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右下第三磨牙水平阻生,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行劈冠拔牙术.术前否认心血管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遗传疾病史.采用普鲁卡因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拔牙术进行约15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四肢抽动,口唇发绀,随即意识丧失,颈动脉和股动脉搏消失,听诊心音消失,血压为零,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医师立即清除口腔内血液及大棉球,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口对口人工呼吸,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
作者:史晓钰;徐明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脱细胞角膜基质联合干细胞制备异体角膜移植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酶-深低温法对猪角膜基质进行处理,制备猪脱细胞角膜基质.采用微注射法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共培养,制备异体角膜移植材料,并将其植于角膜病变的新西兰大白兔,评价术后组织工程角膜的系统性功能.结果 脱细胞角膜基质的显微结构显示板层结构完整,未见细胞残留.共培养后光镜观察角膜基质细胞可于脱细胞角膜基质内生长,细胞形态具有纤维细胞特征,但分布不够均匀.移植术后,组织工程角膜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的炎症及排斥反应.结论 脱细胞角膜基质联合干细胞诱导分化制备异体角膜移植材料具有免疫排斥率低,组织相容性佳的特性.
作者:范忠义;樊廷俊;于苗苗;肖卉;张淑琦;魏晓雯;李昂;李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均于起病3d内行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10 d内行头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头DSA或CTA检查结果对患者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侧支循环较好组(评分1~2分)患者35例,侧支循环较差组(评分3~5分)患者47例.电话随访3个月,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兰金评分量表(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与mRS评分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侧支循环较好组的mRS评分为(0.92±0.83)分,侧支循环较差组mRS评分为(3.25±1.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0,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NIHSS评分、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吸烟史及同型半胱氨酸是mRS评分的影响因素,其中,NIHSS评分与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是危险因素(P<0.05).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与mRS评分存在正相关(r =0.868,P<0.05).结论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软脑膜侧支吻合评分越低,软脑膜侧支吻合程度越高,其临床预后越好.
作者:刘畅;赵虹;玄明文;杨雯淇;张红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联合钬激光碎石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纳入A组(n=29),采用HoLEP同期钬激光碎石治疗;单纯BPH患者纳入B组(n=29),采用HoLEP治疗.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前列腺剜除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1、3个月复查指标,大尿流率(Qmax)、一次排尿容积(V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S)等,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结果 A组患者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时间(23.6±18.78) min,手术时间相应延长.两组患者手术中前列腺剜除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IPSS、QOLS)和客观检查结果(Qmax、VOL)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HoLEP联合钬激光碎石同期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具有与未合并膀胱结石相同的近期疗效,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中阳;毕晓军;李建中;李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将患者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实行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置换后Harri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炎症因子变化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切口大小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及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A组下降程度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4.5%,明显高于B组的4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的创伤较小,具有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
作者:何杰;刘杨;张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n=30)与西医治疗组(n=30).西医治疗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维生素B1、B12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柴胡疏肝饮方剂加减治疗.通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3、5、7d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7d联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60d随访,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张莹;范剑非;林一帆;张士发;慈轶宏;秦妍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黄连素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E2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E2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黄连素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与美沙拉嗪肠溶片常规治疗(常规组),每组各32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结肠黏膜组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常规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组织改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常规组的8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中度E2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黄连素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能够促进黏膜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教学;余森源;严和中;刘卫;唐郡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川芎嗪对顺铂诱导豚鼠耳蜗毛细胞中JNK、c-JUN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听力正常的健康白毛红目豚鼠按照随机字数表法分为空白组与模型组,空白组豚鼠正常饲养,模型组豚鼠腹腔注射顺铂,诱导药物性耳聋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空白组及模型组分别随机分为两组,即空白对照组、空白+川芎嗪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空白+川芎嗪组、模型+川芎嗪组豚鼠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进行干预,2周后处死豚鼠,采用Western-blot法对各组豚鼠耳蜗组织中c-JUN、JNK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豚鼠耳蜗毛细胞排列整齐、均匀,无缺失及坏死细胞出现;模型组豚鼠耳蜗毛细胞变形明显,排列不均,溶解破坏的毛细胞较多.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川芎嗪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豚鼠耳蜗组织中c-JUN、JNK、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模型+川芎嗪组豚鼠耳蜗组织中c-JUN、JNK、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可通过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调控Caspase-3来抑制细胞凋亡途径,进而发挥其抗凋亡作用.
作者:冷辉;孙海波;马贤德;刘宏伟;李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磁共振胆管造影术(MRC)在胆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12月解放军309医院收治的20例患胆道梗阻或其他病变需行Gd-EOB-DTPA MRC检查的患者,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20例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肝胆特异期、T1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冠状位+轴位扫描,并将冠状位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MIP)重建,获得胆管树图像.对各序列的影像学特征做出诊断,并与穿刺、手术病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胆管解剖变异者7例.其中,胆囊管经胆总管前方汇人胆总管左侧壁1例,经胆总管后方汇入胆总管左侧壁3例,胆囊管开口于肝外胆管下1/3处2例,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胆管梗阻11例,其中,完全性梗阻8例(肝门部胆管恶性占位5例、胆总管恶性占位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1例,胆总管周围淋巴结转移1例);部分梗阻3例(胰头占位1例,胆总管结石1例,胃窦癌侵及胆总管1例).胆漏2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有胆漏及胆囊管汇入右肝管变异.结论 Gd-EOB-DTPA MRC检查能够直接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解剖结构以及胆管通畅情况,能为胆管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胆管疾病的检查.
作者:乔远罡;敖国昆;董莘;常海峰;刘杰爱;韩顺霞;吴宁;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科研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在军队医院研究生管理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军队医院研究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员构成复杂、难以统一管理及管理力量薄弱,为此,沈阳军区总医院研发建立了“科研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将其应用于学员入院信息注册、数据共享、成绩录入、考试报名、毕业信息保存.结果 “科研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可简化研究生管理人员工作程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实现院内多部门信息共享,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融合,实现对研究生学员的高效动态管理.结论 “科研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院包括研究生管理工作在内的多项医院管理工作中,成为我院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
作者:武岳;于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因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中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扩张组)的临床资料,并与未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未扩张组)进行比较.结果 8年内共有2 647例因慢性支气管炎收入院,占同期住院患者18.2%,合并支气管扩张141例,占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3%.分析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1种共存病,只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2种共存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明显多于同期住院的非合并支气管扩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危险因素比值比高的是合并贫血,之后依次为低蛋白血症和女性患者(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不容忽视,女性患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是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危险因素.
作者:谢华;刘美岑;宋迪;曾庆为;张俊丽;马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抗菌类西药在临床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状况及特点,旨在为临床抗菌类西药用药提供可靠参考.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应用抗菌药物的6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抗菌类西药在临床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状况及特点.结果 629例患者中,151例因使用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占24.0%.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 60岁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抗菌类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系统损害与皮肤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应用抗菌药物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测,减少静脉给药途径,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王晓璐;刘阳;车云秀;王作君;张敬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促透剂对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选择离体兔皮为渗透屏障,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及氮酮等不同种类及浓度的促透剂,观察其对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 肌醇烟酸酯在0.5 ~ 25.0 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7 260.4C+1 214.9(r =0.999 1);精密度良好,肌醇烟酸酯峰面积为1.86%;5 h内稳定性良好,肌醇烟酸酯峰面积为1.2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4%,肌醇烟酸酯峰面积为2.98%.对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中肌醇烟酸酯的促透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含3%氮酮的乳膏>含3% IPM的乳膏>含3% NMP的乳膏>未加促透剂的乳膏;不同用量氮酮的促透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3%氮酮>5%氮酮>1%氮酮.结论 3%氮酮对肌醇烟酸酯经皮吸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的处方的设计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马宏达;吴琼;崔亚玲;郭晓欢;李想;侯明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合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3例开颅手术术后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n=31)和B组(n=32).A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予以每日10 mg的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脑脊液常规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B组总疗程短于A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葡萄糖、蛋白质及pH水平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颅内压和白细胞计数有降低,且B组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所降低,且B组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静脉滴注联合10 mg万古霉素鞘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生军;张春满;郝文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寒区军人功能性腹泻(FD)的菌群失调诊治情况,为该疾病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FD军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根据菌群失调情况分为菌群失调组与非菌群失调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应用微生态制剂情况.结果 FD伴发菌群失调者66例,占78.6%.其中,Ⅰ度菌群失调24例,占36.4%;Ⅱ度菌群失调12例,占18.2%;Ⅲ度菌群失调30例,占45.4%.菌群失调组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1.9d,显著高于无菌群失调组(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群失调组患者83.3%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组患者100.0%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Ⅰ度、Ⅱ度、Ⅲ度菌群失调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8.8、10.4、17.5 d,与菌群失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寒区FD军人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且影响住院时间,需微生态制剂等更加系统的治疗.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现有针对寒区军人FD的卫勤保障措施.
作者:刘旭;郭晓钟;李宏宇;赵佳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颞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宜宾市三医院治疗的颞颌关节炎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设为A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大张口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张口偏斜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大张口度均升高,高于治疗前(P<0.01);在治疗第3、4周,B组的大张口度显著升高,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第2、3、4周,B组的张口疼痛VAS评分、张口偏斜程度均显著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颞颌关节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自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使用Corail股骨柄假体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Corail股骨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2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其术后随访X线影像变化,采用Harris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26例患者,术后随访8~34个月,平均(20.8±9.2)个月.1例术中发生股骨距劈裂骨折,钢丝捆扎固定后痊愈.4例术后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1例出现胫后静脉血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末次随访时,1例假体下沉2.5 mm,无假体松动,假体均获得骨性固定,假体存活率为100.0%.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大腿痛发生,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8±10.9)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平均(86.0±6.0)分.结论 高龄患者采用Corail羟基磷灰石全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初次全髋置换,可获得良好的假体稳定性,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早期疗效满意.
作者:窦勇;周一新;柳剑;张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宫颈缝合术应用于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CINⅢ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冷刀锥切组(n=48)、电刀锥切组(n=41).冷刀锥切组使用冷刀宫颈锥切术,并使用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止血;电刀锥切组使用电刀锥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代表术中出血量)、锥高、延迟出血发生率、宫颈粘连发生率、切缘阳性率.结果 冷刀锥切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明显低于电刀锥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明显大于电刀锥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电刀锥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延迟出血率、宫颈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不但具有传统冷刀锥切术的优势,包括无热效应、不影响切缘诊断、足够的椎体高度、切缘阳性率低等,而且具有不延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降低延迟出血率等新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冰莹;林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弹性髓内钉(ESIN)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解放军184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0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ESIN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切口、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患儿进行随访,探讨其疗效、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手术切口约1.5 ~2.0 cm;手术时间30 ~ 50 min;术中出血20~30 ml.随访12 ~ 30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优28例,良2例,优良率100.0%.2例为膝关节活动受限20°~45°,在下肢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辅助下功能练习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弹性髓内钉断裂、骨不连现象发生.结论 ESIN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中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操作简便、治疗效果佳等优点.
作者:邱军荣;吴根发;陈超;刘宝优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动静脉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基层医院转诊的53例经动静脉联合应用rt-PA治疗的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基线资料,并在患者入院时、治疗后7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HSS)评分,将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NIHSS差值≥4分或≥50%为预后良好,反之为预后不良).同时,比较溶栓前后TIMT分级情况,观察血管再通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3例患者中,近期预后良好35例,年龄、溶栓前血糖、症状性出血、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启动时间、梗死部位是影响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动静脉联合溶栓后,血管再通41例,其中,29例患者缺血区完全恢复灌注,为完全再通;12例患者有<50%的缺血区灌注,属于部分再通.结论 影响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溶栓前血糖、症状性出血、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启动时间、梗死部位;动静脉联合溶栓可显著增加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作者:汤海潮;许晓丹;姚懿函;张东园;田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后,应用LARS新型中空人工韧带联合自体肌腱行翻修手术的可行性及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因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行翻修手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翻修手术,采用LARS新型中空人工韧带联合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采用KT-2000检查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30°平均差值,根据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标准(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系统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情况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30°平均差值较术前明显减小[(2.05 ±0.28)mm比(6.15 ±0.85) r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IK-DC、Tegner及Lysholm评分均较翻修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RS中空人工韧带联合自体肌腱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翻修术中是一种可行的移植物选择,术后临床效果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丁国成;刘铭;项良碧;刘松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恒温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对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解放军463医院收治的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73例.A组给予紫杉醇+奥沙利铂方案静脉化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CHPPC,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腹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癌抗原125(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B组有效率71.2% (52/73)明显高于A组50.7%(3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腹水VEGF及血清CA125、HE4含量均明显低于同组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B组VEGF、CA125、HE4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HPPC有助于提高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肿瘤相关指标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成浩;李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3年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构比例,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住院费用的差异.方法 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3 0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具体住院费用,对住院费用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的人均总费用、卫生材料费、手术费、药费、治疗费、麻醉费、床位费、检查费、输血费以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两种术式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手术方式.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有助于控制围手术期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竞;张金庆;金贺楠;周一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相关腹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规律产检的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相关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腹痛出现孕周(21±6)周,其中,81.0%(34/42)患者孕中期出现腹痛,85.7% (36/42)患者孕期出现一次腹痛.B超示多发肌瘤占57.1%(24/42),浆膜下肌瘤占54.8% (23/42),宫底或宫体部肌瘤占85.7%(36/42);肌瘤大小(6.6±2.0) em,69.0%(29/42)变性肌瘤直径5.0 ~10.0 cm,71.4%(30/42)变性肌瘤出现腹痛时较孕7~8周时增大.4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晚期流产2例,早产1例,余39例均妊娠至足月,其中,剖宫产率为23.8%(10/42).主要妊娠并发症包括先兆晚期流产、早产(69.0%),足月胎膜早破(21.4%),产后出血(19.0%).比较肌瘤直径≥5 cm与肌瘤直径<5 cm、肌壁间肌瘤与浆膜下肌瘤患者,先兆晚期流产、早产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肌瘤数量、大小及类型无关.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患者孕中期易出现腹痛,大多数患者仅出现一次腹痛,出现疼痛的变性肌瘤以多发、浆膜下、直径较大为特点,且出现腹痛时大多数肌瘤较早孕期比较明显增大.经保守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继续妊娠,并且经阴道分娩.先兆晚期流产、早产是主要的妊娠并发症,易发生在体积较大的肌壁间肌瘤患者中.
作者:徐硕;朱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鸦胆子油乳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毒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ACE联合鸦胆子油乳剂组(观察组)及单用TACE组(常规组),每组各63例患者.所有患者治疗至少3个疗程并随访6 ~3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rP)及总存活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浆内毒素及VEGF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中位TTP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及VEGF的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1、2、3年的总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剂辅助TACE治疗肝癌,可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肝功能,延长TPP时间,降低血浆内毒素、VEGF的水平,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克尤木·阿不来提;周应恩;布瓦扎尔·沙吾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患者进行硼替佐米治疗,B组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辅助硼替佐米治疗,治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外周血CD20+等客观指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 (46/49),显著高于A组的79.2% (38/48) (P <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17/49),略高于A组的31.3% (15/4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LE-DAI、24 h尿蛋白、Scr、血清白蛋白及外周血CD20+等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辅助硼替佐米用于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客观指标改善明显等优势,用于临床具有可行性.
作者:陈菊;周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脑电图及智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儿给予奥卡西平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脑电图及智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完成治疗.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5.0%(34/40),B组为95.0% (38/4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脑电图放电变化结果显示,A组的总有效率为55.0%(22/40),B组的总有效率为82.5% (3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智商(IQ)、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短时视觉记忆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个月后,两组IQ、FIQ、VIQ、PIQ和短时视觉记忆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组各项得分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显著改善患儿脑电图及智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中关节腔内氨甲环酸注射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引流量及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01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50)与观察组(n=51).常规组患者于TKA术中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患者于TKA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血清WBC、Hb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Hb水平高于常规组,血清WBC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 (2/51),低于常规组的18.0% (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TKA术后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学各指标水平,减少术后引流量及总失血量.
作者:成文浩;张星火;张亚奎;曾纪洲;刘亮;朱旭;赵峰;裴征;桂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分析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弥漫性肺疾病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检查患者心电图、凝血功能等,取第1次灌洗液进行病原学培养,测定细胞计数及炎症因子水平,观察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分析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1例弥漫性肺部病变患者中,除1例为感染(继发性肺结核),1例明确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积症(PAP),4例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外,其余15例符合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21例患者中,2例患者(1例PAP和1例肺结核)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结果明确诊断;16例患者(过敏性肺炎2例,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5例,结缔组织病继发问质性肺疾病4例,结核继发机化性肺炎1例)BALF结果对诊断有重要提示或能够缩小鉴别诊断范围;3例患者BALF结果无明确诊断意义.12例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并影像学吸收好转者评估为激素治疗有效,其中,BALF淋巴细胞比例>15%的患者7例,激素治疗有效7例(100.0%);淋巴细比例≤15%的患者5例,激素治疗有效2例(40.0%).结论 弥漫性肺疾病患者诊断过程中进行肺泡灌洗液细胞分析能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吴翔;方爱珠;章龙成;陈秀英;王立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波长光纤耦合激光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及止咳化痰等方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多波长光纤耦合激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咳嗽、喘息、肺部哕音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B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咳嗽、喘息、肺部哕音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95.0%(76/80),显著高于A组的85.0%(68/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波长光纤耦合激光治疗可有效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可作为小儿支气管肺炎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卫丽;张西嫔;高颖;焦富勇;穆志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注射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修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乳房继发畸形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乳房畸形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乳腺三维彩超及增强磁共振影像检查,明确注射物所在层次、面积及容量.全身麻醉下采取乳晕下半圆形切开,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量清除可见注射物,以及被侵蚀后变性坏死的组织.术后半年,行硅胶假体隆乳术;同期,于腹壁抽吸脂肪,离心提纯后,将脂肪注射于外形不饱满处.结果 本组68例患者,122侧乳房采用脂肪注射联合硅胶假体置入的方法进行修复,随访12~ 24个月,乳房外形佳,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脂肪注射联合硅胶假体置人,弥补了以往单纯硅胶假体置入修复乳房外形的不足,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畸形矫正的理想修复方法.
作者:林爽;王宇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是在1967年被发现的,尽管这种抗体在人类血清中含量少,但其在过敏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引起炎症免疫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过敏性结膜炎、系统性过敏、皮肤过敏和荨麻疹等疾病.
作者:王寒梅;孙仁山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