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边实例讲授法在护生骨科实习专科知识讲座中的应用

苏芙蓉;王爱芝

关键词:讲授法, 骨科, 临床实习, 专科知识, 知识讲座, 护理专业学生, 现报道如下, 系统知识, 授课形式, 授课方式, 临床教学, 理论转化, 理论知识,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护理常规, 出科考核, 常见疾病, 选择, 实践
摘要: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临床实习时要求各科根据专科特点讲解专科知识,其目的一是复习强化课堂理论知识,二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为了探讨选择恰当有效的临床教学授课方式,我们从2002年7月开始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分别施以示教室讲授法和床边实例讲授法两种不同授课形式讲授骨科常见疾病的系统知识、护理常规知识及技能,采用入科出科考核的方法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床边实例讲授法在护生骨科实习专科知识讲座中的应用

    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临床实习时要求各科根据专科特点讲解专科知识,其目的一是复习强化课堂理论知识,二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为了探讨选择恰当有效的临床教学授课方式,我们从2002年7月开始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分别施以示教室讲授法和床边实例讲授法两种不同授课形式讲授骨科常见疾病的系统知识、护理常规知识及技能,采用入科出科考核的方法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芙蓉;王爱芝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心脏外科ICU监护设备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心脏外科诊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如心排仪、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心脏辅助等仪器在心外科监护中广泛应用,为晚期及急重症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救治措施.

    作者:曹晶;孟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护理预防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1999年10月-2006年11月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共41例,研究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护理方法,总结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出现并发症36例,其中出血15例,血小板减少14例,肢体缺血3例,肾功能衰竭2例,脑栓塞1例,感染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 仔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积极做好预防性护理及针对性的处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春雪;邵荣;杨红梅;郝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新生儿游泳开始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新生儿游泳是指刚出生的新生儿在专用安全措施保护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在出生后当天即可进行的一次特定阶段、特定人群的人类在水中的早期保健活动.

    作者:商桂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启用后有效期的研究

    目的 了解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在不同使用频率和保存条件下的使用有效期.方法 配制常温和冷藏保存条件下的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各20瓶,配制启用后分别于24,48,72,96 h和1周时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不同保存条件下和使用频次的肝素钠封管液的有效使用时间.结果 肝素钠封管液启用后常温下经过96 h或1周和恒温下96 h检出菌落数以及封管液细菌检出率和与72 h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常温和恒温保存条件下,封管液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1,P<0.05).在常温保存条件下,封管液在抽吸≥25次和<25次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静脉封管液在72 h以内或抽吸次数<25次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陶秀彬;许静;王明华;章莹;李文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产褥期妇女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产褥期妇女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便利抽样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60例产后5~9周回门诊复查的产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产褥期妇女的社会支持总分低于有研究报道的产后1周内初产妇的社会支持总分(P<0.01).产褥期妇女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照顾者总数、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保健知识的来源、职业种类等.结论 产褥期妇女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相关,并受社会学因素影响,应关注产妇的社会学特点,指导其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以增加社会支持.

    作者:卜秀青;成守珍;廖文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和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2].2006年7-12月,我科应用CQI对334例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管理、监督和评价,提高了脐部护理质量,取得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凤芝;邵灵渊;陈如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波浪型多功能翻身垫的研制及应用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传统的翻身方法是给予受压部位垫气圈或翻身枕,受压一定时间后需要及时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常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而波浪型多功能翻身垫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应用于年长体弱,病情危重、昏迷、瘫痪等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什全;辛颖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

    肺炎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病死率较高,且治疗反应差,易出现呼吸衰竭,发展为重症肺炎[1].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病房收治了7例高龄(年龄>80岁)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护理方面加强了人工气道管理,保证了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控制了感染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孙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模拟急救演练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所护理的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不可预见的特点.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同时具有综合分析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赵伟英;沈雪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巧用医用橡胶手套制作压疮缓压器

    临床95%以上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处.比较典型的压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老年、慢性疾病、瘦弱患者和需长期卧床者由于经常不变换体位,是临床工作中压疮发生率较高人群.

    作者:苟元;张海燕;张俊茹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及冲管方式对浅静脉留置针效果的影响

    静脉留置针方法因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临床的主要输液方法,而封管液和封管方法是保证其有效应用的关键,也是临床一直探讨的课题.

    作者:张王琴;曾晓初;胡丹艳;赵娟;伊爱珍;程岚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

    锐器损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皮肤和黏膜接触[1].在发达国家,职业性锐器损伤的防护已经被立法[2],对职业性锐器损伤的预防、损伤后的处理、登记和治疗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作者:赵华;黄根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病区护士长管理体会

    病区护士长工作是众多医院管理者长期以来关心并研究的课题,对于基层医院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其提出几点思考,为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适应新形式的管理需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笠环;修旭日;于建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口腔癌患者术前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前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对60例口腔癌术前患者采用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问卷(UW-QOL)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口腔癌患者术前生活质量得分低的3项依次为:吞咽、疼痛和咀嚼;患者选择的对自己生活质量影响大的3个条目为:咀嚼、疼痛和吞咽;男性外形项目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术前因疾病特点影响其生活质量,护理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悦;尚少梅;彭歆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外阴癌是指原发于外阴部的癌性病变,90%的原发外阴癌为鳞状细胞癌,具有局部蔓延及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其标准治疗方法为外阴癌根治术,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1].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护生在社区护理实践中挫折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生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挫折感的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以调动护生参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性.方法 通过社区护理见习,研究272名护生的445份社区护理见习日志,分析见习后护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 护生在社区护理见习中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包括:部分居民对社区护理缺乏认识;社区护理服务水平不高;见习时间安排不够灵活;社区护理师资力量不足;见习前的准备不充分.结论 采用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扩展社区卫生服务途径等措施改进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能够降低护生的挫折感,提高其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作者:涂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产时保健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在产前检查并自愿住院分娩的正常初产妇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实验组产妇于孕28周后进行健康教育,临产后由1位助产士全程负责并接生.对照组孕28周后按产检要求进行检查,未实施健康教育,临产后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 h出血量、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时保健质量.

    作者:林小燕;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症目前已成为导致患者肢体坏疽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常见原因,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其发病率高达79.9%[1],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我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0例,效果满意,将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一次性废弃浸泡桶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一次性用物如输液器、注射器等用完之后均需进行毁型、浸泡等无害化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为用1个装有消毒液的小桶,用剪刀将用过的输液器、注射器等头皮针或针头剪断,直接剪到小桶中进行浸泡.

    作者:李辉;李丹妮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