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108
  • 国内刊号:21-1313/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9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3年02期文献
  • 丙二胺的拆分及右雷佐生的合成

    目的通过对一系列合成方法的研究,合成得到右雷佐生.方法以1,2-丙二胺为原料,通过拆分、烷基化、环合等反应,完善了合成工艺.结果与结论以左旋酒石酸为拆分剂,对消旋1,2-丙二胺进行拆分,得到其右旋异构体,在将1,2-丙二胺双酒石酸盐转变成盐酸盐的过程中,对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合成路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玲;宋宏锐;宋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O-酰基-L-丝氨酸衍生物和S-酰基-L-半胱氨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目的寻找能将氨基酸侧链的羟基、巯基与二元羧酸连接成酯的方法.方法分别以L-丝氨酸和L-半胱氨酸为起始物,采用叔丁氧羰基、苄酯或二苯甲酯形式保护,分别与丁二酸单苄酯、草酸单苄酯、丁二酸单叔丁酯缩合成酯,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O-(4-苄氧丁二酰基)-N-叔丁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4)、O-(2-苄氧草酰基)-N-叔丁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8)、S-(4-叔丁氧丁二酰基)-N-叔丁氧羰基-L-半胱氨酸二苯甲酯(12).化合物4经氢解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O-丁二酰基-N-叔丁氧羰基-L-丝氨酸(5).化合物5经酸解得到O-丁二酰基-L-丝氨酸(6).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光谱确证.通过这种方法二元羧酸能与氨基酸的羟基、巯基缩合成酯.

    作者:张静;翁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7-去氮腺苷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合成7-位炔基修饰的7-去氮腺苷衍生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进行考察.方法在Pd(PPh3)4和CuI的催化下,5-碘-7-去氮腺苷与炔烃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用MTT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用流氏细胞术考察化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种7-去氮腺苷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化合物3a可使HL-60和KB细胞周期阻断在G1期并使HL-60细胞产生凋亡,但对KB细胞不产生凋亡.

    作者:张亮仁;张云龙;全漪;张礼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红霉素A肟的新合成方法

    目的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合成红霉素A肟(1).方法在酸碱缓冲溶液中由红霉素A(3)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1.系统研究了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以及盐酸羟胺的加入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同时对红霉素A肟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红霉素A 9-肟的收率达95%以上,产品纯度达92%.化合物1经红外、氢谱、碳谱、质谱鉴定,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结论该方法有效地抑制了红霉素A的酸性分解,与文献方法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反应的收率和产品的纯度.

    作者:邓志华;梁建华;孙京国;姚国伟;欧育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HPA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目的以基质金属蛋白酶AP-N为靶点,寻找新的抗癌活性化合物.方法以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酸-亮氨酸(AHPA-Leu)为先导化合物,借助计算机分子结构优化处理进行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了8个结构全新的AHPA衍生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内、体外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与结论初步药效学评价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抑制S180肿瘤生长,其中化合物Ⅵ活性强.

    作者:马涛;徐文方;王俊丽;袁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构象分析

    目的阐述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H-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方法利用分子力场MM2法计算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优势构象,分析MM2法与X-射线单晶衍射法的异同,根据分析结果寻找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H-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果阐明了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H-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论采用MM2法计算alnusdiol的空间构象,其C1/C2-C1′/C2′与C1/C6-C1′/C6′的两面角的角度与X-射线单晶衍射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用MM2法计算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构象是可行的.在某些二苯醚型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由于醚键的存在,使得该类化合物的两个苯环形成的两面角接近于90°,碳链上的某些氢可能处于一苯环的正屏蔽区,处于苯环正屏蔽区的氢将向高场位移,其位移幅度与该氢与苯环中心距离及该氢与苯环中心、苯环平面所形成的二面角有关.

    作者:王素娟;裴月湖;华会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芳构酶抑制剂7α-取代雄甾二酮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建立7α-取代雄甾二酮芳构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为设计高效芳构酶抑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建立了30个7α-取代雄甾二酮芳构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结果该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0.721,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94,标准偏差SE=0.062,F=170.787.用此模型预测了4个芳构酶抑制剂的活性,结果与实验值相符.结论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为甾体芳构酶抑制剂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何严萍;楚勇;陈芬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酮基布洛芬的合成方法改进

    目的合成酮基布洛芬,提高产品纯度.方法以3-苄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Darzens缩合,氧化合成目标物.结果与结论以3-苄基苯乙酮计算,总收率约64%,产品纯度为99.8%.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确证了目标物的结构.该合成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

    作者:余红霞;郭峰;陈芬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5-氯吲哚酮的合成

    目的优化5-氯吲哚酮合成工艺,提高其收率.方法以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与水合氯醛及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对氯异亚硝基乙酰苯胺,然后在浓硫酸作用下经环合、水解得到5-氯靛红,再经Wolff-Kishner-黄呜龙反应得到5-氯吲哚酮.结果与结论总收率可达71%.本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作者:赖宜生;张奕华;李月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具有抗癌活性的喜树碱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目的探寻喜树碱类似物的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分子力学MM+法、量子化学从头算法和AM1法对18个喜树碱类似物进行几何优化,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并应用逐步回归方法探寻化合物量子化学指数和抗癌活性的关系.结果 (1)喜树碱类似物的logP与活性参数间呈抛物线关系;(2)分子的logP及20位碳原子电荷是影响化合物抗癌活性的重要因素;7位取代基的疏水参数logP2对分子的logP影响很大;(3)得到较显著的QSAR方程:pIC50=38.123+8.0907logP-0.81425(logP)2-682.379QC20.结论疏水性对喜树碱类似物的活性影响较大;D环及相连的羰基氧O23可能是与受体作用的活性中心;根据所得的QSAR方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喜树碱类似物地活性.

    作者:赵军;许旋;罗一帆;刘展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氧化剂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抗氧化剂常用的筛选方法,重点介绍了理论方法和体外抗氧化实验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怀恩;闻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连翘中的一个新化合物(Ⅱ)

    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的手段从中药连翘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和谱学分析(NMR、ESI-MS、IR)的方法,确定其结构为2,3-二羟甲基-4-(3′,4′-二甲氧基苯基)-γ-丁内酯(2,3-dihydroxymethyl-4-(3′,4′-dimethoxyphenyl)-γ-butyrolactone),该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为新化合物.

    作者:刘悦;宋少江;张国刚;马志强;徐绥绪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