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 主办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
  • 国际刊号:1671-3826
  • 国内刊号:21-1365/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3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解放军优秀医学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军医杂志   2000年2期文献
  • 辨证治疗高血压病162例观察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2例高血压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7例,女性75例;年龄35~77岁,平均59.1岁;高血压Ⅰ期35例,Ⅱ期106例,Ⅲ期21例.左心衰竭7例,肾功能不全9例,合并中风13例,眼底出血3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23例.

    作者:王培霞;胡东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亚临床乳腺肿块的诊断与治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来亚临床乳腺肿块的病人明显增加,现将我们诊断和治疗亚临床乳腺肿块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东霞;刘成国;高建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肝素钙皮下注射法不同部位对抗凝作用的影响

    肝素钙皮下注射法(简称H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给药方法.我们对42例冠心病患者行肝素钙H法后对局部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不同注射部位对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比较了三角肌部位与腹部H法对抗凝作用的影响.

    作者:闫逸生;张秀英;李庚;王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被误诊为肺结核的疾病13例分析

    肺结核误诊为其他病的报道甚多,而我科于1993~1998年收治13例其他病被误诊为肺结核.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芳;周建丽;张继万;隆莉;欧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两种气雾剂联用防治儿童哮喘

    我科于1996年12月~1998年12月,采用普米克、喘康速两种气雾剂联用吸入对50例儿童哮喘缓解期进行防治,使患儿每年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甚至不发作,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丹;杨清华;司予倩;林成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失误分析

    1987年~1998年我院共收治股骨骨折608例,其中上段骨折205例,均采用髓内针固定,其中术中失误5例,失误率约为2.4%.现将失误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海;田乃宜;王全平;李勇;贾明锁;黄璘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滑旱冰致股神经急性卡压症

    临床上创伤性股神经损伤多见,但损伤性股神经卡压症少见,本文报告8例因滑旱冰致股神经卡压症,并结合文献就其损伤机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幸永明;周来杰;庄剑波;陈昌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四肢电接触烧伤的处理经验

    自1989年3月至今我院收治四肢电烧伤32例,现将我们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翁旭豪;郎德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胃镜消毒液对幽门螺杆菌的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防止幽门螺杆菌(HP)通过胃镜传播,我们对现在通用的胃镜消毒液对HP的杀灭作用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芬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末梢血片血细胞单一染色法

    临床实验室对血常规的末梢血片血细胞染色,仍多采用瑞氏染色法或姬姆萨氏染色法,但这两种染色法均有一定缺陷,我们配制的单一染色液,克服了上述两种染色液的缺陷,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海良;戴启宇;于贺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芎归胶艾汤对小白鼠血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芎归胶艾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川芎、当归、阿胶、艾叶、熟地及白芍组成.主要用于各种慢性长期出血,如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尿血、且出现贫血者.本研究观察了该方对小白鼠血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世领;贾卫;管喜文;李桂枝;龚传美;王允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婴幼儿厌食93例

    小儿厌食症原因众多,是否与喂养方法、膳食结构有关?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儿保门诊3岁以下厌食小儿做了膳食调查,从膳食结构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文;王利青;葛玉芳;王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24例分析

    近年来,小剂量阿司匹林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疗效肯定.但对其所致的胃肠粘膜损伤、诱发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作者:王超;许方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连枷胸20例救治体会

    连枷胸,又称浮动胸壁,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胸部创伤,死亡率高.1990年1月~1998年6月间我科共收治连枷胸并严重肺损伤20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益人;周斌;顾爱平;李家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03株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我们对103株支原体(静脉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进行了三类6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支原体株来源1997年6月~1998年12月本院性病门诊38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生殖系拭子样品中检出的支原体103株(Uu+Mh),均为首次检出株.

    作者:陈治水;周静霞;袁蓉;罗培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67例治疗体会

    1999年7月以来本院共收治急性阑尾炎67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湿润戊二醛猪皮在Ⅱ度烧伤创面及供皮部的应用

    自1994年底以来我院对Ⅱ度烧伤创面及躯体和四肢中厚取皮后供皮部应用湿润戊二醛猪皮覆盖治疗,收到较理想效果,现报如下.

    作者:翁旭豪;杨学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肝硬变47例CT分析

    CT除可直接显示肝脏病变外,还可发现腹水、脾大和侧枝循环受累的情况.本文回顾性总结47例肝硬变的CT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滨海;马克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切口感染的分析与预防

    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和手术并发症.为降低切口感染率,对我院1996年~1998年3 573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易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PCR检测口腔活检组织中的幽门螺杆菌DNA

    我院对106份口腔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组织涂片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差异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蓬滨;戴启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出海船员突发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心律失常是船员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受船上医疗条件的限制,其治疗难度明显增大.作者总结近十余年来52例次船上突发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泽;廖艺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呼吸系统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1993年~1998年我院对68例呼吸系统急重症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陈艺坛;陈志斌;石昭泉;修清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应用PCR测定唾液中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意义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HP的方法有涂片、培养、尿素酶水解试验血清学试验,C14呼吸试验及PCR胃活检术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用PCR检测唾液中幽门螺杆菌,国内少有报道.1998年~1999年9月我们对门诊及住院的56例患者进行了检测.

    作者:罗培泉;刘贵平;袁蓉;陈治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门体静脉分流后顽固性肝性脑病7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体静脉分流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但门体静脉分流术后的并发症较多,顽固性肝性脑病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现就近年来我科收治的7例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发生的顽固性肝性脑病分析如下.

    作者:张忠文;黄炳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表现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又称非外伤性SAH.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本文报告莆田市医院1992年6月~1998年6月收治的56例患者.

    作者:朱龚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31例

    1994~1999年我院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3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可吸收缝线早期美容缝合颌面部软组织创伤

    颌面部创伤早期处理不当而影响患者面容时,往往会给患者造成心理伤害,并由于需进行整形、美容手术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颌面部创伤的早期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线采用连续加皮内缝合处理32例71处单纯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进;延飞;梁伟;李洪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双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4例

    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较多,但效果都欠满意,且有意见分歧.临床上较多采用的椎板广泛切除术,会出现腰椎不稳、滑脱、疼痛(切除全部小关节突更明显);半椎板切除,仅能对一侧减压,由于腰椎管狭窄并非单一间隙,并往往有多节段中央管狭窄及侧隐窝狭窄,所以常难以充分减压.

    作者:刘华;杨爱德;陈保光;丘奕军;冯毅;陈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治疗尿道结石

    1996年以来,我院运用经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和明;方宁军;邬旭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其他器官衰竭38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其它器官衰竭,特别是多器官衰竭时,病死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对这一同题的认识,我们将近年来收治的38例并发其他器官衰竭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自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应用便潜血法鉴别干化学尿红细胞假阳性的价值

    干化学尿红细胞检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为此,我们选择万华普曼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便潜血胶体金试纸条对150例试条阳性而镜检红细胞(RBC)阴性的尿液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治水;袁蓉;罗培泉;周静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虑平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应用多虑平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13岁,平均6.1岁;均为功能性遗尿,不伴有其它任何器质性疾病.多虑平治疗剂量0.5 mg/(kg@d).每日睡前1 h服用.2周为1疗程,重症增至2个疗程,其后减半量维持治疗2个月.

    作者:李凤兰;任美英;郭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及治疗

    自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手术治疗33例,单纯钻孔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乐奇志;王春林;王阳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手术中3种镇痛方法比较

    为选择人工流产手术中佳的镇痛方法,我院1997年3月~1998年9月对3种不同镇痛方法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裴玉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肝炎的胆囊声像改变

    胆汁由肝细胞生成,进入胆囊之前的胆汁称为肝胆汁,正常成人分泌胆汁为0.8~1 L,在非消化期间,胆汁经左右肝管和总肝管贮存于胆囊内,胆囊可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使之浓缩.进食后,由胆汁胆囊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

    作者:胡勇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二甲基亚砜加利福平治疗中小面积烧伤110例

    我科自1997年1月~1999年1月应用二甲基亚砜加利福平治疗烧伤病人1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勇;郭保军;周玉新;彭科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土霉素维生素E和氟美松糊剂治疗手足脱皮症24例

    1996~1998年,我们应用土霉素、维生素E和氟美松糊剂治疗手足脱皮症24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二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华蟾素治疗慢性鼻炎60例

    1998年8月~1999年8月,作者用华蟾素贴敷法治疗慢性鼻炎60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0~36岁,平均年龄18岁,病史2个月~3年.症状:鼻塞,交替性或持续性;流脓涕,头痛,午后重或晨起重;头昏,失眠,精神萎糜等.

    作者:姜彦;潘薇;成正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应用肛管减压行一期梗阻性结肠癌切除57例

    我院自1989年1月~1999年5月共收治急性结肠梗阻83例,均急诊手术剖腹探查,57例术中诊断为结肠癌,应用肛管减压一期癌肿切除加端端吻合术,术后经过顺利,无1例并发症.

    作者:刘伟峰;刘书臣;张经中;刘洪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张性肺水肿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例1,男,30岁.咳嗽、胸闷7 d,胸片示:左肺压缩90%以上.诊断:自发性气胸.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30 min,患者剧烈咳嗽、胸痛,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听诊左肺可闻及大量湿性罗音,右肺正常.诊断:左侧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孙志刚;葛殿蕴;魏松洋;寇卫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以精神失常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脑病1例报告

    患者男性,45岁,因近日工作紧张劳累而出现头痛,并逐渐加重,于1周后在单位卫生所就诊,当时测血压24.0/13.3 kPa(180/100 mmHg),嘱其口服普萘洛尔30 mg/d,硝苯地平30 mg/d,但服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出现焦躁不安,难以入睡,次日晚口服阿普唑仑0.8 mg后仅睡眠2 h,醒后异常兴奋,并出现幻听幻视,并对其幻觉信以为真,完全沉浸在幻觉中,时而侧耳倾听,喃喃自语,时而对空说话,奔走不安,对家人的劝阻不予理睬,故被家人强制送来我院.

    作者:付芙蓉;孙琪;张平;冯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双眼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1例

    患者,女,46岁因右眼慢性闭角性型青光眼于1998年4月13日入院.入院检查:视力右0.3,左0.8,双眼浅前房,虹膜隆起.右眼C/D约为0.8,左眼0.4.眼压:右38.80mmHg,左20.55 mmHg.前房角查:右眼窄Ⅳ,左眼窄Ⅱ.周边视野:右眼管视野,左眼颞侧>70°,鼻侧60°.

    作者:孙群林;赵长霖;杨新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为癫痫2年1例

    患者,女,40岁.因双手、眼轮匝肌、颜面搐搦12年,加重伴癫痫样发作2年,于1999年5月29日入院.自1987年开始时有双手、颜面肌肉、眼轮匝肌不自主抽搐,每次抽搐数分钟不等,每隔数天至1周左右发作一次,时有双手麻木,数次到当地医院检查,无结果.给予中药制剂口服,无缓解.后转而信仰基督教,症状持续10余年.

    作者:熊海刚;陈振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西沙比利致锥体外系副反应3例

    例1,女,57岁.因慢性肺心病、心衰、腹胀、便秘,服西沙比利10 mg 3次/d,服药48 h(60 mg)时头部出现不自主左右摆动,双手抖动,立即停药,给肌注654-2 10 mg12h后症状消失.

    作者:向芳;罗炎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异型输血未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报告

    患者男,37岁,威海市某厂干部.1998年10月14日曾在威海市某医院做过胰腺囊肿引流术,病情痊愈出院.1998年11月3日患者出现黑便、伴头昏头晕、周身无力、经威海市某医院综合治疗,输注B型血1 000 ml,病情缓解后出院.

    作者:王景胜;姜志高;夏志勇;何海松;高会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从腹水中分离出1株阴沟肠杆菌

    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活动后心慌、气短、腹胀、消瘦,于1999年10月26日入我院.查体:T36.2℃,B超、CT示:腹腔积液,轻度肝硬化,胰头区占位.实验室检查:WBC 20.0×109/L,N 0.92,L 0.08.腹水外观黄色、混浊、李凡他试验(+),WBC 1 600×106/L(多核0.97,单核0.03)RBC 60×106/L,蛋白质:29g/L.

    作者:夏志勇;王景胜;宋丽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下颌骨骨母细胞瘤2例报告

    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肿瘤,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常发生于脊柱、胫骨,发生于下颌骨的骨母细胞瘤极为少见.我科25年中遇到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讨论如下.

    作者:刘荣光;范建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心室率正常的室性心律1例

    患者,男,30岁.体检时心电图异常于1998年9月入院.平素体健.病前无咽痛、感冒、腹泻史.有烟酒嗜好.体检:体温36.3℃,呼吸18次/min,血压109/68mmHg(14.5/9.0 kPa).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心率58次/min,律齐,无杂音.肺、腹部无异常.

    作者:王书箱;董学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吸痰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脏骤停1例

    女患,46岁,患Ⅱ型糖尿病4年,1998年3月31日因发热咳嗽1周,腹痛1 d意识丧失1 h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8℃,呼吸深大12次/min,可闻及烂苹果味,脉搏74次min,深昏迷.

    作者:王玉辉;李胜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青霉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10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于1997年10月13日来我站门诊就医,护士按照常规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并在观察室作皮内试验,皮内注射青霉素50 U后约1 min,病人诉说想睡,随即面色苍白,全身阵挛性抽搐,两眼上翻,继而出现脉搏细弱,四肢厥冷,皮肤发绀,意识丧失.

    作者:刘梅霞;吕兰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原复张性肺水肿1例

    患者,男,33岁.因突发胸闷、呼吸困难3 d入院.入院后经胸片及胸腔穿刺证实为:右侧自发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后连续3 h,每小时引流血>200 ml,Hb由70g/L降至50g/L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立即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胸探查止血.

    作者:王西涛;王雅西;赵庆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褐藻硫酸多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研究

    目的探讨褐藻硫酸多糖对双歧杆菌增殖的促进作用.方法选用BS培养基,采取试管法,试验褐藻硫酸多糖(冷提取物SPC)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SPC在实验浓度下,对两种双歧杆菌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P<0.05)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呈量效关系.结论SP是一种有效的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

    作者:张桂兰;程薇莉;毕洪玲;何嫱;赵美林;张媛;丁茗敏;赵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分析前标本处理方法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前标本采集与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用真空采血管采血30 min离心分离血浆(清)与普通敞口塑料试管收集血样室温放置2 h离心分离血浆(清),进行14个临床化学项目的对比检测.结果敞口塑料试管血浆组7个项目的测定值与真空采血管组有显著差异(P<O.05或P<0.001),Na+,Cl-,BUN,TG明显升高,GLU、TCO2、TBIL明显降低;血清组2个项目有显著差异(P<0.05),GLU、TBIL值下降.结论做好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应提倡和推荐使用真空采血管,并应尽快分离血浆(清).

    作者:张代民;崔庆;许会彬;扈培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细菌药敏试验比色法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细菌药敏试验比色法的探讨,在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学上研究出新的敏感方法.方法用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比色法与常规的琼脂扩散法相对照.结果比色法药敏试验与琼脂扩散法结果基本相同.结论比色法的优点是可测定其OD吸收值,根据OD值的大小,决定药物敏感的程度,便于动态观察,起到半定量的作用,探索了半自动细菌敏感测定技术的实验研究方法和程序,对于临床用抗菌药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杜美华;黄本成;李华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肠内营养在胃瘫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胃瘫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通过肠内营养注入系统,输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临床表现,营养前后血糖、肝功能、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各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残胃功能恢复较快,无感染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均处于正常范围.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氮平衡在营养前后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残胃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手段.

    作者:郎德海;王梦炎;翁旭豪;贺夫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肾病高凝状态的疗效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肾病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实验组15例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基础治疗;对照组15例仅给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对改善肾病高凝状态及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药对肾病高凝状态和改善预后均有确切疗效.

    作者:杨清华;刘丹;晨东平;司予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士兵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目的探讨部队士兵中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为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97例病例组和178例对照组调查研究并做Logistic分析.结果士兵精神分裂症13项可疑危险因素中,入伍时间、家族史、性格倾向、欲望挫折、训练压力和人际关系6项,经χ2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后,入伍时间、家族史、性格倾向和训练压力4项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论入伍时间、家族史、性格倾向和训练压力可看作为士兵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入伍前、后应重视这些方面的精神卫生问题.

    作者:杨英选;孙家新;高寿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在小儿腹部手术的应用

    目的比较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和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A组)20例,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组(B组)20例.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并记录氯胺酮用量,术毕作清醒程度的判断.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中氯胺酮用量A组(80±15)mg比B组(150±10)mg显著少(P<0.01).与B组比较,A组术毕未醒例数极显著减少,完全清醒例数大大增多(P<0.01).A组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而B组肌颤2例、呕吐3例.结论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镇痛完善,肌肉松驰,用药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少,清醒快.

    作者:王会平;钱若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1~1999年经治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27~78岁,主要症状有上腹部不适21例;上腹部隐痛17例;体重明显下降16例;恶心、呕吐及黄疸各为14例;上消化道出血及发热各14例;29例均有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压痛:触及肿大胆囊14例;29例均作十二指肠镜检查,均发现病变,25例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19例有阳性发现;29例均行手术探查,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9例均给予化学疗法.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对于出现上述症状要特别警惕,影像学及介入放射的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和中医药治疗.

    作者:李三群;梁统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生脉散加味与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比较

    目的探索治疗心衰更好的方法及药物.方法治疗组服生脉散加味,对照组服卡托普利加利尿剂,15 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1例中,显效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60%.两组比较,χ2=4.89,P<0.05,差异显著.结论中药生脉散加味治疗慢性心衰比卡托普利疗效好.

    作者:李念珊;雷敏;郭延秋;王贵徽;张国周;李子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四联疗法治疗儿童中、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目的探讨儿童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确诊的中、重度MsPGN 12例,应用泼尼松、环磷酰胺、保肾康、血竭粉四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10~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为75%,无效3例,随访6~10个月,缓解病例无复发.结论四联疗法是治疗儿童MsPGN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王志敏;李志强;庞自锋;李俊;田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痛风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尿酸结石患者尿液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变化与早期痛风肾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9例尿酸结石患者尿液ALB,TRF,RBP含量,同时测定尿NAG浓度,并对伴发因素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尿酸结石组尿ALB,TRF,RBP,NAG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且与病人年龄、病程、血尿酸水平及伴发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尿酸结石患者临床尿蛋白阴性和血尿素氮(BUN)、肌酐(Cr)正常时,肾功能已有损伤,尿ALB,TRF,RBP,NAG检测可作为痛风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幼阳;郑洪柱;符庆吉;吕航;孙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31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各慢性并发症发生的特点.方法对1984~1999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Ⅰ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以视网膜病变(48%)和周围神经病变(46%)的发生率高,而高血压(47.68%)、缺血性心脏病(33.09%)则以Ⅱ型糖尿病发生率高;发病年龄<40岁者以视网膜病变(45.28%)的发生率高;>40岁发病者以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32.73%);病程5年以上者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短病程者为高;尿蛋白阳性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尿蛋白阴性者高(分别为39.67%和18.67%).上述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均呈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发病年龄、病程、糖尿病类型及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宫超;张银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男性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调查

    目的调查男性淋病患者不同感染时期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状况,为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349例男性淋病患者及53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8.1%,3.8%(P<0.001).处于不同时期的男性淋病患者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1.3%,26.3%,20.0%(P>0.05).结论男性淋病患者不同的病程时期均可以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且有较高的感染率;淋病患者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陈晓旭;张励;王立华;王巧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强度军事训练中血浆TT3,TT4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索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血浆TT3,TT4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 000名战士在军事训练前后,测定其TT3,TT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训练后血浆TT3,TT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论高强度军事训练能增加血浆TT3,TT4水平.

    作者:许韵民;李德洲;张亚东;张新德;肖建军;薛云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师以上离退休干部主要病种与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师以上干部主要病情的调查分析,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方法对天津地区1 539名师以上离退休干部进行疾病普查.结果天津地区师以上干部患病率为60.63%,其主要疾病为慢性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等.结论要加强师以上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尤其应重视临床医学与预防保健医学的结合.

    作者:张素炎;刘戈;费红;付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步兵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步兵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表格问卷与体检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发病人数及其与年龄、训练时间、兵源等关系.结果步兵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发病率为2.6%.结论18~20岁为易患年龄段,频繁屈伸下肢及训练过度可增加其发病率.

    作者:朱青峰;王国芳;常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深静脉置管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目前临床上输血、补液、静脉内营养支持、给药和测定中心静脉压的公认的重要诊疗措施.随着深静脉穿刺定位的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穿刺成功并不等于置管成功.置管能否成功还与置管方法、导管的种类等密切相关.

    作者:胡立民;夏松青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PKU),按发病率1/16 500计算,我国每年将有1 500名PKU患儿出生.目前我国新生儿筛查覆盖率仅1%,因此大量患儿无法及时得到诊治.这些患儿的生存提高了人群的遗传负荷,降低了人口素质.

    作者:郑春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紫外线与白内障

    大量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紫外线辐射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原因.但紫外线致白内障的机制至今众说纷纭.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紫外线在白内障形成中作用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康洁霓;于波;王巧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卡托普利(captopril)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于8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治疗心力衰竭(CHF).近年来其与不同作用机制的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CHF,不但纠正了血流动力学紊乱,还阻滞了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了机体内环境,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石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2)表达的数目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97例大肠癌组织、81例癌旁组织及13例正常肠粘膜中TNFR2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TNFR2表达比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显著高表达(P<0.001),且癌旁组织TNFR2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TNFR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浆膜浸润无关(r=-0.091,P=0.443;r=0.10,P=0.396),而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13,P=0.007),即肿瘤有淋巴结转移时TNF2表达低.同时,Duke A期和B期患者TNFR2表达显著高于Duke C期(P<0.001).结论TNFR2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趋势及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蕾;南清振;白岚;杨希山;姜云飞;刘晓霞;白杨;周京旭;张亚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肺腺癌P53和PCNA表达与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60例肺腺癌中的表达特点,以探讨其与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结果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81.7%,各亚型之间阳性表达结果无明显差异,临床Ⅲ期P53表达阳性率(82.4%)显著高于Ⅰ期(33.3%)和Ⅱ期(45.4%),P分别<0.01和<0.05.P53表达阴性者中生存期≥2年显著多于<2年者(P<0.05).两种单抗协同检测显示出较高的一致率(50.0%)和互补率(90.0%).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与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肺癌预后的标志,并提示突变型P53能直接促进PCNA的活性.

    作者:刘景坤;王曼;万发义;张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与指导

    目的探讨全髓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护理和后期康复指导,以减少假体松动、感染、脱位、柄折断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654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术后早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保持正确体位,密切观察负压引流,早期、中期功能锻炼和后期康复指导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后正确的护理,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与后期的康复指导对保持关节稳定,增强假体牢固程度,延长置换关节使用寿命,降低髋关节返修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姝南;崔松育;屈波;张明学;徐学蕊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