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5-0108
  • 国内刊号:21-1313/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9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薁磺酸钠有关物质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目的 为加强对抗溃疡药薁磺酸钠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合成了其中可能存在的两个有关物质并鉴定其结构.方法 以愈创奠为起始原料,经发烟硫酸磺化制得奠磺酸钠原料中的有关物质1和有关物质2与1的混合物;有关物质1的化学结构经MS、NMR谱确证,采用LC-MS法对混合物中有关物质2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确定了有关物质1的结构为1,4-二甲基-7-异丙基奠-2-磺酸钠(1);有关物质2为薁磺酸钠的同分异构体,推测其结构为4-甲基-7-异丙基-1-薁甲基磺酸钠(2).有关物质1和1与2的混合物可作为奠磺酸钠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

    作者:侯建平;于文国;廖永明;赵亚峰;赵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东北铁线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研究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dshurica)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键合相色谱及循环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10个单体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酮酸(1)、委陵菜酸(2)、科罗索酸(3)、21β-羟基齐墩果酸(4)、21α-羟基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6)、木栓酮(7)、7-羟基-α-松油醇(8)、5-羟甲基-2-糠醛(9)、3,5-二羟基-4-戊内酯(10).化合物1~4,8为首次从铁线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东北铁线莲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建宇;周楠;宫益霞;鲍莹;战勇;张辉;许永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依折麦布的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改进依折麦布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4-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苄基保护、缩合得到中间体N-(4-氟苯基)4.苄氧基苯亚甲胺(4);以氟苯为起始原料,经傅克酰化、还原、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6-(4-氟苯基)四氢-2H-吡喃-2-酮(9);中间体4与中间体9经环合、氧化、还原、脱保护、拆分共10步反应得到依折麦布.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依折麦布的结构经MS、1 H-NMR谱确证,反应总收率达6.2%(以4-羟基苯甲醛计),化学纯度大于99.5%.

    作者:刘春池;罗昌群;郝晨洲;宋帅;赵冬梅;程卯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1,2,3-三氮唑类化合物,评价其抗人类巨细胞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活性.方法 氰基乙酸乙酯与叠氮化物进行环加成反应得到5-氨基-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再与胺类化合物反应将酯基转化为酰胺基得到目标化合物;苯基炔与叠氮化物进行环加成反应得到另外一类1,4-双芳基-1,2,3-三氮唑类目标化合物.测试了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AD-169 strain、Davis strain)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TK+ strain、TK-strain)的抗病毒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6个1,2,3-三氮唑类目标化合物,其中,12个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抗病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4f能够有效地抑制HCMV (EC50=11.7 μmol·L-)和VZV(EC50>4μmol· L-)病毒.

    作者:文逸宁;袁伟媛;吴勇巍;陈雪;相玉红;张卓勇;刘宁宁;ANDREI Graciela;SNOECK Robert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乐伐替尼的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合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乐伐替尼.方法 以2-甲氧基-4-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高温环合、氯代及氨解4步反应制得中间体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6);以4-氨基-3-氯苯酚为起始原料,经酰化、成脲2步反应制得中间体1-(2-氯-4-羟基苯基)-3-环丙基脲(10);中间体6和10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乐伐替尼.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经1 H-NMR、MS谱确证,总收率为47.9%(以2-甲氧基-4-氨基苯甲酸甲酯计).

    作者:刘彦东;郑志兵;李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

    目的 研究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癌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 从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5β-二羟基-(22E,24R)-麦角甾-5,8(14),22-三烯-7-酮(1)、gymnasterone C (2)、malformin A1(3)、malformin A2 (4)、5α,8α-过氧-(22E,22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6)、麦角甾-5,8,22-三烯-3β-醇(7)、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8)、环(异亮氨酸-脯氨酸)(9)、环(丙氨酸-脯氨酸)(10)和3-异丁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1).化合物2~4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54.50、15.25、36.30 μmol·L-1;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IC50值分别为23.83、22.95、21.20 μmol L-;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IC50值分别为5.28、17.48、11.38 μmol·L-1.结论 化合物1、2为首次从曲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 ~11为首次从黑曲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作者:关丽萍;周婷婷;李达翃;赵楠;李占林;白皎;华会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21活化激酶4抑制剂PF-3758309的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p21活化激酶4(PAK4)抑制剂PF-3758309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3-氨基-2-噻吩甲酸甲酯为原料,经乙酰化、环化、氯代制得中间体4-氯-2-甲基嚷吩并[3,2-d]嘧啶(13);以2-氨基异丁酸为原料,经加成、氨基保护、酯化、环合、酰化、脱Boc保护、与中间体N-[(2S)-2-异氰酸酯基-2-苯乙基]-N,N-二甲基胺(10)进行酰化反应、脱除乙氧羰基保护,以及与中间体13烷基化共10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PF-3758309.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及各步中间体的结构均经MS、1 H-NMR谱确证,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30.2%(以2-氨基异丁酸计),HPLC法检测纯度为99.70%.优化后的工艺路线更易于大量制备PF-3758309,收率显著提高(文献收率为19.5%).

    作者:赵立雨;罗江胜;张巧玲;赵冬梅;程卯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抑制剂nucleozi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病毒活性

    目的 设计并合成新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抑制剂nucleozin的衍生物,并初步评价其抗病毒活性.方法 通过药物设计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及拼合原理,对nucleozin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设计了9个目标化合物.以取代醛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氯代、环合、溴代,以及与哌嗪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得3个目标化合物;以取代的二酮为起始原料,通过环合、碘代、硫解、氧化,以及与哌嗪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得另外6个目标化合物;以nucleozin和已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利巴韦林(ribavirin)为阳性对照,采用alamarBlue(R)试剂盒检测法,评价目标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性和抗流感病毒(A/PR/8/34 H1N1 strain)活性.结果与结论 部分目标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活性大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其中,两个化合物(14d和8c)的活性突出.Nucleozin衍生物的细胞毒性数据表明,9个目标化合物在大浓度下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中间桥链酮羰基的存在对化合物的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张姝;屈博毅;海俐;吴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索法酮有关物质的合成

    目的 为了加强对索法酮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合成索法酮原料中的3种主要杂质.方法 以索法酮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反应制得(E)-2-[5-(3-甲基-2-丁烯氧基)-2-[3-[4-(3-甲基-2-丁烯氧基)]苯基]丙烯酰基]乙酸乙酯(杂质A);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取代、水解反应制得2-[2-乙酰基-5-(3-甲基-2-丁烯氧基)苯氧基]乙酸(杂质B);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物,经过取代、羟醛缩合反应制得(E)-1-[2,4-二(3-甲基-2-丁烯氧基)苯基]-3-[4-(3-甲基-2-丁烯氧基)苯基]-2-烯丙酮(杂质C).结果与结论 索法酮3种杂质的结构经1 H-NMR、13C-NMR和HR-MS谱确证;HPL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杂质A、B、C的纯度分别为97.2%、96.9%、97.3%.杂质A、B、C可作为索法酮原料药质量控制的对照品.

    作者:梁兴运;穆帅;范巧云;高立国;韩学文;张晓军;王平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N-苯基取代的酰胺类SAHase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N-苯基取代的酰胺衍生物,测定其体外对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ase)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不同取代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N-烷基化、水解、脱水环合,再分别与N-甲基异吲哚啉-2-胺或者N-甲基茚满-2-胺,以及各种胺的衍生物进行两次酰胺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荧光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SAHase的抑制活性,并探讨其初步构效关系.结果与结论 共合成了2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及MS谱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4个化合物(I1、I11、I12和I18)与阳性对照物3-脱氮腺苷的活性相当,具有显著抑制SAHase的活性.

    作者:谭相端;吴卫;邓月义;王国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氟班色林

    氟班色林(flibanserin)是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制药公司组织开发,之后由美国萌芽(Sprout Pharmaceuticals)制药公司收购并提交申请,于2015年8月18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Addyi,该药用于治疗绝经前女性性功能障碍(HSDD),它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1].

    作者:赵世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索尼德吉

    索尼德吉(sonidegib,LDE-225)是由瑞士诺华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BCC)药物,于2015年6月30日在瑞士批准上市.同年7月24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该药物用于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病情复发,以及不适合这两种治疗方案的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成人患者[1].商品名为Odomzo,该药为口服胶囊剂,规格为200 mg.

    作者:曹宇;樊印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鲁玛卡托-依伐卡托

    2015年7月2日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由鲁玛卡托(lumacaftor)和依伐卡托(ivacaftor)组成的复方药物在美国上市.该药由Vertex制药公司研发,商品名为Orkambi.Orkambi是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有F508del突变的12岁以上患者的囊性纤维化[1].

    作者:谢卫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达卡他韦

    达卡他韦(daclatasvir)是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研发的一种高选择性的丙型肝炎病毒(HCV) NS5A蛋白抑制剂[1],商品名为Daklinza.于2015年7月24日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其与索非布韦(sofosbuvir)联合使用治疗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3感染.

    作者:王岩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Valsartan-Sacubitril

    复方制剂Entresto是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它是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valsartan)和脑啡肽酶抑制剂sacubitril组成,于2015年7月7日提前6周获得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1],目前该药正在等待欧盟的批准.Entresto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NYHA类别Ⅱ-Ⅳ)患者.

    作者:李见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6-磷酸果糖-2-激酶3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6-磷酸果糖-2-激酶3/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是近年来发现的参与细胞代谢的新型激酶之一,它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FKFB3的高表达或过度激活与许多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靶点.PFKFB3抑制剂的不断发现为多种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该文就PFKFB3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侯云雷;张昱;夏娟娟;赵燕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具有吡唑啉结构甾体芳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以孕烯醇酮为原料,通过17-位甲基酮与不同的芳香醛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再与水合肼反应得到具有吡唑啉结构的甾体芳杂环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目标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4个目标物对人体结肠癌细胞HT-29、宫颈癌细胞HeLa和胃癌细胞SGC-7901均表现出很好的生长抑制活性,而且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顺铂.

    作者:何冬梅;刘亮;郑嘉桦;杨春晖;黄燕敏;甘春芳;崔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依鲁替尼合成路线图解

    抗肿瘤药依鲁替尼(ibrutinib,1)化学名称为1-[(3R)-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1-基]-1-哌啶基]-2-丙烯-1-酮,分子式:C25H24N6O2,CAS登记号:936563-96-1.依鲁替尼是由Johnson Johnson公司和Pharmacyclics公司合作研发的靶向抗癌新药[1],于2013年12月在美国上市,2014年10月在欧洲上市,但尚未在国内上市,其专利保护期至2026年12月.

    作者:丁永正;江余祺;徐文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拉韦林合成路线图解

    多拉韦林(doravirine,MK-1439,1)化学名为3-氯-5-[[1-[(4,5-二氢4-甲基-5-氧代-1H-1,2,4-三唑-3-基)甲基]-1,2-二氢-2-氧代-4-(三氟甲基)-3-吡啶基]氧基]苯甲腈,CAS登记号为1338225-97-0.该药是默克公司开发的新一代H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对HIV-1野生株和耐药突变株都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活性优于现有的非核苷类药物[1].

    作者:于钊;展鹏;刘新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