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2-7185
  • 国内刊号:21-1502/R
  • 影响因子:0.22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2
  • 全年订价:25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6年6期文献
  • 亚甲蓝与麻醉药物合用改善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肛肠科常见疾病如痔、肛瘘、肛裂等,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疼痛剧烈,使很多患者因而放弃治疗.我们采用亚甲蓝用于肛肠病术后止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章春;朱宽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眼碱烧伤36例治疗体会

    临床上,眼化学烧伤约占眼外伤的10%左右,以眼碱烧伤为多见,约占眼化学烧伤的70%~80%[1].1999年6月~2004年5月,我院应用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眼碱烧伤36例(61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豪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选用廉价普通药品努力降低医疗费用--426元药费治疗及护理极低体重儿1例的体会

    我县地处贫困山区,相当多的农民有病时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用.2005年8月,我院收治了1例体重1250g的早产儿,为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选用廉价普通药品,住院23天,药费仅426.65元,占总住院费用的27%.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突发性聋属耳科常见病,主要涉及的病因有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蜗窗膜破裂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但是在临床上,由于常常不能找到明确的病因,治疗效果多不令人满意.1999年1月~2005年8月,用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58例(62耳),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冬梅;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合并吸入性肺炎39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后,很多患者不是死于脑卒中本身,而是死于合并症,其中肺部感染(主要是吸入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和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39例脑卒中后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作以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健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儿的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8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作者:董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长期卧床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213例治疗效果观察

    坠积性肺炎是各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现在广泛存在的滥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一些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对本病并不敏感,治疗效果欠佳.2004年4月~2005年10月,对长期卧床并发坠积性肺炎的213例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以探求本病的佳用药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忠文;侯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32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病的重要因素[1].若在本病的早期即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防止糖尿病足的严重后果.2003年8月~2005年3月,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一期患者32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基贤;江文庆;李美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下简称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小儿急性腹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1996年~2005年,共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117例,其中采用地塞米松治疗82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广军;刘国权;孙晓明;周联;刘祥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而机体正处于超敏状态,引起的胸膜炎症性疾病.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积极抽胸液并加用糖皮质激素,多数病人可治愈.如治疗过程中抽液不及时或化疗不彻底,可形成慢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广泛胸膜增厚、粘连等,影响肺功能[1].本文分析2003年~2004年我院收治的2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欣;吴妍;王荔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相关因素的探讨

    宫内节育器(IUD)作为长效节育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宫内节育器异位与嵌顿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严重的并发症[1],给带器者造成严重的身心痛苦和精神创伤.现将我院2000年~2004年收治的14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以提高避孕效果、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

    作者:王红;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层医生外科创面换药的体会

    在基层医院,尤其是乡村医生,为患者清洁伤口、包扎、换药是日常的工作之一,也会接收在上级医院手术后需换药的患者.但由于基层医院缺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条件,因此,仔细观察伤口变化,正确用药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在换药工作中对不同伤口的识别及换药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春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危重型出血热32例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多器官损害(主要以肾脏损害为主)的一种疾病.危重型出血热患者常伴明显的低血压、肾功能衰竭、出血、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因此,其护理是否及时和正确,在患者的病程转归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手部烧伤的早期功能康复护理

    手为身体的暴露部位,遭受烧伤的机率非常大.特别是小儿由于运动协调能力尚未完善,自我防护意识差,在手部烧伤病例中所占比例相当高[1].为使患者手部创面尽早愈合,功能大程度地恢复,减轻各种后遗症,我们对近3年来收治的70例小儿手部烧伤患者实施医护结合的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凝;孙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性血管炎是一种以皮下脂肪组织间隔内细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而形成的皮下结节性疾患.其分类较为含糊,有人认为是包括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脂膜炎、复发性特发性血栓性静脉炎等的一类疾病.其共同特点是下肢反复出现皮下结节,病理显示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肉芽肿性改变、脂肪坏死等.

    作者:孙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动脉性疾病,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的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患者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王良民;宋丽新;赵丽萍;刘超;张士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塞病

    白塞病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是一种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多系统疾病,口腔、眼、生殖器及皮肤为本病的好发部位,也可出现多系统改变.

    作者:赵丽萍;刘超;王良民;宋丽新;张士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以皮肤损害表现为主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也称为变应性皮肤细动脉炎、变应性脉管炎、过敏性血管炎、结节性坏死性皮炎等.好发于青年男女.系多种原因引起的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病变,严重者累及内脏血管.除爆发型及严重内脏损害外,一般预后良好,可于数周内恢复.

    作者:宋丽新;王良民;赵丽萍;刘超;张士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36例疗效观察

    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36例,并与单纯西药对照组24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育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药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之为痛经.痛经为妇科常见症状之一,有文献报道[1],约50%的妇女患有痛经,其中10%者痛经严重.2003年3月~2005年3月,收治原发性痛经病人156例,分别采取中、西药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茜;钱宏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五更泻

    五更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腹泻,因其常在五更时分发病,人们俗称五更泻,中医又称之为肾阳虚衰型泄泻,与西医肠易激综合征相类似.本病患者往往在五更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白天大便正常,每日如此,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休息.采用中医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等方法治疗,短期疗效佳,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服药不方便、费用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患者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黎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味血府逐淤汤治疗血淤型恶露不绝63例

    恶露不绝为产后常见病,延误治疗可致感染,失血过多可导致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临床上所见以血淤者居多.近年来,我院应用活血化淤法治疗血淤型恶露不绝患者63例,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云;吴继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刺颈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因椎动脉受压或刺激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常有颈肩痛,与神经根型大体相同,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猝倒、耳鸣、恶心、呕吐等.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颈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广生;陈本宏;李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52例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是小儿肾脏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以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作为首选药物,副作用多、易复发.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西坡;尚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化斑解毒汤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评价

    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2005年1月~12月,采用中药化斑解毒汤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小红;张立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迎香穴封闭治疗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可分急性、慢性两种.表现为鼻前庭皮肤及附近上唇皮肤红肿、潮红、糜烂、流水、结痂及灼热、痒、痛等.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鼻前庭炎患者147例,分3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春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腰痛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气虚血淤、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我们用此方治疗慢性腰痛患者32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0例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以发病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病情易复发为特征.2002年1月~2004年1月,用自拟和胃汤加减治疗本病患者3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组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凤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硝唑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甲硝唑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其过敏者罕见.笔者曾遇到过1例静脉滴注甲硝唑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同行警戒.

    作者:杨永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颅压综合征1例报告

    低颅压综合征并非少见,常被误诊,尤其是当腰穿见到血性脑脊液时,常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给病人及家属造成过重负担.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低颅压综合征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粟粒型肺结核误诊8例分析

    结核病经早期合理治疗,大多患者可治愈.但其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粟粒型肺结核早期可无明显阳性体征,结核菌素试验仅50%者呈阳性,有报道其误诊率达87%以上[1],有必要增加对不典型病例的认识.现将诊治过程中遇到的8例临床表现较特殊的粟粒型肺结核误诊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洪波;汪岩丹;孙晓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常见内科病中医诊治(三十六)

    第九章痰淤病证1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证.1.1诊治要点痰在肺多为咳嗽;在胃多为呕吐;在胸多为胸闷;在心多为心跳;在肠多为肠鸣、腹泻;在经络则局部肿胀;在四肢多为肢体酸痛.

    作者:章永红;章迅;赵镇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细结构损耗退化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增加.用X射线吸光光度法测定健康青年白人妇女的正常的骨矿物质密度略低于标准值(<1个标准差).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定义为对于健康青年白人妇女来说,骨矿物质密度(如髋、脊柱或腕部)低于标准值2.5个标准差或更多;同时将骨量减少定义为骨矿物质密度低于标准值1~2.5个标准差.

    作者:Thomas M Zizic;赵羲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据报道,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区进行普查,脂肪肝发病率约为10%左右.国外报道,脂肪肝的发现率也约为10%,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

    作者:张友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胃轻瘫综合征的诊治

    胃轻瘫综合征简称胃轻瘫征也称胃无力、胃麻痹,是一种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相关检查未发现上消化道或上腹部有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轻瘫起病急,病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临床上少见.慢性胃轻瘫临床上多见,起病缓慢,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常达数月甚至10余年.

    作者:李晓莉;马纯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义务献血与献血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义务献血工作的开展适应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输血事业的必由之路,是过渡到无偿献血的桥梁.由于受封建残余观念和自私自利思想的影响及血液生理知识的缺乏,全面性的公民义务献血活动还存在一定阻力.目前有必要加强有关义务献血的全民教育.

    作者:郑颖;刘玉玲;杨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实用临床诊疗规范--肾脏内科疾病(一)

    第一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1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病人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等症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本病有多种病因,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常见,偶可见于其他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

    作者:何伟春;邢昌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活素的临床应用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又名血活素、爱维治、奥德金,是从健康新生幼牛血液中提取的低分子活性物质,内含氨基酸、羟基酸、肽类、核酸关联物、多糖、糖脂等有机成分,以及钠、钾、钙、镁等无机成分.血活素可显著增强组织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提取和利用,促进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能增加心、脑、肝等脏器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稠度,促进肝细胞生长,促进创伤愈合与炎症恢复等作用,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脑循环、脑代谢障碍的疾病,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现将血活素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刘秀金;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童维生素中毒的临床表现

    儿童及新生儿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之中,机体和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容易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维生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这在日常生活和临床上并非罕见.要做到合理使用,就要了解各种维生素的作用、用途及维生素缺乏症的特点,以便做到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避免滥用.营养学家建议,补充维生素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佳选择.维生素中毒的症状因服用的维生素不同而有差异.

    作者:阚周密;孙丽英;王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中药汤剂功效的因素分析

    中药汤剂是指药材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对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是我国应用早、多的剂型.目前,在中医临床仍然广泛使用,适合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为提高有效成分的煎出,保证汤剂质量,有利于病人服用,从药物的品种和质量、药物的炮制、汤药的饮用等几个方面对影响中药汤剂功效的因素加以分析.

    作者:姜俊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肢神经损伤的诊治

    下肢神经损伤是骨折、脱位的常见并发症,常由挤压、挫裂、牵拉或锐器、枪弹所引起,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如神经干长期受压迫,可致神经纤维供血受限,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失去功能,但其鞘膜和结构仍保持完整;如神经受到较小的钝性暴力而挫伤,神经轴或鞘膜少部分损坏;如有尖锐的骨片将神经刺伤,则神经轴与鞘膜全部或大部分断裂;如肢体受到强力牵拉,可发生严重的损伤,大部分难以恢复.神经断裂缝合后,约从第10天开始,以1 mm/d的速度由近端向远端生长.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包括损伤的程度、性质以及断裂之间有否空隙、缝合的时间、缝合方法正确与否等.常见的下肢神经损伤有股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又包括坐骨神经干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和胫神经损伤.下面结合临床经验分别介绍其临床特点及基层遇此情况的处理方法.

    作者:周芝为;王洪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乡村卫生所消毒灭菌情况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

    为了全面了解济源市乡村卫生所的消毒灭菌现状,从而加强管理、减少交叉感染,市卫生局对全市525个行政村的498所卫生所的消毒灭菌及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乡村卫生所在消毒灭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素清;郭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咯血心悸乏力(附问题解答)

    病例 患者,男性,26岁,1977年1月20日入院.主诉 突然大量咯血1天.现病史 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咯鲜红色血数次,每次50~100mL,总量约500mL.自觉头晕、心悸伴乏力.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否认结核病史.

    作者:胡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