95%CI=0.263~2.202),0.245(95% CI=0.070~0.850).交互作用提示,食用蔬菜水果可降低携带677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结论 基因-环境因素(叶酸摄入)的交互作用分析提示,叶酸缺乏及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是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秀梅;张卫群;陈波;何玲;阿力木太;哈那提;李锋;杨磊;秦江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浙江省主要恶性肿瘤失能权重评定

    目的 评定浙江省恶性肿瘤疾病的失能权重.方法 以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疾病失能权重7级分类标准及22个指示症状为依据,采用德尔菲法,选择10名肿瘤临床专家和18名公共卫生专家,通过自制的专家咨询表评定浙江省恶性肿瘤疾病失能权重的小值和大值.结果 专家咨询表回收率100%,13种恶性肿瘤的疾病失能权重小值的均数为0.19~0.36,大值的均数为0.70~0.90.结论 13种恶性肿瘤疾病失能权重的评定结果与世界银行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及荷兰的数据有一定差异.

    作者:杨敬;沈清;雷通海;汪祥辉;韩晓军;陈定湾;刘谷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前列腺癌与生活行为方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与生活行为方式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选择在中山大学4所附属医院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62例,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其他疾病患者各62例为对照(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组(±5岁)、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病历记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数据.结果 以前列腺增生为对照,吸烟量每天20支及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19(0.87~5.52)倍;年吸烟量达800支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08(0.81~12.679)倍.以其他病例为对照,日饮酒量超过100g(乙醇)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2.17(0.7~6.63)倍;饮酒年限达40年及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3.35(0.89~5.30)倍.体育锻炼频率每周少于5次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危险,OR<3次/周=6.68(0.46~97.58),OR3~5次/周=8.48(1.37~52.61).未发现饮茶与前列腺癌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吸烟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饮酒年限长者和缺乏锻炼者易患前列腺癌.

    作者:梁彩花;柳青;周芳坚;高新;陈凌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瑞芝清对人胰腺癌细胞COX-2和VEGF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芝清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芝清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方法 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培养,不同浓度瑞芝清处理细胞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OX-2和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mRNA和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00,200,400 μmol/L瑞芝清作用胰腺癌PANC-1细胞48h后,COX-2和VEGF蛋白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并且COX-2与VEGF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85,P<0.05);RT-PCR结果也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COX-2 mRNA和VEGF mRNA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抑制COX-2表达及由此引起的VEGF表达降低,在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褚美芬;吴怡春;章燕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rassfla基因甲基化检测

    在我国,宫颈癌患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1位,且出现了宫颈癌年轻病例逐年增加的趋势.王直茹等报道,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病率高达117.51/10万,显著高于汉族(21/10万)与其他民族[1].rassfl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为新发现的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l基因的转录本a,是已经肯定的抑癌基因,它的启动子异常高甲基化已在至少20多种人体恶性实体肿瘤中被发现[2].为了解维吾尔族宫颈鳞癌中rassf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情况,我们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潘泽民;潘晓琳;王新玲;程静新;秦志勇;蒋黎;覃建萍;陈少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DHA复合物对小鼠H22肝癌细胞TPK活性影响

    目的 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复合物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以移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为模型,利用[γ-32p]三磷酸腺苷(ATP)作为反应启动剂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观察DHA复合物对H22癌细胞内TPK活性的影响.结果 DHA复合物的体内抑瘤率可高达70%以上;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中TPK的活性普遍升高(P<0.01).给予DHA复合物作用后,癌细胞上述各组分中TPK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DHA复合物具有抑制TPK活性,降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程东;韩晓英;孙克任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肿瘤坏死因子βNcoI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京市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癌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94例胃癌患者及对照进行(TNF-β)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分析TNF-β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合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了解TNF-β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TNF-βG/A杂合子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0.0%与44.2%,OR=1.661 5,95%CI=1.077 7~2.561 7,P=0.021 0),TNF-βA/A出现的频率在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与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TNF-βG/A杂合子与胃癌的易感性有关.

    作者:符刚;沈孝兵;浦跃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肥城市食管癌死亡率负二项拟合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山东省肥城市食管癌死亡率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开展食管癌病因学研究及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时期、出生队列与食管癌死亡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死亡与年龄和性别有关,食管癌死亡率随着年龄组的增高而升高,每相邻2个年龄组的下一年龄组食管癌死亡危险是上一年龄组的1.67倍,95%CI=1.56~1.78;男性食管癌死亡危险是女性的2.38倍,95%CI=1.78~3.18;而时期和出生队列与食管癌死亡率的变化无关联.结论 肥城市食管癌死亡率资料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该地区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近30年中基本无变化.

    作者:杨艳芳;李会庆;周英智;刁玉涛;房学强;赵得利;纪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环境雌激素致乳腺癌细胞DNA损伤作用

    目的 观察环境雌激素辛基酚(OP)和三羟异黄酮(GEN)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2,8和32 μmol/L OP或GEN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24,48或72 h,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环境雌激素影响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程度.结果 OP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DNA损伤明显增加,并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2,8 μmol/L GEN促进细胞的增殖,DNA损伤无明显改变,32 μmol/L却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彗星拖尾长度明显增长,但增长效应不及OP.结论 OP和高浓度GEN通过损伤MDA-MB-231细胞DNA导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但GEN损伤效应不及OP.

    作者:彭俊华;张全华;张峰;赵勇;王海忠;齐心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基因多态性在肺癌发生中交互作用

    目的 探讨代谢酶基因与修复酶基因多态性在肺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227例和相应非肿瘤对照227例,对CYP1BI、CYP2C19、CYP2D6、CYP2E1、GSTM1、GSTT1、GSTP1、mEH、NQO1、XRCC1、XRCC3、hOGG1、NAT2、XPD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对基因-基因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CYP2C19突变基因型与NQO1突变基因型,mEH-exon3突变基因型与NQO1突变基因型之间对肺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可导致肺癌易感性的增高.未见其他代谢酶基因与修复酶基因在汉族人群肺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对基因多态性的联合检测更有利于筛选易感人群.今后应加大样本含量,进行多基因之间的联合作用分析.

    作者:梁戈玉;浦跃朴;尹立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