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年36期文献
  • 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症目前已成为导致患者肢体坏疽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常见原因,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其发病率高达79.9%[1],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我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0例,效果满意,将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

    肺炎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病死率较高,且治疗反应差,易出现呼吸衰竭,发展为重症肺炎[1].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病房收治了7例高龄(年龄>80岁)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护理方面加强了人工气道管理,保证了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控制了感染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孙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护理预防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1999年10月-2006年11月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共41例,研究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护理方法,总结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出现并发症36例,其中出血15例,血小板减少14例,肢体缺血3例,肾功能衰竭2例,脑栓塞1例,感染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 仔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积极做好预防性护理及针对性的处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春雪;邵荣;杨红梅;郝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半导体激光免疫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体内血清尿酸过度或代谢异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相关知识的缺乏,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1].

    作者:荆萍;杨微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病区护士长管理体会

    病区护士长工作是众多医院管理者长期以来关心并研究的课题,对于基层医院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其提出几点思考,为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适应新形式的管理需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笠环;修旭日;于建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护理记录是由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护理文件的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我院针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春兰;林梅英;肖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专业陪护队伍的管理方法探讨

    陪护就是守护在患者身边,帮助其做一切日常生活中自己应该做而做不到的事情[1].有报道94.12%的患者认为医院有必要为患者提供专职陪护服务[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独生子女的成长,大部分家庭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住院患者,陪护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组织,私陪与病患家属之间仅仅是简单的口头约定,陪护价格昂贵,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因陪护产生的纠纷和投诉不断增加,从而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

    作者:金技丽;张秀华;胡霞;何勤奋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理美学》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的 在《护理美学》教学中构建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93名护理本科生并随机分为实验组46名和对照组47名,其中实验组采用培养人文素质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生课程考核成绩(83.65±6.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74±7.58)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对《护理美学》教学效果各项指标总体评价较好.其中实验组护生有91.4%认为提高了发现美、欣赏美的素质和能力.结论 在《护理美学》教学中运用培养人文素质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护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助于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作者:赵欣;姜小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启用后有效期的研究

    目的 了解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在不同使用频率和保存条件下的使用有效期.方法 配制常温和冷藏保存条件下的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各20瓶,配制启用后分别于24,48,72,96 h和1周时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不同保存条件下和使用频次的肝素钠封管液的有效使用时间.结果 肝素钠封管液启用后常温下经过96 h或1周和恒温下96 h检出菌落数以及封管液细菌检出率和与72 h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常温和恒温保存条件下,封管液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1,P<0.05).在常温保存条件下,封管液在抽吸≥25次和<25次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在72 h以内或抽吸次数<25次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陶秀彬;许静;王明华;章莹;李文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湿润烧伤膏结合50%葡萄糖液加胰岛素治疗会阴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会阴部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产科住院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口肿胀、疼痛、感染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4 d内给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以生理盐水及0.25%碘伏进行清理擦洗外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50%葡萄糖液加胰岛素1 U局部涂擦后用MEBO,以蝶形胶布将裂开之皮缘对合固定.比较2组患者切口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对照组有2例乙级愈合,1例因拆线过早部分组织未完全愈合.观察组在创面愈合、疼痛和肿胀程度减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BO与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治疗会阴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创面可促进愈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飘;王惠珍;廖珍;李平;陈英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生在社区护理实践中挫折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生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挫折感的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以调动护生参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性.方法 通过社区护理见习,研究272名护生的445份社区护理见习日志,分析见习后护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 护生在社区护理见习中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包括:部分居民对社区护理缺乏认识;社区护理服务水平不高;见习时间安排不够灵活;社区护理师资力量不足;见习前的准备不充分.结论 采用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扩展社区卫生服务途径等措施改进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能够降低护生的挫折感,提高其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作者:涂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4%蔗糖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早期干预

    早产儿的疼痛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目前临床上提倡应减少早产儿暴露在疼痛和压力刺激中的时间,将有关的不利结果减到小,提倡采用有效和安全的措施减轻早产儿的疼痛和压力.笔者采用24%蔗糖对早产儿静脉穿刺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疼痛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崎;李小庆;邱鸿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种洗手液的效果对比与分析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控制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因此,做好医护人员的手清洁与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07年1-9月2种洗手方法在我院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彦萍;李少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及冲管方式对浅静脉留置针效果的影响

    静脉留置针方法因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临床的主要输液方法,而封管液和封管方法是保证其有效应用的关键,也是临床一直探讨的课题.

    作者:张王琴;曾晓初;胡丹艳;赵娟;伊爱珍;程岚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在产前检查并自愿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实验组产妇于孕28周后进行健康教育,临产后由1位助产士全程负责并接生.对照组孕28周后按产检要求进行检查,未实施健康教育,临产后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 h出血量、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时保健质量.

    作者:林小燕;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转运过程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儿体重儿转运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措施,降低其死亡率.方法 通过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具体措施包括现场抢救,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途中连续监护和治疗.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32例均成功转运,治愈出院13例,死亡19例,无一例途中死亡.结论 全程监护,尽早转运及应用固尔苏是转运成功及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胡丹元;鲁萍;余海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自制简易呼吸气囊在NICU中的应用

    复苏气囊正压通气主要适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也是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及使用呼吸机时的过度性急救器械,同时在对气管插管患儿进行吸痰或气管内滴药时也需要使用复苏气囊正压给氧或正压通气,使小儿血氧饱和度增加或使药液弥散入肺,在NICU中复苏气囊用量大,而复苏气囊价格贵,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笔者在省儿童医院学习期间,应用自制简易呼吸气囊替代复苏气囊,方便、经济、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翠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和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2].2006年7-12月,我科应用CQI对334例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管理、监督和评价,提高了脐部护理质量,取得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凤芝;邵灵渊;陈如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产褥期妇女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产褥期妇女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便利抽样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60例产后5~9周回门诊复查的产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产褥期妇女的社会支持总分低于有研究报道的产后1周内初产妇的社会支持总分(P<0.01).产褥期妇女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照顾者总数、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保健知识的来源、职业种类等.结论 产褥期妇女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相关,并受社会学因素影响,应关注产妇的社会学特点,指导其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以增加社会支持.

    作者:卜秀青;成守珍;廖文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

    锐器损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皮肤和黏膜接触[1].在发达国家,职业性锐器损伤的防护已经被立法[2],对职业性锐器损伤的预防、损伤后的处理、登记和治疗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作者:赵华;黄根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口腔癌患者术前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前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对60例口腔癌术前患者采用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问卷(UW-QOL)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口腔癌患者术前生活质量得分低的3项依次为:吞咽、疼痛和咀嚼;患者选择的对自己生活质量影响大的3个条目为:咀嚼、疼痛和吞咽;男性外形项目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术前因疾病特点影响其生活质量,护理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悦;尚少梅;彭歆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新生儿游泳开始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新生儿游泳是指刚出生的新生儿在专用安全措施保护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在出生后当天即可进行的一次特定阶段、特定人群的人类在水中的早期保健活动.

    作者:商桂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外阴癌是指原发于外阴部的癌性病变,90%的原发外阴癌为鳞状细胞癌,具有局部蔓延及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其标准治疗方法为外阴癌根治术,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1].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52例有核白内障患者在球后麻醉及面神经麻醉下实施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经巩膜隧道切口,再应用圈套及手动灌注管进行囊外晶状体核摘除,后植入人工硬晶体.结果 152例有核白内障,无一例发生严重的术后感染和并发症,术后半个月视力为0.2~1.0.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疗效确切,设备简单,适宜在基层和防盲工作中推广,恰当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缪晓临;陈彩芬;凌晓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模拟急救演练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所护理的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不可预见的特点.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同时具有综合分析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赵伟英;沈雪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床边实例讲授法在护生骨科实习专科知识讲座中的应用

    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临床实习时要求各科根据专科特点讲解专科知识,其目的一是复习强化课堂理论知识,二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为了探讨选择恰当有效的临床教学授课方式,我们从2002年7月开始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分别施以示教室讲授法和床边实例讲授法两种不同授课形式讲授骨科常见疾病的系统知识、护理常规知识及技能,采用入科出科考核的方法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芙蓉;王爱芝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微型负压吸引装置在术后伤口引流中的应用

    伤口引流术是将伤口内的渗液引出体外,以利伤口愈合的常见方法.临床上用于伤口引流物品种类很多,如橡皮片、气囊负压引流器等.我院整形科从2006年1月将一次性硅胶静脉穿刺针接注射器制作成简易吸引装置,利用负压吸引伤口渗出液,经临床使用200余例,其性能稳定,引流效果好,且材料费用低,取材方便,降低了医疗费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大宝;刘汉红;朱小宁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巧用医用橡胶手套制作压疮缓压器

    临床95%以上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处.比较典型的压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老年、慢性疾病、瘦弱患者和需长期卧床者由于经常不变换体位,是临床工作中压疮发生率较高人群.

    作者:苟元;张海燕;张俊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波浪型多功能翻身垫的研制及应用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传统的翻身方法是给予受压部位垫气圈或翻身枕,受压一定时间后需要及时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常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而波浪型多功能翻身垫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应用于年长体弱,病情危重、昏迷、瘫痪等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什全;辛颖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一次性废弃浸泡桶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一次性用物如输液器、注射器等用完之后均需进行毁型、浸泡等无害化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为用1个装有消毒液的小桶,用剪刀将用过的输液器、注射器等头皮针或针头剪断,直接剪到小桶中进行浸泡.

    作者:李辉;李丹妮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所三级医院2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SCL-90总分和各症状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居住情况、不同社会支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各症状因子中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把心理保健的重点放在文化程度低、家庭贫困、独居以及社会支持低的患者身上.

    作者:朱丽霞;林碧莲;黄荔萍;戴小燕;陈淑真;宋美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心脏外科ICU监护设备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心脏外科诊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如心排仪、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心脏辅助等仪器在心外科监护中广泛应用,为晚期及急重症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救治措施.

    作者:曹晶;孟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艾滋病合并多发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人类危害巨大,但据有关调查[1,2]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对AIDS知识认识程度低,对AIDS患者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低,护理AIDS患者时的心理承受力低.为此本文对20例艾滋病合并多发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形成一套护理程序,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秀球;张慧慧;汪苗;仇金兰;邓爱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医学论文统计表格的规范探讨

    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际阐述统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学科[1],已广泛应用于护理科研设计、资料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作者:贾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