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4-0424
  • 国内刊号:21-1606/R
  • 影响因子:0.80
  • 创刊:198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以正交设计法检测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

    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1]配制过程中,发现甲硝唑原料中的杂质对灯检率影响较大.由于杂质的溶解度接近甲硝唑的溶解度,所以活性炭对杂质的影响较弱,而且活性炭的量偏大,会对pH值有影响,因此,在此实验中没有将其考虑进去.

    作者:孙海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苄西林片剂的含量

    氨苄西林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流感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胆道等的感染.

    作者:卢静华;崔升佐;李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引导经皮肺活检37例临床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和X线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肺部疾病的病理诊断率,但两种方法均有其无法弥补的不足.

    作者:戴丽;李可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2000年12月~2001年10月期间对128例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进行了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吉;牛科;徐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肠瘘9例体会

    本组报告9例不同类型的肠瘘,在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下,瘘口自愈率66.67%,死亡1例,死亡率11.11%,2例经2~5周TPN治疗后,经手术闭瘘痊愈.作者体会到:全胃肠外营养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和充分调整水、酸、碱平衡,从而促进肠瘘愈合.对不能自愈患者,在TPN治疗一段时期后,机体营养状态改善,为手术闭瘘提供条件.

    作者:林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盆腔瘀血综合征误诊13例临床分析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自1999年3月~2000年9月,收治慢性腹痛病人82例,其中盆腔瘀血综合征15例,误诊13例,误诊率为(86.7%)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珊瑚羟基磷灰石(CHA)结合AO技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间骨折所波及的膝关节是人体全身大,结构较复杂的关节,其骨的正常解剖形态是膝关节稳定的基础,在骨折复位过程中,往往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我院用新型的植骨替代物-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ve,CHA)结合AO技术(即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无创技术及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股骨髁间骨折,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继宇;蒋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水中砷硒方法的研究

    水中砷硒有很多测定方法,主要有银盐法(砷),荧光分光光度法(硒)[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砷硒),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砷硒),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砷硒).

    作者:张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风心病双瓣置换术后精神障碍5例报告

    自1988年12月~2000年5月,作者共施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DVR)42例.术后并发严重精神障碍5例,发生率为8.4%,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邢颖;李卫国;刘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凝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70例体会

    我院自2000年6月~2002年8月,采用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7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山;白景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氟乙酰胺农药中毒的检测

    氟乙酰胺(Acetamide)又称敌蚜胺,氟素儿,纯品是无味、无臭白色针状结晶.是一种具有内吸作用的高效有机氟杀虫剂.氟乙酰胺作为农药施用或被人畜误食时,其毒性大、残留比较高.

    作者:任静波;潘锋;王立言;蔺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栓塞误诊原因及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急性肺栓塞是呼吸科急危重症之一,误诊,漏诊较多[1],病死率高,而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该病预后,因此如何避免该病的误漏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宋鑫;赵政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测定了30名正常人、30名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及10名慢性胰腺炎患者和20名其它肝胆、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血、尿淀粉酶(AMY)、肌酐(Cr),比较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CAMY/CCr%).

    作者:于占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锦州市大中专院校卫生院(所)消毒情况调查与分析

    学校卫生院(所)注射室与处置室的消毒效果直接影响师生们的身体健康.为加强对学校卫生院(所)的卫生监督,我们于1998~1999年对锦州市16所大中专院校卫生院(所)注射室与处置室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徐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旋转蒸发仪内部温度控制方法的改进

    液体溶液的浓缩,主要是采取蒸发分离的方法,蒸发速度与溶液的性质、温度、压力、浓度有关,当这几种条件一定时,能否通过其它方法提高蒸发速度,笔者对北京产XZR-A型旋转蒸发仪进行了改进,通过实践认为这是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高显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用铸造核桩冠修复老年人残根残冠的体会

    铸造核桩冠作为一种修复体,在口腔临床修复中已被广泛应用,选择性的保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再做核桩冠或冠桥修复.

    作者:汤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含银离子非创伤性修复乳磨牙龋齿疗效观察

    含银离子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强的粘接性,同时具有缓慢释放氟离子的功能.具有金属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材料优点的新型充填材料.

    作者:高秀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胰腺损伤12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其受前面的腹腔脏器以及后面的脊柱周围肌肉的保护,故较少受到损伤.本文将1999~2000年我院收治胰腺损伤1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表麻下纤维喉镜手术的体会

    纤维喉镜手术麻醉完善与否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之一.1997年8月~2001年12月经纤维喉镜手术300余例,有资料可查者156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透射电镜视网膜标本的制备方法

    视网膜很薄,其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与一般的组织有些差异.从取材到切片每一环节都必须更加认真、仔细.总结近两年的工作经验,归纳出下列实验方法.

    作者:刘玉玲;李艳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心律失常10例分析

    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指心肌缺血以后冠状动脉再通恢复血流灌注后所致的心律失常.1943年Hanis首先提出再灌注心律失常这一命名[1].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切口超薄皮瓣手术治疗腋臭

    腋臭症是由于腋窝部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难闻气味,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

    作者:张荣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氯胺酮、羟-丁酸钠诱导剂量对小儿插管术的影响

    氯胺酮、羟-丁酸钠复合麻醉是小儿麻醉常用的一种方法,诱导剂量的多少对小儿插管术的实施起到直接的影响.

    作者:吕海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磁疗配合超短波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单纯应用抗菌素及中药治疗疗效不佳.我们采用磁疗超短波对婴幼儿腹泻进行康复治疗,疗程短,见效快,2000~2002年磁疗与超短波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满意疗效,对55例患儿进行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乳酸镁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时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观察乳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乳酸镁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利用整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冠脉左室支40min后,再灌注40min,取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聚集抑制率.结果再灌注前给乳酸镁对缺血再灌注时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110mg/kg组较150mg/kg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明显.结论乳酸镁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防止血小板聚集有关.

    作者:任婕;齐志敏;王化洲;高东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体外培养bFGF,PDGF,TGF-β对兔MSC的ALP活性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在正常生理与病理状态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三种生长因子调节骨的生长发育,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本研究探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该三种因子对新西兰白兔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下一步观察这些因子与其它因子联合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抽取新西兰白兔股骨上穿刺点骨髓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分离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cells,MSC),于第12d行传代培养,以2×103个细胞/孔,定量接种于96孔板中,同时按照不同剂量加入上述三种因子,分别在培养第10d时用酶动力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培养第5d细胞近于汇合时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随着bFGF剂量增加,MSC ALP活性呈下降趋势,当bFGF浓度超过100ng/ml后OD值波动在0.020~0.005之间,仅是对照组的1/3弱(P<0.01),表明MSC ALP活性受到了明显的抑制.MTT结果显示,OD值随着bFGF的剂量增加而明显上升,高值(浓度为600ng/ml时)比对照组高出近一倍,表明bFGF明显促进MSC增殖,有剂量依赖性(dose-dependent)但当浓度高于800ng/ml时,OD值不高于对照组,甚至低于对照组,表明较高浓度的bFGF抑制MSC增殖;②与对照组比较随PDGF应用剂量增加,各组MSCALP活性值及增殖略有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PDGF对MSCALP活性及其增殖影响不大;③TGF-β对MSC ALP活性和其增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提高MSC ALP活性方面,它不及srhBMP2m(另行发表);在促进MSC增殖方面,它又没有bFGF的作用强.结论由于三种因子对MSC成骨活性的双向性作用,我们不主张单独使用它们刺激MSC,使之成为骨组织工程的工程细胞.

    作者:刘丹平;宋耀滨;关振家;胡蕴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醛碳素墨水灌注法对延髓内微血管构筑的研究

    目的应用甲醛碳素墨水灌注法研究延髓内动脉来源、分类、形态、走行、分布等.方法用5~8岁儿童尸体6具,动脉甲醛墨汁灌注,做石蜡水平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及显微图像分析仪器测量.结果根据穿入部位和供应范围将延髓动脉分为前内侧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后群,各群动脉根据其行程分为长动脉和短动脉.结论血管起始口径按后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前内侧群顺序逐渐增粗.

    作者:李德华;李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家兔缢颈死亡时血中K+、Cl-含量的变化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缢颈窒息死亡血中K+、Cl-的变化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通过缢颈致家兔窒息死亡,测定家兔静脉血中的K+、Cl-浓度.结果缢颈窒息死亡血中K+浓度明显提高(P<0.01),Cl-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鉴定缢颈窒息死亡时,可以检验血中K+、Cl-浓度,如果K+明显增高,可以作为缢颈窒息死亡的佐证.

    作者:礼晓明;韩江;礼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猪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适pH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目的研究部分纯化的pTPO的适pH及其对底物浓度的依赖性关系.方法用差速离心、胰酶增溶、盐析及三步柱层析法得到部分纯化的pTPO.在不同[H2O2]和[KI]条件下,采用碘氧化法测定pTPO适pH.在不同[H2O2]条件下,采用愈创木酚氧化法测定pTPO适pH.结果pTPO催化碘氧化的适pH对[I-]和[H2O2]有依赖性.当[I-]一定,随[H2O2]升高,适pH降低.当[H2O2]一定,随[I-]升高,适pH升高.而pTPO催化愈创木酚氧化的适pH与[H2O2]无关.结论TPO催化的碘和愈创木酚的氧化反应是经过不同电子传递途径进行的.

    作者:李红;刘用璋;肖建英;王翠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癌及肾结石术中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肝癌及肾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肝癌及21例肾结石患者的术中超声与术前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肝癌共有病灶27个,术中超声对直径<2cm的病灶检出率93%(12/13)明显高于术前超声的检出率62%(8/13)(P<0.05,但对直径2~4cm的病灶检出率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1例肾结石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率97%与术中超声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结石的术中定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术中超声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检出、定位及肾结石的术中定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曲虹;臧福波;闻月异;沈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脉冲Nd:YAG激光切除增生牙龈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切除正畸增生牙龈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选择我科固定正畸患者牙龈增生严重者32人,其中随机选择18位局麻下Nd:YAG激光术除增生牙龈,术后不做特殊处理.其余作为对照.结果脉冲Nd:YAG激光切龈术后第2d,伤口覆盖有表浅灰黄色假膜,术后第7d伤口表面有部分坏死组织残留,牙龈未全愈合,14d后,新生牙龈完全覆盖,牙龈形态良好.与手术切龈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d:YAG激光术中良好的止血效果,术野干净清楚,切割精确,不需要缝合,术后不需要特别护理等优点,对于小范围的牙龈切除或牙龈成形很有意义.

    作者:刘筱琳;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玉竹提取物B对人结肠癌CL-187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玉竹提取物B(EB-PAOA)对人结肠癌CL-187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CL-187细胞,绘制生长曲线,然后将其与不同浓度的EB-PAOA共育,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EB-PAOA对CL-187细胞的抑制率.结果EB-PAOA抑制了CL-187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结论EB-PAOA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尘远;刘艳华;李淑华;潘兴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途径注射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致大鼠糖尿病成模状况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腹腔非空腹给药、腹腔空腹给药、尾静脉给药)以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给药后48h检测血糖、尿糖,同时观察糖尿病大鼠的胰腺变化.结果尾静脉给药成模率高.胰腺形态学检查病程3、6月胰岛萎缩,β细胞减少.结论尾静脉给药是注射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佳途径.

    作者:黄波;刘学政;庞东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保护钙超载损伤心肌细胞的图象分析研究

    目的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在图像分析系统下观察KCL致心肌细胞钙超载损伤情况及山莨菪碱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新生2~3d SD大鼠的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待贴壁并稳定搏动后,进行分组给药.KCL致钙超载损模型组(KCL 200mM,2%聚乙二醇-400),Anisodamine预保护组(Anisodamine0.3mM,0.6mM,0.8mM),继续培养48h.用MTT法染色后在CASI-1000图象分析仪下测定单位视野内(n=25)存活心肌细胞数量和细胞染色的灰度值.结果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山莨菪碱保护的KCL致钙超载损伤心肌细胞存活数及存活细胞形成Formazan的灰度值较损伤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山莨菪碱对KCL致钙超载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线粒体酶系统的损伤程度.

    作者:王天楠;张玉洁;刘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ODQ对清醒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基础cGMP水平的影响

    目的应用清醒大鼠脑微透析技术研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1H-[1,2,4]恶二唑[4,3-a]喹喔啉-1-酮(ODQ)对大鼠纹状体细胞外cGM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纹状体透析探头,待大鼠清醒后24h用人造脑脊液进行透析灌流实验.灌流速度为5μl@min-1,每20min收集1次透析液,用放免药盒测定cGMP含量.结果纹状体内局部灌流ODQ10,50,100μmol@L-1,5μl@min-1可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外基础cGMP水平,ODQ100μmol-1作用强、大,可使细胞外基础cGMP水平降低约50%.结论本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基础状态下纹状体的cGMP约50%来源于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激活.

    作者:金英;张宝云;于杨;赵艳杰;刘婉珠;刘凤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丹参注射液拮抗庆大霉素耳蜗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庆大霉素(GM)耳蜗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选择白色豚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GM组、GM+丹参组和丹参组.GM组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00mg/kg/d,丹参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6g/kg/d,GM+丹参组同时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和丹参注射液,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0d后观察耳蜗的功能与形态.结果GM+丹参组豚鼠听功能受损明显轻于GM组,听脑干反应ABR阈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形态学改变与听阈变化相一致.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有效拮抗GM对豚鼠的耳蜗毒性,这种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和毛细胞内线体的保护来实现的.

    作者:王爱梅;汤浩;姜恩魁;高东明;焦金菊;周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氟中毒大鼠中缝大核5-羟色胺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氟中毒大鼠中缝大核5-羟色胺(5-HT)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方法以饮用含氟水的方法制造了雄性大鼠慢性氟中毒模型,对脑干中缝大核5-HT神经元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慢性氟中毒大鼠中缝大核5-HT神经元减少,胞质内5-HT阳性反应颗粒减少且界限不清,显微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神经元内5-HT含量降低.结论高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损害作用.

    作者:陈学军;薛占瑞;王玉清;年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行试验.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在2mg/ml浓度下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现象,获得了可靠的数据和结果.结论本品所采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灵敏、可靠.

    作者:王艳玲;韩永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BMI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企事业单位中老年人不同性别BMI分布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地区2001年企事业单位30岁以上的25801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在25801例中,男性占16248例,其中正常体重占32.11%,超重占27.44%,肥胖占40.45%.女性占9553例,其中正常体重58.20%,超重占20.67%,肥胖占21.12%.男女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明显增加(P<0.001).结论肥胖症在深圳地区已有明显流行趋势,相关疾病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健康问题,控制体重增加是防治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关键.

    作者:邵桂霞;张献共;黄志平;朱清云;李小玲;唐晖;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神经细胞培养方法在缺血性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组织的体外培养是1907年由Harrison首创[1],很多学者相继在培养技术、培养容器、培养液几方面作出改进:1956年Nakai创造了神经组织的分离细胞培养[2],1957年Dulbecco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并用液体培养基方法获得了单层培养细胞;神经组织的分离细胞培养和单层培养法的出现,对神经细胞培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人们进行神经领域研究所普遍采用的技术.

    作者:于杨;金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肌肥厚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心肌肥厚指心肌细胞增大而无细胞分裂.从分子水平上,心肌肥厚分三个环节:胞外肥大刺激信号、胞内信号转导及核内基因转录活化,终诱发细胞发生肥大表型变化[1].

    作者:王桂君;王洪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鼻息肉临床常见,成人发病率为1%~2%.复发倾向强(术后复发率15%~40%).在鼻科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楚,多年以来认为与变态反应和感染关系密切.

    作者:马晓峰;康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牙本质及成牙本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现状

    龋病是造成牙体缺损与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科常见的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作者:姚玉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