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7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2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6年2期文献
  • 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的诊治进展

    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属非结核分枝杆菌,易引发MAC肺病.但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同时在治疗上也面临疗程长、易反复、耐药等问题.此文对MAC肺病的诊断及相关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伽;朱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肠道菌群在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肝硬化作为多种慢性肝脏疾病进程中的发展阶段,具有发病率高、症状重、预后差的特点.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此文就肠道菌群对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作者:魏媛媛;胡立芬;李家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HBV感染可引起许多肝外疾病,如皮肤疾病和关节炎等,但对心血管病变的影响关注和研究较少,且有些研究结果存在矛盾.此文总结HBV感染对心肌疾病、心衰、冠状动脉性疾病和心脏移植等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以及HBV感染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腔积液和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不同性质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及血清各项指标对结核性、癌性及非特异炎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408例完整病历资料,其中20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结核组,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癌性组,144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为炎性组.分析病例的一般临床特征,收集3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多见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76.00%),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56∶1),196例患者(98.00%)存在胸痛表现;癌性和炎性胸腔积液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75.00%和72.22%),男性多于女性(1.67∶1和1.77∶1),仅24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37.50%)和24例炎性胸水患者(16.67%)表现为胸痛.3组间比较,炎性组血清降钙素原(PCT)显著增高,癌性组胸水癌胚抗原(CEA)及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增高,结核组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显著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27、21.442、10.497、4.687和7.562,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ADA、CEA及血清PCT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有诊断意义(t=3.595、-2.267和-2.164,P均<0.05);胸腔积液CEA、LDH、ADA对癌性胸腔积液有诊断意义(t=7.258、5.464和-4.119,P均<0.01);血清PCT、胸腔积液LDH及CEA对炎性胸积液有诊断意义(t=3.388、-4.624和-2.164,P均<0.01).结论 血清PCT及胸腔积液CEA升高有助于排除结核性胸积液;高水平胸腔积液CEA、LDH及低水平胸水ADA有助于癌性积液的诊断;高水平胸腔积液CEA及低水平胸腔积液LDH、CEA有助于炎性积液的诊断.

    作者:雷佩珊;赖静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液化处理及核酸共提取方法对痰样本中病毒核酸的提取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痰液液化方法及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共提取痰液中病毒RNA和DNA的效果,并比较其优劣.方法 将痰液样本分为二硫苏糖醇(DTT)、氢氧化钠(NaOH)液化痰液组,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使用TTIANamp Virus DNA/RNA Kit(方法1)、KBW酶法(方法2)、KBW通用法(方法3)和单一核酸提取试剂盒(方法4)提取核酸,微量核酸分析仪检测核酸纯度,多重定量PCR方法检测核酸的浓度.结果 核酸纯度测定结果:生理盐水组中方法2和方法3,DTT处理组中方法1和方法2,NaOH处理组中方法3所提DNA纯度略大于1.8;各组中采用方法1所提RNA纯度均明显超过2,方法4及NaOH处理组中方法3所提RNA纯度均低于1.8,其余纯度均在正常范围内.PCR浓度测定结果:腺病毒(DNA)Ct值:生理盐水组<NaOH处理组(q=35.09,P<0.05),生理盐水组和DTT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54,P>0.05);提取方法1<方法3(q=12.68,P<0.05),方法1、方法2与方法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4、1.69、2.53,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RNA)Ct值:生理盐水组<DTT组<NaOH组(F=152.76,P<0.01);提取方法1<方法2<方法3(q=6.98、3.75,P<0.05),方法2与方法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28,P>0.05).结论 痰液液化前处理会影响病毒RNA和DNA的共提取,TIANamp Virus DNMRNA Kit和KBW酶法对痰样本中病毒核酸共提取效果较好.

    作者:何慧;陈懿;潘平;潘富根;余道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云南某高校泰国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对比调查

    目的 了解泰国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AIDS相关知信行的差异.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1∶3匹配的原则于2015年10月对曲靖师范学院的泰国留学生和中国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AIDS相关知识、危险行为和获得相关服务等情况.同时采集研究对象5 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和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泰国留学生35人和中国大学生105人,均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泰国留学生AIDS知晓率显著低于中国大学生(60.00%:89.52%,x2=15.599,P<0.01);但是泰国留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吸毒率、AIDS咨询检测率和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AIDS检测率均高于中国大学生(54.29%:15.24%,84.21%:50.00%,14.29%:0%,48.57%:3.00%,79.00%:7.00%,x2=21.346、6.252、15.556、44.800、18.497,P<0.05).结论 与中国大学生相比,泰国留学生AIDS知晓率较低,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但是安全套使用率和咨询检测率均较高,同时存在注射吸毒行为;而中国大学生AIDS知晓率较高,但性行为保护意识差.二者均需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徐洪吕;保武生;马丹丹;覃玲;王秀英;史小颜;舒芹芳;王丽波;张燕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癌诊断相关miRNA标志物的筛选和验证

    目的 获得肺癌组织和正常肺部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首先运用miRNA芯片比较5对来自临床的正常肺部组织和肺癌组织,筛选差异性表达的miRNA,然后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进行鉴定.后用ROC曲线分析评价特定miRNA标志物区分肺癌组织与正常肺部组织的能力.结果 miR-10b-5p和miR-199a-5p在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2.76±0.71;2.05±0.38)显著高于肺部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1.00±0.17;0.96±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2.56,P<0.05).ROC曲线评价miR-10b-5p和miR-199a-5p区分肺癌组织和肺部正常组织的能力,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和0.672.两个miRNA联合区分肺癌组织和肺部正常组织的AUC为0.773,灵敏度为57.9%,特异性为94.7%.结论 miR-10b-5p和miR-199a-5p联合可作为候选肿瘤标志物组合用于早期肺癌诊断.

    作者:王闻哲;李伟莉;孟文;马胜林;王孝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7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一种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2011年3月16日Yu等[1]确定该种疾病以“蜱咬伤”为元凶,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烟台地区海拔低,植被覆盖丰富,是近年来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多发地区,烟台市传染病医院作为烟台地区发热伴小板减少综合征定点收治医院,负责对其的诊疗工作,现就该院收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王巧玲;李潇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78例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内膜的炎症,可引起败血症、瓣膜穿孔、瓣膜关闭不全、心力衰竭等,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脏病,其主要特点为持续的菌血症及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心脏介入操作的普遍开展,导致本病的致病菌构成及其临床表现发生了变化.本文回顾性分析7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庞洁;钱琳艳;车贤达;邹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宁波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2010-2014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各器官系统逐步完善的阶段,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1].学龄前儿童的传染病防控是社区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为了解社区学龄前儿童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我们对宁波市某社区2010-2014年6周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任佩佩;陈亚慧;童继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布鲁杆菌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

    维生素D(VitD)缺乏已被证实与多种慢性疾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同时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1-7].为研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急性期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判断布病患者的病情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我院收治的部分布病急性期患者血清维生素D检查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刚;闫彩红;杨延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3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特征

    布鲁杆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数日乃至数周的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和体征[1].我国布病疫情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得到较好的控制,90年代中后期有所回升,部分省区出现暴发和流行,辽宁省从1990年起布病疫情也呈现回升态势[2-3].现对辽宁省葫芦岛市2013年人间布病个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曹爽;关鹏;黄德生;沈铁峰;吴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R软件对比两种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模型的效果

    目的 使用R软件对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与对比,探索较佳的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模型.方法 利用广州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月报告病例数作为建模数据,采用R软件中的Holt-Winter指数匀滑模型和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分别预测2014年12个月份的发病情况,将预测结果与2014年实际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 对广州市2014年1-12月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Holt-Winter指数匀滑法和SARIMA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0和0.12.结论 SARIMA为较佳的预测分析模型,预测结果能较好地拟合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序列并进行短期的有效预测.

    作者:陈纯;李铁钢;肖新才;杨智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破伤风毒素疫苗免疫学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破伤风毒素疫苗(MPCV-ACYW135-TT)的免疫学效果.方法 检索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Cochrane协作网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将有关评价MPCV-ACYW135免疫学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纳入分析.以接种疫苗1个月后产生的血清杀菌活性(SBA)抗体阳转率(PRR)和几何平均滴度(GMT)作为结局指标,合并不同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PRR和GMT的率差(R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有9篇比较了MPCV-ACYW135-TT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YW135)之间免疫学效果差异,4篇比较了MPCV-ACYW135-TT和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白喉毒素变异体197疫苗(MPCV-C-CMR197)之间免疫学效果差异.相比于MPV-A-CYW135;受试者在接种MPCV-ACYW135-TT后产生的针对A、C、Y和W135这4个血清型抗体PRR的RD在0.03~0.15之间;产生的针对A、Y和W135这3个血清型抗体GMT的SMD在0.33~1.22之间.1~2岁组幼儿在接种MPCV-ACYW135-TT后产生的针对C群抗体GMT与接种MPCV-C-CMR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5).结论 MPCV-ACYW135-TT与其他已上市应用的脑膜炎球菌疫苗有相似的免疫效果.

    作者:胡昱;李倩;张兵;陈雅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损害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肝损伤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以改善医疗质量、降低住院费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2012年收治的497例肝损害患者的住院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入院和出院时间及病区、出院情况、有无病理检查、住院期间非常规处置情况和住院费用,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1、2012年住院患者人次较多,占2007-2012年的56.94%,人日均住院总费用和西药费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分别为7.80%和9.94%,西药费占总费用的比例高于65.00%.男性多于女性,占62.17%,以31~50岁、9-11月份入院、住院日在6~21 d的患者居多,分别占44.06%、31.79%和75.86%.农民和其他职业者占61.77%,住院期间有非常规处置次数者,占58.95%.Logistic分析表明:性别、年龄、住院日、出院时情况、住院期间非常规处置与人日均住院西药费呈正相关,其中出院时情况对人日均住院西药费影响大,其次为住院日和住院期间非常规处置.结论 肝损害患者住院费用逐年上升,西药费用所占比例较高.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将有助于患者人日均住院西药费的减少.

    作者:黄朔;赵云波;韩忠荣;何其勇;金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宫颈癌病理特征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检测239例首次治疗的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研究组)、18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良性对照组),154例正常体检对照组的SAA水平,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A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的分期标准.结果 研究组SAA水平为25.47 (9.74,36.42) mg/L,均高于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Z=-6.146、-9.782,P均<0.05).宫颈癌患者SAA水平在癌症分期Ⅲ-Ⅳ者及有淋巴转移者中较低分期水平和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Z=-4.138、-3,842,P<0.05).研究组SAA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Cut-off值为16.38mg/L,灵敏度为89.15%,特异性为90.55%.结论 SAA测定在诊断宫颈癌,判断是否淋巴结转移,以及评估其分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胜;宋倩;束新华;叶珍;叶柳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伴隐球菌感染一例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高脂血症等在内的多元代谢紊乱状态.隐球菌病早期临床症状与肺炎相似,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延误病情[1].本文报道1例代谢综合征伴隐球菌感染病例,总结如下.患者,女,67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乏力纳差13d,发热8d.于2015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体温高38.0℃,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CT显示:左下肺叶见多发团片状高密度影,少量积液,提示感染性病变,拟“肺部感染”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史10余年,近2年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及格列吡嗪片,血压一般控制在135/95 mmHg,空腹血糖8.0 mmol/L.

    作者:赵吟;曹洪富;王晓丹;邵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云南省1~29岁人群HBV血清标志物检出模式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1~29岁人群HBV感染状况及血清标志物检测组合模式.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参照2006年全国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计算抽样人数,在云南省6个疾病监测点抽取1~2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样采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血清标志物5项,即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结果 本研究共抽取869人进行调查,检出HBV感染57人,感染率为6.56%;共检出8种常见的组合模式,其中以抗-HBs单一阳性多(496人,57.08%),其次为全阴性模式(316人,36.36%).1~4岁和5~14岁儿童以单纯抗-HBs阳性为主,分别占73.88%(263/356)和56.54%(147/260);15~29岁人群以全阴性检测结果多见,占49.80%(126/253).有免疫史人群中,以抗-HBs单一阳性为主.无乙型肝炎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人群所检出的HBV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构成比比较接近,以全阴模式为主,自然感染所致的组合模式多见.结论 云南省HBV血清标志物检出模式由自然感染为主向人工免疫为主的模式转变,但仍存在较大的免疫空白,针对青少年的免疫接种工作仍有待加强.

    作者:康文玉;李琼芬;赵智娴;田子颖;李凯;丁峥嵘;胡筱莛;樊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0-2013年北京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的变化趋势,预测北京市常住人口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北京市2010-2013年参与体检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进行分析,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软件,采用x2和趋势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2013年的北京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和常住人口数,采用直接标准化法估算北京市常住人口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概况.结果 2010-2013年,北京市体检中心共有92 725人接受甲状腺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结节整体检出率为36.7%(34 052例),其中男性检出率为30.4%,女性为43.5%,女性高于男性(x2=1.70×103,P<0.01).2010-2013年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5.33×102,P<0.01).以2010年的检出率为基数计算疾病增长速度显示,2012-2013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增长明显,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增速比分别为19.1%:9.9%和37.3%:14.5%.男女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总体x2趋势=5.74×103,P<0.01),并以40~49岁和≥60岁组增长为明显.根据2013年检出情况,估算获得北京市常住人口甲状腺结节预期检出率为38.2%,预测患病人数近790万.结论 北京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患病人群基数较大.

    作者:李爽;李阳桦;张静波;陈硕;韩玉梅;季建英;王全意;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父母主动告知HIV感染状况对HIV阴性未成年子女的短期影响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约70%为青壮年,他们中大多已婚并育有子女[1].虽然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广泛应用已使艾滋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2],但需长期坚持服药、定期复诊,这些现象会引起患者子女的怀疑和焦虑,如何向他们解释也是这些HIV阳性父母面临的难题之一.担心告知真相会失去子女的尊重、年幼的子女不能保守秘密、子女因为承受与艾滋病有关的歧视而影响生活质量等是大多数HIV阳性父母向子女隐瞒病情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子女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或者意外了解到父母的病情,反而影响子女与父母间的信任[3].为了解父母主动告知HIV感染状况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短期影响,本研究收集19名告知案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叶淑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寨卡病毒病的复燃及其危害

    沉默半个多世纪的寨卡(Zika)病毒病,近十年来逐渐复燃,特别是近期在中南美地区大规模疫情暴发,有报道认为孕妇感染寨卡病毒极易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头小畸形甚至死亡,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得到WHO的高度重视.WHO于2016年3月31日称,基于观察和对照研究,已有“强烈的科学共识”表明寨卡病毒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其他神经障碍的病原体[1].然而,目前人们对该病毒的认知度不够,存在许多不明之处,亟待各级组织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尽量阻止该病的大范围流行.本文简述寨卡病毒病的基本情况,讨论其复燃原因及其危险性,为我国预防控制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郭潮潭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