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2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1年2期文献
  • 针刺肾俞穴治疗肾绞痛32例

    肾绞痛是多发生于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并经常反复发作,疼痛难忍,急性病症.笔者于1985年以来,采用针刺法治疗本病32例,同时设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敷脐疗法治疗小儿遗尿34例

    遗尿是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婴幼儿时期,由于脏腑未充,不能自控,随着年龄增大可不治自愈.小儿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幼意,若经常尿床,则为病态.笔者总结出遗尿Ⅰ和遗尿Ⅱ号方外敷脐部治疗小儿遗尿,不仅患儿易于接受,且临床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

    作者:张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58例

    我们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推拿疗法对6月~2岁58例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武志远;何剑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开郁清胃颗粒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研究显示逆转胰岛素抵抗对于糖尿病的血糖调节具有重要意义,随之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中医药重视人体整体的调节,特别是中药复方主要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来逆转身体的病理状态,符合已公认的需通过降糖、降脂、纠正代谢紊乱等综合因素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指导原则,因此就目前治疗现状来看中医药在治疗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本研究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了开郁清胃颗粒对肝胃郁热型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仝小林;柳红芳;朴信映;周水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补气活血法治疗肝硬化25例

    笔者运用补气活血法治疗肝硬化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大70岁,小26岁,治疗时间平均71.8天,全部病人均经肝功能检查及B型超声波检查确诊为肝硬化.

    作者:黄洪沛;黄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味越鞠陷胸汤治疗食管炎

    食管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有吞咽困难,喉中梗阻,胸骨后疼痛或胸窝部不适,灼热感,反酸,呃气等.属于中医噎证、胃脘痛、吞酸、胸痛等范畴.笔者应用加味越鞠陷胸汤治疗食管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程天祥;程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康宁克通-A治疗结节性痒疹31例

    结节性痒疹为一慢性神经性皮肤病,病因不清.我院于1996年2月~2000年2月采用康宁克通A治疗结节性痒疹,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子华;柴国义;阎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补肾法冶疗Ⅱ型糖尿病86例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传统按上、中、下三消辨证,沿用至今.三消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淫而已.但病久甚至于一部分初病患者三多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三消辨证并不能适用于本病发展之全过程.笔者广泛吸取前人经验,以补肾法为主,并自拟益肾汤对8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胜;程曙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近几年来.我们运用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均为1998年1月~1999年1月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苦黄注射液组(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对照组)各60例.诊断依据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作者:孙为安;沈庆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黄芪三七汤治疗4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是一种常见的内科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尤其是女性,本症属中医血证范围,属肌衄,发斑范畴.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以黄芪三七汤为主治疗该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绍龙;张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眩晕的辨治体会

    老年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病症之一、常见于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以及低血压、贫血、植物神经紊乱等.老年眩晕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笔者在临床上辨证分型施治,效果肯定,介绍如下.

    作者:刘敬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萎胃灵治疗萎缩性胃炎35例

    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上消化道疾病之一.祖国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笔者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和特点,结合病因及纤维胃镜检查,治疗本病35例,获得一定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刘万森;刘兆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通络止痛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32例

    血管性头痛是由头颅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笔者应用通络止痛汤加减治疗本病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药对照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界于稳定型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SCD)之间的临床状态.主要包括:(1)初发心绞痛;(2)恶化劳力性心绞痛;(3)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4)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UAP的患病率比较高,预后较差.本文用中西药对照治疗UAP临床效果观察如下.

    作者:邓燕婕;李品飞;李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

    笔者应用健脾愈溃方内服,配合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为住院病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40.5岁.病程21天~12年.病变位于直肠、乙状结肠42例,左半结肠7例,全结肠3例.

    作者:李庆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我们从1995年2月至2000年12月采用自拟方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宗范;王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儿厌食散治验50例

    小儿厌食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祖国医学多以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为法.现代医学以补充微量元素及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治疗.但往往效果欠佳.吾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消食和胃之法,自拟小儿厌食散进行论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国俊;刘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新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瘀血之方.笔者根据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应用于多种疾病,常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惠乃玲;惠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补脾阴法治疗口腔粘膜疾病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口腔粘膜疾病患者多有脾阴虚的表现,用补脾阴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报告如下.

    作者:何绪屏;郑建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贯桑合剂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调节紊乱所造成,笔者试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贯桑合剂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杜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辨证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4例

    临床共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4例.男21例,女43例;小5岁,大49岁.病程短为1个月.长8年.血小板计数少18×109/L、多85×109/L.凝血时间大多数正常.

    作者:闫桂荣;李岳勃;刘子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祛痰止咳饮治疗咳嗽30例

    笔者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自拟祛痰止咳饮,治疗由外感引起的咳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庞晓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06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功能损害而导致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水及能量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可出现消化、呼吸、神经、循环、血液、免疫等多系统症状,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死亡事高、预后较差.近几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06例,取得了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侯庆梅;徐志安;宋长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治内伤脾胃之著名方剂.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其温中而不伤阴,甘补而不呆滞的特性,使之被广泛应用.笔者于临床中,如遇病机符合气虚(不独脾气虚)之疾病,常以其加减应用,现举验案4则.

    作者:黄其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消化疾病妙用温胆汤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是治疗痰气郁阻、胆虚、胆失决断的有效方剂.目前主要有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诸多疾病.在临床中,加减应用温胆汤治疗多种消化疾病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裴静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生脉液治疗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疾病469例

    生脉注射液源于传统中医处方生脉散,其主要适应症有心肺疾患、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流行性出血热、各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

    作者:郭祥芬;宋长美;王恩芳;侯庆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84例

    我院从1997年~2000年12月期间采用黄芪注射液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玲;任文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解毒散治疗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观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治疗,目前仍以液体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我们以自拟解毒散治疗165例早期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漫;林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淡合理用药

    目前在用药中往往存在下列情况:一、认为药物用得愈多愈好不适当的多种药物相互配伍,药物合用后时常产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物理方面:如溶剂改变引起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溶解度较小的药物与盐类药合用后,产生盐析出作用或由于吸附作用使药物在体中不能完全释放而降低疗效等.如乳酶生与活性碳合用,由于活性碳强大的吸附作用,使乳酶生的效力降低.

    作者:黄艳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抗菌素与中药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药物的相互作用总兼有利与弊两方面.有的中西药合用可相互制约,降低毒副作用,取长补短,增加疗效.有的不合理配伍,不仅造成药物浪费,而且可能加重毒副作用,降低药效,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等严重后果.因此只有熟悉中西药药理知识后,方能做到择利避害,故结合临床作一浅析,供同道参考.

    作者:师丰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醒脑静抢救重症安眠药中毒53例

    1999年1~10月我院共收治重症安眠药中毒53例,采用醒脑静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拟止眩汤治疗眩晕症48例

    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自拟止眩汤治疗眩晕症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喘证中医特色治疗概述

    喘证是由于先天亏损,元气不足或外感六淫,饮食失调,痰浊内阻等引起的以呼吸急促,气息不续,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唇甲紫青,汗出如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症.病情易于反复发作,不易根治.中医治疗有其独特之处,现论述如下:

    作者:田嘉韵;龚俊杰;潘恩山;李昭仪;李杰华;吴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脂血症证治之我见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病症.因其为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因而与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病等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兹就其成因与治疗略陈管见.

    作者:朱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骨性关节炎(OA)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其发病机理不详.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概述如下.

    作者:梁成名;钟秋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成方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我们理论上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为指导,方法上西医理论结合中医辨证,选用成方专药,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某一病状进行重点治疗,今将所选成方治疗的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柳红芳;仝小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金银花膏外敷治疗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24例

    血栓性深静脉炎是深部静脉血管内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病变多发生在下肢髂腹静脉,月国静脉及小腿深部小静脉丛.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等.我们应用金银花膏外敷治疗24例下肢静脉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过敏性哮喘1例

    王某,女,28岁,于1997年3月18日就诊.患者患有过敏性哮喘二年余,且每年反复发作,春天花开季节或闻及油漆味加重,曾服中西药不佳.此次于就诊前3天加重,刻诊:咳喘痰多,色白质清稀多沫,伴喉中哮鸣音,心烦胸闷,出汗,时热时寒,倦怠乏力,咽干,口微苦,不欲饮食,面色晦暗,唇紫,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细.因兼有少阳症,治以和解少阳,温肺健脾,给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丹参15g,白术10g,干姜6g,陈皮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5枚,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作者:张照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化痰法治疗产后缺乳

    近年产后缺乳的患者增多,笔者在临床以化痰法为主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治疗方法基础方以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9g,陈皮15g,生姜6g,甘草6g,漏芦15g,蛇蜕9g,竹茹9g,郁金12g,杏仁6g,路路通15g,牡蛎15g;加减法:产后恶露不尽者加当归,益母草;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党参,当归;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者加丹皮,柴胡,薄荷;脾虚湿胜者加苍术,藿香,白术;腹胀,便秘者加大黄,桃仁,蜂蜜.

    作者:刘芳;张天禹;李新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合四虫丸治疗面神经炎45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四虫丸加减,治疗面神经炎45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45例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11至19岁28例,20至40岁17例,病程短者1.5天,长者2天,伴血压高者3例.

    作者:甘应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水肿31例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和解少阳之主方.本人在医疗实践中,偶以此方化裁治疗水肿病人,取得一定疗效,现归纳如下.

    作者:马尔雅;刘艳玲;李国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6例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病,无特效解毒剂.本院自1998年7月~1999年7月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地黄饮子临床一得

    病例:林某,女,56岁,1998年5月28日初诊.自述半年前开始腰痛致腿活动不利.曾用抗风湿药、理疗神灯1个月均无效,近2周病情日益加重,右足负地,痛不可忍.步履艰难,支撑拐仗,故来就诊.证见:痛苦病容、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滑、足不负重、肌肉不削、脉沉迟弱,血压20/12KPa,心肺正常,腰3~5节拍片,报告骨质疏松症.治则:从肾论治、益肾填精、调补阴阳、舒筋活络.方药:熟地20g,山芋肉15g,茯苓15g,巴戟15g,桂枝10g,杜仲20g,龟板25g,狗脊25g,白参15g,鸡血藤30g,当归15g,大芄15g,申姜30g,牛夕20g,川芎15g,黄芪25g,龙骨30g,牡蛎30g,共30剂.合用维生素D3 30万u.每周1次,共11周肌注.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口服联合应用,效果更佳.1个月内扔了拐仗.户外晒太阳,逐渐活动.继服六味丸、龙牡壮骨冲剂.VD3 60万u半个月一次肌注,2个月治疗,活动逐渐复原,半年后X线片上显示好转随访2年未见复发.

    作者:张雪莲;王德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拾萃

    单兆伟教授行医数十载,师从张泽生、徐景藩老中医,得其真传,且广采众家之长,长期致力于脾胃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对慢性胃炎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对慢性胃炎的证治经验试论于下,以飨同道.

    作者:商玉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李辉宗妇科验案3则

    先父(师)李先余字辉宗(1908-1978年),皖,天长市名老中医,业医50余载,学验俱丰,精于医理,勤于临床,省疾治病,处方遣药,颇有独到之处,医术精湛,尤擅长妇科.生平俭朴,尤重医德.现仅选妇科典型验案3则,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训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不明的肠道炎性病变,可能与自身免疫、痢疾杆菌感染、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也可波及全结肠.患者长期腹痛、里急后重等.我们自1997年~1999年采用锡类散、思密达、氟美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并有静脉滴注抗生素组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有效率达100%.

    作者:王秀荣;李素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拟消肿降白汤治疗急性肾炎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肾炎,目前晒床多采用抗生素、激素、免疫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1997年~1999年我们自拟消肿降白汤加减治疗急性肾炎24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君;王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