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在整合酶作用下进入人类基因组是病毒利用人类宿主细胞机制完成其自身复制和增殖的第一步,也是整个病毒感染周期的关键步骤.整合酶抑制剂以全新的作用机制在抗病毒中起到了有效作用,但也因其耐药问题的出现仍无法实现持久完全的病毒抑制.此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相关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及耐药突变对整合酶效率和病毒复制适应性的影响.
作者:邓雪媚;刘家法;董兴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技术是RNA病毒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用于研究病毒的遗传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它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文章从RNA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的关键环节,即完整cDNA克隆技术,感染性转录体制备技术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RNA病毒感染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反向遗传学技术在病毒研究各个领域的应用,后对反向遗传技术的前景作出展望.
作者:周冬;高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对HIV进行长期的有效抑制是现阶段治疗HIV感染有效的手段.ARVs推广以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药物不良反应、服药负担等,影响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和依从性,耐药问题导致部分患者未能取得良好的病毒学疗效.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当前研究聚焦在长效ARVs,固定剂量组合与单片疗法,二联口服疗法和新化学药物单体研发等方面,这些进展将大大提高ARVs的可接受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文就现阶段ARVs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作者:唐琪;齐唐凯;卢洪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由于供肝短缺、手术费用高、手术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移植排斥等问题限制了肝移植的广泛开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望作为一种替代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此文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优势、其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优势、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移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苏倩;尹华发;李家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梅毒孕产妇早产或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浙江省确诊梅毒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梅毒孕产妇早产或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梅毒孕产妇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发生率9.5%(233/2 449).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态为离异及其他(调整OR=1.609,95%CI:1.041 ~2.486)、既往产次1次或≥2次(调整OR=1.401和1.906,95%CI:1.021~1.921和1.251~2.903)、初检孕周≥28周(调整OR=1.535,95%CI:1.023~2.303)、TRUST/RPR滴度超过1:8(调整OR=1.569,95%CI:1.055~2.333)和确诊后未治疗(调整OR=1.993,95%CI:1.314~3.023)增加了梅毒孕产妇早产或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结论 婚姻不稳定、多产次、初次产检晚、高血清学滴度和未治疗是梅毒孕产妇发生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危险因素.
作者:张晓辉;骆焕园;邱丽倩;王新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积水潭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3-2016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或支气管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共2 016株,对其菌株分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1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 873株(92.9%),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361株,17.9%)、铜绿假单胞菌(328株,16.3%)、肺炎克雷伯菌(269株,13.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72株,8.5%)、阴沟肠杆菌(157株,7.8%)、大肠埃希菌(117株,5.8%);革兰阳性菌143株(7.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1.4%)和溶血性葡萄球菌(18株,0.9%).药敏结果提示,4年间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均在4%以下.4年间产ESBLs肠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3.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逐年升高.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前3位分别为氨曲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中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49.9%.革兰阳性菌中耐药葡萄球菌属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MRSH),未见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胡萍;刘颖;戴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s)在登革热中的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7-11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170例普通登革热患者,以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具有可比性.登革热患者根据就诊时的热程分为5组:发热第1~2天为A组,共36例;第3~4天为B组,共38例;第4~6天为C组,共32例;第7~8天为D组,共33例;9d及以上者为E组,共31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s的比例,比较不同组别外周血MDSCs比例.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MDSCs的比例与血清病毒RNA载量、发热体温、凝血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登革热患者外周血MDSCs为单核细胞型(M-MDSCs),表型为CD 14+HLA-DR-AowCD33+CD 11b+.170例登革热患者的MDSCs比例为(4.45±0.2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5.191,P<0.01).随着热程延长,登革热患者的MDSCs比例呈现下降趋势(F=3.278,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登革热患者外周血MDSCs的比例与登革热病毒载量(r=0.367)、体温(r=0.263)及凝血时间(r=0.475)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登革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型MDSCs比例较高,且与疾病热程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参与登革热的发病机制.
作者:郭朋乐;李文莉;胡凤玉;张复春;蔡卫平;唐小平;李凌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CYP) 1A1 (rs4646903)和CYP1B1(rs105683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337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同期469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乳腺癌患者CYP1A1(rs4646903)和CYP 1B1 (rs 1056836) SNPs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乳腺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在CYP1A1(rs4646903)基因SNPs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9,P>0.05),CYP 1B1 (rs 1056836) SNPs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09,P<0.01).在337例乳腺癌病例中,CYP 1A1 (rs4646903)基因SNPs分布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CYP1B1 (rs1056836)基因SNPs分布与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TNM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纯合突变基因型(GG)淋巴结阴性率较高,TNM分期也较低.结论 CYP1B1 (rs1056836)基因SNPs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在乳腺癌患者中,纯合突变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TNM分期也较低.
作者:梁法清;张辉;杜正贵;周毅;万航宇;吕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水甘油通道蛋白7(AQP7)在绝经后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建立绝经小鼠模型和油酸诱导的HepG2脂肪变性模型,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分别观察小鼠肝组织切片和HepG2细胞脂肪变性程度;q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切片中AQP7、肝细胞内成脂关键酶的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HepG2肝细胞中AQP7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去势动物模型的低雌激素状态和对照组相比,引起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合成关键酶乙酰-Co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表达上调,AQP7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补充雌激素可降低上述酶的表达,同时AQP7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均<0.05).建立油酸诱导的HepG2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发现:补充雌激素可减少脂质沉积,AQP7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相对值分别为(1.31±0.06)和(0.47±0.01),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而转染AQP7 siRNA后该效应减弱,AQP7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相对值分别为(0.25±0.01)和(0.06±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添加雌激素后,AQP7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相对值分别为(0.40±0.02)和(0.2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7可能在雌激素调节肝细胞甘油三酯合成通路中发挥作用.
作者:朱晶;舒静;傅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小儿咳嗽病因复杂多样,在婴幼儿,咳嗽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及感染后咳嗽所致;较大儿童还多见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被动吸烟及心因性咳嗽等.我们发现由百日咳引起的迁延性咳嗽也并不少见.本文回顾性研究迁延性咳嗽(咳嗽时间≥2周)[1]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百日咳患儿和非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芙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山西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1 928例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医疗费用及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1 928例患者中,男性(1 094例)多于女性(834例),中位住院时间为9 d(1~65 d),中位年龄63岁(7~94岁),中位住院医疗费用为11 554.32元.影响住院费用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急诊入院高于其他方式入院,住院20d及以上者显著高于不足20 d者,手术者高于未手术者,危重者高于非危重者、有伴随病情者高于无伴随情况及不详者,治愈者高于无改善/死亡者,全公费/全自费/其他付费方式高于其他付费方式(P均<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因素分别为性别、急诊入院、住院天数、有无手术、是否危重及全公费/全自费/其他付费方式,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5、0.13、0.47、0.51、0.05、0.03.结论 建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缩短住院时间,并根据入院途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可降低心血管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贺娟娟;魏俊妮;乔晓芳;路殿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由疾控机构、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组成的“多位一体”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的成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6年期间HIV/AIDS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管理数据,分析不同组织在重点人群HIv检测发现中作用,比较不同医疗机构HIV/AIDS治疗随访管理质量.结果 杭州市西湖区2015-2016年重点人群HIV抗体累计检测42 171人,初筛阳性率1.11%(468例),确证阳性率0.75%(317例).医院性病门诊动员就诊者占总数的42.47%,初筛阳性送确证率仅68.25%,确证阳性率0.96%(172例).疾控中心检测人数占总数的36.11%,初筛阳性送确证率达90.09%,确证阳性率0.61%(93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测人数占16.90%,初筛阳性送确证率88.87%,确诊阳性7例.社会组织动员男男性行为者1 906例,初筛阳性送确诊率46.88%,确诊阳性率2.36%(45例).2 632参与检测的男男性行为者中,由社会组织动员检测者占72.42%;由疾控中心确证阳性率达到11.70%(82例).随访检测项目如CD4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抗病毒治疗、结核病检测等的实施率方面,疾控机构显著低于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0.01).结论 有必要加强对医院性病门诊及社会组织初筛阳性人群的追踪随访,提高该人群的送确诊率;疾控机构在随访项目实施方面无优势,相关工作更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定点医院开展.
作者:胡小炜;罗艳;刘建宁;吴虹;王华;郑琳;陈凤香;苏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男,54岁,因发热9d、胸闷憋气4d,于2017年8月19日入院.患者于8月10日在中国香港接触发热患者,8月11日下午出现发热,8月15日仍有间断发热,伴咳嗽、胸闷、憋气,测体温38.0℃,无畏寒、寒战,感头痛、恶心,无头晕、呕吐,自行口服感冒药后症状无好转.8月16日,到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显示肺内斑片状改变,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给予头孢替安1.0 g入液静脉滴注2次/d,阿奇霉素0.5 g入液静脉滴注1次/d,效果不佳.8月18日就诊于烟台市毓璜顶医院,胸部CT示肺部弥漫性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作者:王永梅;毕洪广;丁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男,18岁,学生,入院5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自测体温高达39.2℃,全身不适,乏力纳差,有畏寒、寒战,咽痛伴咳嗽、咳痰,痰量少;曾在外院间断予以“利巴韦林、头孢类”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入院查体:体温38.3℃,脉搏85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28/85 mmHg(1 mmHg=0.133kPa),急性面容,全身皮肤及黏膜正常,肋下未触及肝脾.实验室检查:WBC 4.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8%.呼吸内科以“发热待查”收治入院.
作者:吴志丹;王珂;陈孙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温州地区儿童传染病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感染科的门诊病例资料,对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种以及就诊时间进行回顾性横断面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我院儿童感染年门诊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前5位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肠炎、水痘、流行性腮腺炎、HBV血症.前两者多发于<3岁的婴幼儿,后三者好发于5~18岁的学龄期儿童.手足口病2014年4-6及9-10月双峰流行,余每年夏季单峰流行.肠炎全年散发,部分年份夏秋季流行.流行性腮腺炎2012年起逐年递减.水痘夏、冬季高发,就诊人数变化不大.HBV血症除2015年外呈下降趋势,就诊高峰在寒暑假,乙型肝炎没有明显流行特征.麻疹病例除2011年外总体呈下降趋势.每年均有猩红热病例散发.细菌性痢疾、风疹、流行性脑膜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均少见.结论 近年来温州地区儿童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和肠炎为主,传统的传染病减少,各疾病具有明显好发年龄及时间.应加强对手足口病和肠炎的防控.麻疹仍未消除,应加强麻疹疫苗的接种.
作者:钟佩佩;张津;狄军波;石海矾;陈益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成年居民血压知晓情况与其体力活动的关联,为我国的高血压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公开数据库中的4次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的流行趋势,并探索其与居民体力活动水平的关联.结果 2004-2011年,我国高血压的总体患病率由23.99%上升至28.28%,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也由39.48%升至57.01%,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x2=177.89,P<0.01);知晓自身高血压者的体育锻炼参与率、体育锻炼时间充足比例均明显高于新检出高血压者(x2=62.62、69.73,P<0.01)和血压正常者(x2=16.81、34.71,P<0.01),知晓自身高血压者中静态行为时间过长的比例明显高于新检出高血压者(x2=7.01,P<0.05)和血压正常者(x2=34.1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相关影响因素后,高血压的知晓仍然与患者体育锻炼参与率(OR=1.29,95%CI:1.12~1.49)以及每周体育锻炼时间(OR=1.31,95%CI:1.13~1.53)存在正向关联.结论 高血压的知晓对患者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有积极影响,但对于患者日常静态行为的改变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建议在高血压筛查后,保持对于体育锻炼宣传的同时,增强对于静态行为过长的危害性宣教.
作者:景方圆;丁烨;李迎君;范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浙江省武义县1992-2016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2-2016年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武义县1992-2016年共报告梅毒病例3 84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80/10万,逐年递增至2010年达到503例的高峰,2007-2011年共报告梅毒1 886例,占全部梅毒病例的49.02%,自2007年以来,梅毒成为当地主要的性病类型(48.52%和48.30%).梅毒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26;发病年龄集中在20~49岁(2 892例,占75.18%);职业以农民为主(1 989例,占51.70%).病例以Ⅰ期梅毒和隐性梅毒为主,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2 959例,占76.92%),胎传梅毒自2001年报道以来,已累计报告132例.结论 武义县梅毒疫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应继续广泛开展重点人群的干预措施以控制梅毒流行.
作者:贺媛媛;朱益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