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龙北国;张文炳;江丽芳;陈丽丹;贡树基;赵卫
巴旦杏(Amygdaluscommunis L)属世界古老栽培品种,是由野生种进化发展而来,新疆巴旦杏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1].巴旦杏是一种常用的维吾尔药物,具有强壮、健脑、润肠、宣肺、生辉、明目等功能[2].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对其抗瘤作用进行研究,为巴旦杏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辉;张月明;冷爱枝;朱虎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高收入人群的膳食结构特点、饮食行为习惯以及代谢综合征(MS)的现患状况.方法 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到北大深圳医院特诊科1 515名体检者进行分析,对患有MS或其高危症状的500名调查对象进行3 d 24 h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习惯调查.结果 受检者MS的患病率为13.07%.膳食结构: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为9.63 MJ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膳食供给量(RDA)的102%,外出就餐时能量摄入量为RDA的115.5%.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硫胺素的摄入量都显著低于RDA水平;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和油脂的摄入量都显著高于RDA水平.大部分调查对象都有经常熬夜、暴饮暴食;经常出差、饮食不规律等与MS密切相关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结论 深圳市高收入人群MS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该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是MS高患病率的主要因素.加大对深圳市高收入人群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对MS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翠凤;卞苏环;刘颜;张献共;李红艳;陈恒娇;韩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为了解沈阳医学院200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适宜干预措施,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革;李哲;蒋大力;郭秀华;徐彬彬;刘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发生水平、动态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基于医院的监测方法,对全市14所监测医院1996~2004年出生缺陷监测中神经管畸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管畸形总发生率为15.40/万,占出生缺陷总数的15.31%;3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顺位依次是脊柱裂、无脑儿、脑膨出;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乡村高于城镇,女婴高于男婴,母亲年龄25~29岁组发生率低,呈U型分布;其围产期死亡率为495.33‰,是总围产儿死亡率的39倍.结论 郑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崔玲;周秀萍;崔豫琳;郭华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蔬菜中农药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目前常用的化学农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所占比例大,传统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法(GC)[1,2],但是鉴于GC仪器方法测定所用的时间较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合我国蔬菜分散销售市场经常性的现场快速检测需要.
作者:杨伟群;金红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CYP1A1 MspI,ERα PvuII,ERα XbaI基因多态性与生殖、生育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本研究样本来自1999年1月~2001年4月,在上海市进行的以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282例乳腺癌病例和298例口腔黏膜细胞对照标本进行3个候选基因位点的检测,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基因多态与生殖、生育因素对乳腺癌协同作用OR值和95%CI,并采用Rothman方法对基因-环境的协同作用进行估计.结果 良性乳腺疾病史与CYPIA1 MspI多态存在正相加协同作用,与基准组比较,OR为5.66(95%CI=3.28~9.76),协同作用指数S=2.05,协同作用归因比AP=0.42,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其他生殖、生育因素与3个基因位点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结论 良性乳腺疾病史与CYP1A1 Msp1基因之间存在增加乳腺危险的协同作用.
作者:沈月平;武俊青;张子豹;De-Kun Li;高尔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易导致人员中毒.普兰店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现有农业人口65万,占总人口79.27%,每年均有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发生中毒.为了解本市农药中毒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对1990~2004年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令兴;孟祥裕;牟义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PHA)的接受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该市2所市级综合性医院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753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接受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年龄、知识得分、医院级别、医护人员与HIV/AIDS的接触频率与医护人员的接受程度之间有关联.结论 在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减少艾滋病偏见与歧视的培训或倡导工作中,应加强医护人员有关艾滋病临床知识、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加强对综合性医院以及青年医生的教育;加强对HIV/AIDS高频率接触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咨询.
作者:田丽春;张开宁;胡世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代谢酶基因与修复酶基因多态性在肺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227例和相应非肿瘤对照227例,对CYP1BI、CYP2C19、CYP2D6、CYP2E1、GSTM1、GSTT1、GSTP1、mEH、NQO1、XRCC1、XRCC3、hOGG1、NAT2、XPD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对基因-基因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CYP2C19突变基因型与NQO1突变基因型,mEH-exon3突变基因型与NQO1突变基因型之间对肺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可导致肺癌易感性的增高.未见其他代谢酶基因与修复酶基因在汉族人群肺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对基因多态性的联合检测更有利于筛选易感人群.今后应加大样本含量,进行多基因之间的联合作用分析.
作者:梁戈玉;浦跃朴;尹立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乳头状肉瘤病毒16(HPV16)感染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病例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像多态性(SSCP)、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1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的突变与HPV16感染进行了检测.结果 11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p53基因突变率为49.1%,其中外显exon5-6,exon7,exon8-9的突变率分别为19.1%,27.3%,17.2%.食管癌组织HPV16的检出率为49.1%.吸烟患者p53基因突变率(61.4%)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53基因突变率(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基因突变率(65.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53基因突变率(37.5%);HPV16阳性者中,p53突变率是40.7%,HPV16阴性者仅为57.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16感染可能是食管癌高发区的危险因素;p53基因突变与吸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HPV16感染和p53基因突变可能是2个独立的事件.
作者:何保昌;段广才;蔡琳;代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周平均温度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建模原理,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深圳市脑卒中发病与气象资料进行非参数拟合,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周平均湿度以后,分析周平均温度与脑卒中发病人数的关系.结果 2003~2005年,深圳市脑卒中发病15 434例,每周平均(99.00±29.56)例,男性周平均发病(59.52±17.93)例,女性周平均发病(39.42±13.86)例;<65岁周平均发病(54.18±18.00)例,≥65岁周平均发病(44.76±13.72)例.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周平均湿度等因素影响后,低温是诱发深圳市脑卒中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发病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分层分析发现,低温对女性或<65岁者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更大,而男性脑卒中发病与气温降低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深圳市脑卒中发病与周平均气温存在线性关系,发病的相对危险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在数据不满足参数拟合条件时,广义相加模型能有效地发现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内在关系.
作者:程锦泉;刘建平;张仁利;庾蕾;彭绩;池洪珊;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复合物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以移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为模型,利用[γ-32p]三磷酸腺苷(ATP)作为反应启动剂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观察DHA复合物对H22癌细胞内TPK活性的影响.结果 DHA复合物的体内抑瘤率可高达70%以上;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中TPK的活性普遍升高(P<0.01).给予DHA复合物作用后,癌细胞上述各组分中TPK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DHA复合物具有抑制TPK活性,降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程东;韩晓英;孙克任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地方性疾病[1].已有研究表明,血吸虫病的分布与温度[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昼夜温差等)、植被[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雨量等自然因素有关[2,3].
作者:杨坤;王显红;吴晓华;杨国静;贾铁武;周晓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与生活行为方式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选择在中山大学4所附属医院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62例,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其他疾病患者各62例为对照(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组(±5岁)、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病历记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数据.结果 以前列腺增生为对照,吸烟量每天20支及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19(0.87~5.52)倍;年吸烟量达800支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08(0.81~12.679)倍.以其他病例为对照,日饮酒量超过100g(乙醇)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2.17(0.7~6.63)倍;饮酒年限达40年及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3.35(0.89~5.30)倍.体育锻炼频率每周少于5次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危险,OR<3次/周=6.68(0.46~97.58),OR3~5次/周=8.48(1.37~52.61).未发现饮茶与前列腺癌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吸烟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饮酒年限长者和缺乏锻炼者易患前列腺癌.
作者:梁彩花;柳青;周芳坚;高新;陈凌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在我国,宫颈癌患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1位,且出现了宫颈癌年轻病例逐年增加的趋势.王直茹等报道,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病率高达117.51/10万,显著高于汉族(21/10万)与其他民族[1].rassfl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为新发现的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l基因的转录本a,是已经肯定的抑癌基因,它的启动子异常高甲基化已在至少20多种人体恶性实体肿瘤中被发现[2].为了解维吾尔族宫颈鳞癌中rassf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情况,我们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潘泽民;潘晓琳;王新玲;程静新;秦志勇;蒋黎;覃建萍;陈少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醇对胚胎中枢神经系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器官发生期小鼠全胚胎培养模型,8.5 d小鼠胚胎以1.0,2.0,4.0和8.0 mg/ml乙醇体外染毒48 h后,对胚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进行评分,并以半定量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胚胎中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随乙醇染毒剂量增加,胚胎头长逐渐减小,中枢神经系统的前脑、中脑和后脑发育评分均逐渐降低,畸形主要表现为神经管闭合不全.乙醇抑制胚胎中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 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致畸作用可能与诱导胚胎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过量表达、造成组织NO含量过多,进而对发育中的胚胎组织造成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许雅君;李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国林蛙抗菌肽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为体外实验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实验、分裂指数法和集落形成实验,研究抗菌肽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细胞形态学观察,中国林蛙抗菌肽组中,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膜出现孔洞,浮起的死细胞增加.MTT实验中随着抗菌肽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分裂指数和集落形成实验中,中国林蛙抗菌肽对胃癌细胞SGC-7901有丝分裂和集落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 中国林蛙抗菌肽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红玉;崔洪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京市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癌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94例胃癌患者及对照进行(TNF-β)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分析TNF-β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合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了解TNF-β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TNF-βG/A杂合子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0.0%与44.2%,OR=1.661 5,95%CI=1.077 7~2.561 7,P=0.021 0),TNF-βA/A出现的频率在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与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TNF-βG/A杂合子与胃癌的易感性有关.
作者:符刚;沈孝兵;浦跃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2003年的SARS流行以及之后相继出现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使公共卫生受到政府和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自2002年9月~2005年底,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2 416个,总投资105亿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2 649个,总投资164亿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改革全部完成,市(地)级改革大部分完成,县(区)级改革部分完成[1].
作者:吕筠;李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预防及缓解根管治疗急性反应(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IAE)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有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牙病患者304例,随机分为2组,在进行根管预备及樟脑酚棉捻开放后,其中1组(155例)应用半导体激光在牙体外辐射根尖区,另1组不作处置,24h后观察记录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比较2组根管治疗急性反应发生率.另选取根管充填后发生急性反应的牙病患者175例,随机分为2组,1组(96例)应用半导体激光在牙体外辐射根尖区;另1组(79例)给予口服甲硝唑及先锋Ⅳ,24h后观察记录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比较2组缓解根管治疗急性反应效果.结果 304例牙病患者中,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组的急性反应发生率为4.52%,未照射组为10.7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5例根管填充后发生急性反应的患者中,半导体激光照射组的EIAE缓解效果明显好于药物治疗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照射可有效预防和缓解根管治疗急性反应.
作者:郭阳;谢晓华;裴路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