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108
  • 国内刊号:21-1313/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9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2年4期文献
  • 厄洛替尼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改进和优化厄洛替尼的合成工艺,以便于工业化生产.方法 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依次通过醛基还原缩合、侧链烷氧基化、硝化、硝基还原和关环等反应步骤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目标产物总收率约为48.5%,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确证.该路线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秀娟;宋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盐酸川丁特罗的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 合成抗哮喘药盐酸川丁特罗.方法 以2-三氟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碘代、酰化、取代、Stephen还原、水解、氯代、Wittig反应、环氧化、胺化和成盐10步反应制得盐酸川丁特罗.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5.71%,其结构经质谱、1H-NMR谱确证.改进后的合成工艺缩短了步骤、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合成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刘丹;潘莉;李晓强;金盛飞;程卯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依诺格雷的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依诺格雷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3,4-二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取代、环合、氧化、成酯、环合、脱保护、取代等8步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3-(4-氨基苯基)-6-氟-7-甲氨基喹唑啉-2,4(1H,3H)-二酮(13);以2-氯噻吩为原料,经取代和两步氨解制得中间体5-氯噻吩-2-磺酰胺基甲酸乙酯(4);中间体13与中间体4经氨解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MS等确证.总收率达19.6%(以3,4-二氟苯胺计).与文献报道的工艺比较,该路线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缩短,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袁秋慧;唐启东;柴雨柱;朱五福;果秋婷;宫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拉尼那米韦辛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抗流感药物拉尼那米韦辛酯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N-乙酰神经氨酸作为起始原料,经过酯化、酰化、成环、脱保护、保护、叠氮化、甲基化及水解等13步反应制备拉尼那米韦辛酯.结果与结论 经过对合成工艺的改进得到了目标产物,其结构经1 H-NMR、13C-NMR、LC-MS和HR-MS予以确证,总收率为16%.

    作者:冯恩光;赵飞;王晋方;李建;柳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目的 研究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黑老虎根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ovaleroyl-binankadsurin A(1)、kadsuralignan J(2)、acetyl-binankadsurin A (3)、五味子甲素(4)、去氢二异丁香酚(5)、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6)、豆甾-4-烯-3-酮(7)、没食子酸(8)、水杨酸(9)、2-甲氧基苯甲酸(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5-羟甲基糠醛(12)、天师酸(13)、α-棕榈酸甘油酯(14).结论 化合物5、7~11、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楠;李占林;刘晓秋;华会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研究坎地沙坦酯的合成新方法,并对其工艺路线进行优化.方法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经过酯化、氯化、Curtius重排、脱Boc保护、还原、环合、水解、酯化、烃化、脱保护10步反应得到坎地沙坦酯.结果与结论 该路线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同时避免了剧毒化合物烷基锡的使用,成本较低,总收率12.3%,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施秀芳;李琳;王米香;由丹;孟占朝;张振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eginesatide

    Peginesatide是Affymax公司与武田制药公司共同研发的一种以肽类为基础的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用于治疗因慢性肾病透析所造成的成年患者贫血.peginesatide于2012年3月27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是本世纪以来用于治疗贫血的首个新药.该药为注射剂,每月注射一次即可,商品名为Omontys.

    作者:曹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他氟前列素

    2012年2月10日,FDA批准由Merck公司开发的他氟前列素(tafluprost)滴眼液(商品名为Zioptan)在美国上市.该药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或眼高压患者升高的眼内压[1].他氟前列素的中文化学名称:1-(5Z)-7-{(1R,2R,3R,5S)-2-[( 1E)-3,3-二氟-4-苯氧基-1-丁烯基]-3,5-二羟基环戊基}-5-庚烯酸异丙酯;英文化学名称:1 -methylethyl (5Z) -7-{(1R,2R,3R,5S)-2-[( 1E)-3,3-difluoro-4-phenoxy-1-butenyl] -3,5-dihydroxycyclopentyl}-5 -heptenoate;分子式:C25H34F2 O5;分子量:452.53;CAS登记号:209860-87-7.

    作者:于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芦西纳坦

    芦西纳坦是由美国Discovery Laboratories公司开发的一种肺部表面活性剂(一种覆盖于健康肺泡上的活性物质,对正常呼吸的维护至关重要)的替代物.于2012年3月6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Surfaxin.该药为气管内悬液,主要用于高危早产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防与治疗[1].

    作者:宋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高喜树碱是新一代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它与喜树碱的主要区别是将喜树碱E环的α-羟基-δ-内酯环变为β-羟基-ε-内酯环.高喜树碱的结构修饰与喜树碱类似,主要集中在高喜树碱的7、9、10及20位,从中发现获得了多个高活性化合物,其中化合物BN80915和BN80927分别进入Ⅱ期和Ⅰ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实体瘤.本文对高喜树碱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邹磊;郭巍;缪震元;张万年;田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结构优化的焓与熵

    多参数的先导物优化可归纳为两部分:从微观结构上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强度和选择性,从宏观性质上优化其物化性质、吸收和药代以及安全性质等,这些集中反映于药理活性和成药性中.内涵于化学结构中的这两部分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对靶标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药物可容许物化、代谢和安全性质有更宽泛的表现.药物对靶标的亲和力(如平衡状态下的离解常数Ki)与体外活性(如EC50或IC50)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在初期优化中成为衡量化合物质量的主要指标.配体与靶标的亲和力或离解常数可转换为结合自由能,进而可用热力学实验方法将结合能“化解”成焓和熵的贡献,这样,在结构优化过程中,测定化合物自由能、焓和熵变,可从原子和基团的性质、取向、位置和距离的变化等更加微观的层面上,理解对活性的影响和量变的规律.配体的这些热力学特征与配体-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特征相结合,可深入揭示配体-受体的结合本质和呈现活性的内涵,从焓-熵的量变中把握结构变换对活性的影响,这是解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指导分子设计的有用方法,本文将以实例讨论热力学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作者:郭宗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戈美拉汀合成路线图解

    阿戈美拉汀( agomelatine,1),中文化学名为N-[2-(7-甲氧基萘-1-基)乙基]乙酰胺,英文化学名为N-[2-( 7-methoxynaphth-1-yl)ethyl]aceta-mide,商品名为Valdoxan(R)/Thymanax(R).法国Servier公司开发研制的阿戈美拉汀为褪黑素的生物(电子)等排体类似物,其以萘核取代了吲哚环,使其较褪黑素更具代谢稳定性.阿戈美拉汀于2009年2月获欧盟批准上市,用于成人抑郁症的治疗,是抑郁症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突破.其创新性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它是全球首个褪黑素(MT1、MT2)受体激动剂,同时也是5-HT2C受体拮抗剂.本文作者按不同的起始原料及反应路线,对阿戈美拉汀新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其合成图解如图1所示[1-2].

    作者:王轩;马红敏;周宜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依诺格雷合成路线图解

    依诺格雷(elinogrel,1)中文化学名称为:N-(5-氯噻吩-1-磺酰基)-N′-{4-[6-氟-7-甲胺基-2,4-二氧代-1,4-二氢-3(2H) -喹唑啉基]苯基}脲,英文化学名称为:N-((5-chlorothiophen-2-yl)sulfo-nyl)-N'-(4-(6-fluoro-7-methylamino-2,4-dioxo-1,4-dihydroquinazolin-3(2H) -yl)phenyl)urea,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ortola研发的竞争性和可逆性P2Y12受体拮抗剂.诺华公司于2009年获得该药物的Ⅲ期临床研究和全球市场开发权,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依诺格雷是一种新型小分子磺酰脲类药物,属于可逆的竞争性血小板ADP膜抑制剂,是第一个既可口服又可静脉给药的ADP受体拮抗剂.

    作者:朱五福;王海燕;祝妍;谭黎;宫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