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1.《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近年来,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跨越种间屏障不断感染人类,特别是人感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后死亡率高达60%.然而这些毒株尚未获得有效的人传人能力,这可能源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异性的差异,禽流感病毒必须适应人类受体才能实现人际间传播.因此,此文就病毒的氨基酸变异与受体结合特异性、病毒如何在哺乳动物间实现空气传播以及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之间功能平衡等方面对种间传播的影响作了综述.
作者:沃恩康;王怡婷;郭潮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并行性多性伴是指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以上的性伴,且这些性伴在时间上相互重叠.近年来,并行性多性伴由于其在艾滋病异性传播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逐渐引起各国重视,特别是在以异性传播为主的南部非洲.既往研究表明,并行性多性伴行为发生率的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此文就并行性多性伴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与艾滋病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综述.
作者:惠珊;王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基因治疗方法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治疗上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抗HIV的关键在于抗HIV基因和载体的选择.本文就U1小核核糖核酸的抗HIV特点及载体作用作了综述.
作者:徐斌;吴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耐碳青霉烯乙酸钙-鲍蔓不动杆菌(CRA.b)肺炎相关的临床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CRA.b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ICU收治的78例乙酸钙-鲍蔓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耐碳青霉烯乙酸钙-鲍蔓不动杆菌危险因素.结果通过CRA.b阳性患者和对碳青霉烯敏感的乙酸钙-鲍蔓不动杆菌(CSA.b)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CRA.b阳性患者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6.2%,敏感率为41.0%.CRA.b阳性患者多频繁或超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住院环境中有CRA.b.结论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主要为医院感染所致,且多重耐药.因此,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严格控制感染尤为重要.
作者:姜晓晖;孙仁华;胡庆丰;吕治林;周耀;屠越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副衣原体是1997年首次在自生生活的阿米巴中发现的细胞内共生体,可观察到原体和网状体两种不同的发育期.副衣原体的生命复制周期与衣原体非常相似,两者的核糖体rRNA基因具有80%~90%的同源性.呼吸道感染可能因衣原体属或两种副衣原体菌株(Z-agent和Bng)而引起,近有研究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鉴别出副衣原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一步证明了副衣原体是一种潜在的致病菌.本文就近年有关副衣原体的分类、宿主、潜在致病性及诊断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石君帆;钱凯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准确、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它在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毒力及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的研究、宿主免疫机制的阐明、新替代疫苗的研制、新抗生素靶位的发现等方面将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了概述.
作者:张艳;范学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蜱媒传染病(TBDs)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TBDs自然疫源地的扩大与变迁,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病原复合感染的现实威胁和新发病原感染的潜在威胁,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文围绕我国TBDs的流行特征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浮飞翔;国文;张瑛;丁凡;栾进;汤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分离的产志贺毒素和不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杭州地区于1997~2005年间自散发腹泻患者和动物中分离的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型菌株,PCR检测毒力基因stx1、stx2、eae和ehxA,eae阳性者进行eae基因分型;按标准化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与国内其他省份分离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O157:H7菌株进行比较.结果 杭州分离菌株HZ1-11携带毒力基因stx2、γ型eae和ehxA,为浙江省检获的首株STEC O157:H7;3株杭州O157:NM分离菌株(2-1、26-1和SR05株)仅携带β型eae基因;其他6株杭州O157:H?分离菌株中,均未检出毒力基因.PFGE揭示,在杭州人源O157菌株中,STEC O157:H7 HZ1-11株与近年江苏和安徽分离STEC O157:H7菌株密切近缘,且其图谱与江苏菌株几乎完全相同;3株eae阳性的O157:NM分离菌株聚类成与STEC O157:H7菌株较远的一簇,杭州1株stx阴性的O157:H?(1-68株)则处于另一独立的一簇.5株杭州O157:H?动物分离菌株与其他人源菌株图谱差异极大.结论 浙江省首株STEC O157:H7可能是源自近年在江苏流行的STEC O157:H7菌株.β型eae阳性的大肠埃希菌O157:NM菌株可能具有引起散发腹泻的能力.
作者:叶榕;潘劲草;张蔚;孟冬梅;汪皓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沙眼衣原体(CT)是导致性传播感染(STIs)的病原体之一.CT基因分型的目的在于了解衣原体的流行分布情况、分析性传播网络和致病机制.以主要外膜蛋白(MOMP)为基础的血清学分型是CT的传统分型方法.随着PCR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基于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技术成为目前的主流.其中基于omp1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可以对CT进行基因分型.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MLVA)进一步提高了分型效率,并能提供更多的流行病学信息,但均不能检测混合感染(MIs).PCR杂交技术在检测MIs方面有独特优势.而全基因组测序、纳米技术、高分辨率基因分型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与更快的检测速度.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CT基因分型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作者:周英;韩燕;陈祥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就诊的273例SFTS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RT-PCR检测新布尼亚病毒(SFTSV),通过ELISA检测SFTSV-IgM和IgG抗体,采用Human BioPlex ProTM Assays 17-Plex Panel方法测定细胞因子.对确诊病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FTS病例重症和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73例SFTS患者中180例SFTSV核酸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和胃肠道症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08,95%CI:1.03~1.13)、淋巴结肿大(OR =3.75,95%CI:1.45~9.66)、下呼吸道感染(OR=3.57,95%CI:1.40~9.11)、肌酐(Cr)>97 mmol/L(OR=4.10,95%CI:1.55~10.82)及意识障碍(OR=3.35,95%CI:1.21~9.29)与重症病例发生显著相关.年龄≥60岁(OR=1.06,95%CI:1.00~1.12),下呼吸道感染(OR=4.33,95%CI:1.35~13.93),Cr>97 mmol/L (OR=10.14,95%CI:3.19~32.21)及意识障碍(OR=3.47,95%CI:1.03~11.72)与死亡病例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年龄≥60岁、合并下呼吸道感染、Cr>97 mmol/L、意识障碍是SFT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予重点治疗.
作者:杨振东;秦书理;赵普宇;王炳军;汤芳;陈四喜;黄茂林;龚璐璐;范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昨天联系了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你好,请问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9月中旬在投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