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7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 中医学
北京中医药杂志   2007年9期文献
  • 110例寻常痤疮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3种不同方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将110例符合寻常痤疮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三组,分别给予中药内服、盐酸米诺环素口服和中药内服加盐酸米诺环素口服,三组外用药相同.结果 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皮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中西药联合治疗组的皮损改善与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和单纯西药治疗组,P<0.01.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寻常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佩华;张立新;杨顶权;白彦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与中药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症状改善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性心律失常,能明显减少临床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明显缩短临床缓解时间.

    作者:冯胜奎;赵文学;叶纯;刘正洁;韩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固本舒筋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2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0-2006年采用自拟固本舒筋汤辨证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琪;姜淑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衰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加用中药养心安神汤剂口服.结果 治疗组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心悸、喘憋、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均大于90%;治疗组心衰改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爱国;姚卫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昧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与水肿分级目测比评分法(VAS)、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并进行临床总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VAS评分,减轻疼痛与水肿症状,提高FMA、BI评分,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8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占戈;田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色素性疾病,发生于颜面部.我科于2004年8月-2005年8月采用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黄褐斑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丹栀三石汤治疗湿热发热200例临床观察

    发热是指外感邪毒、内伤七情或无内外因等所致的脏腑阴阳失调、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发热的综合征.在现代医学中常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某些风湿性疾病、胶原性疾病、部分急性血液、肿瘤疾病及颅脑手术后等多种疾病中.笔者于1997-2006年用丹栀三石汤治疗各种湿热发热2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凉血活血汤加减治疗玫瑰糠疹41例临床观察

    玫瑰糠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发生椭圆形或圆形淡红或黄褐色斑片,上覆糠秕样鳞屑,好发于躯干及四肢的近侧端,自觉瘙痒.笔者运用我科方剂凉血活血汤加减治疗玫瑰糠疹4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曹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通变附子理中汤治疗顽固性痤疮30例

    痤疮是常见皮肤病,若反复发作,留有疤痕,变生坚硬结节或囊肿,即成顽固性痤疮.中医一般认为,痤疮由湿热、血热、风热引发,治疗上往往从热论治.然而,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这些顽固性痤疮,越从热治,则病情越重,以致迁延日久,不能痊愈.且此类患者或多或少地伴有四肢冰冷、腰背酸痛、腹泻、痛经等症.据此,笔者认定其必为阳气亏少,气血不足,寒湿凝滞所致.

    作者:孔令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通口服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近二年来,我们以心通口服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稳定性心绞痛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白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滋阴疏肝通淋方对慢性尿路感染患者TNF-a、MCP-1的影响

    目的 探讨滋阴疏肝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尿路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中药治疗组服用滋阴疏肝通淋方,对照组服用左氧氟沙星片.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及免疫指标榆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86.6%,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TNF-a)、肿瘤坏死因子(MCP-1)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滋阴疏肝通淋方对慢性尿路感染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的双重作用.

    作者:冯继伟;高继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虚寒凝型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寒凝型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症状和心电图的客观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与心电图改变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虚寒凝型稳定性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贾珍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血肿的临床观察

    妇产科手术后腹壁切口处或盆腔内出现血肿,主要原因是由手术创面止血不彻底造成渗血所致.患者可因血肿的存在,出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白细胞升高,持续发热,局部包块、压痛和固定性疼痛.如血肿持续增大影响生命体征或压迫某些脏器致其功能障碍时应尽快以手术清除,如血肿小于12 cm,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现将我院近几年来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本病的初步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晨;张震宇;桑翠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火针疗法治病机理初探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历代医家的总结和完善,终成为一种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经粗略统计,火针能治疗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种疾病近百种,但是我们常常在治愈了一些疾病后却不知何以治好的道理.至目前为止,尚未有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去解释火针治病的机理,这说明人们对其作用原理的研究远远不够,其中很多还缺乏现代化的检验手段来加以验证.

    作者:张晓霞;吴之煌;董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对结肠黑变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的认识

    系统回顾结肠黑变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分析结肠黑变病与蒽醌甙类泻药的关系.蒽醌甙类泻药可造成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对凋亡小体吞噬,使黏膜呈现黑色花斑.本病临床具有可逆性,但因其与肠道肿瘤及肠道息肉的密切关系,应引起医患双方的注意,防止滥用蒽醌甙类泻药.停用蒽醌甙类泻药是治疗本病的首要条件,辨证施治、综合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主要原则.

    作者:霍清萍;李金菩;王宇新;王兵;梁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钱海凌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吾师钱海凌系广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现将钱师辨治高血压病的独到见解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胡小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张琪以加味甘露饮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分析

    张琪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精于仲景学说,对金元四大家、明清各家学派及温病学术理论有高深造诣.临证善治多种疑难病症,如肾病、心病、神志病、肝病、风湿病、糖尿病等,但尤对慢性肾脏病有较深造诣,治疗方法独具特色.

    作者:李淑菊;张佩青;王今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补肾健脾化瘀通络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

    股骨头坏死是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西医认为股骨头坏死不可逆转,以采用置换人工关节为佳选择.但难以克服术后并发症之弊端.笔者认为,股骨头坏死的病位在肾、脾、经络.肾虚脾虚是根本,血瘀阻滞是关键.病机为多虚多瘀,临床以补肾健脾、化瘀通络法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肤浅体会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作者:时水治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单兆伟治疗慢性腹泻的临证经验拾零

    从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单兆伟教授的临证经验.认为慢性腹泻的发病,以脾虚湿盛为本,而以所夹湿热为标,且病久不已,每及肝肾,从而出现肝木乘脾或脾虚及肾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法上应以健脾清化为主,而佐以疏肝理气或温肾固涩等法.

    作者:骆殊;沈洪;陆为民;徐陆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路广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

    从反流性食管炎(RE)的病因病机、治法、遣方用药特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路广晁教授的治疗经验.即:木郁土壅、胃失和降为本病的发病关键;疏肝解郁、和中降逆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同时应针对不同病期以及兼夹邪气的不同,合理地予以遣方用药.

    作者:王建波;路广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益气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消痞汤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服用益气消痞汤,对照组30例服用枳术丸.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单项症状疗效.以及胃动素、胃泌素及钡条胃排空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胃胀、胃痛、早饱、食少4个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乏力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恶心、嗳气、便溏的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有19例存在胃排空延迟,治疗后14例胃排空延迟改善,有效率为73.68%.结论 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优于枳术丸.

    作者:张越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壮药千斤拔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壮药千斤拔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门诊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按2: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60例服千斤拔饮,对照组30例服结合雌激素加安宫黄体酮.两组同时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1.66%,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为80.00%,有效率为13.33%.两组疗效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千斤拔饮能有效降低血中卵泡雌激素(FSH)浓度,提高雌二醇(E2)水平,改善更年期症状.

    作者:韦丽君;罗纳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在高脂血症痰瘀证人群中分布状况的研究

    目的 研究高脂血症痰瘀证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6例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apoE基因分型,按照频数计数法计算基因频率.结果 在206例高脂皿症痰瘀证人群中,共检测到5种基因型,以ε3等位基因频率高,为78.33%,ε2为8.75%,ε4为12.93%.apo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北京自然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ε3等位基因频率仍明显减少,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多.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布与高脂血症痰瘀证间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梁晋普;盛彤;杨惠民;韩丽蓓;袁玉娇;陈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大鼠长期脾虚和热证造模的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 模拟慢性病证是动物实验的主要难点.本实验观察比较大鼠长期(26周)脾虚和热证造模动物胃黏膜主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脾虚组、热证组.对照组正常饲养26周;脾虚组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造模26周;热证组灌喂熟附子、肉桂、干姜、女贞子煎剂26周.另取幼年大鼠为幼年组作为对照.实验结束后取胃体后壁组织,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对照组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排列基本整齐,部分内质网池略呈小泡状扩张.脾虚组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池扩张,从小泡状至池状之间,甚至呈湖状.胞质内出现髓鞘样小体或髓鞘样结构.热证组主细胞粗而内质网池扩张,呈小泡状,失去正常的同心性层状结构.幼年组主细胞粗面内质网排列比较整齐.结论 热证组和脾虚组动物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均有变化,以脾虚组更为严重.由于实验时间较长,实验结束时大鼠已近1岁龄,所以对照组动物胃黏膜主细胞超微结构也略有衰老改变.

    作者:邹世洁;陳小野;佟彤;王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胡椒碱抑制C57BL/6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的研究

    目的 观察胡椒碱对实验性C57BL/6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普通饮食;结石组10只,喂含1%的胆固醇饮食;胡椒碱组10只,喂含1%的胆固醇饮食和胡椒碱(30 mg/kg体重).4周后,分别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固醇载体蛋白(Scp2)mRNA水平和胆酯的变化,胆固醇饱和指数用Carey表计算.结果 结石组9只出现胆囊结石,10只出现胆固醇结晶;胡椒碱组和对照组无结石和结晶形成,与结石组相比,胡椒碱组肝Scp2 mRNA水平和胆囊胆汁CSI明显降低.结论 胡椒碱在明显抑制实验性C57BL/6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的同时,能显著降低肝Scp2 mRnNA水平和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

    作者:邱玉华;王海梅;吴京涛;安国顺;李月廷;倪菊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广泛开展了支气管哮喘辨证论治的现代化研究.我们检索近10年来的有关文献,就其中支气管哮喘中医证件的现代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封继宏;孙增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真武汤的现代研究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炮附子、茯苓、生姜、芍药、白术组成,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等证,为温阳利水之经典方.

    作者:孟涌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甲状腺激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研究的现状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降低,甲状腺素(T4)水平降低或正常,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1].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涉及CHF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甲状腺激素的代谢紊乱以对CHF治疗起积极作用,即成为当务之急.现结合有关文献,将近年来中西医对于CHF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洁;金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我院2004-2006年中成药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中成药的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我院中成药的年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祛瘀剂在销售金额和数量上均居于首位,其他依次为治风剂类、骨伤科类、清热剂类、肿瘤用药.结论 我院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在用于心脑血管等多发病和感冒等常见病以及老年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马艳杰;景丽华;云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对黑布药膏两种传统制作工艺比较的研究

    黑布药膏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常用的醋制软膏制剂,被收入1984版北京市卫生局编制的《医疗单位制剂规程》中,由五倍子粉、蜈蚣面、冰片、蜂蜜、陈醋等制作而成.本药膏是由国内著名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研制,具有破瘀软坚散结之功,是临床治疗瘢痕疙瘩、疔痈初起、乳头状皮炎等的有效制剂.

    作者:谢杰;李卫敏;车晓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对北京地区感冒误用中成药现象举例分析

    去年冬至前后,北京地区气候冷暖交替明显,雾霭天气增多,易感人群频发感冒.我们临床药师在用药咨询服务时,发现治疗感冒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西医大夫,常常分不清感冒证型.便开处方.

    作者:宋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牛黄降压丸的临床应用

    牛黄降压丸(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生产)是临床治疗高血压效果较佳的药物,此药在降血压的同时又能够降血脂,这在笔者多年临床治疗中深有体会.现小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杜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清末太医院之整顿

    太医院是自金迄清封建社会的高医药机构.清代末年,宫廷中已经开始接触西医.太医院中部分御医知识陈旧,不适应需要.宫廷医疗重点已开始向民间下移.在这种背景下,太医院为维护其一尊地位,从多方面进行了整顿,虽然略收成效,但终究风光不再,已不能挽回往昔的地位.

    作者:梁峻;曹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健脾化湿汤治疗小儿腹泻52例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于3岁以下的小儿,且1岁以内者占多数,四季均可发病,而以秋冬季为多,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等特点.近年来,笔者用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婴幼儿腹泻52例,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丁连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海底玉壶丸治疗阳虚痰阻型前列腺增生53例

    笔者于2001-2005年以自拟方海底玉壶丸治疗阳虚痰阻型前列腺增生5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学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名贵药材是中医临床用药中的精髓

    中医药学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为我国历代人民防病治病、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金世元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