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年4期文献
  • 自理理论在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理理论在喉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按耳鼻咽喉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从入院开始,进行日常自我护理能力评价,然后根据得分情况使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患者.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2周SAS评分均较入院当天明显下降;另外,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相比亦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1d的自护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25±4.12)d,较对照组(25.14±3.05)d明显缩短.结论 在喉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理论可促进术后患者身体康复及自护能力的提高,缩短住院天数,并可增强护士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作者:胡丽茎;叶碧;吴洁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9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胃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即刻血糖及术后24 h血糖测定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可减轻患者血糖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翠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患者术后隔日拔除尿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TUERP)术后隔日拔除尿管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3d拔除尿管,实验组术后隔日拔除尿管,比较2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舒适度,尿路感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尿路感染率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术后隔日拔除尿管可以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亚珍;申海燕;姜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外伤性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外伤性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9例外伤性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外伤性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瑶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21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SDS、SAS以及SF-36评分;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SDS、SAS以及SF-36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淑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机械通气11年以上的饮食护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个主要类型,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均不明确[1],一般以支持及对症疗法为主,生存期平均3~5年.终因呼吸肌麻痹或并发呼吸道感染死亡.鼻饲是吞咽障碍患者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且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符合机体生理需要.严格的鼻饲管理能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存达十余年.我科1998年2月至2010年11月30日收治了3例ALS患者,机械通气均超过11年,通过早期肠内营养,个体化的营养膳支持,严格的鼻饲管理预防反流、腹泻,使肠内营养顺利进行.本文将此3例ALS患者的饮食管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姝怡;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由于其属于有创性治疗,手术风险较大,存在一定的并发症[1].因此,寻找能够有效改善接受CABG治疗患者预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已成为胸心血管外科护理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CABG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华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中使用双腔导管置管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过程中采用双腔导管置管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双腔导管留置手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21例血液净化患者均在血液透析完成后拔管,双腔导管置管时间10 d~3个月,经过抗感染和换药治疗、尿激酶溶栓及血栓预防后,感染、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局部出血等症状消失且未再次出现栓塞.结论 双腔导管置管具有置管迅速、净化充分、血流充足的优势,但应在护理中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消除.

    作者:梁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66例COPD患者,对其中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14例患者进行口腔真菌感染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14例患者中,抗生素使用>10 d的患者3例,二联抗生素使用>7 d的患者1例;表面激素吸入>7 d的患者3例;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7 d的患者11例;机械通气患者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意识障碍患者7例.结论 对COPD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应进行分析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发生口腔感染率.

    作者:钱彩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的护理

    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ialfibrillation,NVAF)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是血栓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预防栓塞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目标.华法林能使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显著减少约2/3[2].但是长期服用后有引起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正确使用华法林及加强用药期间的安全护理干预,在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极为重要.本文对5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的安全护理干预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郎华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外高血压社区护理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目前单一的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到2025年为止,全球将有15亿人口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而目前我国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尤其社区高血压护理工作的发展较晚,科学的护理模式及系统的规章制度还在探索之中.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开展较早,高血压社区护理研究较成熟,相关研究成果值得国内借鉴.本文就国外高血压社区护理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王惠珍;高钰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校教职员工冠心病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高校教职员工患冠心病的因素,为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参加体检的3864名高校教职员工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高校教职员工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1.3%,男性冠心病患病率为10.3%,女性冠心病患病率为12.8%,患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的趋势,45 ~65岁是患冠心病的危险人群.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年龄、血脂、性别为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校教职员工冠心病患病率较全国水平高,控制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避免糖尿病,尤其加强对中老年和女性教职员工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是高校冠心病的防治重点.

    作者:辛青;张成秋;艾大平;王丽;侯蕾;刘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两种持针法抽取药液效果的差异性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2种持针法抽取药液进行生物检测和时间测定,探索其差异性,为在保证临床护理操作和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找到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 生物检测:实验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抽取药液做72 h细菌培养;对照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柄抽取药液做72 h细菌培养.时间测定:实验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抽取药液进行;对照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柄抽取药液进行时间测定.对2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生物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细菌生长;时间测定:手持活塞操作时间明显低于手持活塞柄操作时间.结论 手持活塞抽取药液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并能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陈玲玲;詹会智;周萍;刘珉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对降低孕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对降低孕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将89例患有产前抑郁症的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干预组接受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自行设计的产后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组孕产妇进行调查.分别对2组孕产妇产前、产后抑郁情况及产后一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严重程度较自身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干预组孕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照顾婴儿能力及婴儿的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帮助产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婴儿提供合理喂养及照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连;曾三梅;周碧;李少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12月住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护理干预以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出院前及随访6个月的FBG、2 hBG、HbAlC、INS、HOMA-IR、HOMA-β变化情况,综合评价护理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出院前各项指标均有改善,FBG、2 hBG、HbAlc和HOMA-IR明显下降,而INS、HOMA-β明显上升.但干预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2组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提高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提升整体疗效.

    作者:海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对出生婴儿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对出生婴儿的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利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出生的329例婴儿列为实验组,并对其家长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254例自然妊娠婴儿列为对照组.随访至24月龄,对2组婴儿出生时的体格状况及随访期的精神运动发育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相比,实验组婴儿出生时的身长、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期入住NICU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组的精神运动发育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24个月内的ART婴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但其还存在着较多的体格不利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在结合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陈向红;蒙顺好;骆绮云;陈玉珍;于雯昶;阙文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确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13例患儿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儿留有肢体运动障碍后遗症,出院1年后回访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本病虽起病急,致残率高,但如果能对本病有充分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王玉珍;吕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对此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各种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精心的护理,患儿均顺利通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有效的护理并改善疾病的预后,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重症患儿呼吸循环以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丽芳;林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使用胰岛素泵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中的应用,评价临床价值,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 对观察组28例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并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20例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血糖控制理想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理想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翟秋敏;柴红;刘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2组患者入院后进行SDS评分,观察组SDS评分( 65.45±4.57)分,与对照组(64.72±4.32)分相比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无抑郁、轻微至轻度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入院后观察组SAS评分(66.12±4.52)分,与对照组(63.43±4.33)分相比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无焦虑、轻微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不良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倪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分析及其干预措施

    目的 观察与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各分子标志物血清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51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50例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及50例孕周<34周的健康孕产妇作为早发型组、晚发型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受试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140(GPM- 140)、血栓素B(TXB2)、D二聚体及Fg水平,并进行比较.对于所有子痫前期患者均采取饮食护理、合理休息及补充钙离子、镁离子等预防措施,以减轻疾病的发展.结果 早发型组GPM- 140、TXB2、vWF及Fg4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显著高于晚发型组及对照组.早发型组患者的GMP- 140与TXB2呈正相关;GMP- 140与vWF呈正相关;TXB2与GMP -140呈正相关.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血栓前状态指标较正常孕产妇发生明显变化,可通过对其进行检测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为治疗或终止妊娠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作者:朱艳菊;杨晓峰;陈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32例分为实验组82例以及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点采用SAS、SDS以及SF-36进行量化比较.结果 2组患者产前4d及分娩前的SDS、SA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分娩前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分娩前实验组SF-36评分比入院时显著升高,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低患者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韦迪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理授权对护士组织承诺及离职意愿的影响

    有学者提出心理授权即个体体验到的心理状态或认知的综合体,由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和工作影响4种认知格式组成[1].心理授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均有重要影响[2].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稳定、核心的态度,而离职意愿是员工离职行为的佳预测因素.本文通过调查护士心理授权对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来探究心理授权对其工作态度的作用,旨在为管理者提供策略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菲菲;杨敏;高伟;刘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绩效工资对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及领悟家庭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绩效工资对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及领悟家庭支持的影响,观察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二级医院的15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一家未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二级医院的15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应用绩效工资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工资管理,应用工作疲溃感量表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应用领悟家庭支持量表评价护理人员家庭支持情况,比较2组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疲溃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领悟家庭支持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绩效工资是现代医院运行的新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减轻工作的疲溃感,更多地得到家庭支持,可以使护理人员全身心、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金恩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注射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常常会因患者特殊的病情用到许多新药品,护士应掌握各种新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但很多药品的药物说明书上不能完全标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我科于2011年2月收治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遵医嘱输液过程中发现静脉丙种球蛋白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序贯输注,现报道如下.

    作者:奚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注射用替考拉宁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临床工作中新药的不断推陈出新,《药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完全作为护士查阅药物配伍禁忌的参考.已知替考拉宁(商品名:他格适)与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存在配伍禁忌[1],也有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的相关报道[2].2010年3月,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注射用替考拉宁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商品名:可乐必妥)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志澄;侯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美韩《社区护理学》教材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和卫生保健体系的转变,社区护理被纳入到卫生改革的重点行列,社会急需社区护理人才.要培养合格的社区护理人才,护理教育改革要先行.纵观中外课程改革,无不把教材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因为优秀教材是高水平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由于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理念、体系和内容方面与美、韩两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美国和韩国社区护理教育开始的早,在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成功的经验.为此,本文通过对中、美、韩3国护理本科社区护理学教材的比较,探讨各国教材存在的差异及各自特点,为提高我国《社区护理学》教材建设水平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玉;赵晓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焦虑率、SAS评分变化及手术前后性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2组术后3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3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术后性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辉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行伽玛刀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选择144例肺癌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特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差别.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明显调节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周珍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不同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的24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肺炎致病菌病原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采取积极抗感染治疗,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 248例患儿致病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菌为主,所有患几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并采取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及活动指导等一般性护理措施外,护士根据患儿致病菌情况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225例治疗5d内痊愈出院,15例症状明显好转,8例多重感染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6.77%,效果显著.结论 患儿家长应正确全面地认识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对疾病症状及其基本预防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患儿院外的预防,减少肺炎的发生,而护士对CAP应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淑娟;杨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

    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为结核菌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或2种以上药物的结核病[1].有研究认为耐受任何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即可判定为MDR-TB[1].MDR-TB多为获得性耐药,因此常见于经过含INH、RFP复治方案治疗失败的病例及慢性排菌患者,但有少数为原发性耐多药病例.耐多药结核病被认为是影响结核病控制的一大挑战,为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笔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为期1年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