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计划免疫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7/R
  • 国内刊号:11-5517/R
  • 影响因子:2.31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56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2013年6期文献
  • 克拉玛依市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未及时接种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市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First Dose Hepatitis B Vaccine,HepB1)未及时接种的原因,为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系统收集克拉玛依市2004~2010年所有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的HepB1接种资料,对未及时接种HepB1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克拉玛依市2004~2010年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共20 159人,HepB1及时接种率95.19%;不同年份HepB1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9.29,P<0.01);不同地区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4,P>0.05);在不同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54,P<0.01).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未及时接种HepB1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疾病,占34.98%;其次为早产占26.73%,低体重占20.23%,窒息占13.31%,监护人拒绝接种和自动离院占4.75%.结论 影响克拉玛依市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1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是接种人员对HepB1接种禁忌证的把握过度严格,应加强对接种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在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及时接种率.

    作者:黄玉莲;李君梅;石峰;王峰;李淑华;帕力旦·吾孜克;陈园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2007~2011年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以及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比较中国2007~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及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和戊肝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三种疾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中国2007~2011年甲肝、戊肝、菌痢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4/10万、1.72/10万、21.8/10万.甲肝近40%的病例为<15岁儿童,病例主要为农民和学生,无明显季节性;戊肝75%的病例>40岁,病例主要为农民和离退休人员,发病2~5月居多;菌痢40%的病例为<10岁儿童,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7~9月居多.结论 甲肝病例的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戊肝和菌痢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中国甲肝、菌痢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与预防接种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提高有关.

    作者:徐也晴;崔富强;张国民;缪宁;吴振华;郑徵;王富珍;孙校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山东省某地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疫苗接种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Hib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在山东省某地随机抽取30个预防接种单位,每个预防接种单位调查10名儿童家长.采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儿童和家长的一般情况,以及儿童家长对Hib疾病和疫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64.05%(196/306)儿童接种过Hib疫苗.儿童家长对Hib疾病和疫苗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50%.“接种Hib疫苗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比值比(Odds Ratio,OR) =0.5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2~1.03]、“特别反对接种Hib疫苗”(0R=0.41,95%CI:0.17~0.97)、“医生说自己孩子有必要接种Hib疫苗”(0R=4.44,95%CI:1.59~12.37)与儿童接种Hib疫苗相关性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有必要针对儿童家长开展H1b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Hib疾病和疫苗知识的知晓率和主动接受预防接种服务的意识.

    作者:宁桂军;秦爱玲;许一玲;张宾;刘桂芳;尹遵栋;李军宏;李艺星;罗会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北京市2009~2012年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疫苗相关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9~2012年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后,疫苗相关麻疹病例(Vaccine-associated Measles Case,VAMC)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VAMC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北京市2009~2012年通过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VAMC定义进行分类诊断,使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基因并测序,鉴别麻疹疫苗病毒与野病毒,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VAMC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2009~2012年共报告VAMC 52例,年发生率为3.0/10万剂~7.3/10万剂,51例为接种首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的小月龄婴儿,VAMC呈现时间均匀分布而无地区聚集性的特征,所用疫苗均为合格疫苗,预防接种门诊和疫苗批号均无聚集性.部分VAMC采集病原学标本基因分型为疫苗株A基因型.结论 VAMC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麻疹野病毒感染有所不同.在鉴别诊断方面,应对于接种MCV后一段时间发生出疹性疾病的病例开展病原学标本基因分型,为VAMC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

    作者:李娟;潘静彬;马蕊;陈萌;刘东磊;卢莉;吴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欧洲五维五水平量表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适用性调查

    目的 了解欧洲五维五水平量表(EQ-5D-5L)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的适用性.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3家医院中连续调查HBV携带者、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非活动期、CHB活动期、代偿性肝硬化(Compensated Cirrhosis,CC)、失代偿性肝硬化(Decompensated Cirrhosis,D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人各至少100名.病人自填调查表.一周后对住院病人进行复查,询问医生了解病人病情的转归.采用日本模型获得不同病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进行效度、信度、敏感度和响应度的评价,使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初次调查645人,复查183人.HBV携带者、CHB非活动期、CHB活动期、CC、DC和HCC病人的HRQoL均数分别为0.813、0.808、0.771、0.763、0.699和0.661;除HBV携带者与CHB非活动期、CHB活动期与CC外,不同HBV感染状态HRQo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CHB非活动期外,其他HBV感染状态的HRQoL与视觉模拟标尺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对病情稳定的各类病人,前后两次调查HRQo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内相关系数较高;量表存在一定程度的天花板效应;对病情好转的各类病人,第二次调查的HRQoL均显著升高.结论 EQ-5D-5L适用于我国慢性HBV感染人群,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响应度,但敏感度较低,对轻症病人有一定程度的天花板效应.

    作者:贾元熙;崔富强;张栋梁;张国民;龚晓红;王富珍;郑徽;吴振华;缪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济南市污水中监测到Ⅱ型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目的 对济南市环境污水中监测到Ⅱ型(Type 2)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 Ⅱ)/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 Ⅱ)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为维持无脊灰提供参考.方法 对济南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活动进行评估,开展0~47月龄儿童OPV接种率调查,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评价,继续采集污水标本开展脊灰病毒监测.结果 济南市适龄儿童OPV各剂次接种率均>99%,2010~2012年全市<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均>90%,AFP病例监测系统灵敏,能够及时发现病例,后续采集的污水中朱检测到VHPV/VDPV.结论 VHPV/VDPV在当地引起传播的风险较小,但污水采集点辐射范围内流动人口较多,应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监测和OPV接种,防止VHPV/VDPV在人群中循环.

    作者:张学化;宋凯军;宋晓雁;刘尧;陶泽新;张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甘肃省2012年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2012年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Inactivated; HepA-I)群体性预防接种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HepA-I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肃省2012年接种HepA-I 760 451剂,发生AEFI 95例,AEFI报告发生率124.92/10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90例,报告发生率118.35/100万剂,异常反应3例,报告发生率3.94/100万剂,心因性反应2例,报告发生率2.63/100万剂.结论 群体性接种HepA-I的AEFI发生率低,HepA-I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梁雪枫;安婧;李凤琴;唐宇;金娜;张晓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近年含麻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活动前后麻疹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近年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s)的效果,为完善MCV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国2004~2011年MCV SIAs资料与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CV SIAs对降低麻疹发病总体效果明显,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效果有一定差异.2004~2011年,开展MCV SIAs第二年与MCV SIAs当年相比,目标儿童麻疹发病数,初次实施MCV SIAs的省高降幅为99.54%,低降幅为73.38%,中位数为96.14% (P25 =90.78%,P75 =97.97%);第二次实施MCV SIAs的省高降幅为99.89%,低降幅为16.67%,中位数为86.21%;第三次实施MCV SIAs的省高降幅为91.89%,个别省不降反升,中位数为85.63% (P25=67.95%,P75=96.00%).MCV SIAs后,低麻疹发病率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的4年,短的≤1年.结论 MCV SIAs后,麻疹发病总体呈下降显著,但MCV SlAs后控制麻疹的效果取决于SIAs和常规免疫质量;消除麻疹的关键是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两剂次≥95%),MCV SIAs是低接种率地区阻断麻疹流行、迅速建立免疫屏障的一种补充免疫的策略.

    作者:谭楚生;王华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卫生工作者对接种率影响因素判定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现阶段影响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以提高疫苗接种率.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问,确定接种率影响因素的指标.对卫生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分结果计算算数均值、标准差、满分频率、变异系数,得到综合指数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结果 调查卫生工作者198人,对接种率影响因素重要性判断居前10位的分别为:经费投入、接种医生责任心、社会宣传、卫生政策、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疫苗安全性、接种医生收入、医生接种时的态度、接种医生的数量和儿童流动性.被调查对象性别和工作年限对于接种率影响因素的判断无影响,技术职称和学历对少数指标略有影响,总体上趋于一致.工作类别对接种率影响因素的判断影响较大(P<0.01),但总体上不同工作地点的人群对于接种率影响因素指标重要性排序上趋于一致.结论 现阶段社会经济因素以及预防接种提供方对接种率的影响应予以考虑.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投入,制定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卫生政策,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以激励接种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和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骆晓艳;高志刚;陈伟;李永成;曲江文;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吉林省2012年风疹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致吉林省2012年多起风疹爆发及散发的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基因型和特征.方法 对采集的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基因型.结果 30株RV核酸鉴定呈现阳性,基因型鉴定均为1E基因型,与世界卫生组织RV 1E基因型参考株、中国RV编号为RVI Dezhou(德州)CHN(China,中国)02 1E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8.6%,氨基酸同源性100%.结论 吉林省2012年多起风疹爆发及散发均由1E基因型的RV引起,为吉林省R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作者:王爽;常新;王吉;丛宪玲;周剑惠;魏雷雷;田鑫;单元春;朱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201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04~201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脑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4~2012年流脑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2004~2012年累计报告流脑发病数794例,死亡7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42/10万,病死率8.94%;88.21%的病例发生在冬春季,2~6月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1.91%;散居儿童和学生病例数为517例,占报告病例数的65.11%.<15岁儿童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24%.南疆地区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8.01%.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是流脑高发地区,应加强对流脑的监测,做好适龄儿童脑膜炎球菌疫苗常规免疫,提高覆盖率和及时接种率.

    作者:谢娜;刘继文;陈涛;甫尔哈提·吾守尔;尹遵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及以上人群接种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免疫学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新生儿及以上人群接种10微克(μg)/0.5毫升(ml)和5μg/0.5ml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酿酒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 Technique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de Yeast,HepB-SCY)的免疫学效果,以及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HBV)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免疫后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和盲法的临床试验,各组按1∶1比例分别接种10μg和5μg HepB-SCY.将新生儿分三组:即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均为阴性组,母亲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母亲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组.将非新生儿人群分成1月龄~5岁、6~15岁、≥16岁组.检测各组免疫前、后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阳转率和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保护率.结果 10μg HepB-SCY对新生儿及以上人群全程免疫后,Anti-HBs阳转率为95.27%~98.86%,Anti-HBs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s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340.87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837.56mIU/ml;与使用5μg HepB-SCY全程免疫后的Anti-HBs阳转率91.3%~98.8%和GMC 220.86mIU/ml~701.30mIU/ml相比,各年龄组间Anti-HBs的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MC除新生儿组(x2=4.012,P=0.04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0μg和5μg HepB-SCY在HBsAg和HBeAg双阳性组全程免疫后,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90.70%和88.6%,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率分别为92.25%和84.8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sAg单阳性组中,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95.7%和100.0%、保护率分别为95.75%和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0μg和5μg HepB-SCY对新生儿及以上人群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除新生儿组Anti-HBs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保护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试验注册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2008L02895号.

    作者:马福宝;梁晓峰;张龙华;康国栋;阎绍红;郭绍红;崔富强;董春明;李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目的 对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C Meningoeoccal Polysaee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为在人群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广州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月龄~5岁受种儿童,连续随访3天,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受种儿童进行被动监测,观察接种后MPCV-A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主动监测262名受种儿童,5~23月龄婴幼儿(60人)未观察到不良反应,2~5岁儿童7人(3.4653%,7/202)出现轻度局部不良反应.10 356名被动监测儿童接种MPCV-AC后,19例(0.1835%)报告轻度局部反应(主要为硬结和红、肿),9人(0.0869%)出现全身反应.结论 儿童接种MPCV-AC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傅传喜;黄桂花;崔敏;贺晴;许建雄;王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广东省5个市使用的安全性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7-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PCV7)上市后大规模人群应用的被动监测结果,评价PCV7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5个市2009~2011年接种PCV7报告的AEFI个案,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 5个市共接种PCV724.86万剂,报告AEFI 196例,报告发生率78.85/10万剂.报告一般反应102例,报告发生率41.04/10万剂;其中发热84例,报告发生率33.79/10万剂;局部红肿10例,报告发生率4.02/10万剂;异常反应73例,报告发生率29.37/10万剂;其中过敏性皮疹70例,报告发生率28.16/10万剂;热性惊厥2例,报告发生率0.80/10万剂;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发生率0.40/10万剂.97.96%的个案发生在接种后≤3d.结论 现有的PCV7被动监测数据未发现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宇;郑慧贞;赵占杰;邵晓萍;梁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2011~2012年麻疹野病毒血溶素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中国2011~2012年麻疹野病毒株代表株血溶素(Fusion,F)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 从2011~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送检的麻疹野病毒中,选取7株代表株,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的F基因全长,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同时与我国的疫苗株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及序列比对.结果 我国2011~2012年7株麻疹野病毒代表株中,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7%~100.0%;与中国疫苗株(Shanghai 191和Changchun 47)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5.0%~95.6%,氨基酸同源性为96.3%~97.2%.F基因的三个糖基化位点(第32、64、70位氨基酸),对病毒融合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第112位精氨酸(Arg)、第195位亮氨酸(Leu)未发生改变.但与疫苗株相比,有17个氨基酸位点发生较大改变.结论 我国2011~2012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F基因无明显变异,F基因上已知的重要功能位点保守.推测近年来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F蛋白结构和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抗原性稳定.然而鉴于F蛋白是麻疹病毒的重要功能蛋白,对F蛋白的变异规律进行常规监测,对于了解麻疹病毒的变异规律和评价疫苗的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松涛;张燕;王慧玲;李崇山;陈萌;冯燕;范丽霞;田晓灵;龚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舟山市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麻疹免疫水平研究

    舟山市近几年麻疹疫情处于较平稳状态,但时而出现局部地区麻疹爆发.现对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免疫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各年龄组人群免疫水平的差异.1 材料与方法1.1对象 选择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随机调查<1、1~2、3~4、5~6、7~14、15~19、≥20岁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不少于120人,其中本地人口和外地流动人口各半.采集静脉血3毫升(ml),利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麻疹抗体.

    作者:唐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应急接种的免疫学效果分析

    象山县2009年9月8日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甲流),截至2010年1月19日,累计报告确诊甲流182例,其中重症4例,危重2例,死亡2例.2009年12月以来,为了预防控制甲流疫情,全县逐步在中、小学开展了甲流疫苗应急接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荣;叶众;陈剑霞;陈子萌;陈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腺淋巴体质婴儿接种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后死亡1例报告

    1 调查情况1.1 死婴背景 男,2011年11月9日出生,足月顺产,体重3.5千克(kg),新生儿Apgar评分9.0分.婴儿既往无患病史,接种前精神状态良好,无过敏史,家庭成员无遗传病史和传染病史.婴儿此前曾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未出现过不良反应.

    作者:沈红;刘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发生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1 基本情况 患儿,男,2007年2月1日出生,体健,有多种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Vaceine,JEV-L)]接种史,未出现过不良反应,家族无过敏史.

    作者:孔继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6~2008年孟加拉国、中国和印度将急性脑膜炎/脑炎症侯群纳入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监测网络

    疾病监测质量对控制和消除疫苗可预防疾病(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VPDs)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免疫监测和督导框架(Global Framework for Immunization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GFIMS)内,加强VPDs监测的关键策略是利用和扩大现有的VPDs监测系统[特别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和消除麻疹所建立的监测系统].1988年全球启动消灭脊灰以来,全球脊灰发病率下降了99%.上述成功实践的基础是建立敏感的监测系统,及时和快速地报告所有<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 FP)病例,并在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开展检测.许多实现无脊灰的国家已将发热和出疹病例纳入症侯群监测中,在现有的脊灰参比实验室中具备了麻疹诊断能力.急性脑膜炎/脑炎症侯群(AcuteMeningitis/Encephalitis Syndrome,AMES;病例定义为急性发热,伴有精神状态改变、新发癫痫、脑膜刺激征之一者)和急性脑炎症侯群(Acute Encephalitis Syndrome,AES;病例定义为急性发热,伴有精神状态改变、新发癫痫之一者)是扩大症侯群监测的候选对象,因为大多数病例是由公共卫生意义重要、且现有实验室技术可确诊的VPDs引起的.疫苗可预防的脑炎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亚洲每年报告6.8万例,死亡1.3万~~2万人.

    作者:宁桂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麻疹和风疹流行病学报告

    本报告简述了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0)欧洲区(Regional for Europe,EUR)麻疹和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也提供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信息.1 麻疹1.1 病例报告和实验室数据 2012年WHO EUR共有51个国家(96%)报告了23 871例麻疹,2个国家(即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圣马力诺)未提交报告.月报告完整性(包括零报告)为86%,33个国家为100%.88%的报告病例(20 891例)来自4个国家:乌克兰(12 744例,53%)、罗马尼亚(4271例,18%)、俄罗斯(1973例,8%)和英国(1903例,8%).欧盟的27个成员国报告了8657例,占EUR的41%.2012年报告发病率高的是乌克兰(283.3/100万),其次是罗马尼亚(199.6/100万).

    作者:杨彦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2年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关于孕妇使用破伤风类毒素、降低抗原含量的白喉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的新建议

    2011年10月,作为一种降低婴幼儿百日咳疾病负担的措施,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建议,无免疫史的孕妇接种1剂破伤风类毒素、降低抗原含量的白喉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Tetanus Toxoid,Reduced Diphtheria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Tdap).孕妇在妊娠期间接种Tdap,可为婴儿在达到接种疫苗的月龄前提供针对百日咳的保护,预防发病.孕妇接种Tdap可以刺激产生百日咳母体抗体,并经胎盘传递给胎儿,为新生儿提供保护,预防百日咳发病,也在分娩期间预防母亲发病,降低母亲感染百日咳并传染给婴幼儿的风险.201 1年,美国ACIP关于接种Tdap的建议,未要求有免疫史的孕妇再次接种Tdap.2012年10月24日,ACIP建议孕妇每次妊娠接种Tdap.本报告汇总了ACIP参考的数据和做出的结论,提供实施本建议的指南.孕妇接种Tdap新建议的目的是优化免疫策略,降低婴幼儿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美国百日咳报告病例数显著增加.2012年,报告百日咳41 880例,超过了2010年的发病高峰,<12月龄死亡14人[2012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CDC)未发表的数据].为降低婴幼儿百日咳疾病负担,当前首要的工作是优化现有的免疫程序和保护死亡风险较高的婴幼儿.201 1年,ACIP发布关于孕妇接种Tdap的建议后,孕妇Tdap接种率较低.2011年8月~2012年4月,一项研究调查了1231名妇女,仅2.6%的妇女在妊娠期间接种了Tdap.新数据表明,百日咳母体抗体衰减较快,一次妊娠期间接种Tdap不能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不能保护随后胎次的新生儿.

    作者:宁桂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2年美国华盛顿州百日咳疫情

    2011年中期以来,美国华盛顿州百日咳报告病例数大幅度增加.2012年4月3日,华盛顿州卫生局局长宣布出现百日咳流行.2012年1月1日~6月16日,华盛顿州共报告百日咳2520例,报告发病率37.5/10万;较2011年同期病例数增加了13倍,是1942年以来报告病例数多的年份.为评估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因素与百日咳病例增加的关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1日~6月16日所有报告的百日咳病例.<l岁婴儿和10岁儿童的百日咳发病率较高,这与全美国发病趋势一致.13~14岁青少年中,尽管破伤风类毒素、减少抗原含量的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百白破)联合疫苗(Tetanus Toxoid,Reduced Diphtheria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Tdap)接种率较高,但百日咳发病率仍有所上升,表明疫苗免疫力很早就减弱了.百日咳预防控制重点在于保护婴儿和其他患有严重疾病的高危人群,提高青少年和成人(尤其是孕妇)的疫苗接种率.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控制百日咳唯一有效的策略.

    作者:宁桂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关于2012~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使用疫苗预防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的建议

    2010年,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The Sdvjsory Committee on IminiJnization Practices,ACIP)首次建议美国所有≥6月龄人群均接种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该建议仍继续有效.本文件:①描述了美国2012~2013年季节性(Seasonal)InfV (sInfV)中所含的疫苗病毒株;②提供了2012~2013年流感流行季节使用InfV的指南,包括6月龄~8岁儿童免疫程序的更新和可用疫苗产品及适应证的描述;③讨论与InfV和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接种相关的热性惊厥:④为鸡蛋过敏者提供接种建议;⑤讨论未来流感流行季节将使用的4价(4-valent) InfV(InfV4)的研发情况.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3年4月免疫策略咨询专家组会议——结论和建议

    免疫策略咨询专家组(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SAGE)于2013年4月9~l1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本文总结了会议的相关讨论、结论和建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igination,WHO)免疫、疫苗和生物制品部门报告报告的重点内容为:①全球疫苗行动计划(Global Vaccine Action Plan,GVAP)工作的开展;②加强常规免疫及为免疫和其他儿童卫生干预措施的整合做出的努力:⑨麻疹疾病的流行病学改变.报告还特别涵盖了所提议的为上层疫苗研究和发展的优先产品特征的建立,区域和全球层面针对新发问题和即将开始的项目议程的咨询程序,及霍乱疫苗(Cholera Vaccine,CholV)储备能在2013年7月中开始运转.

    作者:武文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1年12月~2012年2月在乙型肝炎流行国家——老挝,新生儿出生后首剂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西太平洋区(Regionalfor the Western Pacific,WPR)每年造成约32.5万人因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死亡.老挝的HBV感染率>8%,为HBV高流行国家,主要在出生时和婴幼儿期通过母婴传播.出生后及时接种首剂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Birth Dose,HepB-BD)可预防HBV传播.为评估接种率存在的差距并帮助提高接种率,2011年12月~2012年2月,老挝卫生部和WHO员工调查了老挝5个省的37家医疗机构,询问卫生服务提供者关于HepB-BD的知识和行为,并估算医疗机构内的HepB-BD接种率.医疗机构出生的新生儿,HepB-BD接种率中位数为74%(四分位间距:39%~97%).37家医疗机构中,在调查当天有18(49%)家无储备的HepB;17(46%)家提供在家分娩;23(62%)家开展出生后家庭访视.17家提供在家分娩的医疗机构中,7(41%)家提供HepB-BD接种服务;23家开展出生后家庭访视的医疗机构中,15(65%)家提供HepB-BD接种服务.然而,7家提供在家分娩和HepB-BD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仅报告接种了48名新生儿;15家提供出生后访视和HepB-BD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在3个月内的随访期间仅报告接种了81名新生儿.医疗机构通过确保提供HepB、对所有住院分娩的新生儿接种HepB,并扩大在家分娩新生儿接种数量,从而帮助预防HBV母婴传播.

    作者:孙校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炎综述

    对国内外近些年来有关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炎和淋巴结结核的现场调查、诊断特征、医疗救治措施及处置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接种卡介苗后淋巴结炎的规范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曙;安婧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