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影响的效果评价

倪建芳

关键词:舒适护理, 宫颈癌,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2组患者入院后进行SDS评分,观察组SDS评分( 65.45±4.57)分,与对照组(64.72±4.32)分相比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无抑郁、轻微至轻度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入院后观察组SAS评分(66.12±4.52)分,与对照组(63.43±4.33)分相比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无焦虑、轻微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不良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分析及其干预措施

    目的 观察与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前状态各分子标志物血清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51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50例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及50例孕周<34周的健康孕产妇作为早发型组、晚发型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受试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140(GPM- 140)、血栓素B(TXB2)、D二聚体及Fg水平,并进行比较.对于所有子痫前期患者均采取饮食护理、合理休息及补充钙离子、镁离子等预防措施,以减轻疾病的发展.结果 早发型组GPM- 140、TXB2、vWF及Fg4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显著高于晚发型组及对照组.早发型组患者的GMP- 140与TXB2呈正相关;GMP- 140与vWF呈正相关;TXB2与GMP -140呈正相关.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血栓前状态指标较正常孕产妇发生明显变化,可通过对其进行检测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为治疗或终止妊娠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作者:朱艳菊;杨晓峰;陈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12月住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护理干预以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出院前及随访6个月的FBG、2 hBG、HbAlC、INS、HOMA-IR、HOMA-β变化情况,综合评价护理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出院前各项指标均有改善,FBG、2 hBG、HbAlc和HOMA-IR明显下降,而INS、HOMA-β明显上升.但干预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2组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提高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提升整体疗效.

    作者:海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2组患者入院后进行SDS评分,观察组SDS评分( 65.45±4.57)分,与对照组(64.72±4.32)分相比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无抑郁、轻微至轻度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入院后观察组SAS评分(66.12±4.52)分,与对照组(63.43±4.33)分相比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无焦虑、轻微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不良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倪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对降低孕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对降低孕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将89例患有产前抑郁症的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干预组接受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自行设计的产后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组孕产妇进行调查.分别对2组孕产妇产前、产后抑郁情况及产后一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严重程度较自身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干预组孕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照顾婴儿能力及婴儿的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帮助产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婴儿提供合理喂养及照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连;曾三梅;周碧;李少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理理论在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理理论在喉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按耳鼻咽喉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从入院开始,进行日常自我护理能力评价,然后根据得分情况使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患者.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2周SAS评分均较入院当天明显下降;另外,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相比亦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1d的自护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25±4.12)d,较对照组(25.14±3.05)d明显缩短.结论 在喉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理论可促进术后患者身体康复及自护能力的提高,缩短住院天数,并可增强护士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作者:胡丽茎;叶碧;吴洁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外高血压社区护理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目前单一的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到2025年为止,全球将有15亿人口患有原发性高血压[1].而目前我国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尤其社区高血压护理工作的发展较晚,科学的护理模式及系统的规章制度还在探索之中.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开展较早,高血压社区护理研究较成熟,相关研究成果值得国内借鉴.本文就国外高血压社区护理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王惠珍;高钰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中使用双腔导管置管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过程中采用双腔导管置管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双腔导管留置手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21例血液净化患者均在血液透析完成后拔管,双腔导管置管时间10 d~3个月,经过抗感染和换药治疗、尿激酶溶栓及血栓预防后,感染、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局部出血等症状消失且未再次出现栓塞.结论 双腔导管置管具有置管迅速、净化充分、血流充足的优势,但应在护理中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消除.

    作者:梁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使用胰岛素泵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中的应用,评价临床价值,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 对观察组28例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并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20例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血糖控制理想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理想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翟秋敏;柴红;刘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两种持针法抽取药液效果的差异性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2种持针法抽取药液进行生物检测和时间测定,探索其差异性,为在保证临床护理操作和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找到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 生物检测:实验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抽取药液做72 h细菌培养;对照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柄抽取药液做72 h细菌培养.时间测定:实验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抽取药液进行;对照组30例采用手持活塞柄抽取药液进行时间测定.对2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生物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细菌生长;时间测定:手持活塞操作时间明显低于手持活塞柄操作时间.结论 手持活塞抽取药液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并能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陈玲玲;詹会智;周萍;刘珉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9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胃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即刻血糖及术后24 h血糖测定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可减轻患者血糖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翠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确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13例患儿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儿留有肢体运动障碍后遗症,出院1年后回访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本病虽起病急,致残率高,但如果能对本病有充分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王玉珍;吕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行伽玛刀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者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选择144例肺癌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特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差别.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明显调节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周珍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66例COPD患者,对其中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14例患者进行口腔真菌感染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14例患者中,抗生素使用>10 d的患者3例,二联抗生素使用>7 d的患者1例;表面激素吸入>7 d的患者3例;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7 d的患者11例;机械通气患者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意识障碍患者7例.结论 对COPD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应进行分析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发生口腔感染率.

    作者:钱彩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注射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常常会因患者特殊的病情用到许多新药品,护士应掌握各种新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但很多药品的药物说明书上不能完全标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我科于2011年2月收治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遵医嘱输液过程中发现静脉丙种球蛋白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序贯输注,现报道如下.

    作者:奚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不同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的24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肺炎致病菌病原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采取积极抗感染治疗,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 248例患儿致病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菌为主,所有患几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并采取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及活动指导等一般性护理措施外,护士根据患儿致病菌情况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225例治疗5d内痊愈出院,15例症状明显好转,8例多重感染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6.77%,效果显著.结论 患儿家长应正确全面地认识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对疾病症状及其基本预防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患儿院外的预防,减少肺炎的发生,而护士对CAP应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淑娟;杨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21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SDS、SAS以及SF-36评分;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SDS、SAS以及SF-36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淑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理授权对护士组织承诺及离职意愿的影响

    有学者提出心理授权即个体体验到的心理状态或认知的综合体,由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和工作影响4种认知格式组成[1].心理授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均有重要影响[2].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稳定、核心的态度,而离职意愿是员工离职行为的佳预测因素.本文通过调查护士心理授权对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来探究心理授权对其工作态度的作用,旨在为管理者提供策略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菲菲;杨敏;高伟;刘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对此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各种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精心的护理,患儿均顺利通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有效的护理并改善疾病的预后,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重症患儿呼吸循环以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丽芳;林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焦虑率、SAS评分变化及手术前后性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2组术后3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3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术后性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辉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绩效工资对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及领悟家庭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绩效工资对护理人员工作疲溃感及领悟家庭支持的影响,观察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二级医院的15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一家未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二级医院的15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应用绩效工资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工资管理,应用工作疲溃感量表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应用领悟家庭支持量表评价护理人员家庭支持情况,比较2组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疲溃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领悟家庭支持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绩效工资是现代医院运行的新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减轻工作的疲溃感,更多地得到家庭支持,可以使护理人员全身心、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金恩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