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7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2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4年2期文献
  • 尖锐湿疣患者HPV亚型及免疫功能

    尖锐湿疣容易复发,这与尖锐湿疣患者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及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以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为代表的高危感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异常,以及细胞因子产生失衡所引起一系列细胞免疫抑制是主要原因.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为尖锐湿疣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国富;白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趋化因子受体与HIV感染

    近年有关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在HIV侵入靶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可以阻断和/或调节趋化因子受体.同时,以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调控、治疗HIV感染的新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刘海周;周华英;郑煜煌;杨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沙门菌属质粒毒力基因spv的研究

    沙门菌属质粒携带的spv基因是一段约8kb的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区域,普遍存在于许多非伤寒沙门菌的一个毒力质粒上,其开放读码框由spv R、A、B、C、D、E6个基因组成,主要与细菌的毒力有关,如血清抗性、粘附与定居、沙门菌在肠外组织细胞的生长、细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和生长等.以往的研究认为,spv基因只存在于非伤寒沙门菌中,但近发现在伤寒沙门菌耐药质粒上亦有spv.

    作者:焦旸;黄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是较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对该病的治疗至今仍较棘手.近年来,应用干扰素治疗HBV相关性肾炎已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王湘;赵英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复制及其动物模型

    本文简要介绍了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中的复制情况,着重介绍了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在HUH-7细胞中的复制规律;阐述了黑猩猩、转基因小鼠和嵌合肝脏小鼠作为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动物模型所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树鼩作为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可能性.

    作者:陈红波;徐新平;王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细胞外介质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肝纤维化的成因与肝星形细胞的活化有关,炎性细胞因子可以激活星形细胞,并在整合素、瘦素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外介质的协同作用下,促使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形成肝纤维化.

    作者:崔速南;蒋雪梅;汪明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含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佐剂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为提高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性,开发新型疫苗佐剂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佐剂(CpG ODN)是很有前途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剂,与铝佐剂有协同作用,并可克服铝佐剂对细胞免疫的抑制;CpG ODN作为佐剂稳定性较好,对人体安全,尤其是与Al(OH)3联合作为HBsAg疫苗佐剂时,双剂接种就可以获得很理想的免疫效果,并且价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本文着重对含有一个或数个非甲基化CpG ODN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周康凤;毛子安;钱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RNA干扰抗HBV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目前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近,一系列研究报道RNA干扰技术在体内外试验中均显著抑制HBV的蛋白表达和DNA复制,显示了该技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羊正纲;陈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HIV-1感染的传播和预防

    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的急性期,机体的免疫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难以将病毒清除.对病毒入侵后急性前期机体免疫反应及与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能促进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对于艾滋病的防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沈成利;吴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

    迄今为止,人类尚未研制出杀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有效药物,因此病毒将在感染者体内长期存在,并不断破坏其免疫系统,严重影响到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外关于HIV/AIDS生存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多,并已开发出一些疾病特异性量表,用于预测艾滋病患者病情进展,评价药物疗效和选择治疗方案等各个方面.本文对有关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项凤梅;符林春;王永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树突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树突细胞作为目前已知的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自发现以来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认为将成为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有效工具.近年来,以树突细胞为基础的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研究也已开展.本文主要介绍树突细胞在慢性HBV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

    作者:刘源;李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国际上有关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Is)在该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评估了NIs的疗效和缩短病程的作用,以及NIs给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毕阿尼;徐宁;陈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杯状病毒检测方法及其进展

    人杯状病毒常常引起人群胃肠炎的爆发与散发,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其危害性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对人杯状病毒的常用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翼;聂军;于德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IV/HCV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

    本文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两者相互影响及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红心;文毅;张福杰;徐道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抗真菌药物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耐药念珠菌的出现给临床抗真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念珠菌主要对唑类药物、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这三大类药物耐药,本文就念珠菌对这三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作者:周云晓;俞云松;宋文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内毒素诱导肝脏合成一氧化氮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肝病患者常有很高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大量研究显示内毒素水平与一氧化氮(NO)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因而有力支持肝病时内毒素血症可以直接或间接刺激NO合成.NO作为一种活性极强的小分子物质,对肝脏有着复杂的作用,在临床上对慢性肝病的发展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恬;李兰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伊蚊对登革病毒的垂直与水平传播

    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媒介伊蚊及其传播登革病毒的机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有些机制尚不甚明了.本文就近年有关伊蚊对登革病毒垂直与水平传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星;左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是感染率很高的细菌之一,也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病因、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与复发的重要因素,与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致病,包括细菌的粘附、各种毒力因子对胃粘膜的直接损伤等.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感染的传播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张天哲;张铁民;徐应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邻苯二甲醛消毒作用及其机制

    新型消毒剂邻苯二甲醛(OPA)对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0.5%OPA溶液(20°C、pH7.5)作用10min可杀灭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真菌及病毒;当OPA溶液温度上升,pH值调至8以上或提高其使用浓度时,具有杀灭芽孢的性能.本文就OPA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杀菌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毒性及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陈菁;许能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院血液感染和临床脓毒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智利首起登革热爆发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奥他米韦对流感所致下呼吸道并发症与住院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恙虫病在马尔代夫的再度流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色列女兵的沙眼衣原体感染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全氟碳化合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新方向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多发性硬化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先天性肝纤维化与门脉性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唾液与脑膜炎球菌传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工与生物人工支持系统治疗急性与亚急性肝衰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

    通过对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基因分型,我们对结核病传播的认知更加深化.本文对测定基因型的主要方法以及基因分型对控制结核病和了解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意义作了简述.

    作者:杨海飞;潘劲草;姜彩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