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计划免疫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7/R
  • 国内刊号:11-5517/R
  • 影响因子:2.31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56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国际刊号:11-5517/R
国内刊号:11-5517/R
邮发代号:82-856
创刊时间:1995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简介

本杂志1995年创刊,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专门报道计划免疫专业的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主要登载国内外计划免疫、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免疫预防和疫苗研究的成果,计划免疫管理,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国内外有关计划免疫的学术信息。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管理、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综述、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专家访谈、文摘。

栏目设置

政策解析、论著、专家共识

杂志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文题 应简明、扼要,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通常包括3-4个W,即事(What)、地(Where)、时(When)、人(Who)。应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语、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居中显示。

  2 作者与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署名顺序由作者自定,居中显示;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作者姓名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上序号,例如,“姓名1,姓名2,…,姓名5”。在作者之下另起一行列出作者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县)和邮政编码;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全部内容用圆括号扩住,例如 “(1. 单位,省 市 邮编;2.单位,省 市 邮编;…)”,居中显示。

  3 基金项目、通信作者与共同第一作者 凡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不列具体课题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获多项基金项目的应依次列出,以分号隔开。如有通信作者,需在作者单位之下另起一行列出通信作者的姓名和Email,多名通信作者以分号隔开;如果通信作者与第一作者相同,则不需列通信作者。如有共同第一作者,需注明“×××和×××为共同第一作者”;注明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Email。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不应属于同一工作单位的同一部门。上述内容依次放在作者单位之下,居左显示。

  4 摘要与关键词 论著的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格式为“摘要: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字数为3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撰写,首次使用缩略语、符号和代号时,需在文中注明;综述的摘要不必按论著的四要素格式书写,其他要求与论著相同;除论著和综述外的其他类型稿件可不需要摘要内容。每篇文章可列出3-5个关键词,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格式为“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各为一段,无缩进,居左显示。

  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中文关键词下需依次列出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和文章编号,格式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自成一段,无缩进,居左显示。中图分类号为文章的学科属性分类代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作者需自行查询。文献标识码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和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性文章;D-一般动态性信息。文章编号格式为“刊号(年份)期号-起始页码-页数”,例如,“1006-916X(2018)05-0499-06”,其中“1006-916X”本刊刊号;文章录用后,由本刊填写文章编号。

  6 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论著和综述需有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内容须与中文完全一致。文题采用粗字体,第一个单词和某些专有名词的首字母需大写,其余单词字母均采用小写;作者英文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双名之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采用斜体。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共为一段。英文摘要格式为 “Abstract: Objective …. Methods …. Results …. Conclusions …”,关键词格式为“Key words: …; …; …; …”,每个关键词的首字母需大写,其余字母小写;摘要和关键词各为一段,无缩进,居左显示。

  7 正文 论著的正文必须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并环环紧扣。正文是文稿的主体,要求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字通顺、精炼,材料真实可靠,数据和统计分析严谨无误,讨论和结论合乎逻辑,专业用语和词汇应符合国家标准,使用规范的简化字。除论著以外的其他类型稿件,可不按照论著的四部分格式要求书写,直接分标题描述即可。

  前言:用一段文字简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避免描述与论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一般不超过500字。不加“前言”标题,缩进显示。

  材料与方法:需交代清楚研究的5个W,即事(What)、地(Where)、时(When)、人(Who)、如何(How)。分层标题及叙述格式:1 ×××、1.1 ×××、1.1.1 ×××、(1)、①;分层标题行无缩进;一级分层标题自成一段,二级分层标题与后文留1个汉字空格。 “材料与方法”四字居中显示,无序号。

  结果:只描述与研究内容有关的结果,和/或统计学检验结果,不要在“结果“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复杂结果应先总后分描述,高度概括;如有图表,应在相应图表描述的结尾以括号注明图表序号,例如“……(表1、图1)”;结果的文字描述和图表应分别具有自明性,即读者仅看文字或仅看图表均能获得清晰的意义;分层标题及叙述格式与“材料与方法”相同。“结果”二字居中显示,无序号。

  讨论:应紧扣研究目的及结果展开讨论,层次对应分明,防止跑偏;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并与其他研究文献比较,得出提示或结论,并分析可能原因,据此提出相应建议;有时还需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影响,可能的改进建议。分层标题及叙述格式与“材料与方法”相同。“讨论”二字居中显示,无序号。

  正文的其他要求:

  图、表:全文图表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个。文字能描述清楚的,不做图表。同一结果不同时做图和表。图表必须符合流行病学图表标准,表格使用三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表内同一指标数据有效位数要一致;图表中的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图例排于图题和图之间或图中空白位置;图表的标题、表项目或图例、坐标轴标题等任何中文须有英文对照(标题、表项目及其内容中第一个单词、某些专有名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其余小写);尽量避免在图表下方加备注或说明(应尽量在“材料与方法”中说清楚)。图、表应放在正文中首次提到该图、表的段落下面。

  计量单位: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表示时间的“周”和“月”不用单位符号表示。ppm, ppb, M不得作为浓度单位使用。常用的剂量单位符号有mL、L、km2、g、kg等。

  数字 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汉字。但序数词、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位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不能省略长度单位。

  标点符号:标点使用要准确,符合层次、逻辑要求。不能在同一冒号层次再使用冒号,遇此类层次应使用小标题或不使用第1个冒号。表示年龄、年份范围等的符号均采用“—”。中文文字的标点符号应采用中文的标点格式;英文摘要和英文单词之间的标点符号必须采用英文标点格式。

  统计符号: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统计学名词及符号》(BG3358¬1982)的有关规定,常用符号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m(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小写x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F值等)。以上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为方便起见,本刊对天、小时、分钟分别采用国家规定的符号d、h、min。⑩生物、微生物的拉丁语名称应用斜体。

  缩略语:在摘要、正文中使用缩略语时,应分别在摘要、正文内首次出现处先写明其汉文全名,然后括号中注明英文全名和缩略语。整体的数字结构和英文、拉丁文等缩略语不得拆开移行,或在本行写完,或全部另行书写。

  人称:全文需采用第三人称描述,避免使用“我国”“我们”“我省”等第一人称用语。

  致谢:可在正文末尾(参考文献之前)另起一段用以致谢,列出不在文章作者之中的参与本研究其他人员的单位和姓名。

  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在全文末尾,“参考文献”标题后需加分号,居左显示,无序号,无缩进。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为1-3位则全部列出,≥4位则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汉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如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无论中英文参考文献,其标点符号均采用英文标点格式,并加空格。所有中文文献须有英文对照,并首先采用原中文文献的英文翻译,中文在前,英文另起一段在后。

  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每篇文献题名后面加方括号“[ ]”列出文献类型的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如果是电子资源,还需以“/”加上电子资源载体的标识代码: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文献著录格式: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执行《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的规定。常用的文献著录格式如下:对于期刊类型的文献,应列出“作者.题目[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杂志, 年, 卷(期): 起¬页-止页.”;对于专著、学位论文、报告类型的文献,应列出“作者. 书名(题目等)[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版次.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例如:

  [1] 武文娣, 刘大卫, 吴冰冰, 等. 全国2007-200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9, 15(6): 481-¬490.

  WU Wendi, LIU Dawei, WU Bingbing, et al. Analysis on the surveillance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in China, 2007¬-2008 [J]. 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2009, 15(6): 481-¬490.

  [2] 迮文远. 计划免疫学[M]. 第2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211¬-214.

  ZE Wen¬yuan. Immunization [M]. Secon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1: 211¬-214.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发文量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指数平滑法与ARIMA模型在湖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对湖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发病率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湖北省2004年1月-2014年12月丙肝发病数据作为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的建模部分,2015年1-12月丙肝发病数据作为模型验证部分,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优劣.结果 2004-2015年湖北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ARIMA(0,1,1)×(0,1,1)12模型拟合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6,2015年1-12月预测值年平均相对误差为1.67%;运用指数平滑法构建的模型是Winters加法模型,其拟合结果RMSE为0.086,预测2015年1-12月的年平均相对误差为2.12%.结论 ARIMA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更高,可应用于丙肝疫情的预测和预警.

    作者:严婧;杨北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深圳市南山区1990~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麻疹流行情况,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对1990~200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麻疹发病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占81.9%;发病季节高峰在3~6月,每隔5~6年流行一次;1996~2001年麻疹发病年龄主要是<5岁儿童(28.3%)和15~30岁成人(42.6%).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未免疫和未复种麻疹疫苗(MV)人群的积聚.因此,加强MV初免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麻疹监测和流动人口的免疫覆盖率,开展对特定人群的免疫,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晓丽;刘兰萍;戴传文;卜庆兰;范存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陕西省1999~2002年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分析了陕西省1999~2002年检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AFP病例集中在0~2岁儿童,占68.6%;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无地区、时间分布特征;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占62.9%;VAPP发生率为0.32/100万,服苗者VAPP发生率和接触者VAPP发生率均为0.16/100万.建议提高VAPP诊断准确性,加强AFP病例监测,保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

    作者:徐艺;夏雪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报告

    某男,2002年1月29日出生,于2003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1ml(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为20021219,有效期2004-12),疫苗接种时未见混浊,安瓿无破损.

    作者:沈月根;顾谢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接种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致双侧臀部无菌性脓肿1例报告

    患儿,女,2008年1月20日出生.2008年4月25日、5)425日、6月25日按免疫程序在镇卫生院分别于两侧臀部外上1/4处,肌内注射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Adsorbed;DTaP)0.5ml(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分别为:20070921-1、20070921-1、20071024-4,有效期分别为:2009-09-28、2009-09-28、2009-10-15).接种前查体无禁忌证.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挝脊髓灰质炎输入和再次出现的危险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于2000年10月29日在日本京都宣布无脊髓灰质炎(脊灰)。但在东南亚边境地区进行的调查表明,脊灰的再次出现和输入老挝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其证据是基于过去4年在老挝和日本政府的双边监督下在边境地区所进行的调查。

    作者:田炳均;徐闻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为观察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于2002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10个样本,1012名1994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出生(1~8岁)的儿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V感染的基本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显示:HBsAg流行率为8.89%,抗-HBs流行率为74.60%,抗-HBc流行率为10.87%.HBsAg和抗-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P<0.01),抗-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P<0.01).乙肝疫苗接种、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在24h内接种与HBsAg、抗-HBc流行率成负相关,儿童出生前母亲HBsAg阳性则与之呈正相关.

    作者:王东海;胡国良;涂秋凤;于子颖;郭世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效果评价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目的 了解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亲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后,其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Surface Antigen,Anti-HBs)的阳转率.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维普和医学文献检索系统(Pubmed)中公开发表的期刊,利用广义倒方差模型对各文献的Anti-HBs阳转率合并.结果 共检索文献392篇,终保留8篇.合并后Anti-HBs阳转率为90.42%(95%可信区间:85.44%~95.69%),I2为93.58% (P<0.0001).结论 HBIG和HepB联合应用Meta分析的Anti-HBs阳转率可信度较高.

    作者:杨思嘉;董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1年12月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会议

    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The Glob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Vaccine,GACVS)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的临床和科研咨询专家组织.该组织独立于WHO之外,科学严谨地处理全球潜在的重要疫苗的安全性问题.GACVS于2011年12月7~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25届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1)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甲流)疫苗的安全性,第二代轮状病毒疫苗(Rotavirus Vaccine,RotV)与肠套叠发生危险方面的新数据,(2)疫苗安全性警戒相关的共性问题:①怀孕期和哺乳期接种疫苗的安全性问题;②全球疫苗安全性网络的进展;③全球疫苗安全性蓝图的实施进展.

    作者:武文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1起麻疹暴发疫情的传播因素调查

    目的 分析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1起麻疹暴发的传播原因.方法 收集该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月疑似麻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麻疹,同时收集同期8月龄-6岁密切接触者信息,分析麻疹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确诊该医院28例麻疹病例,分布于2个相邻区(县)的17个乡(镇、社区);发病年龄为3月龄-23岁,其中3-7月龄16例(57.14%)、8月龄-6岁11例(39.29%)、23岁1例(3.57%,医院护士);21例(75.00%)病例就诊后6-21d发病,其中11例(39.29%)曾共同在医院输液或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累计停留(接触)时间长、无或不详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是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未接种MCV、院内共同暴露、未及时发现和处置疑似病例是引起医院麻疹传播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麻疹院内感染的防控措施.

    作者:高丽君;王莉;陈贺;徐红平;罗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小鲸** 的反馈: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