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1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
作者:王艳丽;冯喜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报道了1例硫酸二甲酯及其与高温液碱反应产生甲醇致眼损伤病例的中毒经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作者:周华蕾;陈定宝;张研;陈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报道2例因接触甲醇蒸气致双目失明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
作者:杨雯;靳波;李威;田琪;秦敏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分析42例资料完整的接触青石棉致胸膜间皮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并结合该病的发病机理,探讨本地区胸膜间皮瘤高发的原因.
作者:李忠武;张继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整理分析了13例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探讨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
作者:何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一苯中毒患者入院治疗病情平稳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癔病症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病情逐渐恢复正常至痊愈出院.
作者:史学颖;张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1例铅中毒并发毛发颜色变化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探讨.
作者:杨晨芸;谷晓新;苏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报告1例患儿口服过量的硫酸铜催吐致急性铜中毒,经及时诊断和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苏素花;农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一焊工在疏通管道时,不慎吸入三氟化硼气体致化学性肺炎.提示应加强职业人群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徐忠玉;高源;王国胤;翟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某县一民办医疗仪器厂汞危害情况调查发现,车间空气汞浓度高达5 mg/m3,56名汞作业工人尿汞均高于正常值,有33名工人被诊断为汞中毒.所以,应重视乡镇民办企业接汞工人的防护工作.
作者:徐孝华;高杨;王雁;侯强;李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393名接触混合性有害因素的钢铁业工人进行了鼻咽部疾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其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工人长期接触SO2、粉尘、高温和铅烟等混合性有害因素,对鼻咽部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陆代凤;吴用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丙烷工人的遗传效应.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环氧丙烷作业现场进行监测的同时,采集工人血样,采用高灵敏的N-alkyl Edman气质谱法对血红蛋白加合物(HP-缬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进行检测.结果环氧丙烷作业工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2.6 mg/m3和6.9 mg/m3.环氧丙烷接触组工人的HP-缬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8).接触组中的每个细胞SCE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血红蛋白加合物与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相关系数r为0.762,并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4).结论低浓度环氧丙烷对职业人群具有细胞遗传学毒性.
作者:赵福林;金汉杰;李明;张玉川;李玉凡;曲波;李刚;Xiao Y;Dan Segerback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森林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分型及诊治,并为制定职业性森林脑炎的诊断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了380例森林脑炎病例,研究病人的发病年龄、潜伏期、主要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分析显示:(1)潜伏期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轻潜伏期越长,病情越重潜伏期越短;(2)平均住院时间轻型的病人比重型的病人明显缩短;(3)380例中,检测特异性IgG 230人,特异性IgM 72人,其滴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具有可靠诊断价值.结论森林脑炎临床宜分为3型,即顿挫型、轻型和重型较为符合临床实际,且便于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操作.
作者:毛丽君;赵金垣;徐希娴;孙淑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急性乙醇中毒性肌病的认识.方法对3例急性乙醇中毒性肌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均于饮酒后发病,并具有急性肌肿胀、肌无力、肌酶显著增高的临床特点.肿胀部位B型超声波检查对了解肌肉受损范围及程度是一项无创伤的及有价值的检查方法.镇静、止痛,局部制动,补液、利尿、碱化尿液及抗脂质过氧化剂有利于本病的恢复.结论横纹肌溶解症预后相对较好,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及血清酶学改变在短期内好转及下降,并有助于预防其严重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
作者:徐希娴;李学军;毛丽君;赵金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氯气损害呼吸道的机制.方法应用鼻灌洗(Nasal lavage,NAL)方法,研究17名造纸工人接触氯气前后鼻灌洗液中几种炎症标志物的浓度变化.结果吸入氯气4周后,鼻灌洗液中尿素、尿酸、白细胞介素-8浓度明显升高,白蛋白浓度无显著性改变,白细胞介素-6未检出.结论氯气接触可引起鼻粘膜通透性改变以及鼻粘膜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鼻灌洗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是研究呼吸道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翟日洪;陈婷婷;陈晓琴;刘晓军;廖瑞庆;潘瑞辉;甘永金;李羡筠;屈国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石英粉尘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粉尘,可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石英近年被IARC宣布由动物致癌物升级为人类致癌物,同时指出尚需人类DNA水平的直接证据.本文将从动物实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可能的致癌机制几个方面对石英致癌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娟娟;周泽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2,4-三氯苯(1,2,4-TCB)是毒性很高的化合物,实验动物短期或长期接触1,2,4-TCB均可引起肝、肾的中毒性损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1,2,4-TCB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1,2,4-TCB的毒理学进展.
作者:刘军;陈旭庚;李家斌;王迎春;范来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对45例作业工人耳鸣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施以针刺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耳鸣患者.职业分布:铣床作业14例,铸造作业8例,石材作业7例,风动作业6例,木材作业5例,其他5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大71岁,小32岁.病程长19年,短2个月.
作者:侯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历简介患者为Ⅲ期矽肺,于本厂医院就诊,无好转且加重,遂来我院.2次上呼吸机,患者呼吸困难仍未明显好转.考虑患者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而不适应,停用呼吸机,予气管导管吸氧,氧流量4 L/min,30 min后患者呼吸困难好转.2护理体会
作者:王岩;冯光敏;张涛;薛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的.本文介绍了几种预评价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作者:赵淑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小鼠吸入染毒YF-1杀菌剂1个月后,对小鼠的免疫器官质量、ANAE阳性率和血清溶血素(IgM)进行测定.结果显示,250、500mg/m3组小鼠ANAE阳性率及血清IgM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说明YF-1杀菌剂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厚勇;王蕊;高晓奇;张振玲;徐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某石化企业接触苯作业人员进行个体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血苯检测分析,发现TWA明显高于定点瞬时检测浓度,且和血苯值呈相关,提示TWA和血苯能较好地反映苯作业人员实际接触水平.
作者:朱钧;张东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解鞋用胶水对皮肤的致敏情况.对该省境内规模较大的5家制鞋企业的8份鞋用胶水样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其结果表明各样品的皮肤致敏程度为弱致敏或轻致敏,等级为Ⅰ级或Ⅱ级.
作者:王志勇;林穗金;王世栋;蔡健峰;唐文娟;柯宗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测定每一个(类)作业岗位噪声强度和工人劳动时间(计算出劳动时间率),进行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调查831名已婚已孕(育)暴露噪声的纺织女工妊娠结局情况.结果Ⅰ~Ⅳ级噪声作业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作业,自然流产、早产、过期产、死胎(产)和低体重儿等观察指标主要发生在Ⅱ~Ⅳ级作业,尤以Ⅲ~Ⅳ级作业较为突出,而先天畸形则未显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肖全华;李舒才;伍应华;谢富华;罗金群;周炯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职业病门诊工作涉及国家的许多法律、规定,影响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是职业病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周梅荣;姜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分别采用硝酸汞、氯化汞汞膜对尿铅样品进行测定,试验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可采用氯化汞镀汞液进行尿铅的测定分析.
作者:邵红;白志超;段奇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当前,个别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职业危害事故不断发生.在企业中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有利于职业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
作者:曹清松;牟森;管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接尘工人与Ⅰ期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发现,0+组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与Ⅰ期组接近.建议加强0+人群的职业防护,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作者:童亚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提出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并就其防护进行了探讨.
作者:冯光敏;孙艳杰;王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对150名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心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结果发现高温环境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作者:朱玉华;曹钟兴;郭九吉;周爱珍;陈美娟;吴公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67名氯气作业工人调查结果表明,低浓度氯气对工人的鼻咽部及牙齿有一定影响,吸烟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任淑萍;原焕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497名放射工作人员静脉血细胞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建议在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中,血常规应做全项的血细胞参数测定.
作者:张春生;赵玉静;郗卓利;杨晓霞;王朝和;彭珊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选择苯接触工龄2年以上的喷漆工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提示苯接触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神经行为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作者:邢稼轩;王鑫;张有忠;孙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石油化工作业工人发生急性化学物中毒的三种原因:工作疏忽、意外事故、违章操作,说明作业工人在遵章操作、自我保护方面还须加强.
作者:金沈雄;陈玉清;陈昌发;金复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某大型石化企业劳动卫生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条件虽明显改善,但职业危害仍较严重,今后应加强治理和职业卫生教育.
作者:李继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现已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由于本法的颁布实施,今后劳动卫生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将走向法制化管理.它规定了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也要求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同时也规定了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专业机构的责任.
作者:王朝和;阎波;赵金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一部事关亿万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
作者:姜彭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曹明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