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寻找活性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化合物.方法 基于吡考他胺的抗血小板聚集机制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2,3-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Williamson反应、氧化、氯代和胺解反应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乙氧基-N,N'-二(取代苯基)酰胺类化合物.以吡考他胺和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Born比浊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IR和1H-NMR谱确证,其中,4个目标化合物(7、9、10和12)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吡考他胺,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在活性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作了初步的推测和总结,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林永彬;李旭;史天恩;李贵良;刘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合成含有喹啉环的二酮酸类化合物,并探讨此类化合物抗HIV-1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 以已上市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elvitegravir(埃替格韦)和RDS-1997为先导化合物,改造喹啉酮苯环上的取代基,设计各种不同的酰胺取代物.首先,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2-乙氧亚甲基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得到喹啉酮环化合物;然后,经取代、水解和缩合得到酰胺取代的喹啉酮化合物;后,与草酸二乙酯反应,水解后得到目标化合物.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IV-1假病毒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体外细胞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质量浓度10 μg·mL-1时对HIV-1假病毒细胞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d、7f和7i的抑制率大于或等于95%.
作者:郑忠辉;杜德平;刘浚;陈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改进磷酸西格列汀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2,4,5-三氟苯乙酸为原料,经缩合、水解得到3-氧代-(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该甲酯与手性苯乙胺反应,经硼氢化钠还原,再经缩合、脱保护、成盐得到磷酸西格列汀.结果与结论 提供了一条简捷高效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磷酸西格列汀的工艺路线,7步反应的总收率为39.5%.关键还原步骤以廉价的硼氢化钠为还原剂,使本工艺避免了使用有毒、昂贵试剂,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作者:金鑫;计立;姜金娣;钱武;沈大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4-(4-烷氧基苄基/苯乙基)-2H-1,2,4-三唑-3(4H)-酮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方法 以对羟基苄胺和对羟基苯乙胺为起始原料,通过氨基保护、羟基烷基化、氨基脱保护以及氨基成三唑酮环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大电惊厥实验(MES)评价化合物的抗惊厥活性,采用旋转棒法测定其神经毒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2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EI-MS谱确证.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在不同剂量下都显示出抗惊厥活性.其中,4-[4-(3-氟苄氧基)苯乙基]-2H-1,2,4-三唑-3(4H)-酮(9f)的活性强,其半数有效量ED50值为19.5 mg·kg-1,保护指数(PI)为5.1.该化合物的PI值高于阳性对照药丙戊酸钠,低于卡马西平.
作者:智华;袁艳平;全哲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合成异环磷酰胺原料药中的一种有关物质.方法 以3-氨基丙醇为原料,与三氯氧磷环合制得2-氯-1-氧杂-3-氮杂-2-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3);以1-氨基-2-丙醇为原料,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得2-氯丙胺盐酸盐(5);化合物3与5经取代、酰化、还原得到有关物质3-(2-氯乙基)-2-[(2-氯丙基)氨基]-1-氧杂-3-氮杂-2-磷杂环己烷-2-氧化物.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异环磷酰胺原料药中的一种有关物质,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谱确证,纯度在99%以上.该有关物质可作为异环磷酰胺原料药质量控制的对照品.
作者:付晖;田金龙;李新鹏;吴松;贾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合成二氢青蒿素·查尔酮杂合物,提高二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方法 将取代查尔酮以醚键拼合到二氢青蒿素的C-10位,设计并合成了29个二氢青蒿素-查尔酮杂合物.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得到了29个含有查尔酮侧链的二氢青蒿素衍生物,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 H-NMR、MS和IR谱确证.所有目标化合物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所有目标化合物对HL-60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均强于二氢青蒿素,GI50值均小于0.10μmol·L-1.连接链的改变、查尔酮A环和B环的调换以及取代基的改变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姚垚;钟杭;蔡婷;包宇;刘志强;刘丹;赵临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海南核果木(Drypetes hainanensis Merr.)枝叶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包括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MCI、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利用理化数据和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与结论 从海南核果木干燥枝叶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已知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rythro-7-methoxyguaiacylglycerol(1)、threo-7-methoxyguaiacylglycerol(2)、erythro7-mcthoxysyringylglycerol(3)、threo-7-methoxysyringylglycerol(4)、erythro-guaiacylglycerol(5)、threo-guaiacylglycerol(6)、erythro-syringylglycerol (7)、threo-syringylglycerol (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婷婷;吴佳妮;安妮;赵丹;张彩云;李备;张小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一条简便的桥环硫代吗啉化合物(1R,5S)-3-硫代-8-氮代双环[3.2.1]辛烷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内消旋的2,5-二溴己二酸二乙酯和苄胺为起始原料,一步构建在2,5位具有顺式二羧酸酯取代的四氢吡咯关键中间体,再经过还原、合环等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本工艺路线操作简单,以35%的总收率(以内消旋的2,5-二溴己二酸二乙酯计)得到桥环硫代吗啉化合物,新工艺克服了现有合成方法中反应条件苛刻、使用昂贵试剂等缺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等特点.
作者:张东峰;陈锁刚;凡丽林;林紫云;黄海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3-氨基-6-甲氧基噻吩并[2,3-b]喹啉-2-羧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对甲氧基乙酰苯胺为原料,经过构建喹啉环、氰基化、硫化、构建噻吩环4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并优化各步反应条件.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 H-NMR、13C-NMR和ESI-MS谱确证,总收率为67.3%(以对甲氧基乙酰苯胺计),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污染低、适合大量制备等优点.
作者:邢永宁;苏奥泽;杨宝学;李润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改进天然产物L-四氢巴马汀(罗通定)的合成工艺,并对四氢巴马汀右旋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方法 以黄藤素为起始原料,经还原、拆分和碱化3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罗通定;并将四氢巴马汀右旋体经碱化、氧化后制成碘化黄藤素,可重复制备罗通定.主要对还原剂及还原反应条件、拆分剂及拆分条件进行了改进,并对四氢巴马汀右旋体的回收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与结论 目标产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IR、高分辨质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确证,一次拆分总收率可达36.4%(以黄藤素计),四氢巴马汀右旋体的回收率可达85%.目标化合物经HPLC检测含量为99.9%.改进后的合成工艺反应步骤少、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原料价廉易得,产物收率及纯度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娟;王洁;孙德夫;刘亚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2015年2月25日美国FDA批准新型抗生素药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及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适用于治疗方案有限或无可选治疗方案的肾脏感染(肾盂肾炎)患者.该药由Cerexa公司研发,商品名为Avycaz,是一种固定剂量的复方药物,由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他啶(ceftazidime,1985年FDA批准)和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avibactam)的钠盐组成[1].
作者:郁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帕比司他(panobinostat)是首个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2],由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研发,2015年2月通过FDA加速审批程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Farydak.Farydak联合硼替佐米(bortezomib)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治疗方案失败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作者:王晓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他司美琼(tasimelteon)是Vanda制药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盲人非24h睡眠觉醒障碍的药物,以更新公告完善适应症信息的方式于2014年10月2日再次获得FDA批准[1],它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治疗该适应症的新药,经过快速优先审批程序并被授予孤儿药资格.商品名为Hetlioz,该药为硬胶囊剂,曾经于2014年1月31日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
作者:孙敬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艾沙康唑硫酸酯(isavuconazonium sulfate)是由日本安斯泰来(Astellas)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成人侵袭性曲霉菌病和侵袭性毛霉菌病的新药,于2015年3月6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Cresemba,此次批准的剂型有口服制剂和静脉注射剂[1].艾沙康唑硫酸酯的中文化学名称:1-[3-(R)-[4-(4-氰基苯基)噻唑-2-基]-2(R)-(2,5-二氟苯基)-2-羟基丁基]-4-[1-[N-甲基-N-[3-[2-(甲氨基)乙酰氧基甲基]吡啶-2-基]氨基甲酰氧基]乙基]-1H-1,2,4-三唑硫酸酯(2:1);英文化学名称:1-[3(R)-[4-(4-cyanophenyl)thiazol-2-yl]-2(R)-(2,5-difluorophenyl)-2-hydroxybutyl]-4-[1-[N-methyl-N-[3-[2-(methylamino) acetoxymethyl] pyridin-2-yl] carbamoyloxy] ethyl]-1H-1,2,4-triazol-4-ium sulfate;分子式:C35H35F2N8O5S·HSO4;分子量:814.853;CAS登记号:946075-13-4.
作者:栾升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氮杂糖作为重要的糖模拟物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氮杂糖类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合成方法和免疫抑制活性评价两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高雪;李勤;牛有红;叶新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他达拉非(tadalafil,1),化学名称为(6R,12aR)-6-(1,3-苯并二氧戊环-5-基)-2-甲基-2,3,6,7,12,12a-六氢吡嗪并[1',2':1,6]吡啶并[3,4-6]吲哚-1,4-二酮,是由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研发的一种新型磷酸二酯酶Ⅴ(PDE-5)抑制剂,该药作为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物于2003年在美国首次上市,2009年有文献报道该药物也可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1].
作者:伍普华;谢义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