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接触环氧丙烷工人Hb加合物及其遗传毒性分析

赵福林;金汉杰;李明;张玉川;李玉凡;曲波;李刚;Xiao Y;Dan Segerback

关键词:职业接触, 环氧丙烷, 血红蛋白加合物,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丙烷工人的遗传效应.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环氧丙烷作业现场进行监测的同时,采集工人血样,采用高灵敏的N-alkyl Edman气质谱法对血红蛋白加合物(HP-缬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进行检测.结果环氧丙烷作业工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2.6 mg/m3和6.9 mg/m3.环氧丙烷接触组工人的HP-缬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8).接触组中的每个细胞SCE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血红蛋白加合物与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相关系数r为0.762,并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4).结论低浓度环氧丙烷对职业人群具有细胞遗传学毒性.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砷化氢中毒1例报告

    报道1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

    作者:王艳丽;冯喜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某石化企业劳动条件改善情况分析

    对某大型石化企业劳动卫生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条件虽明显改善,但职业危害仍较严重,今后应加强治理和职业卫生教育.

    作者:李继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铅中毒并发毛发颜色变化1例报告

    对1例铅中毒并发毛发颜色变化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探讨.

    作者:杨晨芸;谷晓新;苏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3例毒鼠强中毒病例分析

    整理分析了13例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探讨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

    作者:何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与血苯相关性的研究

    对某石化企业接触苯作业人员进行个体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血苯检测分析,发现TWA明显高于定点瞬时检测浓度,且和血苯值呈相关,提示TWA和血苯能较好地反映苯作业人员实际接触水平.

    作者:朱钧;张东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二氧化硅致癌作用研究进展

    石英粉尘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粉尘,可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石英近年被IARC宣布由动物致癌物升级为人类致癌物,同时指出尚需人类DNA水平的直接证据.本文将从动物实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可能的致癌机制几个方面对石英致癌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娟娟;周泽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化学物中毒原因分析

    本文分析了石油化工作业工人发生急性化学物中毒的三种原因:工作疏忽、意外事故、违章操作,说明作业工人在遵章操作、自我保护方面还须加强.

    作者:金沈雄;陈玉清;陈昌发;金复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职业接触环氧丙烷工人Hb加合物及其遗传毒性分析

    目的研究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丙烷工人的遗传效应.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环氧丙烷作业现场进行监测的同时,采集工人血样,采用高灵敏的N-alkyl Edman气质谱法对血红蛋白加合物(HP-缬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进行检测.结果环氧丙烷作业工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2.6 mg/m3和6.9 mg/m3.环氧丙烷接触组工人的HP-缬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8).接触组中的每个细胞SCE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血红蛋白加合物与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相关系数r为0.762,并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4).结论低浓度环氧丙烷对职业人群具有细胞遗传学毒性.

    作者:赵福林;金汉杰;李明;张玉川;李玉凡;曲波;李刚;Xiao Y;Dan Segerback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苯接触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选择苯接触工龄2年以上的喷漆工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提示苯接触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神经行为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作者:邢稼轩;王鑫;张有忠;孙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例Ⅲ期矽肺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1病历简介患者为Ⅲ期矽肺,于本厂医院就诊,无好转且加重,遂来我院.2次上呼吸机,患者呼吸困难仍未明显好转.考虑患者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而不适应,停用呼吸机,予气管导管吸氧,氧流量4 L/min,30 min后患者呼吸困难好转.2护理体会

    作者:王岩;冯光敏;张涛;薛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硫酸二甲酯及其与高温液碱反应致眼损伤1例分析

    报道了1例硫酸二甲酯及其与高温液碱反应产生甲醇致眼损伤病例的中毒经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作者:周华蕾;陈定宝;张研;陈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与女工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测定每一个(类)作业岗位噪声强度和工人劳动时间(计算出劳动时间率),进行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调查831名已婚已孕(育)暴露噪声的纺织女工妊娠结局情况.结果Ⅰ~Ⅳ级噪声作业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作业,自然流产、早产、过期产、死胎(产)和低体重儿等观察指标主要发生在Ⅱ~Ⅳ级作业,尤以Ⅲ~Ⅳ级作业较为突出,而先天畸形则未显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肖全华;李舒才;伍应华;谢富华;罗金群;周炯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温对作业工人心血管影响的探讨

    通过对150名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心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结果发现高温环境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作者:朱玉华;曹钟兴;郭九吉;周爱珍;陈美娟;吴公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职业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个别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职业危害事故不断发生.在企业中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有利于职业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

    作者:曹清松;牟森;管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作业工人耳鸣45例临床观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对45例作业工人耳鸣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施以针刺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耳鸣患者.职业分布:铣床作业14例,铸造作业8例,石材作业7例,风动作业6例,木材作业5例,其他5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大71岁,小32岁.病程长19年,短2个月.

    作者:侯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393名钢铁作业工人鼻咽部疾病的调查

    对393名接触混合性有害因素的钢铁业工人进行了鼻咽部疾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其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工人长期接触SO2、粉尘、高温和铅烟等混合性有害因素,对鼻咽部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陆代凤;吴用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微分电位溶出法分析尿铅时镀汞液的选择

    分别采用硝酸汞、氯化汞汞膜对尿铅样品进行测定,试验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可采用氯化汞镀汞液进行尿铅的测定分析.

    作者:邵红;白志超;段奇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混合苯中毒诱发癔病1例报告

    一苯中毒患者入院治疗病情平稳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癔病症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病情逐渐恢复正常至痊愈出院.

    作者:史学颖;张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吸入三氟化硼引起化学性肺炎1例事故调查

    一焊工在疏通管道时,不慎吸入三氟化硼气体致化学性肺炎.提示应加强职业人群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徐忠玉;高源;王国胤;翟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鞋用胶水对皮肤的过敏试验初探

    为了解鞋用胶水对皮肤的致敏情况.对该省境内规模较大的5家制鞋企业的8份鞋用胶水样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其结果表明各样品的皮肤致敏程度为弱致敏或轻致敏,等级为Ⅰ级或Ⅱ级.

    作者:王志勇;林穗金;王世栋;蔡健峰;唐文娟;柯宗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